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章对永州话中的助词“嘎”和“了”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并与普通话中的“了”进行对比,认为永州话中的“嘎”和“了”与普通话中的“了1”和“了2”具有对应关系。并探讨了永州话中的“嘎”将被取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秦皇”、“汉武”已经作为“原型”进入了炎黄子孙的“集体无意识”。《文心雕龙》通过对“焚书”导致“法家少文”的秦始皇进行了批评,同时又写了秦始皇和文学的互动。刘勰对汉武帝主要涉及对其文学实践的认识和评价;武帝“崇儒”、“爱文”对文学的影响;对文学知识的礼遇。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其“风动于上,波震于下”的“帝王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别V)了“在预设“受话人正在V“、“受话人正要V“两种语境中运用,发话人要求受话人发生以“不V“为终点的变化。“别(V了)“在预设“没V,但可能V“的语境中运用,发话人提醒受话人避免以“V“为终点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刘静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225-225
本文介绍了当今翻译界关注的一个理论——钱钟书先生之“化境”理论.并从“化”与“境”二字之源头探讨了“化境”说的内涵。对于“化境”说中归化与异化进行了探讨。笔者还就“化境”说中“化”与“讹”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入世”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状况,探讨了“入世”给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带来的“机遇”“挑战”以及“要求”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有与无     
龚瑞 《少儿科技》2013,(10):6-6
引言:“有”和“无”关系很好,就像硬币的正反面,谁也离不开谁。“有”离开了“无”,就无所谓“有”;“无”离开了“有”,也就没有“无”。尽管如此,“有”和“无”都觉得自己的本事比对方大,总想着与对方一争高下。它俩的竞争延续了上千年,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曹跃香  朱倩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1):48-50,64
文章对“耍子”和“玩儿”在汉语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了历时考察与共时分析,并对“耍子”在近代汉语中长期存在的原因和“玩儿”能取代“耍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玩儿”完全取代“耍子”的时间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8.
"做"与"作"病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与“作”二字在报刊等文章中经常出现互用,该用“做”的地方用了“作”,该用“作”的地方用了“做”。其实“做”与“作”是有明显区别的,不能混用。  相似文献   

9.
大型仪器开放测试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常州大学测试中心尝试提出了集中管理、开放测试的运行模式,分为“集中培训”“持证上岗”“网上预约…‘实践巩固”“针对性辅导”和“及时维护”等六个环节,实现了“实验教学”“实践检验理论”“师生科研”和“对外服务”四个主要作用。该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实验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分析测试能力,而且还大幅提高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含义,分析了“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论述了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关爱“弱势群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爆发后,“新自由主义”的“大市场”原则受到了更强烈的质疑,尤其是美联储对于资产泡沫的“事后清理策略”广为人所诟病.但通过观察整个金融危机爆发的经历,不难发现美联储该策略的合理性.同时对比了中美金融监管,发现了美国式监管精神的核心更加强调监管者的“有限理性”,以一种“后发”而非在“完全理性”前提下的“先发”方式进行监管,这样更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美国式监管的优势恰恰在于巧妙地整合了“危机”与“发展”的关系,在此监管方式下,“危机”并不会摧毁“发展”,反而变成了“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论科技期刊更正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技期刊“更正”及设立“更正栏”的情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对科技期刊“更正”频次及“更正栏”的设立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提出了科技期刊“更正制度化”的新理念和设立“更正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总的来看,《易经》强调“阳”主“阴”从,但并不因此否定“阴”的一方在事物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阴”所具有的“柔”的品格为《易经》所称道。老子继承、发挥了《易经》的重柔思想,提出了其“持柔”、“守雌”、“守静”思想,并由此提出了“无为”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14.
诠释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优化配置中“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分析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阐述了信息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精神分析理论中“本我”、“自我”及“超我”等三种人格构造分析了《棋王》中主人公王一生在面对“吃”与“棋”的生活问题背后的精神状况。通过探讨王一生对于“吃”与“棋”的态度背后的深层心理状况,挖掘了王一生的“吃”与“棋”二者背后的隐秘联系。二者的相互影响塑造了王一生的道家文化人格,揭示了这种人格对于我们当下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布洛“心理距离”说起,勾勒了“距离”与“纯形式静观”的异同关系,推及与实际功利不离不即的“审美适中距离”,分析了实现和保持“适中距离”的态度和方法,强调了“注重过程”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提出“忠实“的定义,然后分析了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普遍原因,进而作者又分析了中诗英译的两个特点.最终提出不唯“忠实“而求“神似“.  相似文献   

18.
眼下,钟情网购的白领如果有人说“我买到了”,会被嘲笑为“菜鸟”;说“我淘到了”,会被认为已经“OUT”了;只有那些兴高彩烈地说“我秒到了”,才是最IN的潮人。因为“秒杀”,被称为2009年十大IT流行词之一。  相似文献   

19.
简单地把“我”与”“氓”之间的关系确定为“青梅竹马”式是不够准确的.不论从作品内容还是人物关系演变的角度看,“我”对“氓”都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假知到真知的过程,“我”的性格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把“我”与“氓”的关系说成“青梅竹马”式,便违背了“我”的性格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20.
敦煌变文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变文”定义的解释主要集中在“变”字上,而忽略了至关重要的“文”。“文”不是文体之“文”,而是文质之“文”,它指明了变的方向和目标,对“文”的分析是理解“变文”定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