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大盈江断裂两侧S波速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研究区(24.2°~25.2°N,97.5°~98.5°E)内大盈江断裂两侧5个流动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宽频带远震P波波形数据进行接收函数反演,得到台站下方0~100km深度范围内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以大盈江断裂为界,其西北侧Moho面深度约为38km;东南侧Moho面深度为40~42km.断裂两侧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东南侧台站下方地壳和上地幔均存在大范围低速区;西北侧台站下方地壳内存在低速层,而上地幔中无明显低速层.研究区内的S波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横向非均匀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H-Kappa方法反演中国地区台站下地壳厚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接收函数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计算地壳厚度的方法,它是利用直达P波和Moho面转换S波震相的到时和振幅差来反演计算地壳的厚度和速度结构的.本文在传统的接收函数基础上,采用了多次反射波能量扫描求极大值和波形叠加反演的方法(H-Kappa方法).该方法虽然需要较大的数据量,且要求数据的覆盖范围大,但具有能够同时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地壳厚度H和Kappa值的突出优点.本文计算了中国国家台网记录到的大量震中距满足30°~90°、震级在5.5~7.0的远震P波的接收函数,从中挑选出了2 233个信噪比较高、震相清晰的接收函数进行H-Kappa方法反演.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为33~36 km, 中部地区的地壳厚度为38~45 km, 而青藏高原地区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则高达73 km左右.总体上看,青藏高原地区的地壳厚度最大,天山、准格尔盆地、内蒙古大部地区次之,中国华南沿海一带地壳厚度更小,呈现出地壳厚度自西到东逐渐减薄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利用布设在山东省境内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台阵和国家地震局固定地震观测台站记录的地震数据, 应用接收函数和SKS波分裂方法, 研究山东地区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 得到该区域的地壳厚度、地壳平均P波与S波的波速比以及SKS波分裂延迟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 山东地区地壳厚度范围为28~39 km; 胶南隆起的北段和南段以及鲁西隆起北侧济阳凹陷的地壳厚度小于32 km, 鲁西隆起下方的地壳比较厚。研究区 P波与S波的波速比主要分布在1.67~1.94之间, 鲁西隆起西南部和胶南隆起北段该比值小于1.75, 可能是由中上地壳增厚以及下地壳减薄和拆沉造成。鲁西隆起南北P波与S波的波速比差异反映地壳活动的差异。地幔物质的各向异性显示, 山东地区西部的地壳减薄和拆沉可能仍在进行。  相似文献   

4.
采用求解非线性全局优化问题的模拟退火法作为反演手段 ,对面波波形进行反演 ,研究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通过青藏高原的面波波形振幅谱显示出在周期为 2 0 s和4 0 s时存在两个极小值 ,这可能是由地壳中存在低速层引起的。面波波形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也证实了青藏高原在 2 0 km深度左右普遍存在低速层 ;喜马拉雅山造山带在 6 0 km深度附近也存在一低速层。壳内低速层是青藏高原变形及隆升过程最重要的动力学边界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接收函数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及邻区深部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接收函数的方法通过接收震中距30°~90°、震级在5.5以上的远震事件反演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区的深部结构,探索汶川地震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扬子地台西缘的莫霍面向西侧倾斜缓降;处在龙门山推覆体范围之内的都江堰、汶川一带莫霍面起伏变化不大,在跨过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后开始下降,向北降至黑水县附近后平缓上升。结合2005年10月至2007年4月远震P波波形资料接收函数反演结果:①2条被动源剖面均显示莫霍面在龙门山推覆体中央位置深度约43km的地方出现不同程度的陡降,说明该断裂带是地壳厚度的陡变带,为扬子地台和松潘甘孜地台的构造边界。②莫霍面深度向南陡降至最深约68km处后平缓上升,向北陡降至最深约58km处后平缓上升。表明松潘-甘孜地块东缘地壳厚度呈南深北浅、东深西浅分布。  相似文献   

6.
用人工地震初探川西地区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四川渡口及会东的两次矿山爆破的地震波走时进行反演,求得川西地区地壳及上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模型。上地壳厚度约21公里,由中新生界沉积岩、古生界及前寒武系复理石建造和变质褶皱群组成。中地壳厚约14公里为低速层,推测为花岗岩层。下地壳厚约17公里,推测为玄武岩层。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仅7.8公里/秒。地壳平均厚度在龙门山及金河-箐河以东为52公里,一过断层急剧加深到60公里。证据在明地震活动性与甘孜-楚雄菱形块体上地壳向南南东方向运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USArray的远震记录资料, 对1万多条地震记录的SS前驱波进行共反射点叠加分析(叠加范围是半径为5°的球冠), 得到纳斯卡板块南部及南美板块西部(120°W—60°W, 30°S—5°N)上地幔间断面的起伏形态。由于数据很好地覆盖了研究区域, 叠加范围更小, 因此比以往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在Galapagos, Easter和 San Felix这3个热点下方观测到的间断面起伏形态符合地幔深部存在高温异常的假设。还观测到: 在东太平洋洋隆南段下方, 410 km间断面深度增加; 在俯冲带下方, 410 km和 660 km间断面深度增加。  相似文献   

8.
沂沭断裂带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是理解该区构造演化和深部物质结构的重要依据。本研究收集沂沭断裂带50个固定台站所记录的远震事件数据,应用P波接收函数H-κ叠加扫描方法,分析研究区台站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壳厚度29.8~35.2 km,平均厚度32.8 km,以沂沭断裂带为界,具有自西北向东南减薄的趋势;泊松比为0.20~0.31,平均0.25,表现出明显的分区特性,位于沂沭断裂带内的台站泊松比明显高于附近地区,该分布特征与研究区的地壳物质组成有关;沂沭断裂带两侧构造单元的地壳结构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说明沂沭断裂带对不同构造单元具有明显的分割效应。  相似文献   

9.
高分辨率面波成像应克服射线理论的高频近似假设,考虑有限频率效应.该文给出了一种计算面没有限频率3-D灵敏度核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可直接计算球壳层状地球模型中面波振型特征值和特征函数,而不再需要采用球化平变换来近似计算球壳层状地球模型中面波频散参数.作者计算了相位延迟、振幅扰动和群到时延迟的3-D灵敏度核函数,并对面波有限频率效应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显示:面波相位延迟的3-D灵敏度核函数同2-D体波走时的核函数形状类似,说明面波具有二维传播特性.对相速度数据而言,Fresnel带方法适用于低频面波的反演,射线方法适用于高频面波的反演,而对于中等频率的面波反演应采用有限频率方法.频率的商低是相对于所要取得的分辨率而言的.在反演地壳上地幔细结构方面,群频散数据更具有优越性;然而,群到时延迟核函数的极强的旁瓣可能使得反演变得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华北地台、西拉木伦加里东褶皱带及贺根山海西褶皱带交界地区的深部构造,在辽西-内蒙地区进行了转换波地震测深。本文给出了转换波测深的基本结果,同时试图通过对转换波方法本身的进一步研究,给出更多的关于地壳结构和间断面性质的信息,并据此进行测深结果的构造意义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寻找青藏高原岩石圈热流物质向东流动的准确地震学证据及其动力学机制解释难点在于精确岩石圈厚度的求取.本文利用S波接收函数方法计算得到四川地区51个宽频台站的211个远震事件叠加接收函数,通过时深转换获得了该地区准确的地壳和岩石圈埋深分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四川地区地壳厚度变化范围为40~72 km,西藏的东部到四川盆地逐渐变薄,最厚的地方在雅江(YJI)地区,约为72 km,最薄的地方在盆地内部西充(XCO)地区,约为40 km,松潘-甘孜地块、川滇块体及滇中以北较厚,平均厚度为52~68 km,龙门山断裂西侧为55~60 km,四川盆地为40~50 km,存在10~15 km地壳厚度变化梯度;岩石圈埋深变化范围为100~180 km,整个四川地区表现出厚的四川盆地被薄的岩石圈环绕,外缘厚度为100~130 km,盆地内部为140~180 km,最厚的地方在"X"型断裂附近,呈现出"一凹两隆"的特征,最薄的地方是约100~120 km的龙门山断裂西侧及盆地西南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为青藏高原东部热物质在向东流动的过程中被冷的、厚的、坚固的四川盆地阻挡,进而向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逃逸.  相似文献   

12.
收集了山西省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震中距在28°~96°范围的481个远震的波形数据,在这些远震事件波形资料中提取出1 253条高质量的P波初至到时数据,计算分析其在21个地震台站的相对走时残差,得到了走时残差随台站位置的空间分布图.可初步推断山西北部大同火山下方深部介质可能存在着明显低速异常,山西南部西侧区域下方深部介质可能存在较明显的高速异常,越向东方向高速异常越不明显,到东侧边缘反转为局部低速异常.  相似文献   

13.
从2004—12—26苏门答腊(Mw=9.3)大地震发生后,在该区域诱发的137个地震的波形记录中提取出了清晰的T波,并分析研究了T波波形特征与地震震源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分析计算得到如下结论:(I)对于同一震级的地震,走滑型地震在海水声纳层中激发的T波能量大于正逆断层型地震;(Ⅱ)随着深度的增加,激发的T波与P波能量的比值(T/P)在逐渐减小;(Ⅲ)T与P,S波峰值到时差与地震震中距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Ⅳ)在纬度1.0至2.5的区域,存在一个地震波向声波转换效率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安西地震台是国家测震基本台,承担国内资料交换和速报任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国内大多地震活跃带都处于影区范围。而影区地震记录波形不大一样,复杂多变,是地震分析的一个难点。本文采用安西台多年数字仪记录,通过分析不同方位,不同区段影区地震,对各个区域影区地震记录特征作对比分析研究,以利于提高观测质量,提高分析水平,提高资料的利用率,以及对研究我国地区的地壳构造及上地幔的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波能转换装置的非线性使它在不规则波中功率估算的频域方法产生了困难.事实上,气动式转换装置的性能主要与来波的周期和波高有关而与波形关系不大,因此我们有可能将不规则波看作一个挨一个的具有不同波参数的规则波(正弦波),而波能转换装置在这样一种波中的功率输出可认为是在一个挨一个的正弦波中之输出和.波能转换装置在规则波中的性能无论用理论方法还是用试验都是比较易于决定的,因此按上述途径即可估算出它在不规则波中的功率输出.本文先导出了南海海域的波高与周期的联合分布并由此导出了一个计算效率的简结表达式,进而讨论了几个在设计中感兴趣的问题,如最优设计条件的确定,频宽对不规则波中功率的影响及不规则的能流密度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根据仁苏和四川油区转换波勘探试脸的结果,作者讨论了转换波应用中的四个问题,首先由大t的AVO曲线的分析,提出了主转换波的概念,确定了主转换波的波型;确定了接收主转换波的最佳未集范围。其次讨论了在实际地襄图中如何识别转换波。然后,文中介绍了转换波共转换.点(CCP)登加的一步法[lj,将反射点精确归位、非双曲线动校和CCP受加一步完成.最后讨论了转换波钊面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利用Lognormal(对数正态)函数构建血流流量波进行脉搏波分解的可行性.研究对象为23名健康在校大学生,利用无创主动脉脉搏分析仪(AtCor Medical SphygmoCor)获取无创主动脉脉搏波形.分别利用Lognormal函数和三角波函数构建血流波形,采用阻抗分析技术将主动脉压力波形分解为前向波和反向波并计算反射幅度(RMlog,RMtri)、反射指数(RIlog,RItri),然后对参数进行Bland-Altman法分析和回归分析.两种方法计算的RM,RI一致性良好,其回归方程分别为:RMlog=1.009RMtri-0.007,RIlog=1.008RItri-0.004;RMlog和RMtri显著相关(r=0.999; P<0.001),RIlog和RItri显著相关(r=0.999; P<0.001),且从波形上分析,基于Lognormal函数的脉搏波分解较三角波更好.因此,基于Lognormal函数对主动脉压力波形分解是可行的,而且效果优于三角波函数分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函数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不同幅度和频率的波形.为了设计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函数发生器电路,采用理论分析与软件仿真结合的设计方法,在OrCAD/PSpice环境中建立仿真模型,对各功能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实验.实验中得到三种波形并对起振时间和振荡频率等参数进行测量,并与理论值做出比较.结果表明,利用PSpice对电子电路特性进行仿真分析,易于实现,为电路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交错网格的傅里叶伪谱与有限差分混合方法, 求解弹性波动方程, 根据地球化学分析得到的两个火星理论结构模型, 模拟二维全火星模型中P-SV波和SH波的传播过程。根据理论地震图和波场快照, 讨论全火星模型中震波的传播过程以及各种震相的产生和演变, 分析模型内部火星壳厚度以及火星核幔边界深度对震波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低速火星壳内部多重反射波及转换波的相干叠加会形成很强的波列, 其特征受火星壳厚度的影响较大, 在切向分量上可以更清晰地观测到核幔边界的反射震相。  相似文献   

20.
在室温和等静水压下测定了大别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麻粒岩至1GPa压力下的P波和S波速度.研究表明,超高压榴辉岩具有高密度(3.3~3.6g·cm-3)、高波速和弱的各向异性(1.4%~2.6%),麻粒岩呈现了低的密度(2.8~3.1g·cm-3)和波速、高的Poisson比(0.28~0.29),高压榴辉岩具有最强的各向异性(6.1%~8.4%).岩石波速同深地震测深剖面对比表明,大别造山带下地壳可能存在榴辉岩,但是数量应很少,而上地幔具有同超高压榴辉岩或者蛇纹石化/含水纯橄岩相似的地震波速度.推测地壳物质以榴辉岩的形式,通过拆沉作用进入地幔,少部分榴辉岩折返回地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