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实验为基础 ,提出了用玫瑰红酸钠试法鉴定 Sr2 +时 ,用 N-烯丙基 -N′-(对苯磺酸钠 )硫脲同时掩蔽 Ag+、Au3 +、Hg2 +三种离子对鉴定 Sr2 +离子的干扰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
基于豌豆叶色素乙醇溶液在蓝紫色的发光二极管(LED)照射下产生红色荧光,该红色荧光能被Hg2 熄灭的现象,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定性鉴定溶液中Hg2 的新方法,实验证明其他阳离子基本上不产生干扰。该方法可直接从阳离子混合溶液中定性鉴定Hg2 ,其检测Hg2 的最低浓度为5×10-4m o l/L,检出限为5μg。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提出了用罗丹明B试法鉴定Sb(V)时,用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同时掩蔽Hg2+、Bi3+、Fe3+、Au3+四种离子对鉴定Sb(V)的干扰的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泉州晋江某工厂排污口淤泥中分离到1株对Hg2+具有高耐受性的细菌C-18.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a).C-18在液体培养基中对Hg2+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60 mg/L.利用该菌菌体对含Hg2+溶液进行吸附实验,结果显示菌株C-18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萘异硫氰酸酯为反应基团和荧光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能够识别Hg2+的荧光探针(HBN),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方法表征了其结构,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对HBN识别Hg2+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研究发现,HBN在50%乙腈水溶液中对Hg2+表现出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其荧光强度随Hg2+浓度的增强而不断增强,当Hg2+浓度为探针浓度2倍时荧光强度不再上升,同时质谱检测到新物质的生成,显示了该探针属于Hg2+反应型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Hg2+和Cu2+与酸性磷酸酶(APase)及量子点标记酸性磷酸酶(QD-APase)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相互作用后的荧光变化,计算热力学常数,检测Hg2+和Cu2+对APase及QD-APase活性等手段,研究了Hg2+和Cu2+与APase及QD-APase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Hg2+、Cu2+均能对APase及QD-APase的构象与活性产生影响,但首先是通过对APase和QD-APase的结构造成影响,进而才会对其活性产生抑制效应,且Hg2+对APase和QD-APase的构象及活性的影响与约10倍剂量的Cu2+相当.Hg2+、Cu2+与QDAPase体系发生结合反应的能力强于与APase的结合,前者的结合反应是由焓熵共同驱动,而后者的结合主要是由熵驱动.根据研究结果可以设计出荧光性能优异且具有生物活性的酶探针,在生物标记及荧光分析法检测重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效应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草酸铵试法鉴定钙时,用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掩蔽Ag+和Hg2+离子干扰,与传统的H2S沉淀消除的干扰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易控制、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不同浓度的有毒污染物C r6+、Hg2+、Cd2+、F-诱发大蒜根尖微核效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核率随污染物浓度增加而升高.F-、C r6+、Hg2+均对大蒜根尖微核效应呈阳性反应、有诱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细菌总数计数和琼脂扩散抑菌圈测量研究了Hg2+与有效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1)贴片Hg2+的浓度与正常增菌培养后的有效微生物的抑菌圈有稳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说明Hg2+对有效微生物有明确的毒性作用;(2)贴片Hg2+的浓度与经1.25 mg/L和2.5 mg/L的Hg2+驯化后的有效微生物的抑菌圈的剂量反应关系下移(右移),说明低浓度Hg2+可以驯化有效微生物;(3)在5 mg/L Hg2+溶液中培养的有效微生物的细菌总数基本不增加,但在2.5 mg/L 和1.25 mg/L的Hg2+溶液中培养的有效微生物分别滞后8 d和2 d达到正常增菌培养的有效微生物的细菌总数,说明有效微生物能较长时间耐受5 mg/L浓度的Hg2+,能迅速适应<1.25 mg/L的Hg2+.  相似文献   

10.
用细菌总数计数和琼脂扩散抑菌圈测量研究了Hg2+与有效微生物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1)贴片Hg2+的浓度与正常增菌培养后的有效微生物的抑菌圈有稳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说明Hg2+对有效微生物有明确的毒性作用;(2)贴片Hg2+的浓度与经1.25mg/L和2.5mg/L的Hg2+驯化后的有效微生物的抑菌圈的剂量反应关系下移(右移),说明低浓度Hg2+可以驯化有效微生物;(3)在5mg/LHg2+溶液中培养的有效微生物的细菌总数基本不增加,但在2.5mg/L和1.25mg/L的Hg2+溶液中培养的有效微生物分别滞后8d和2d达到正常增菌培养的有效微生物的细菌总数,说明有效微生物能较长时间耐受5mg/L浓度的Hg2+,能迅速适应<1.25mg/L的Hg2+.  相似文献   

11.
〖JP2〗以组氨酸和芘甲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荧光化合物芘甲酰组氨酸甲酯,通过核磁、质谱表征其结构. 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该化合物能够对Hg2+表现出荧光猝灭响应,而相同条件下其他金属离子对该化合物几乎没有类似的荧光识别现象,因此该荧光化合物对Hg2+具有专一荧光识别作用,是一种有效的Hg2+荧光探针.〖JP〗  相似文献   

12.
Hg2+、Cd2+对轮藻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Hg^2 、Cd^2 离子单一处理对轮藻(Chara)藻体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熔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受Hg^2 、Cd^2 胁迫后,随着Hg^2 、Cd^2 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比值、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Hg^2 处理系列SOD活性呈下降趋势,而Cd^2 系列则表现出先降后升再降趋势;两种离子处理POD活性都表现出先明显上升后下降的相同情况,但幅度不同;CAT活性受两种离子的影响存在明显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条件下,Hg^2 比Cd^2 对轮藻的毒性要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水溶性的新试剂N—壬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NPT),经元素分析、IR、UV、1HNMR测试,确定了其结构.实验了不同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的反应情况,其中只有Ag+、Bi3+、Cu2+、Hg2+、Ni2+离子有特征性反应,可作为Cu2+、Ni2+的新鉴定试剂.鉴定Cu2+的检出限量m=0.037μg,最低浓度c=1μg/ml,43种常见离子不干扰.鉴定Ni2+的检出限量m=0.12μg,最低浓度c=3.3μg/ml.灵敏度与选择性与丁二酮肟相当.测定了在弱酸、中性和弱碱性介质中同40多种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可作为分光光度法测定Cu2+、Pd2+的显色剂.测定Cu2+,ε349.2=4.87×104Lmol-1cm-1,43种离子中,只有大量Fe3+、Al3+干扰.则定Pd2+,ε297.8=1.25×105Lmol-1cm-1,51种离子只有Cu2+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均获满意结果.是目前测定Pd2+的分析性能优良的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CH_2(COCH_3)_2—Mn~(2+)—BrO_3—H~+化学振荡体系的基础上,讨论温度、H_2O_2等因素对化学振荡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将化学振荡反应动力学引入学生的实验进行设计,使人们更为广泛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自组织现象,更深入地探讨其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氨替比林-2,4-二氯苯酚酶偶联反应的动力学性质及一部分金属离子对反应的影响。Ag+、Hg2+离子是该酶催化反应的较强抑制剂,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5μg·L-1及4mg·L-1,I50分别为20μg·L-1及77mg·L-1。  相似文献   

16.
以蚕豆根尖为试材,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和氯化汞为受检物,探讨重金属Pb2+和Hg2+对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效应。结果表明:Pb2+和Hg2+均能诱发蚕豆较高的微核率,且微核率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加,但当高于一定浓度后,微核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因此,蚕豆可以作为快速检测环境中Pb2+和Hg2+遗传毒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重金属Hg2+对青海湖裸鲤肾脏组织的细胞毒性;以含有Hg2+的浓度为0.0025、0.005、0.01、0.02mg/L的培养液培养裸鲤肾脏组织细胞;结果表明,0.005mg/L的Hg2+浓度为裸鲤肾脏细胞毒性死亡的临界浓度,且裸鲤肾脏细胞的死亡率随Hg2+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培养基的Hg2+浓度达到0.02mg/L时细胞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8.
Hg2+对日本沼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Hg2+对日本沼虾的急性毒性,在24℃下,测定了Hg2+对日本沼虾(Macrbrachium nipponnensis)的24,48,72和96 h的LC50值分别为60.2,52.4,47.6和38.0μg/L.在几个Hg2+质量浓度梯度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ase,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Hg2+质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一种反式Curtis环镍 (Ⅱ )的配合物NiL(ClO4) 2 (L为 5,5,7,1 2 ,1 2 ,1 4-六甲基 - 1 ,4,8,1 1 -四氮杂十四环 - 7,1 4-二烯 )催化NaBrO3—CH2 (COOH) 2 (MA)—H3PO4体系的化学振荡反应。测得该体系的振荡范围 ,研究了各物种浓度、自由基抑制剂和还原剂、Ag+,Hg2 +以及温度对振荡反应的影响。记录了反应的振荡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