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般情况下,椭圆的投影还是椭圆,但是,由于空间位置椭圆与投影面成一定的角度,经投影,椭圆长短轴的方向和大小都会发生变化,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椭圆的共轭半径求画出各种位置椭圆投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实现了一个超混沌系统的广义投影同步.数值仿真表明,广义投影同步的效果和比例因子α有关,当α>0时,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出现同相位的广义投影同步;当α<0时,驱动系统与响应系统出现反相位的广义投影同步,驱动系统和响应系统相图的大小和α的绝对值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陈卫增 《洛阳大学学报》1996,11(4):78-79,93
《理论力学》中速度投影定理阐述了刚体上任意两点速度的关系,对于已知刚体上任意两点的速度方向及其中一点的速度大小,可以应用速度投影定理求另一点的速度大小,但应用速度投影定理不能求出刚体的角速度。本文将刚体平面运动情况下速度投影定理进行补充,利用补充的速度投影定理,不仅能求刚体平面运动时任意点的速度,而且能求刚体的角速度。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机视觉中,由于物体的几何特性随视线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给三维目标识别带来了困难.在设计识别算法时,关键是理解目标重要特征的变化,如角度、距离等的变化.在视线方向各向同性条件下,投影角度和距离的概率密度在其原值附近具有峰值效应,即投影角度及距离接近于原角度及距离.利用投影角度的联合概率函数可识别多面体.在已知距离时,为了便于识别目标,导出了投影距离的密度函数.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揭示图象在投影方向上的频谱与图象本身的频谱的关系,特别是投影角度和投影位置对于投影的不同影响,绐出了计算实例的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计算机对车牌图像识别的复杂性,在图像识别前,要对车牌图像进行倾斜度的调整。针对二值化后的车牌图像进行特征分析,利用垂直投影,计算出字符间的距离,根据倾斜车牌和非倾斜车牌垂直投影的字符间距离大小的变化,确定图像的倾斜角度;利用图像旋转的算法,得到非倾斜的图像,从而完成车牌的倾斜度的调整。基于效率的考虑,又提出了该倾斜算法的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7.
射束硬化是导致CT重建图像下降的物理原因之一.该文分析了射束硬化校正的常用方法,比如线性化方法、基于原始投影正弦图的校正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圆形检测对象的最优投影逼近法.该方法将射线穿透距离最短的扫描角度作为最优投影角度,将该角度下的原始投影作为校正标准,并建立硬化校正方程,通过牛顿迭代法解得各个投影角度下的校正值.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硬化校正后,由射束硬化引起的杯状伪影得到较好地抑制.该方法具有自适应性,执行效率高,并且可以推广到多材质扫描对象的硬化校正.  相似文献   

8.
天地景投影伺服系统控制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天地景投影伺服系统的性能指标,对伺服系统的多模态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根据调转角度的大小分别进行三模态控制:大角度调转时,用带补偿的饱和+开方+带前馈的PID三模态控制;小角度调转时用反向开方代替饱和控制的三模态控制.采用新算法后,在保证无超调、无抖动的前提下,系统作-90°~90°调转的时间从原来的0.6 s缩短为0.2 s,最大位置误差小于0.5 mrad.  相似文献   

9.
解决了极赤投影中仅知球面大圆上两点的极赤投影而无法作出极赤投影圆弧的问题,从而可代替以模板近似作圆弧的方法,可大大提高空间角度的度量精度.本文还给出了圆弧的投影方程,为计算机绘制极赤图提供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mshift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视觉跟踪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自主开发的移动机器人平台,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改进Camshift算法的视觉跟踪系统.通过预测前后两帧图像特征面积,在反向投影图像上过滤掉干扰色块.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小相似干扰物、遮挡等因素对视觉跟踪系统的影响.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图像解释形成机器人控制指令的方法,通过计算目标在图像上的投影到图像轴心的偏转角度来控制机器人的转动,通过计算该投影面积的大小来控制机器人的前进与停止.实验结果证明了机器人指令形成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坡道角度识别问题,探究汽车车身倾角传感器信号与坡道角度的关系。分析了汽车在坡道上的受力,并对车身倾角与前、后悬架伸缩量的关系进行探讨。根据悬架与轮胎变形量推导出坡道误差角。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生成坡道误差角曲线。结果表明:坡道误差角随着坡道角度增加而增大,限值可达6.5%,本文的识别方法可有效消除这一误差,提高坡道角度识别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2.
铣刀参数对薄壁零件铣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斜角切削的几何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了斜角切削参数和切削力系数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从而在理论上得到了铣刀参数和切削颤振之间的数学关系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相同的铣削参数条件下,铣刀螺旋角和法向前角对于铣削稳定性的影响,绘制了不同铣刀参数下的轴向切深、径向切深和主轴转速的三维稳定性图。通过对不同参数下稳定性图的研究,发现随着螺旋角和法向前角的增加,铣削的稳定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选取具有薄弱面或破裂面的细粒花岗岩块状露头标本,在实验室模拟高温高压环境条件进行测试,研究岩石产生新破裂面的受力临界角度。在温度100℃、围压100 MPa和温度200℃、围压200 MPa的环境条件下,按照与主应力夹角的不同度数变化分别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夹角α处于0°~30°时,岩石沿原破裂面稳滑;夹角α处于30°~60°时,以粘滑为主;夹角α处于60°~90°时,以新破裂面的产生为主;可能产生新破裂面的临界角度范围为50°~65°,当夹角α大于65°时,新破裂产生。对岩石出现的稳滑-粘滑-新破裂现象,通过分析切面所受应力(σ)与应变率(ε)的关系进行了解释。根据莫尔圆理论认为,复杂断裂背景下,岩石的受力角度对于新破裂面的产生将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作用力状态一定时,新破裂产生的临界角度60°是可能导致强烈地震发生的危险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位倾斜面上太阳辐射量及最佳倾角的计算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根据天空散射辐射各向异性的Hay模型,计算倾斜面上辐射量,推导得到了冬半年朝向赤道倾斜面最佳角的数学表达式。对我国一些地区不同方位角的倾斜面上月平均日辐射量及最佳倾角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除了直接辐射量占总辐射量比例较大的地区以外,一般全年最佳倾角总小于当地纬度。当方位角增大时,倾斜面上辐射量要减少,这在高纬度地区尤其明显,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倾角,以尽量减少太阳辐射量的损失。结果还发现,倾斜面方位角与全年最佳倾角的关系曲线和太阳电池的I-V特性曲线形状相似。  相似文献   

15.
借助国内外有关资料,分析讨论了投掷与跳跃运动中的最佳抛射角与速度的关系.结果显示,在最大速度下形成的最佳抛射角度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滚珠丝杠副接触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滚珠丝杠副的结构参数入手,计算出滚珠丝杠副的主曲率半径,并做出接触角、螺旋升角与主曲率的关系曲线.以赫兹空间接触理论为依据,对滚珠丝杠副的接触变形进行理论计算,并对接触角、螺旋升角与接触变形、接触刚度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探讨.采用ANSYS有限元模型对上述接触变形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表明适当增大接触角、螺旋升角可以有效改善滚珠丝杆副传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鉴于有些涡旋压缩机方面的文献在一些基本理论上存在异议 ,对吸气角、压缩腔对数、排气角和行程容积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从几何角度解释了四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论述了吸气角、排气角和行程容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用地球物理方法确定了滑坡体的坡底滑移面,重建了斜坡体,并根据坡角的变化划分了块段,运用力的递推原理,计算了滑坡体块段的稳定性系数.对坡角、含水率、内摩擦角、内聚力、静水压力、地震力及列车荷载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敏感性分析中因子变化步长、范围及因子的相关性,获得了粘性土层容重、内摩擦角、内聚力与含水率之间以及内摩擦角与内聚力之间的耦合关系方程.在因子独立及关联作用下,分别对斜坡稳定性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并确定了敏感性因子.结果表明,内摩擦角、内聚力、坡角及含水率是影响斜坡稳定性的主要敏感性因素.将滑坡因子作为独立变量和非耦合处理时,将弱化含水率及内聚力在稳定性分析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震叠前成像的叠加数据受大角度道集干涉调谐作用影响,子波特征模糊、分辨率降低。对此,利用正演模拟首先明确大角度数据干涉的形成机理,即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地层时间厚度减小,导致数据发生干涉调谐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层顶底干涉的陷频周期条件、正演模拟陷频和假陷频特征,明确了提高分辨率应在资料的原始频带内实施。依据叠前共成像道集的同源性理论,通过构建叠前大角度数据与小角度数据的匹配关系,求解匹配因子用以压制大角度数据的调谐效应,从而提高地震叠前成像的叠加数据的分辨率。在胜利油田CD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大角度数据的分辨率,处理的成像道集叠加后分辨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两面角的测定在金属材料、冶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意义.本文从数学分析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决定两面角有关界面的空间位置模型,给出了不同界面偏离理想状态的程度与由此产生的两面角误差之间的严格解析关系,从而为界面的空间相互关系对两面角数值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