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互联网的今天,互联网电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可穿戴智能设备如雨后春笋般的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电视的背景、现状、用户的分析,以及对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研究,提出了可穿戴智能设备融入电视系统中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将带来巨大的改变。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改变。  相似文献   

3.
医疗健康是关系到人们生活的大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健康领域将迎来新一轮的重大变革。随着医疗健康领域的持续进步,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海量的数据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有效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可穿戴设备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而产生的产品,为国民健康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但是,可穿戴设备在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问题,受到整个技术开发状况的限制,如缺乏公众信任、价格高昂、信息不准确等。基于此,可穿戴设备要解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问题。当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医院、数据和可穿戴设备将进行整合,促进人们保持身体健康。本文介绍了可穿戴设备在健康护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移动医疗的强势兴起、智能传感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个性化健康观念的普及,智能可穿戴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与健康医疗相关的可穿戴设备已成为最有前景的领域之一。本文从可穿戴医疗设备涉及的新型材料技术、智能传感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低功耗电路设计技术、能源采集与存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综述了可穿戴医疗设备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分析了该领域未来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在Google Glass、Jawbone Up、Fitbit Flex以及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光环效应”下,智能可穿戴设备在2013年一炮打响,火速窜红,持续发酵,已是2014年最火爆的行业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痛和缓解看护人员的负担,研制一套基于信号采集和无线通信的智能可穿戴设备。该设备通过将PVD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传感器紧贴患者足底,经采集、电荷/电压转换、调理电路获得患者足部压力变化,并判断其行为,同时可以通过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获取患者位置信息,以短信形式实时通知看护人员,并具备紧急通知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这套适应于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有效帮助看护人员照顾患者,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Orbit专利系统的Fampat全文专利数据库,从历年可穿戴专利产出、区域分布、技术组成等维度,对1990年至2015年6月期间的全球可穿戴设备专利进行分析,揭示了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核心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态势,并提出中国在可穿戴设备领域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由于其可拉伸、可弯曲、轻薄便携和优异的电学性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健康诊断、运动监测、康复医疗、娱乐等领域.近年来,柔性可穿戴应力传感器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多种可测量健康信息的柔性应力传感器已被应用于脉搏波、运动、呼吸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检测.然而,柔性传感器的发展仍然有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对近年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归纳总结,从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展开,探讨了如何构建高性能柔性应力传感器,讨论了当前柔性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柔性应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出色的柔韧性、良好生物兼容性、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多功能集成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可穿戴传感器是近年来高速发展的传感器技术。其功能、原理和形态各异,并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生活和生产的多个方面。本文结合大量商业化和处于研究阶段的可穿戴产品和器件,简述了可穿戴传感器的主要形式,列举了可穿戴设备的常用测量方法。根据可穿戴传感器及人体的接触方式,将其划分为皮肤接触式传感器、非直接接触式传感器和植入式传感器,结合现有商业化产品及实验室中研究成果,展示了现今可穿戴设备在日常健康、医疗、运动科学、工业和军事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认为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将会在未来同大数据与精准医疗实现更高程度的结合,更好地服务于长期动态的人体信息和环境信息的采集。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由于坐姿不正确而引发的身体疾病, 设计一种无线可穿戴人体身体姿态监测系统。TI CC2540处理器处理由LIS3DH 传感器实时采集人体坐标x 轴、y 轴、z 轴加速度数据, 并通过蓝牙4. 0 协议将其传输到手机客户端APP(Application)上进行数据的处理并显示, 以达到矫正人体姿势的目的。同时该系统又可实现与体感游戏的有机结合, 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可穿戴式计算机的发展与趋势(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可穿戴式计算机(WearComp)是一种新概念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应用潜力巨大,发展头迅猛,它是随着计算机球断向超微型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也是“计算机应以人为本”这一理念 的必然产物,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将使人-机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文中介绍了WearComp及相关技术的基本概念,WearComp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回顾了WearComp的发展历程,探计了WearComp硬件技  相似文献   

12.
这两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可谓是热闹纷呈,各路厂商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急着跑马圈地。面对这些“稀奇古怪”的智能装备,业内人士与普通消费者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然而,到底有多少人愿意为此掏出钱包来埋单?以号称“集大成者”的Google Glass为例,在其发布一年后,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约2160万的美国成年人表示愿意购买Google Glass,这还不到iPhone一季的销量。为何可穿戴设备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怪圈?在“智能化”这个光鲜亮丽的光环之下,可穿戴设备一些无法回避的缺陷,让消费者们选择了持币观望。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SOPC技术来设计一个共享资源的可穿戴计算机三处理器系统,主处理器主要负责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网络处理器主要负责进行报文处理,DSP处理器主要负责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阐述了基于Nios II 和FPGA 的多处理器系统的实现机制,讨论利用硬件互斥核实现多处理器资源共享的方法,并给出硬件设计的具体步骤以及软件设计、调试方法和关键技术.介绍了网络处理器Nios II的结构特点和自定义指令以及基于Nios II软核处理器的网络处理器转发软件的设计方法和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DSP处理器的设计方法.经验证,采用此技术设计的三处理器系统很好地适应了可穿戴计算机微小型化和低功耗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华东科技》2014,(8):28-35
从眼镜到手表,从手环到胶囊。智能设备体积越做越小,可穿戴技术风潮愈演愈烈。无论是谷歌、苹果、三星,还是百度、小米甚至中小厂牌,人人都爱可穿戴,人人都想分杯羹。把移动网络穿在身上,让即时讯息来得更快,动动舌头就能发布指令,看看手表就能测出心率,一切我们所曾幻想过的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在被无数品牌和创业者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5.
以尼龙织物为基底材料和正摩擦材料,聚氨酯(PU)为负摩擦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密封材料,导电银浆为电极层,在负摩擦层和电极层之间添加聚酰亚胺(PI)薄膜作为增强层,设计并制备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气囊式可穿戴摩擦电传感器。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示波器对该柔性器件的微观结构与输出性能进行表征,探究了PI膜厚度、气囊内部充气量、外部施加压力及其作用频率对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I膜厚度为15μm、充气量为1 mL、压力作用频率为3 Hz时输出性能最佳,达到电荷饱和状态后输出电压可达15 V。由于气囊密封结构独特的回弹性和对外界压力变化的响应敏感性,该器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0.34 V/kPa)、优良的稳定性和防水性,可实现人体运动行为的实时检测,在可穿戴传感领域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6.
 步态作为一种个体的特异性生物学信息,应用于医疗健康、运动表现和生物识别等领域。本文综述了当前的步态检测与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康复养老领域的应用。未来伴随不同疾病队列研究的步态数据累积与疾病预测模型的建立,步态检测评估将在康复养老领域具有更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步态;可穿戴设备;康复;养老;智慧医疗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心电采集设备的不可移动性以及传统粘性电极的致敏性,应用可穿戴计算的方法提出了使用镀银织物电极制作可穿戴式心电采集设备.为了提高可穿戴式心电采集信号的质量,制作了插入式织物电极.实验表明使用插入式织物电极的可穿戴式心电采集设备具有较好的舒适性,信号波形的质量达到传统电极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8.
冯小坤  杨光  王晓峰 《科技信息》2011,(29):I0094-I0094
可穿戴计算机是新一代计算机,具有很多特殊的属性和特点。可穿戴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受到这些属性和特点的约束,与一般的计算机硬件系统不同,有着自身特殊的体系结构、实现方案和硬件技术。目前国内外对可穿戴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的研究还很有限,这妨碍了可穿戴计算机硬件标准的制定和实现方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14日至15日,在第七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4G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与变革”上,毛彤讲道,“在今后5年,可穿戴设备仍然会沿着以硬件加软件,加数据服务的方式发展,可穿戴设备会逐渐与现在的智能手机实现高度整合,比如说未来可能手机为中枢穿戴皆IO。比如说可以用眼镜来拍照,来打电话,来放投影,可以用智能手表来提醒用户,或者是监测用户的体征状态等等。最终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终端设备,完全以可穿戴设备来呈现。”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有脑电设备便携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的可穿戴干电极脑机接口(BCI)系统。该系统首先通过干电极配合24位模数转换芯片采集脑电信号,然后使用FIR数字滤波的方法进行3~35Hz带通滤波,最后通过嵌入式处理器进行脑电识别。在识别算法方面,首先对脑电信号进行截断处理,去除视觉刺激延迟以及FIR滤波造成的群延迟;然后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进行在线脑电识别,并分析刺激时长对正确率和信息传输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采集信号的平均信噪比为74.86dB,50Hz处共模抑制比为-132.57dB,所用的相关系数法平均识别时间为0.13s,四目标在线稳态视觉诱发电位实验的平均正确率为69.54%。与使用标准典型相关分析(CCA)算法的便携式BCI系统相比,该系统的平均识别时间缩短0.27s,平均正确率提高了10%,可为干电极脑机接口系统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