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自然水体中首先让底栖藻类在透明人造丝膜附着装置上定居着生5周,然后移至实验室培养.测定初始的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素后,对底栖藻类进行3个不同光照强度的全光照处理(29.1,11.0和5.5W/m2)和3种不同光照波长的处理(红光、蓝光和绿光).处理期间温度和水流保持一致.在所有光照处理下底栖藻类体内叶绿素a的含量表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在第二周末达到最高值,在第三周开始急剧下降.研究发现,光照强度与底栖藻类的生长呈负相关,这与高光照强度对藻类细胞内光合色素的破坏有关.在不同光照强度的全色光下,叶绿素a的含量的变化是由于所研究的底栖藻类对光照强度的反应存在着“小球藻型”“小环藻型”和过渡类型所致.强光引发的藻类细胞的“失绿”亦是由于叶绿素a含量减少的原因.由于红光能增加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藻类细胞叶绿素a的合成等生物合成过程,在红光的处理下藻类细胞内叶绿素a的含量达到最大值.而在绿光下底栖藻类种群的生长速度居中.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养殖池塘微藻和水质特征,对山东威海市荣成刺参养殖池塘的浮游和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生物量及池塘水质进行周年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刺参养殖池塘共发现浮游藻类7门38属53种,底栖藻类4门25属42种,硅藻门种类最多;(2)池塘盐度、pH值、磷酸盐的变化范围较小,水温、溶氧变化呈显著的季节性特征;(3)池塘藻类生物量均呈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的变化规律,并随水温升高而增大;浮游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分别为2.9和23.7 mg/L;底栖藻类生物量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4月,分别为2.5和16.5 mg/L;(4)池塘浮游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2月和7月,分别为1.94和2.98;底栖藻类多样性指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出现在11月和4月,分别为1.66和2.35;(5)不同季节藻类群落中的优势种存在演替现象。在刺参池塘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池塘水环境和营养盐结构稳定,为刺参健康养殖营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太湖湖水及沉积物磷释放对藻类生长潜力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太湖湖水中添加不同的氮、磷营养物进行藻类生长潜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添加HPO2-4和同时添加HPO2-4、NO-3的所有浓度组均能显著促进斜生栅列藻(Scendesmusobliqüus)和羊角月芽藻(Selenastrumcapricornutum)的增长,而单独添加NO-3和NH+4对二种藻类不但均无促进、并有一定抑制作用,表明了磷是太湖藻类生长的限制因子。在所试验条件下,厌氧状态(DO为0~2.5mg/L)下沉积物释放后滤液能促进斜生栅列藻增长,但对羊角月芽藻无促进效应;好氧状态下(DO为7.5~8.0mg/L)沉积物释放后滤液均不能促进二种藻类增长。  相似文献   

4.
贵州施秉潕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Ⅰ.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到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Ⅱ.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藻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7)串珠藻群落.风景区水域内藻类种类丰富,Shannon—weaver指数为3.07,指示水质清洁.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浅水湖泊底栖藻类群落的初级生产力,用黑白瓶法对东湖沿岸带人工基质上底栖藻类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原位测定.结果表明:东湖沿岸带底栖藻类群落春、秋季总初级生产力分别为碳生成量0.50和0.40 g/(m2·d),春季净初级生产力比秋季高;东湖底栖生物群落的P/R>1,属自养型群落.估算结果显示: 东湖底栖藻类群落初级生产总量小于浮游藻类的1 ‰ (0.058 %~0.07 5%).  相似文献   

6.
有效微生物群控制富营养化湖泊蓝藻的效应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在藻型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中应用有效微生物群菌剂的结果表明,有效微生物群对水体的透明度,叶绿素a含量的改善有明显的效果,可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防止水华的发生,改善景观,在投入有效微生物群后,透明度迅速提高,2个月后,透明度提高了433%;水体表面的叶绿素a含量在1个月后下降了96.5%并维持在137.9mg/m^3以下;水深0.5m处的叶绿素a含量在投放菌剂期间及之后1个月保持在100mg/m^3以  相似文献   

7.
宏观底栖藻类作为海相烃源岩中重要的生油母质类型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大型底栖褐藻海带的热模拟实验,利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漫反射光谱、反射率测定等分析和显微镜观察系统研究了海带的热演化规律,从有机质成熟度、残余物成分变化和实验样品的孔隙结构变化讨论了海带的石油地质意义.发现海带在较高的成熟度条件下依然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其孔隙发育规律对研究天然气的赋存和排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贵州施秉Wu阳河藻类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施秉Wu阳河国家级风景区水域的藻类植物,经初步鉴定计有8门30科73属173种(包括变种)。其主要群落可以区分为:1。浮游藻类群落。包括(1)贫营养型硅藻群落,(2)贫营养型鼓藻--甲藻群落,(3)中富营养型硅藻--盘星藻群落,II。附生藻类群落,包括(1)水绵--鞘丝藻群落。(2)水绵--转板藻群落,(3)桥弯藻群落,(4)刚毛菏群落,(5)微孢绿胶藻群落,(6)念珠藻群落,(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估工程计划中的排污口附近沿岸生态环境现状,井预测排污工程对沿岸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江苏启东沿海(蒿枝港、大洋港、塘芦港)沿岸海水和生物进行了调查.测定了海水样品中叶绿素含量和浮游藻类(赤潮生物)。调查了底栖动物组成,分析了生物体污染状况。包括微生物污染(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重金属污染和麻痹性叹毒.结果显示三个站点的浮游藻类和底栖生物丰度均较低,沿岸水体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比较突出,其中玉螺贝样中检出有麻痹性贝毒.  相似文献   

10.
珠江口伶仃水道浮游生物及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珠江口伶仃水道进行浮游藻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诸方面的调查,得出珠江口伶仃水道共有93种浮游藻类、30种浮游动物、27种底栖动物出现.藻类总数量分布最高为105个/L级别,浮游动物最高数量为606个/m3,底栖动物栖息密度最高为110个/m2.绝对优势种有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桡足类的中华异水蚤(Acartilasinensis);软体动物类的红肉河蓝蛤(Potamocorbularubromuslula)等等.珠江口伶仃水道盐度较低,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主要以淡水性群落为主,而在盐度较高样点,以咸水性藻类占优势.浮游动物、底栖动物为沿岸性水系种群及咸、淡水交汇水系的低盐群落.多样性指数为浮游藻类>浮游动物.  相似文献   

11.
三角帆蚌清除富营养化水体中叶绿素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三角帆蚌滤食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能力.发现三角帆蚌能有效地清除水体中的叶绿素a.通过方差分析的方法得出在96h即达到显著的清除效果,并且当蚌密度在18.75只/m^3时(本实验水体中藻类密度为10^6个/mL左右)清除的效果最佳.还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函数的拟合,发现在贝类滤食过程中叶绿素a含量和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本文提示利用双壳贝类净化富营养化水体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运用淡水生态系统中TOP-DOWN效应等生态学原理,经宝钢工业配水池现场调查 及实验室试验,筛选出一种专一性取食底栖性丝状蓝藻的鱼类──麦穗鱼.对其进行生物学 特性、饥饿试验,清除丝状蓝藻效率比较及配水池现场初试等,进一步确证其对于宝钢工业配 水池壁藻类复合体的清除及抑制水体藻类污染是有效的,从而为宝钢水源污染和管道阻塞问 题的综合整治提供了可行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全年逐月对龙滩子水库浮游藻类定量、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频度率的大小得出了3个浮游藻类种组.并根据Kokwitz和Marson的污水生物系统,结合藻类指标、d值、COD和BOD5的Pi值以及其它理化分析.结果表明,龙滩子水库水体为乙型中污水质,并有向甲型中污水体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底栖藻类与沉水植物(苦草)培养系统对猪粪废水中磷的滞留作用和磷的赋存形态,并评价该体系在控制富营养化和污水生物处理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对不同浓度的猪粪废水进行了为期30 d的室内人工模拟试验,采用改良的淡水沉积物磷形态连续分离提取标准测量和测试方法(SMT法),测定了藻垫与苦草中总磷和所滞留磷的不同形态.结果表明:单独培养的底栖藻类与苦草均对磷具有较强的滞留作用,底栖藻类和苦草混合培养对磷的滞留作用均增强,藻垫对高浓度猪粪废水中磷的滞留能力要明显高于中浓度.藻垫与苦草所滞留的总磷的主要形态均为无机磷,分别占总磷的43%89%和63%89%和63%94%,其中铁磷占无机磷的34%94%,其中铁磷占无机磷的34%64%和20%64%和20%91%,钙磷占无机磷的17%91%,钙磷占无机磷的17%58%和7%58%和7%75%.  相似文献   

15.
苯乙烯对4种藻类的毒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藻类毒性测试的标准方法,研究了苯乙烯(styrenen)对几种澡类的生长和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得出苯乙烯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onosa Kuetz.)、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Kylin var.tsingtaoensis)和湛江叉鞭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的96h半数抑制浓度为:1043.77mg/L,76.98mg/L,203.99mg/L,211.90mg/L,实验结果表明:苯乙烯对藻类生长具有明显毒性,但毒性浓度即使在污染环境中也较少见,苯乙烯对不同种藻类的毒性效应也不同,3种海洋单细胞藻类比铜绿微囊藻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冲绳海槽南部33个表层样,共分析鉴定底栖有孔虫93属139种,建立了三个底栖有孔虫组合和两个亚组合:1.Cibicidoides praecincta-Pyrgo spp.组合;(2)Cibicidoides-Uvigerina组合1:(3)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亚组合;b;Hyalinea balthica-Bulimina aculeata亚组合;(3)Eg  相似文献   

17.
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类磷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用32PO43-同位素稀释法研究了单种一次培养的几种浮游单细胞藻类的磷代谢.小球藻(Chlorellasp.)和一种绿藻对PO43-的最大吸收速率(Vmax)与细胞磷含量成负相关,半饱和速率常数(Ks)与藻类的种类相关.光照与黑暗对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sinensisGrevile)和金藻(Dicrateriasp)PO43-的吸收和再生代谢无明显影响,其昼夜变化是藻类细胞新陈代谢的反映;处于细胞周期G1期与S期的藻类有较高的磷吸收和再生代谢速率,而G2期与M期的磷代谢速率较低.藻类磷代谢的动力学及其昼夜变化是围绕着对营养盐磷最大程度地利用和维持藻类持续生长的机制展开的.  相似文献   

18.
四川邛海藻类植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1989~1992年在四川邛海调查的藻类植物,共有93种及变种,分属40属、23科、6个门.在邛海的藻类区系中,以硅藻门种类为最多(占总数的52.17%),其次是绿藻门(其中鼓藻类又多于绿球藻类).常见种类大多是微污水带和乙型中污水带的浮游植物。经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邛海水体总体处于贫营养状况,仅局部有富营养性藻类出现.但若不注意对促进邛海富营养化的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控制,则将会导致该水体较快地向富营养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动态与城市小水体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上海市徐汇区4个小水体3—5月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和叶绿素a含量与水质的关系.康健公园内一条内河和上海师范大学内两个池塘种植水生高等植物和养殖鱼类,藻类数量少,叶绿素a含量低,修正的卡森营养状态指数TSIM(chl)处中营养状态,水质较好.桂林公园内一个池塘未种植水生高等植物和养殖鱼类,藻类数量多,叶绿素a含量高,修正的卡森营养状态指数TSIM(chl)处重营养状态,水质较差;并且4月由裸藻门的绿色裸藻(E.viridis)引起水华,水质恶化,处异常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20.
1990~1992年,进行了大弹涂鱼养殖技术研究,得出:饵料培养的最佳施肥标准:鹌鹑粪和米糠各为30g/m ̄3,硅酸盐、铁盐适量;放养密度可根据不同苗种规格(全长3~11cm),在10~3尾/m ̄2调选;食性分析结果:大弹涂鱼主食底栖硅藻,并食蓝藻,生长研究表明:温度、饵料与密度是影响生长的重要因素,最适生长水温为23.5~33℃(涂温24~31℃);并观察了土地自然繁殖现象,出苗量31.4尾/m ̄2,为自繁自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