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们党自从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六十多年来,经历了三次大的历史性的转变,其中两次是在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期间发生的,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另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第三次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生的,就是一九七六年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曾经提到党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期间发生过的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这两次历史性转变,都是伴随着党关于民主革命道路问题的探索和争论的过程而发生的。北伐战争的失败实质上是“城市中心”的失败,经过“八七会议”的争论,党在实际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了农村,掀起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浪潮。可是不久,“左倾”冒险主义者(以王明为主要代表)又企图以“城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是中共党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经历了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从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两次历史性转变。因此,对这一时期中共党史研究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当前国内土地革命时期研究成果较多,本文拟定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土地革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采取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土地革命时期资料重新解读,了解与掌握研究动向,并提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由北伐战争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发生的一次历史性的转变。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1933年桂北瑶族人民的起义,也正是在此形势影响之下爆发的。这次起义的中心在灌阳、全州、兴安三县毗连的瑶族聚居区。后来,又发展到龙胜、灵川以及湖南南部的道县、江华。同时,还得到义宁、永福、榴江、荔蒲、蒙山、阳朔、修仁、平乐、百寿等县瑶族人民的响应。对于这次起义,一般都视为旧式的农  相似文献   

5.
韩胜利 《甘肃科技》2013,(24):80-82
中国近代报业的转变与初步发展,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阶段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政治变动的时期,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3次办报高潮,报刊业在由最初的出现到逐步形成的过程中,第一次在中国政治生活中产生影响,刺激了中国政党报刊(主要是言论纸,而不是新闻纸)的兴起,政治新闻学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冲击波曾向中国国门发起过8次撞击,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历史现象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要挽救中华民族危亡,需要新的阶级诞生和新的救国方案问世。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历史上,资本主义冲击波曾向中国国门发起过8次撞击,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历史现象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要挽救中华民族危亡,需要新的阶级诞生和新的救国方案问世。  相似文献   

8.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新派效法日本明治维新,以图挽救民族危亡,但结果迥异。究其原因是: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方法、途径不同,国际环境不同。戊戌变的失败说明,离开中国实际,盲目照搬到国变革模式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经历了两次社会转型.第一次发生于1949--1978年,这次社会转型,使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中国.第二次发生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这次社会转型,使我国从传统社会主义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次社会转型紧密联系,第一次社会转型为第二次社会转型打下基层,准备条件;第二次社会转型是第一次社会转型的继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科学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两次大的转变.这就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时至今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困惑到振兴的第三次大转变。提出科学论社会主义从困惑到振兴的第三次大转变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时代特征、转变的条件及其根本标志概述这三次大转变的基奉情况,以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把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 60年代由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和 1 9世纪末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戊戌维新变法运动 ,是中国人民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而做出的相应措施。由于当时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两次运动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 ,通过对这两次运动的发起、失败等因素的比较研究 ,发现它们之间既有许多不同之处 ,又有许多历史联系性 ,从中可以总结出深刻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这对于我国当今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科学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两次大的转变,这就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时至今日,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正经历着从困惑到振兴的第三次大转变。提出科学论社会主义从团感到振兴的第三次大转变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从时代特征、转变的条件及其根本标志概述这三次大转变的基本情况,以深刻认识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把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它在关键的时候挽救了中华民族、挽救了党,明确了我们是继续坚持两个“凡是”,还是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反思我们在文化大革命中所犯下的错误,解决了我们将向何处去的问题,标志着我们的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南昌起义从酝酿到起义都是在联共(布)、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进行的.南昌起义后联共(布)、共产国际高层密切注视着起义军南下广东的进程,并做出了许多决议和指导意见.虽然联共(布)、共产国际远离中国,对中国国情缺乏了解,指导南昌起义的方针有脱离中国实际的地方,但他们以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的经验,在政权建设和军队建设方面给中国共产党很大的帮助,为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转向土地革命战争兴起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和思想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就如何通过加强学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两次转变:由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和由大学生向社会职业人的转变进行了探讨,希望借助这两次转变能使学生达到一种蜕变的效果,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由“二十一条”秘密签订,中经巴黎和会。终至华盛顿会议,围绕山东问题展开的旷日持久的夕卜交交涉,竟至于成为中国近代外交的一个缩影。拒签和约:竭尽全力奋力一搏中国在巴黎的外交失败,迅速诱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北京政权和顾维钧们都感到了巨大的政治压力。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团可谓处于内外交困境地。翻检故人故事,作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顾维钧和他的同事们此时仍不辱使命,为挽救国权苦苦抗争。  相似文献   

17.
山水诗的兴起,是中国诗坛的一件大事.它不仅意味着诗歌题材的新变化,而且还导致了诗体结构的变更.山水诗的兴起对于诗体结构变更的意义,本文以为主要是从深层次上引发了诗体结构由单线型叙述结构向复线型并列结构的转变,同时还促成了古典诗歌由不重对偶向重视对偶方向的发展,从而推动了古体诗歌走向新体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郑观应破除传统观念,提出了“国以商为本”的思想主张。“商战”系对于“兵战”而言,就是从传统的农耕经济转变到现代工业经济,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变到现代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商战也是人才之战。郑观应的商战思想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下挽救民族危机的反映,是近代中西文化撞击的时代火花,在中国近代经济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前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把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历史功绩永载史册.列宁赞誉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旧式的骚动”终于“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毛泽东则指出,辛亥革命“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表明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但就辛亥革命所担负的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而言,它又是一次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究  相似文献   

20.
在近百年里,中国和日本之间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战争,一次是1894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另一次是1937年爆发的抗日战争。甲午战争只进行一年,便于1895年以中国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宣告结束;而抗日战争却前后延续了八年之久,最后才于1945年以中国人民胜利,日本帝国主义失败而告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对两次中日战争进行比较,将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并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