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从文献学和考古学视域出发,从书证和物证两方面考察了玉石之路山西道代县路段的情况,认为雁门关是玉石之路山西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进而对丝绸之路和玉石之路的名实之争进行了反思,认为"玉帛之路"的表述更切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2.
中国素有"玉石王国"之称,玉石伴随着至少走过了7000年的历程.可以说玉石及玉器的演变记录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明孕育、发展的历程.随着玉石文化的发展,玉石的含义也不断地扩大.本文在对玉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的特征分析后,初步地研究了玉石的种属和分类,并提出了以矿物学为基础的玉石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3.
文中阐述了青海省主要天然玉石种类、玉石矿产地和天然玉石的主要类型;着重介绍了昆仑玉、水钙铝榴石质玉石、蛇纹石质玉石的矿物成分、物理特征、主要种类、产出规模及产业优势。  相似文献   

4.
8F—1 一种玉石加工方法:该方法是将玉石碎料再加工,做成具有天然玉石质感的玉器或各种建筑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5.
拉曼光谱在玉石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RS-Ⅵ型激光拉曼/荧光光谱仪获得各类玉石的拉曼光谱图,根据各类玉石化学成分、化学结构的不同在拉曼光谱中显示不同的峰位特征,分析和测定玉石的种类和品质.实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是玉石鉴定的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文章为中国社科院和上海交大联合考察小组"玉石之路"系列考察报告之一。笔者作为小组成员,负责进行古代州(今山西代县—雁门关周边地区)的玉石信仰民俗调研。笔者考察了代县—雁门关地区的用玉民俗和崇玉心理,从葬俗、婚俗、趋吉避凶习俗、宗教习俗等方面进行考察,以第三重证据的形式论证古代州地区玉文化遗存,从而为玉石之路山西道的路线提供旁证。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玉石床垫加工行业以人工为主、效率低下的现象,通过对玉石的点胶、粘贴等工艺进行分析,采用视觉引导方法对玉石床垫点胶贴玉系统进行研究。提出了一套以三菱L02CPU-CM PLC为控制核心、以LD77MS运动模块为伺服驱动,采用三菱GOT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工具的玉石床垫粘贴生产线控制系统,并完成了相应的硬件及软件系统设计。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结构严谨、运行稳定、生产效率高,能很好满足企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期间,小土豆收到了不少礼物,他最喜欢的是堂哥送的几块彩色小石头,觉得它们很可能是玉石。妈妈知道了,说:"市里有个古玩城,咱们去开开眼界吧。"古玩城里琳琅满目,小土豆特别关注那些美丽的石头。有位哈桑伯伯是地质学家,和妈妈很熟。他领着小土豆逛古玩城,告诉了小土豆不少和玉石有关的知识。什么叫玉石呢?哈桑伯伯说,根据我国珠宝玉石鉴定标准,"天然玉石"的定义是:由自  相似文献   

9.
投诉台     
正"玉石"营销"变传销在山东济南有一团伙打着代理销售泰山玉石的幌子,要求投资者认购玉石,缴纳1万元、3万元、9万元不等的加盟费,成为初、中、高级代理商,从而获得发展其他加盟商的资格,发展的人数越多,利润就越多。希望当地工商部门严加监管。——山东济南王先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和田玉、石英岩玉、大理石玉及蛇纹石玉的特征比较系统地介绍,总结了当前市场上和田玉与这几种玉石的肉眼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11.
八三玉是我国近年出现的一种新品玉石 :主要成分是硬玉 ,其次有少量辉石族矿物和闪石族矿物 ;显微结构以粒状镶嵌变晶结构为主 ;颜色与翡翠十分相似 ,而实质上又有差异。本文对八三玉的透明度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色度学研究。半定量计算分析认为 :八三玉为不透明 -半透明的玉石 ;主波长约 485nm ,刺激纯度 0 .38左右 ;颜色主要以反射光谱为主 ,兼以吸收光谱和透射光谱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玉质的自然属性入手阐述玉佩的传统文化内涵:1.玉是财富和权利的象征,2.玉在古代还抹上一层神秘的宗教色彩,3.玉又是古代伦理道德的标识。进而引申出现代人们佩玉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独山玉作为中国历史上四大名玉之一,为传承、弘扬中华玉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为中华玉文化的萌芽提供物质基础,为史前中原文化交流提供信息载体,为中华玉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她以独处中原的便利位置和和田玉、岫岩玉及其它地方玉种一起,共同促成了中华玉文化的繁荣,在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搜集到的58件和田玉样品进行分析,主要运用显微镜对籽料和磨光籽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发现和田玉籽料与磨光籽料在表面冲击坑、表面刮擦凹槽和皮色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些特征差异为鉴别和田玉籽料和磨光籽料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是对上古玉石之路的入关终端所做的田野调研和文献综合梳理,提示"玉石之路山西道"的命题,认为自史前至先秦时代的西玉东输运动至少存在新老两条路线:水路漕运之道为距今约4000年的黄河道,以黄河两岸出土的龙山文化玉器为证;陆路运输之道即雁门关道,约3000年前始于家马和马车技术在商代进入中原之后,即穆天子西行之路线。雁门关作为西部玉料资源进入中原国家的战略要道之关口,催生出中华文明内部的文化区分标志: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定居文化——从犬戎族到犬封国、神马吉量的神话历史叙事,再到穷奇、饕餮一类妖魔化想象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简介玉皇大帝信仰及造像由来。通过调查莆田地区玉皇大帝信仰,概述玉皇大帝神像及其诸神在莆田的分布情况及造像的若干特点,指出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玉器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及玉器本身所蕴含的特殊观念而成为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中国玉器文化产生于远古时期,发展时间甚为久远,而不同时期的玉器在各时期各地区文化中的地住和作用不尽相同。“玉器时代”一度成为人们重新划分古史分期的一个重要标准,学术界也就此特殊概念而掀起讨论热潮。总而言之,不论“玉器文化”是否可以作为某个时代的重要标志,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所产生的意义都是无法忽视的,尤其是在中国远古时期的某些地区,玉器对当地文化社会的发展曾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学角度解读传统叙事文本“桐叶封弟”和“司马牛致邑与珪”,可以还原珪玉在叙事结构中的中心地位,它反映了古代文化大传统——玉文化传统对文字文本的影响.珪是玉的一种,既是祭祀礼器,又是神性表征,同时起着沟通鬼神、权利通神的作用.玉是帝王权力表征中不可或缺之物.王权在现实中的凸显和强调,权力从抽象变的具体,都需要借助玉这个媒介.诉诸N级编码理论,实物“玉”从内容到形式恰当反映了原始先民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它传达了超越文字文本的原始编码意义.由此形成的玉文化传统正是隐藏在文化表象后的古代文化大传统,即先于文字的大传统,也称一级编码.  相似文献   

19.
大传统新视野为探寻华夏文明独特性找到重要线索.在距今4 000年之际的文明国家形成期,中原地区金属生产尚处于萌芽状态,与华夏社会共生的核心价值体系来自早于金属生产的玉礼器生产,附属于史前宗教祭祀仪式,形成一整套玉教神话观,并通过长期的文化传播逐渐构成中华认同的精神基础,在观念形态上统一了中国多数地区,这要比秦始皇用武力获取的行政版图的统一,早两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