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变压吸附富氧过程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PSA(PressureSwingAdsorption)变压吸附富氧过程进行了数学模拟,建立了稳态的数学模型。采用折线方程近似描述氮组合等温吸咐;采用了隐式差分法求解传质速度方程。模拟结果得到了设计的最佳参数和对富氧产品影响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
在1mol·L-1Al(ClO4)3溶液中,用微分极化电阻测量技术和交流阻抗法研究阴离子SH-和SCN-对溴化丁基三甲基 (BTMPB)对铝的缓蚀作用及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H-和SCN-能显著提高BTMPB对铝的缓蚀效率,两者和BTMPB对铝的缓蚀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高氯酸铝溶液中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且为物理吸附,但是当在1mol·L-1高氯酸铝溶液中加入1×10-4mol·L-1的SH-或SCN-时,BTMPB在铝/溶液界面上的吸附为化学吸附,且服从修正的Bockris-Swinkels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3.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活性氧化铝、活化沸石、活性炭、粉煤灰4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4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均随F-初始浓度或平衡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活性氧化铝和活化沸石的除氟率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活性炭的除氟率基本保持稳定,粉煤灰的除氟率随F-初始浓度的增加而略微下降.Henry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活性碳对氟的吸附,能够较好的描述粉煤灰对氟的吸附,但不能描述活化沸石和活性氧化铝对氟的吸附.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能够良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Langmuir型吸附等温式能够很好的描述四种吸附剂对氟的吸附,各吸附剂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4.
室温下在实验装置上用工业吸附剂(活性炭、硅胶、氧化铝、沸石)对工业糠醛进行吸附干燥,测定出各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及动态附量。在此条件下,糠醛的最大干燥程度在93.5%~98.2%之间。最有效的吸附剂是NaA型沸石,它以较高的动态吸附、较低的结焦性、较高的稳定性(20个周期)优于其它工业吸附剂。  相似文献   

5.
褐煤型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龙口褐煤为原料,分别经盐酸和硝酸处理制得酸洗褐煤和硝化褐煤型吸附剂,用静态法研究对氟离子的吸附,研究褐煤型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吸附量、吸附等温线和溶液的pH值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洗褐煤和稍化褐煤对氟离子具有相当的吸附量,在起始浓度为1000μg·L~(-1)F~-及pH=1酸洗褐煤吸附量可达155μg·g~(-1).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溶液的pH值升高,吸附量略有降低,温度升高使酸洗褐煤的吸附率增加,相反,使硝化褐煤的吸附率降低.此外,还研究了解吸率,结果表明:吸附在硝化褐煤上的F~-比酸洗褐煤上的更难解吸。  相似文献   

6.
初期雨水污染是雨水径流污染的主要贡献者。以粉煤灰和改性后的粉煤灰(MFA)为对象,研究其作为吸附剂时不同投加量、吸附时间、pH等条件下对初期雨水中总磷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并对吸附结果进行数据拟合,建立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MFA吸附效果明显提高,100 mL初期雨水中MFA投加量1.5 g、pH=8、吸附时间40 min时,对总磷的吸附效率可达93.83%;投加量1.0 g、pH=6,吸附时间40 min时,对COD的吸附效率可达77.66%。MFA吸附总磷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COD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选择性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砷废水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合成制备了一种对As(Ⅲ)离子高效选择性吸附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该螯合树脂从含砷溶液中脱除砷的最佳条件。用该离子交换柱吸附脱砷;柱体10mm(φ)×255mm、常温、pH5.0、流速600mL/h,含As(Ⅲ)5g/L的溶液脱砷率高于99.99%,脱砷溶液中砷含量完全达标,含As(Ⅲ)溶液中共有的其它离子绝大部分不干扰螯合树脂树As(Ⅲ)离子的交换吸附,仅Hg(Ⅱ)离子在该螯合树脂上也表现出  相似文献   

8.
球形大孔聚氯乙烯树脂与多乙烯多胺反应,生成胺化交联树脂。胺树脂脂与含硫试主 异硫氰酸七脂反应,制得不同硫脲结构的TU-1和TU-Ⅱ螯合树脂。TU-1对Au(Ⅲ),Pt(Ⅳ),Pd(Ⅱ)有很大的饱和吸附量,吸附Au(Ⅲ)时出现边吸边还原同金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泥炭经化学处理可有效吸附交换水中微量放射性元素离子等,用于净化水体.用廉价、易得的改性泥炭作吸附剂,研究改性泥炭中腐植酸对UO2+2 、137Cs、169Yb 和HPO2-4 的吸附交换;由吸附交换规律及测定的吸附交换平衡时间考察了pH 等因素对吸附率E、分配系数Kd 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发现改性泥炭对UO2+2 和169Yb 的吸附交换服从Freundlich 等温式,而对137Cs和HPO2-4的吸附交换则服从Langm iur等温式,并讨论了吸附交换机理.  相似文献   

10.
以琼脂糖凝胶为载体,重组蛋白A为配基制备免疫吸附剂。过血浆动态吸附之后洗脱得到含有免疫球蛋白的洗脱液;通过分析洗脱液中免疫球蛋白的纯度可以考察吸附剂对免疫球蛋白的吸附选择性;最后利用等温静态吸附检测了吸附剂对人免疫球蛋白(hIgG)溶液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洗脱液中免疫球蛋白的纯度大于92%,重组蛋白A吸附剂对免疫球蛋白吸附选择性较好;等温静态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一步分析Langmuir吸附模型,表明该吸附剂在临床治疗中有吸附量大的明显优势,重组蛋白A免疫吸附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泥炭对^137Cs,UO2^2+的吸附与交换,测量了吸附平衡时间,pH对分配系数Kd的影响,改性泥炭对^137Cs的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对UO2^2+的吸附服从Freundich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12.
在0.05mol·L-1NH4Cl溶液中,富集电位-1.10V(Ag/AgCl)、富集时间120s、扫速120mV·s-1时,氟哌酸出现一吸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1.48V.用线性扫描与循环伏安法、交流极谱和恒电位库仑法等手段研究体系的伏安行为及电极反应机理.测得扩散系数D=9.38×10-7cm2·s-1,电极反应电子数n=2,电子转移因数α=0.51,参与电极反应H+数x'=1.体系吸附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吸附因数β=3.2×105,吸引因数α=1.2,吸附自由能ΔG°=-31.4KJ·mol-1,实验表明,体系属不可逆吸附波.  相似文献   

13.
发酵秸秆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吸附法是一种新兴的废水处理方法,高效廉价生物吸附剂的研发是生物吸附技术研究的关键之一。以甜高粱秸秆发酵产乙醇残渣(FSSR)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Pb(Ⅱ)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FSSR对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是化学吸附过程。发酵后材料对Pb(Ⅱ)的吸附容量有显著提高,平衡时吸附容量由3.32 mg/g提高到6.92 mg/g。当温度由10℃升高到40℃时,FSSR对Pb(Ⅱ)最大吸附容量由5.92 mg/g提高到7.23 mg/g,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多元体系中FSSR对离子的选择性为Pb(Ⅱ)> Cu(Ⅱ)> Zn(Ⅱ)。发酵后材料有更多的活性官能团裸露在材料的表面,为吸附反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以提高材料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4.
利用长焰煤作为吸附剂深度净化焦化废水的研究结果表明:长焰煤对化学需氧污染物的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动力学可由鲛岛吸附速率方程描述。除此以外,本文还进行了二段逆流吸附装置的初步工艺设计。实验结果可为利用化学吸附法深度处理焦化废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N263萃洒树脂吸附Au(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氯化甲基三烷基铵(N263)萃淋树脂在Cl^-介质中吸附Au(Ⅲ)的性能。就酸度、Cl^-浓度、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及吸附动力学进行了实验,发现该树脂的萃金性能优良,吸附容量大于200mgAu(Ⅲ)/g干树脂。通过动态实验得到了上柱、洗脱过程的最佳条件。还对实际含金样品的浸出液进行分离、分析,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用环硫氯丙烷分别与o、m、p-苯二胺进行开环、缩聚反应,合成了一类新的巯基苯二胺型螯合树脂。3种苯二胺异构体的反应活性顺序为:p-〉m-〉o-。研究了这类树脂对贵金属的吸附性能,其中以含p-苯二胺结构的树脂性能较好。它对Au(Ⅲ)和Ag(I)具有高的吸附容量;对Pd(Ⅱ)有一定的吸附;但对Pt(Ⅳ)则几乎不吸附。  相似文献   

17.
以松树皮作为吸附剂,进行了生物吸附铜离子的性能研究实验.考察了吸附剂颗粒大小、溶液初始pH值、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以及溶液初始浓度等方面对松树皮从水溶液中吸附铜离子的影响,并研究了符合铜离子吸附的平衡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平衡数据很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25℃下,铜离子初始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偶氮胂Ⅲ(ArSⅢ)配合物在溶液中和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形成条件.给出了-ArsⅢ在溶液中和树脂中各自的吸收光谱,λmax液=650.3nm,λmax树脂=660nm。在大量硝酸盐存在下,与形成Eu(NO3)3),该配阴离子与ArⅢ显色后,能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以NO-3型树脂吸附率高且保持恒定。对溶液相及树脂相配合物的组成研究表明:溶液相Eu:AⅢ=1:1;树脂相Eu:ArsⅢ=1:6。树脂配合物一阶导数光谱峰位置为:576.0(+)nm,1.599(十)D1;655.2(-1)nm,2.114(-)D1。  相似文献   

19.
从pH值、温度及吸附动力学等方面比较研究游离和经海藻酸固定化的微藻Synechococcus sp.细胞生物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游离细胞吸附剂在较宽的pH值(1~12)范围内稳定,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为pH=3;在等电点前(pH〈3)细胞对Cr(VI)吸附明显增强;在等电点后(pH>3)细胞对Cr(VI)也表现出一定的吸附. 这表明Cr(VI)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到细胞上, 吸附的作用点为蛋白质表面的质子化氨基. 游离细胞经海藻酸固定化后, 其表面电位等电点移至pH=2, 但两者的吸附行为相似, 且都与在海藻酸钙上的吸附行为显著不同, 说明固定化细胞对Cr(VI)的吸附主要是游离微藻细胞的作用;Cr(VI)在游离和固定化细胞上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在其质量浓度低于1 g/L的范围内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在10~50 ℃吸附不受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改性泥炭对UO^2+2,^137Cs等吸附交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泥炭经化学处理可有效吸附交换水中微量放射性元素离子等,用于净化水体。用廉价、易得的改性泥炭作吸附剂,研究改性泥炭中腐植酸对UO^2+2、^137Cs、^169Yb和HPO^2-4的吸附交换;由吸附交换规律及测定的吸附交换平衡时间考察了pH等因素对吸附率E、分配系数Kd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发现改性泥炭对UO^2+2和^169Yb的吸附交换服从Freundlich等温式,而对^137Cs和H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