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而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和法制素质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实施大学生法制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并对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完备的法制是国家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职学生,他们的法律意识程度关系到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心理结构,是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法制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意识 ,阐述了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背景下 ,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 ,探讨了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渠道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学凡 《科技资讯》2007,(32):165-166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公民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不高,并且法制教育方面也比较薄弱.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5.
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必修课程 ,但法律知识的多寡与法律素质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正比关系。因此 ,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改革应从以法律知识的传授向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精神 ,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浅谈对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法律素养是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道德法制教育是培育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关注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搞好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已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而思想政治课是学校进行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主要场所。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加强法律意识,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阐述了《法学概论》课教育功能及其有效方法。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人才的培养,法制教育环节尤为重要,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必须采取正确的方式或通过法制的轨道加以运用,否则,将会埋藏下不可低估的隐患。如何完善和建立在校大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增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自党性,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活动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对其进行法制教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也是帮助我国大学生提高个人法律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在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治国方式下,大学生拥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并具有较高的法律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而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可以得知,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在学生法制教育工作中仍旧存在较多的漏洞,甚至有部分高校并没有意识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使得我国大学生相关素质的提高受到阻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从法治视角下大学生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模式与途径展开相关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保证中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培养中学生的法律意识要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家庭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等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法制教育是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当前职业院校法制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要从充分认识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理性看待职业院校学生的异常行为、建立科学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来最终实现学校法制教育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低下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加强法制教育入手,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各高校对大学生加强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为此,本文从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切入点,为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校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焦作市实验中学通过采取法制教育进课堂,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班级管理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等措施积极推进学校法制教育,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的意识差等问题,提出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应注意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转变法制教育观念,通过加强学校《法律基础》课教学、营造学校良好的法制环境、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转化学生不良情绪等途径,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法制素养偏低的通病。本文通过对闽江学院在校生随机问卷调查发现,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全,学校法制教育方式不正确,社会法制风气不正等原因造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素养低。因此,要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的干预,以及构筑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促使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熟,做一位知法、懂法的理性大学生。  相似文献   

16.
郭素华 《科技信息》2007,2(23):213-2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承担着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信仰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探求互动性教学,引入案例分析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能力;采取综合化考核方法,激励大学生学法热情,从而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7.
张翠英 《科技信息》2012,(24):204-204
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结合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进行法制教育。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遵守礼仪,遵循规章的法律意识。并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青海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法律基础知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等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缺失。结合实际分析其中显现的问题及原因,因地制宜探索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学校法制教育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预防青少年本身违法、犯罪知识和意识的传授。二是对青少年在被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方面进行保护的知识和意识的培养。因此,研究当前法制教育过程的缺陷与对策、研究学校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途径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宝库,是新时期进行普法宣传和公民法律意识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公民是否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准之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我国普法教育的立足点。邓小平法制教育思想及其内容是公民法律意识教育的丰富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