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基于纯金属杨氏模量的实验信息,本研究对纯金属的杨氏模量随温度变化的半经验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优化.借鉴相图计算的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方法,构建了多元合金杨氏模量计算的模型.基于二元合金的杨氏模量实验信息,对Fe-Ni和Ta-Mo二元系的杨氏模量计算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了合金在不同温度和成分时的杨氏模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基于二元合金的优化参数,运用三元合金的计算模型,预测了TaNb-W和Ta-Nb-Mo在不同温度和成分时的杨氏模量.  相似文献   

2.
杨氏模量的测定是大学物理实验中一个基本实验项目。本文简要介绍了杨氏模量的一种测定方法——伸长法,并给出了误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激光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激光直射法和反射法对传统的杨氏模量测量方法进行实验改进,实验表明:应用这两种方法测量碳钢丝的杨氏模量,所得测量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较好.相对于杨氏模量传统测量方法来说,利用激光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不仅调节方便,而且直观性强,准确度高.是对现有光杠杆法测量杨氏模量实验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利用CCD伸长法杨氏模量测量仪测量粗钢丝和细钢丝的杨氏模量时,发现粗钢丝的杨氏模量与标准值差别很大。通过反复实验和分析,找出了误差原因,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的拉伸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实验中涉及仪器多、待测物理量多以及实验调节繁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千分表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用千分表直接测量金属丝因受外力而发生的微小形变量,再通过计算获得杨氏模量值。用该方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大大降低设备要求,简化测量和计算,降低实验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拉伸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实验中涉及仪器多、待测物理量多以及实验调节繁琐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用千分表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用千分表直接测量金属丝因受外力而发生的微小形变量,再通过计算获得杨氏模量值。用该方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大大降低设备要求,简化测量和计算,降低实验的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7.
以立方结构的纯金属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报道的实验信息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半经验模型优化并计算了金属在不同温度时的杨氏模量.借鉴相图计算的CALPHAD(calculation of phase diagrams)方法,构建了二元合金杨氏模量计算的新模型.基于二元合金的实验信息,对Ag-Au、Ta-W、Pt-Rh和Pt-Ir 4个二元合金的杨氏模量计算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了合金在不同温度、成分时的杨氏模量,计算结果与实验信息取得了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测试试件(金属丝)的横向受力分析,建立了试件偏转角度与试件杨氏模量之间的一般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对拉伸法测杨氏模量的实验装置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了仅通过对试件直径、受力后的角度偏转量的测量完成对试件杨氏模量的确定。测量条件宽松,测量精度高,克服了目前常采用的纵向拉伸测杨氏模量存在的实验装置笨重、复杂、辅助工具多、测量数据多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用氦氖激光器代替读数望远镜,测量杨氏模量,方法简便、所用实验计算公式不变。笔者对上述改进方法进行了多次实验后,断言解决了用传统法测杨氏模量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从胡克定律验证实验的图像出发,分析了杨氏模量和弹性衡量之间的关系,运用传感器测量杨氏模量的方法间接地验证和讨论了胡克定律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