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也会笑     
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动物不会笑,它们也不会感受到快乐。然而,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会笑不是人类的专利,不仅与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会笑,比如黑猩猩会发出一种类似于人类笑声的声音,就连老鼠和狗等动物也会笑。动物发笑的本质和人类是一样的。人类会哈哈大笑,而动物也会笑出声来,比如老鼠就会“唧唧”大笑。研究者发现,老鼠在相互追逐游戏时经常发出频率为50千赫、人耳听不到的“唧唧”声。与人类一样,动物也是越年幼越爱笑,不过成年动物还是能比人类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因此它们笑的机会更多。而人类成年后,多数人童心已泯,操心的事情、烦心…  相似文献   

2.
“你现在俱乐部下面的会员有多少人?”记者略带好奇地问林双,理理额前的刘海.林双回答记者:“也就三百多人吧。”她的眸子清澈见底,没有一丝夸张,没有一丝炫耀。“可是……可是你才做几个月啊,而且你也不是一个直销人.”记者诧异起来.“对任何人我都艰友善.这或许是我的制胜法宝.”惧乐部的会员们都称她为“亲善大使”.她一如既往本着一颗“真心待人”的心.自然善意浓浓洋溢在她领导的团队周间.这就成了吸引众多会员前来的原动力。林双的待人哲学?是她先天的秉性所定?抑扣或是后天的学习所养?根简单.她亲口告诉笔音.那是俱乐部这个温暖的团体无形中感染着她,是俱乐部负责人戴光强先生一直在给她码头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百科探秘     
1为什么笑得多了,肚子会痛?大笑的时候摸一摸自己的肚子,会感觉到肚子上的肌肉在强烈的收缩,肌肉的收缩会压迫内脏。而一上一下的压迫使得内脏在无可奈何之下也会随之上下波动。内脏之间是由一些筋膜联系的,在内脏上下活动的时候,这些筋膜也在运动,笑得过火了,筋膜也拉扯得过火,自然就会受不了,有痛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天南地北     
“慢”俱乐部美国有个成员超过50万人的“慢”俱乐部。该俱乐部的座右铭是“今天没做的,留到明天干!”俱乐部成员以“慢”为行为准则,他们认为无论吃饭、说话、走路都应该慢吞吞的,否则就犯了禁忌。该俱乐部甚至在交纳会费上也充分体现了一个“慢”字。时至今日,50万名会员中只有4500人缴纳了会费,而其余的人——按照俱乐部的“慢”规矩——可以慢慢来!俱乐部成立已30年了,照此速度办理会费,等收齐已是三千年以后的事了!据说俱乐部之所以提倡“慢”是因为人们对过份快的生活节奏产生了疲劳,因而要反其道而行之。·书沧·  相似文献   

5.
李恒克 《奇闻怪事》2012,(10):50-51
一个幽默的笑话,一件让人好笑的事,被人挠痒痒……都有可能引发一阵大笑。那么,笑声究竟能向我们传达哪些信息呢?笑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独特心理状态吗?如果听到别人笑,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吗?人为什么会笑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普鲁文斯和同事的一项关于  相似文献   

6.
“你是从事什么直销公司。”在直销人俱乐部上万的会员中,有95%的人都是直销人。记者这样问朱军生,也合情合理。“我不是一个直销人,只是一个传统行业里的技术工作者。”他的声音里夹杂着一种对个人能力的强烈自信,而这种自信在瞬间也感化了记者。  相似文献   

7.
“双簧”这种表演形式起源于清代,相传光绪年间,有民间艺人黄氏兄弟,哥哥叫黄大笑,弟弟叫黄二笑,两人专门同台表演笑话(相声)。不久,两人被召进皇宫,常为慈禧太后演出。他俩精彩的表演,时常逗得一向面孔严峻的“老佛爷”捧  相似文献   

8.
《特区科技》2012,(9):14-15
今天跟我们分享商业模式案例的,有四位,分别是陈冠声、李兴明、陈学兴和徐春明。他们都是“创富志创始人俱乐部”的会员,经历过俱乐部疯狂的商业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9.
英美幽默与英美人的幽默交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幽默概述什么叫幽默?Longman词典中humour的定义是“幽默感、诙谐”,“引起愉悦、大笑的东西”(P523)。由此可见,“幽默”常与“愉悦”、“大笑”联系在一起(有时混为一谈)。其实,有的“幽默”并不能引起半点开心。幽默感是一个人是否有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用于高校健身俱乐部会员人会动机调查的量表,共选取227名会员作为被试,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健身俱乐部会员人会动机由一阶因素和二阶因素构成,量表的效度、信度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当代地方科技》2005,(6):74-75
记者因为工作的关系,曾经在几期放弃了对直销人俱乐部会员的“跟踪”,也因为这几期的“不闻不问”,让记者恍如成了圈外之人。某日午间小憩,俱乐部负贵人戴光强先生正在记者身边喝茶聊天,从他满脸掩饰不住沾沾自喜的神情和语言中,记者知道俱乐部依旧如火如荼,并以每月几百人加入的速度快速成长着。更值得庆幸的是,非直销人加入俱乐部的比例成逐渐增长之势,并且有着一定经济地位的人物占据重要的一部分。这不得不让记者感叹直销人俱乐部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2.
我的前桌     
我对前桌的评价,两个字:可爱。我见过很多男生,那么可爱的还是第一个。(各位读者,不要误会,我可不是带颜色的狼。)因为前桌的可爱,我和同桌已经笑了整整两天,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我还是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笑神经那么发达。前桌的普通话很“标准”,他可以把“发呆”念成“hua呆”,也可以把“滑稽”念成“fa稽”,称不上幽默,我想也是。(大笑三声)我跟同桌研究我们的前桌,大概是从前桌转来一个星期以后才开始的。周围都是女生,突然有一个可爱的男生坐在你的前面,你是应该也必须去研究的,不然对不起你的眼球。当然这绝对不能让班主任知道,这种事…  相似文献   

13.
见过我的人都对我的印象很深,因为我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眼睛大,牙齿大。眼睛大起来还比较好看一些,因为有时也会让人想起那歌词里的“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但是我那两颗门牙就给我带来了许多烦恼。因为我的两颗门牙大得出奇,所以得到了许多的绰号,什么米老鼠呀,兔子呀,小辣椒之类的。我不喜欢他们给我起的绰号,这些绰号表面上都可爱,其实这些都是对我的一种侮辱。我爱笑,但笑起来时却总会露出两个超大门牙,所以有的同学说我笑的时候特别不好看。知道自己笑起来难看,可我还是笑个不停,因为我不是这么认为。我爱笑,但是,妈妈却叫我不要笑…  相似文献   

14.
美国人不仅爱读书,而且热衷于“群体读书”,喜欢交流各自的读书心得。散布于全美城乡的成千上万个“读书俱乐邵”即是由读书爱好者自行创办的组织。“读书俱乐部”依其成员“成分”的不同而形形色色,其中有“母子读书俱乐部”、“退休工程师读书俱乐部”、“单身母亲读书俱乐部”、“癌症患者读书俱乐部”、“残疾人读者俱乐部”等等。一些读书俱乐部听上去还真有点不同凡响,如“百万富翁读书俱乐部”、“名人读书俱乐部”和“成功者读书俱乐  相似文献   

15.
在本刊“中国直销人俱乐部”成立周年之际,俱乐部在重庆本部组织了系列庆祝活动,并派出工作人员到全国各片区组织庆祝和交流活动。 9月下旬,俱乐部负责人戴光强分别来到上海、杭州和南京,与华东片区的直销界人士和俱乐部优秀会员举行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6.
    
正转眼间,夏天已离去,秋姑娘也悄然到来。秋姑娘走到田野里,稻谷为了迎接她,个个都笑弯了腰,频频点头;玉米也笑得露出了它那金黄的小牙齿……地里的农民伯伯们可开心了,他们正忙着收割庄稼呢!秋,悄悄地爬上山坡,给山坡上的万物带来了许多神奇的礼物,让山坡上的万物都穿上她带来的新衣服,去参加深山上的舞  相似文献   

17.
一般的人读书,只读个大概、读个意趣就行了,所谓“好读书不求甚解”。而做学问,必须要“煮书”方可。对于“煮书”,王冶秋先生读《阿Q正传》的体会,最是精妙不过。王先生认为,要读懂《阿Q正传》,至少要读14遍以上:看第一遍,我们会笑得肚子痛;第二遍,才咂出一点不笑的成分;第三遍,鄙弃阿Q的为人;第四遍,鄙弃化为同情;第五遍,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1985,(3)
我们是最早参加中国“野人”考察研究会的一部分老会员.现在,我们十分痛心地把我们这个研究会中目前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向您们反映. 现在野考会秘书处中那几个不懂人类学和灵长目动物学的主要负责人,闹出了许多大笑话,影响很坏.如湘西一个跑江湖的人仅用40  相似文献   

19.
《战国策·宋卫策》上记载: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准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骖,无笞服!”车至门,扶,教送母:“灭灶,将失火!’”入室见臼,曰:“徒之牖下,妨往来者。”主人笑之。此三言也,皆要言也。然而不免为笑者,蚤晚之时失也。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要看场合,要合时宜,要讲究得体性,否则会遭到笑。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话:“你的肉多少钱一斤?”“你的肠子怎么卖?”遇到这种情况,答话的人常常会感到很尴尬。这是因为答话人解码时可以有两个角度:从善意的角度理解,对方只…  相似文献   

20.
春节前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的科技导师们,每人手中均握有一份科技俱乐部的“工作模式”,那里面凝聚着王绶琯院士的研究与思考。他们聚集在一起考核并评估俱乐部成员的“科研实践”活动,记者就此采访了王绶琯院士。早在1998年,王绶琯院士即倡议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60余位院士专家签名支持。1999年6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自此,王绶琯院士担起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委员会主任重任。几年来,参加科技俱乐部“科研实践”活动的学生们,绝大多数被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录取。目前,科研院校接纳科技俱乐部学生的实验已有32个,在科技俱乐部担任科技导师的专家教授126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