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7个二棱大麦品种,种植在生态条件差异很大的3个地区,测定和分析了以上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及β-淀粉酶活性,分析了这些性状的基因型和环境变异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些性状在试点间、品种间差异显著,且试点和品种的互作效应显著;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的基因型效应要比环境效应影响大,而蛋白质含量、D醇溶蛋白和β-淀粉酶活性的环境效应要比基因型效应的影响大。相关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与B醇溶蛋白含量、C醇溶蛋白含量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B醇溶蛋白含量和C醇溶蛋白含量均与β-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将燕麦β-葡聚糖分别以质量分数0、0.2%、0.4%、0.6%、0.8%、1.0%添加到猪肉肌原纤维蛋白中,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分布、ζ-电位)和凝胶性(保水性、凝胶强度、白度值、内部水分分布、流变特性、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燕麦β-葡聚糖的添加显著增加了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活性、稳定性和ζ-电位的绝对值(P<0.05),并减小了粒径。燕麦β-葡聚糖的添加能显著增加凝胶保水性、凝胶强度和白度值(P<0.05);燕麦β-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能够显著缩短凝胶的弛豫时间,显著增加不易流动水峰面积百分数(P<0.05),显著提高加热终点时凝胶的储能模量和损失模量(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燕麦β-葡聚糖的添加能够使松散的蛋白质凝胶网络变得致密均匀。添加燕麦β-葡聚糖可以通过在蛋白质表面形成保护膜,抑制液滴聚集以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性;通过在加热过程中与肌原纤维蛋白相互作用以提高蛋白凝胶性。结果表明,燕麦β-葡聚糖添加量为1.0%时,对肌原纤维蛋白的乳化性和凝胶性的提高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3.
燕麦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主要成分为β-葡聚糖,其许多功能的实现都要依赖于β-葡聚糖.实验以燕麦麸皮为材料,以水为溶剂提取其中β-葡聚糖,用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量各提取条件下燕麦麸皮β-葡聚糖的得率.通过单因素实验以及正交实验确定燕麦麸皮β-葡聚糖提取得率最高的条件组合.结果表明:实验中各因素对燕麦麸皮β-葡聚糖的提取率都有一定影响,影响顺序依次为提取液p H料液比反应温度提取时间.提取β-葡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体积比1∶20,提取液p H 10,反应温度10℃,在此提取条件中β-葡聚糖的得率为4.31%.  相似文献   

4.
正交优化燕麦β-葡聚糖提取及其分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提取燕麦中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的燕麦β-葡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分别考察pH值、液料比、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由此知提取燕麦中的β-葡聚糖的较佳工艺是,液料比为25,pH值为11时80℃水浴提取4h.用凝胶色谱测定纯化后β-葡聚糖平均分子量,得其平均分子量为9.697×105D.  相似文献   

5.
以燕麦β-葡聚糖为原料,用物理化学、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燕麦β-葡聚糖物理化学性质、与刚果红结合的性质以及其持水性。实验结果表明:燕麦β-葡聚糖在波长190~870 nm范围,无吸收峰;与刚果红结合的质量比为4∶1;吸水率为(231.30±9.07)%。因此燕麦β-葡聚糖是能与刚果红特异性结合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的不含醛基的白色水溶性多糖。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青海省高品质青稞育种提供基础,以26份青海省青稞地方品种为材料,用刚果红法测定了26份青稞的β-葡聚糖含量。结果表明:青海省地方品种的β-葡聚糖平均含量为3.5%,最高品种为红胶泥(4.55%),最低为莫多吉1号(2.9%),这些极端品种都是青稞品种开发中主要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了发掘可改良贵州栽培大麦营养物质质量分数的基因资源,以67份贵州地方栽培大麦为研究材料,分别种植于安徽省来安县汪庄、安徽省来安县广大圩和四川省崇州市羊马镇3个环境中,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群体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6个营养性状质量分数.结果发现:不同种植环境对大麦籽粒营养成分质量分数影响程度不同.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麦籽粒营养性状之间均呈正相关性,安徽环境条件下总酚仅与黄酮、可溶性蛋白质有显著相关性,四川环境条件下各营养成分间相关性复杂.因此,大麦总酚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可为改良贵州栽培大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云南常年大麦种植面积22~23万hm2,居全国之首.为了在云南省选择合适的大麦麦苗和籽粒两用型品种,以南方大麦区域12个品系为试验材料,三叶一心(Ⅰ)、五叶一心(Ⅱ)与对照不割苗(CK)等不同时期进行刈割处理,研究不同割苗时期对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影响以及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割苗期籽粒黄酮含量为CKⅡⅠ;籽粒抗性淀粉为ⅠCKⅡ;-氨基丁酸、生物碱差异不显著,-氨基丁酸为CKⅠⅡ,生物碱为Ⅱ Ⅰ CK;选择三叶一心刈割(割苗Ⅰ),籽粒功能性成分较高.②割苗Ⅱ比割苗Ⅰ平均生物碱、总黄酮显著升高;麦苗-氨基丁酸含量差异不显著,Ⅱ <Ⅰ;五叶一心刈割(割苗Ⅱ)麦苗功能性成分较高.③不同割苗期冬性、半冬性及春性大麦籽粒和麦苗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二棱和多棱功能性成分存在差异.④相关分析显示籽粒-氨基丁酸与麦苗-氨基丁酸、麦苗总黄酮之间,籽粒总黄酮与籽粒-氨基丁酸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与产量性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⑤初步筛选出苏啤3号、2008品22作为适宜麦苗生产、籽粒生产的两用型大麦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丰富小麦的遗传背景、提升小麦的品质,以来自于以色列Hermon地区的110个野生二粒小麦为供试材料,分别于2009年和2014年进行盆栽和田间种植,并测定其农艺性状和籽粒多组分营养成分,以发掘新的基因资源.结果发现,不同种植环境对小麦籽粒的总酚和总类黄酮含量并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农艺性状与籽粒多组分营养间呈负相关.以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PC)两个基因GPC-B1和Fd-GOGAT连锁标记作为单体型(Haplotype),分析该野生小麦群体,发现此群体在两个标记中有分离.不同单体型组别间比较结果证明,以上两基因不仅可显著影响籽粒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还对野生二粒小麦穗长和芒长有明显影响.盆栽与大田种植环境对野生二粒小麦农艺性状及大部分籽粒营养组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全谷物食物燕麦(Avena sativa L.)中含燕麦生物碱(Avenanthramide)、β-葡聚糖、和生育酚等众多药用成分,具有抗炎、降血糖以及抗增殖作用等药理活性.主要综述了燕麦生物碱的在燕麦中的分布、合成方法以及燕麦生物碱的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1.
燕麦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是评价燕麦品质的主要性状,收集2011年7个燕麦主产区种植的6个品种共42份燕麦籽粒样品,通过对蛋白质、脂肪含量与主产区地理环境相关性分析,以期获得品种与地理环境的最优搭配,为优质燕麦品种的选择、专用型加工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水稻精米中铅镉砷含量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通过对239份水稻精米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稻米中铅含量在0.02-14.26mg/kg之间,镉含量在0.01-1.98mg/kg之间,砷含量在0.08-49.14μg/kg之间,不同的水稻基因型稻米中含量差异极为显著。稻米中镉含量与锰、铁元素的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三者的含量与铬、镍、钼、铬的含量极显著相关,三者与氨基酸的相关性极小。表明通过遴选低铅、低镉、低砷的水稻基因型品种,改善环境污染给人带来的危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巴西香蕉为材料,研究表明(1)香蕉养份吸收量叶片以N>K>Ca>Mg>P>Mn>Fe>Zn>Cu>B;(2)香蕉叶片养份含量随季节的不同而变化;(3)香蕉第三片叶的N、K含量与果指数、产量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4)高产香蕉园N、K含量显著高于低产园;(5)初步确定香蕉的采样时间为8~9月(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开始期).  相似文献   

14.
对60株分离自不同植物根际的木霉菌菌株(包括哈茨木霉菌,绿色木霉菌,康宁木霉菌和绿木霉菌)进行了平皿对峙试验、测定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所有菌株在这三个指标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选择38个抑菌能力、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不同的菌株进行的盆载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棉花立枯病都有防治效果,但不同菌株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木霉菌防治棉花立枯病的效果与平皿对峙抑制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间没有数量上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瓦蓝、14-946、昆仑15号青稞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萌发时间对青稞主要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萌发期间,青稞中的总淀粉、β-葡聚糖、游离酚、结合酚、总酚及游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脂肪、蛋白、纤维及结合黄酮与总黄酮含量呈上升趋势。萌发处理显著提高了参试青稞游离态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降低了青稞游离态提取物的铁离子还原能力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降低了参试青稞结合态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能力及铁离子还原能力。蓝色青稞(瓦蓝)经萌发后其游离态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黑粒青稞(14-946)经萌发后其结合态提取物能保存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相关分析表明,青稞中主要营养成分(脂肪、总淀粉、纤维、β-葡聚糖)含量与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相关性,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可以用来评估其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游离酚、结合酚与3种抗氧化能力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酚酸类物质是青稞不同形态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贡献者,这为选择专用型青稞品种提供了便捷的方法。萌发可以改变青稞中的营养成分、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青稞籽粒颜色与适宜的萌发时间能更好地保留青稞的生物活性物质,有益于青稞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检测临床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以便对危重病人深部真菌感染早发现、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方法 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并以传统真茵培养方法作平行对照实验,分析比较深部真菌感染组和非深部真茵感染组血浆(1→3)-β-D-葡聚糖的水平.结果 16例深部真茵感染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为51.7±66.5 pg/mL,明显高于正常非深部真茵感染组8.6±25.2 pg/mL(P<0.05),且比传统培养方法快速、准确.结论 血浆(1→3)-β-D-葡聚糖的含量检测用于临床诊断深部真茵感染,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诊疗中的临床价值及与真菌菌属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IPFI患者和55名健康人群,检测其治疗前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并对IPFI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和痰液进行真菌培养;同时监测IPFI患者抗真菌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及相应的真菌培养阳性率;结果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浆(1,3)-β-D-葡聚糖在IPFI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优于肺泡灌洗液和痰液真菌培养的阳性率(P0.05).IPFI各真菌菌属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曲霉菌属组与隐球菌属组的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也有显著差异(P0.05).原有治疗方案缓解组患者治疗第7天、第14天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调整治疗方案缓解组患者治疗第14天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较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也有显著降低(P0.05);病情稳定组患者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在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变化(P0.05);病情进展组患者治疗第7天、第14天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各组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率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早期经验性用药的指导和治疗方案的调整、及治疗过程的检测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氮肥用量显著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而对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B醇溶蛋白和C醇溶蛋白组分含量显著增加,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增加相对较少。品种对籽粒蛋白质含量、C和D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而B醇溶蛋白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氮肥用量的差异引起的。氮肥用量显著影响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而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氮肥用量增加,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显著增加,而产量的变化相对较小。品种对千粒重和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要比氮肥用量大。本研究中未发现β-淀粉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水稻富硒基因型品种遴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39份水稻精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稻米中硒含量在1.15~43.84μg/kg之间,不同的水稻基因型稻米中硒含量差异极为显著,稻米中硒含量与砷、锌、镍、钴、钼、铬等元素的含量相关性显著,其中与砷的相关系数为0.9743,硒与氨基酸的相关性极小.实验显示,通过遴选富硒的水稻品种来改善人类硒营养状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不同种植条件下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选取了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麦品种种植在新疆3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试点。方差分析及其多重比较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多点种植处理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3种组分含量影响显著;环境与品种的互作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显著。大麦抽穗—成熟期间的气象因子中,日较差与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3种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相关性,而平均日照时数与日平均相对湿度也与3种蛋白质组分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相关性。说明选取特定品种种植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对调节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是可行的,尤其对大麦籽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