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杨进 《世界知识》2020,(22):14-16
近期,欧洲东部的白俄罗斯和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出现剧烈政治动荡,位于南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发生了严重的军事冲突。后苏联空间国家的新动向看似偶然,但细细观察,则不难发现某些规律。这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相关国家的转型之难。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缓和大趋势使热点普遍降温;“寒带的风暴”却冲击着“热带非洲的椰子林”。由于历史的原因,今天非洲大陆的经济文化仍不发达,各国自立能力尚不够强大,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加上同欧洲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非洲很容易受欧洲的影响。因此,当前的国际形势特别是苏联、东欧形势的急剧变化必然反映到非洲政局中来。有人说目前非洲呈现复杂多变的局面:缓和与动荡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热点降温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各种力量正在重新分化组合,国际力量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欧美关系也经历着战后以来的转折性变化。东西方对抗不复存在,华约消失,苏联解体,失去共同敌人后的欧美关系将如何发展变化,这也是动荡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其演变结果将对未来的欧洲和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欧美关系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21世纪还将承接民族主义这笔精神遗产,民族主义如同一柄威力无比的双刃剑——国际动荡和冲突的公因式世纪末的全球大动荡是有目共睹的。这场动荡以苏联东欧体系的解体为主要标志,同时伴随着海湾危机、巴尔干战火、中亚和高加索的纷争、索马里风波、爱尔兰问题等地区性热点的起伏涨落。导致这些动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共通之处:民族主义情绪和要求激化着每一个具体的矛盾,并促使它衍变为激烈的冲突。苏东演变后,前苏联、东欧地区成了当今民族主义冲突很剧烈的爆发地。西方  相似文献   

5.
欧洲货币单位全称是European Currency Unit,简称ECU,其前身是“欧洲记帐单位”。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瓦解以后,西方外汇市场动荡不已,共同体国家的汇率联合浮动制受到频繁冲击,于是法国和西德提出了建立欧洲货  相似文献   

6.
华沙条约——欧洲集体安全的保障当和平力量对战争势力在亚洲进行着紧张复杂的斗争而迫使帝国主义好战集团步步后退的时候,同样的斗争也在欧洲展开。在这期间,由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以及爱好和平的各国广大人民的努力,欧洲的局势也逐步趋向缓和,战争的危险减少了,和平协商的精神占了上风。让我们先从华沙条约谈起吧。大家知道,早在1954年柏林四国外长会议上,苏联曾就德国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的建议,并且还提出了“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苏联的这个建议的目的,是希望以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来代替威胁欧洲和平和安全的“欧洲防务集团”。虽然苏联的这个方案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护和欢迎,但是西方国家却多方借口来加以拒绝。同年3月31日,苏联在给西方三国(英、美、法)的照会中,表示准备积极解决关于美国参加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其称霸全球的狂妄野心中,正如西方评论家指出的,“始终把统治欧洲作为统治整个世界的最重要的环节”。目前,苏联正在加紧抢占欧洲外围的战略要地,对西欧进行迂回包抄;同时,也在欧洲地区显著地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正面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上半期,西方国家很难摆脱“滞胀”困境,苏联和多数东欧国家的关键问题是经济计划和管理的现有模式僵化,第三世界国家依然面临发展道路问题。三类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将放慢。世界经济可能维持1973年以来的局面,不致爆发大危机,也不象要出现新的高涨。国际经济关系仍将趋于紧张。石油价格和供应的不稳定仍是头号问题。国际金融难免继续动荡。南北关系难以缓和。苏联实力地位无法显著加强,将增加其发动大战的困难,但也须警惕它在有机可乘时进行扩张。美国难以扭转经济衰落趋势,将被迫继续处于战略守势。欧、日将作为独立于美国的政治力量而发挥更大作用。第三世界有些地区将继续动荡。国际局势将比七十年代更加紧张。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广泛探讨国际重大问题的机会,也集中反映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动向.本届联大从9月下旬以来为时3周的一般性辩论表明,和平与发展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两个根本问题. 去年秋冬,由于苏联击落南朝鲜客机事件、美国入侵格林纳达、西方部署中程导弹和苏联中断裁军谈判,第38届联合国大会一直是在国际局势动荡、美苏对抗加剧的紧张气氛中进行的.今年联大的气氛稍有缓和,但美苏关系紧张的僵局,军备竞赛升级的势  相似文献   

10.
一国跨两洲     
世界七大洲中,南极洲、大洋洲孤处大洋之中,其它五洲分别有一块陆地与别洲相连。陆地分洲界线一般从最狭的地峡通过,偏偏都划在同一个国家的领土上,于是出现了埃及、巴拿马两个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另有四国幅员广阔,国土也跨越了洲界。苏联苏联是个欧洲国家,但其领土的四分之三却在亚洲。苏联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1,680万平方公里属亚洲部分,占亚洲面积的38%;560万平方公里属欧洲部分,占欧洲面积的55%。但苏联四分之三的人口及主要政治、经济中心都在欧洲,国际上一向将它列为欧洲国家,在进行人口、经济统计时都把苏联亚洲部分算入欧洲。乌拉尔山脉是亚、欧的自然  相似文献   

11.
会议对从外部推进德国统一具有重大意义。会谈实质是在新形势下如何保持欧洲的力量均势。西方三大国态度一致,苏联力争对它有利的时间,两德立场接近。  相似文献   

12.
7月4日,西德总理科尔将应邀访苏。由于目前美苏围绕欧洲导弹问题的争夺空前激烈,东西方关系日趋紧张,国际上对科尔这次苏联之行的具体背景和意图以及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十分关注。首先,从西德和苏联的战略方针上看,双方互有需要,但目的各不相同。对西德来说,此行酝酿已久,主要目的在于贯彻其“立足于西方联盟而又同苏联保持对话”的基本政策。以科尔为首的联盟党和自民党中右政府,在对外政策上尽管侧重点与前社民党政府有所不同,但西德的处境和利害,决定了它在对苏政策上仍要保持“缓和”与“合作”的“连续性”。为了扭转西方盟国对西德有“中立化倾向”的印象和疑虑,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关系加快从紧张转向缓和、从对抗转向对话。1988年,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不少以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为背景的地区冲突和战争(在阿富汗、安哥拉、柬埔寨、中美洲等地)逐步走向政治解决。但世界许多不安宁的因素并未消除,在一些地方局势更加动荡。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1989年下半年和1990年,欧洲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约解体;苏联陷入全面深重危机,局势动荡不稳。战后“雅尔  相似文献   

14.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现有16个成员国,成立于1949年4月,是战后美国为了在欧洲维护霸权地位、遏制苏联而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政治组织。在冷战年代,以关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1954年建立)在欧洲集结了大量军事力量,一直处于严重对峙局面。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巨变、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新形势下.北约为了存在下去,并继续在欧洲安全方面发挥支住作用,对联盟的性质、职能和军事战略作了重大调整: 一、转变性质和职能。扩大政治职能,由军事政治组织变为政治军事组织。以往北约主要依靠军事力量“确保欧洲的安全与稳定”,今后则主要通过与前华约  相似文献   

15.
南斯拉夫局势一直处于紧张、动荡和危险之中,它给欧洲带来了不安,更冲击了已经陷入危机的苏联东欧国家的局势。为此,欧安会、欧共体积极设法对南斯拉夫冲突各方进行调停,苏联也在积极地开展外交活动。自南斯拉夫的两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独立”之日起,苏联政府以及官方人士频频发表声明和谈话。7月初,戈尔巴乔夫派特使访问了南斯拉夫,转交了他给南斯拉夫联邦总统的信  相似文献   

16.
“零点解决方案”亦称“零的选择”。原意是双方都不要搞中程导弹。这个方案最早是今年7月西德社会民主党主席勃兰特访问苏联同勃列日涅夫会谈时提出来的,据说勃列日涅夫对此曾表示有“很大兴趣”。但对这个方案的解释各不相同。西德总理施密特和外长根舍认为,“零点解决方案”应是苏联销毁已经部署的250多枚SS-20导弹,在此前提下北约可以放弃部署潘兴Ⅱ和巡航导弹的计划,如苏联只把其SS-20导弹从欧洲部分移至乌拉尔以东,西方不能接受,因为它仍可以击中西欧目标。勃兰特则主张,只要苏联把其针对西欧的  相似文献   

17.
一年多来,苏联在中东、特别是在波斯湾和红海地区恣意渗透扩张,引起了西方的极大震动。西方国家的许多战略分析家认为,俄国人在这个供应西方石油的主要产地、欧洲的重要侧翼开刀,已使西方世界面临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危险的”、“战略性的威胁”。熊爪伸到“世界油库”去年四月,苏联在阿富汗策动政变,进而把熊爪伸向中东油田。两个月之后,它又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力量的分化和东西方缓和是对冷战压力的一种释放。尼克松执政之时,美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弱化,欧洲实力的增强和联盟观念的淡薄使大西洋联盟处于变化与动荡之中,东西方缓和成为大势所趋。尼克松把加强美欧"伙伴关系"当作推行"尼克松主义"的基础,欲在"领导"与"合作"中求得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七十年代以来,西欧与美国在对苏联政策、安全战略、经济政策及与第三世界的关系等问题上的矛盾分歧日见尖锐,使西方联盟面临严重局面。西方联盟能否经得起一次次的危机震荡,欧美关系是走向分崩离析,还是保持基本稳定?对此,西方学者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西德作者彼得·本德尔在他的专著《意识形态的结束》(即《盘根错节的欧洲》)中认为,欧洲正在发生变化,东、西“两个阵营都在瓦解”,盟员与各自的盟主开始疏远。因而,今日欧洲应该也可以推行一项“为欧洲着想的政策”,以求逐步实现“欧洲的欧洲化”。  相似文献   

20.
在处理国家关系时,既可“投桃报李”,亦可“以牙还牙”,前者是友好行动,后者则是报复行为。当代各种不同的报复自古以来,报复在国家关系中是经常发生的事。在当前的国家关系中,各种报复行动更是屡见不鲜。譬如: 苏联和西方国家间常开“驱逐战”。1987年3月2日,法国以欧洲阿丽亚娜火箭间谍案为由驱逐了三名苏联外交人员;4日苏联即升级报复,宣布驱逐六名法国外文人员;法国又于5日将驱逐苏联的人员也增加到六名。近年来,苏联同英、美之间也常开“驱逐战”,1987年英苏之间的一次驱逐战持续了四五轮才罢休。西方国家自身之间常开“贸易战”,各方采取的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