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代的丧葬艺术最初表现为西汉早中期的一些大中型木椁墓中体现某种丧葬观念的帛画与漆画。随着来自汉代社会以及其思想意识等方面的转变,新兴的所谓开通型的室墓逐渐取代了传统密闭型的椁墓。以至于到了东汉以后各种类型的砖室墓、石室墓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流行。而正是这种墓葬形制的转变,为汉代的丧葬艺术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所以自从西汉中晚期以后,以壁画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为代表的汉代丧葬艺术得以迅速地发展,成为汉代丧葬制度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汉代丧葬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背后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2.
帛画是先秦两汉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战国时期的帛画和汉代的帛画分别再现了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生活情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冯娜 《科技信息》2009,(27):I0099-I0100
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的功能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但过往的研究往往单纯从画面图像着眼,忽略了帛画的实际功用。对于帛画功能的讨论应该放置到到葬礼的具体程序当中,通过帛画在葬礼不同程序中的位置,确定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追求影响着现代广告设计思想,而广告设计思想反过来又影响着传统绘画审美观念。作为外来的广告艺术,在中国设计者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传统的关学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肯定某些积极的因素,将会有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广告艺术。  相似文献   

5.
从中西绘画比较研究中可以发现,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是世界绘画领域里较为凸显艺术精神性的两个绘画典型。通过对这两个绘画群体的分析与比较,从艺术思想与艺术创作、画家的人文品质,以及画家个体的心理特质三个方面论证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类似性,也证实了西方现代绘画与中国传统文人画在艺术精神层面上的契合与共通。  相似文献   

6.
西汉马王堆 T 形帛画的主题思想并非是引魂升天,汉代流行的是活着的人通过修炼达到成神成仙,没有死后成仙的观念。此图应该是死者进入祖地的路标,是死者在阴间生活环境的表现,具有巫术性质。由于巫术是古人通往灵魂的主要手段,所以 T 形帛画应该是用来行使巫术的一件工具,它的作用有两种:一、把灵魂引到新的住地——墓室;二、由于中国民间有人死后要到祖地去见祖先的观念,所以帛画又具有死者在阴间的路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代的画像石是汉代独特的造型艺术样式,艺术形式本身体现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它的绘画特征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极高的美学价值。情节式的图像组织方式、表达“所知”、“所感”的造型思维、流动如生的乐舞精神,这些特色使其艺术形式上充溢着张力,体现出宏大气魄和浑厚雄强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马彦 《科技资讯》2007,(31):201
神秘浪漫的楚文化对汉初绘画有着重大影响,马王堆帛画作为汉初绘画的实物范例需要我们仔细研究.本文通过从文化传承、内容形式、形象塑造、绘画工具几个侧面探讨了马王堆帛画的地域特色和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9.
青花是一门将传统绘画技艺结合陶瓷器型结构进行装饰的艺术。尽管青花瓷与中国写意画使用的材料不同,但是都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特征和人们对生活美的追求,有着异曲同工的艺术效果。文章从艺术载体、空间、绘画技法以及青花瓷独特的烧成魅力等层面来解析中国写意画与写意青花两者之间艺术特点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受中国传统人精神和绘画影响产生的长崎画派自十七世纪兴起以来,在日本艺术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它影响了现代南画的形成,并反过来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从油画传入我国的历史及我国国画写意的历史入手,研究当代的中国油画,认为其不但秉承了西方油画的技巧,还融入了很多中国画传统的写意元素。结合西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绘画流派的风格及其发展,以及中国画中写意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研究当代中国油画的写意语言。  相似文献   

12.
禅宗的审美意境是中国画意境追求的三大来源之一。禅宗兴起以前,中国画主要受儒家和道家的审美意境的影响。受儒家影响的中国画带有社会性、伦理性、政治性的特点;而道家传统中的中国画则追求纯自然主义的审美意境。禅宗得以广泛传播后,中国画的审美意境呈现出了哲理化、深沉化、个性化、情感化等特点,形成一种纯粹的审美意境。禅宗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画创作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中国画的审美意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考察禅宗对中国画意境的影响,可以影射出当今中国画面临西方画强烈冲击的困境之出路。  相似文献   

13.
天津杨柳青年画历史悠久,享有盛名,而且极富特色,在制作方法、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别具一格,堪称民间艺术的瑰宝。美丽鲜艳的年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民众信仰、风俗习惯和美好情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换,这种古老的艺术品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从大众消费品逐渐变为艺术收藏品,市场在不断萎缩,同时杨柳青木版年画也遭遇到“丝漏”这种新工艺的挑战。针对目前的现状,既要采取措施保护古老的民间工艺,继承文化遗产,又要开发利用这一文化资源,使其在新的时代迎接挑战,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将具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情趣渗透入绘画理论中,使得佛教的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最终融合了道教儒教的文化艺术理念,汇入中原文化的母体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补充。形成了具有意象神秘主义的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及其衍生的具象唯物精神,则根深蒂固地渗透进西方美术理论体系中。中西方绘画理论体系走上了意象神秘主义与具象唯物精神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宗教对其精神内涵的影响和形成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5.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写意画以笔墨为主,用笔写形在于传神,气韵生动依赖于笔墨,放弃笔墨就失去了中国写意画的灵魂。由此 从十个方面对中国写意画创作中如何运用笔墨进行阐述,旨在提高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作品的电子化是当前中国画艺术传播的主要趋势,如何对电子化的中国画图像建模才能有效索引和检索就成为了一个挑战性问题。本体是很好的语义建模工具,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对中国画的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接着针对中国画的特点详细地论述了构建本体模型的过程,包括如何选择CRM本体中合适的属性以及将它们扩展到特定的中国画领域;最后,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检索框架,并基于此框架进行图像的标注和检索。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在中国盆景民族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中 ,中国诗画对它的深刻影响。认为中国盆景与中国诗画有着相通的空间意识 ,并以画为形 ,以诗为魂 ,盆景与诗画相融合是中国盆景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思维在绘画上的直接表现。全球化背景下,国画创新成为必然。文章仅从中国传统思维与中国绘画关系的视角入手,分析了中国绘画在中国传统思维关照下所具有的原发创生性。但这种原发创生性需要通过作画者在当代特定的背景下进行重新挖掘、整理。对外来绘画的学习和吸收,是国画创新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外在动力,但根本性的创新还是要从产生其特性的根源入手,挖掘其内在的价值特性,更好地彰显中国绘画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专家指出,自古至今书画文物复制仍然是保护文物的一项重要手段.其中珍贵名书画的色彩还原是其重点.本研究针对中国国画常用颜料色彩特性及国画色彩老化现象,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色彩学理论在Windows XP环境中使用Visual C .NET编程,构筑中国国画计算机色彩还原原型系统.为国画色彩还原提供了常用的色阶、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曲线调节之外,还研发了基于HSV色彩空间的国画常用色彩还原,以及指定任意色域的色彩还原微调系统.经专业人员试验,达到了较好的计算机国画色彩还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