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当前中学化学教师在理解、设计和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存在的现象,结合中学实际和教学案例就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如何设计"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如何才能发挥"过程与方法"目标对教学过程的导向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炎黄"为代表的"三皇五帝"古史体系是先秦和秦汉时期古人编制的中国远古历史,然而其真实性、与中国远古史的吻合程度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从1920年代的"疑古"到当代的"走出疑古"以及正在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核心和实质都涉及对"三皇五帝"的理解与认识问题,其间充满了考究、辩驳与论争。时至今日,它们仍然是中国史学界、考古界和中国文化界以及国人乃至华人世界所普遍关心和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加深入地开展对"三皇五帝"问题的研究与讨论,力助中国远古历史的重建和认识,本  相似文献   

3.
杂文与时评的文体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文与时评分属文学范畴和新闻体裁,由于二者均以评说世象、议事论理为主,因而在反应敏锐、针对性强、篇幅简短等方面有共同之处。但把握二者的文体区别,对于两种文体的繁荣,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杂谈"与"事评"、"思想"与"判断"、"曲笔"与"直言"、"批评性"与"建设性"、"形象论理"与"逻辑推论"5个方面对两种文体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4.
由于上下文、交际场景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言"与"意"的分离成为普遍现象."言"与"意"的理解受制于语境,语境对"言"与"意"之间距离产生影响.对"言"的理解需从语境的角度出发,将话语放入语境中,通过上下文和交际语境的考察,同时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正确解读语义,使听者正确理解说话者的含意.  相似文献   

5.
"人杰宣传"派——英模报告文学是遭受非议最多,甚至影响对报告文学整体评价的流派之一。实际上,一切文学都是宣传,文学不能脱离政治和缺少歌颂,问题是为什么样的政治和怎样为政治进行"宣传",歌颂什么和怎样歌颂;英模报告文学同样有干预现实的功能,只不过不是从反面进行否定、抨击,而是侧重从正面进行肯定、提倡和引导。它的"政治"、"宣传"有主动迎合与独立思考之别,在官方意志(主流意识)与民间立场、主体倾向与艺术效果的统一上有完美、和谐与顾此失彼之分。新时期以来,它不再紧跟"中心",而注重将主旋律与多样化有机融合,在"政治"、"宣传"中挖掘传统文化精华与弘扬民族精神。它所挖掘和"宣传"的典型,必将对改善与提升民族素质、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发挥积极、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在现代设计中其不仅承担字义信息传播的功能,同时它作为汉字印刷体特异的形式,有着很强的视觉美感,对设计作品的文化生成和文化联想有很强的激发作用:通过"式"的使用和借鉴、"形"的提取与衍生、"势"的把握与承传、"意"的沿用与延伸和"境"的相适和暗喻等方法,使书法在视觉传达中获得文化联想和附加值,对提高设计品牌的品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形式上的中正平和、内容上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无不体现着"中和"之美,对这种美学价值的追求与创造是传统音乐的主要目标,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以"和"为分析场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和"之精要与传统音乐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美学思想与价值,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和"场域中中国传统音乐的时代观照。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重新确认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方位,对当今的音乐研究与表现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生存命运"、"学术命运"、"生命价值"和"价值理想"四个方面对叶适思想展开了深入、全面的讨论,认为叶适对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学术的功能与特性、生命价值的落实、以及价值理想的终极关切等方面提出了具有浙东事功学派特点的思考与主张,从而对浙东事功学术进行了综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烦恼心理的关系,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189名医学院学生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烦恼心理问卷进行测量.结果①女生在"灵活性"上显著高于男生;②美容专业在"刻板性"和"自我和谐总分"上高于心理专业;③"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均存在年级差异,而"灵活性"上不存在年级差异;④烦恼各因子与自我和谐相关显著,进入自我和谐回归方程模型的烦恼因子有:经济压力、缺乏自信和人际关系.结论性别对"灵活性"有影响;专业对"刻板性"和"和谐总分"有影响;年级对"灵活性"没有影响,而在其他烦恼因子上均有影响;经济压力、缺乏自信和人际关系是自我和谐的主要预测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理论的梳理,比较、分析了苏州和上海最近10多年来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总量和构成情况,构建理论模型对专利权授权构成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比例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呈正相关;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比例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也呈正相关。因此,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转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引资模式,要变"引资"为"选资"和"引智",同时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叶以来,迅猛发展的交通、通讯和数字信息技术,对人们的地方意识构成了严重威胁,促生出强烈的失位感和漂泊感,引发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关注。"空间转向"运动通过强调空间的"物质性"而突显空间的社会生产品质,开拓出"活态空间"和"第三空间"的特殊领域,试图对"地方意识"进行呵护;文化地理学则区分出文化所标示出的空间(如洲际、国界)、文化所创造的"位置"或"景观"(如绿地、购物中心)以及充满文化意义的地方(如茶馆、咖啡屋)等不同空间,突显出主体间生活世界和"呵护之所"等"地方"的生命体验意义。这一系列富有新意的探索将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表征、空间与时间、地理与历史、地方意识与空间意识的关系问题"问题化"了,亟待生态美学作出会通和说明。本文旨在考察从"空间转向"、"活态空间"到"地方意识"的思想脉络,阐述"天气美学"作为生态审美的范式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与顾准的美学可称为"摩罗美学"。他们都是一种异端的美学。其要义在于对作为"虚假的意识"的意识形态的批判与反抗,在于对作为美学理想的神圣"天国"与"好地狱"的怀疑与戳穿,也在于对个性的张扬与对情感、感性力量的重视。鲁迅美学拆除传统美学以抽象理念和道德命令所构建的"共通感"。认为个体感性的激发本身就是人的生成过程。力图在"反抗绝望"中"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顾准对"性善论"的批判和神学意识形态的分析,也是从人的生存的政治向度着眼的。他对鲁迅提出的基本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曹植诗歌中的"飞鸟"意象是其心灵轨迹的生动反映和形象写照.概而言之,可分为"理想鸟"、"孤独鸟"和"自由鸟"三类.他们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对孤独与压抑的感伤,对自由境界和理想人格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在曲折的人生历程中承载的孤独与寂寞,深刻的生命体验和不懈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英语作业布置与批改存在的问题分析,分别从作业布置的类别、层次、时效、弹性、趣味、多样及作业批改和评价的"粗改"与"精批"相结合、学生"自改"与"互改"相结合、听力作业和口语作业相结合进行改进研究,研究效果表明,"英语作业布置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提质减负"是完全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启蒙"与"革命"可以说是丁玲作品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对她而言,"启蒙"所代表的个性解放和独立自主与"革命"所代表的社会参与和自我实践是她生命、思想中最重要、不可偏废的两个部分。建国之后,丁玲的作品大致可区分为"革命"系统、"个人自传"系统和旅外散文作品等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的作品中依然可看到"启蒙"与"革命"思想的多重变奏。  相似文献   

16.
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双证融通”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适合"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实现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和有效衔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从机械类专业对职业资格证书定位、"双证融通"课程开发与保障机制等方面对"双证融通"进行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泰斗,他的动画影片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和少年甚至成年人。他的作品内容与主题多表现人类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拜金思想、对战争的批判、成长的烦恼等,本文通过《悬崖上的金鱼姬》这部动画,探索宫崎骏对现代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日渐淡漠,而表现出的"家"与"家人"的新观念,同时从当时67岁的宫崎骏本人对"家"与"家人"的表现,探索宫崎骏在这部影片中给世人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学创作和启蒙精神紧密结合的"五四"时代以降,中国现代家族文学作品中对"人子"的书写除了讲究儒家忠孝伦理、极富牺牲精神的"长子"以外,追求个性解放,成为"父亲与家"真正掘墓人的"逆子"以及在绝望、苍凉中无望地延续生命的"不肖子"也进入了现代作家的视野。对"人子"各具特色的大力书写不仅昭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也凸显了现代作家游离于理性反叛与情感皈依之间的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19.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促进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保障和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学生中心"、"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工程专业建设要围绕"学生中心",探索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将知识、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融入"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工程毕业生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的质量持续改进闭环,形成工程教育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傅山研究四题——读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读白谦慎先生<傅山的交往与应酬>和<傅山的世界>两本书,对"应酬作品与'心画'"、"傅山的山水画"、"关于丑书"、"傅山书法的政治倾向"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