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酚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出了14个新型的含苯并咪唑环N-酰腙衍生物5a~5n,并利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其结构.评价了目标化合物对Cdc25B和PTP1B的抑制活性,讨论了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对PTP1B显示出良好的抑制活性(IC50=(6.43±0.88)~(19.76±4.00)μg/mL),其中5h的抑制活性最高(IC50=(6.43±0.88)μg/mL).目标化合物5a~5n对Cdc25B有弱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15个原小檗碱衍生物(3-17)及小檗碱(1)和药根碱(2)抑制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包括Reh和Nalm-6细胞)增殖的活性。其中化合物4(9-溴乙基小檗碱),5(9-氯乙基小檗碱)和6(9-溴丙基小檗碱)表现出最为突出的抑制活性:在Reh细胞中,IC50值分别为0.45、0.39和0.57μmol/L;在Nalm-6细胞中,IC50值分别为3.6,4.3和1.17μmol/L。活性均强于先导化合物小檗碱和药根碱(后两者的IC50值均大于20μmol/L)。此外,化合物4和5能够剂量依赖的通过裂解PARP诱导急性淋巴白血病细胞凋亡,降低procaspase-3的浓度,增加活性caspase-3水平,同时提高细胞质中的细胞色素C水平。进一步,Reh细胞用0.5μmol/L的4和5处理36 h,能够显著下调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以上实验结果证明了这类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化合物1、4、5、7和11的PAMPA膜渗透实验说明,C-9位取代的小檗碱衍生物可以提高化合物的细胞膜渗透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芳香醛和环己酮及丙酮在乙酸-HC l催化缩合制备了两个系列(A、C)类姜黄素化合物,多酚羟基类姜黄素不需经过羟基保护一步直接缩合制得。对所合成的类姜黄素化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非酶糖基化的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酚羟基的类姜黄素均表现出一定的非酶糖基化的抑制活性,四羟基类姜黄素A2及C2表现出极强的非酶糖基化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5.1μmol/L和9.4μmol/L。  相似文献   

4.
为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从青海互助县收集了100种常用藏药,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出了各种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选用2种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以MTT法测试了100种藏药的抗肝癌活性,选用人肝细胞株LO-2评价了藏药的体外毒性.结果表明:15种藏药材显示出抗肝癌活性,IC50值均小于150μg/m L,其中藜、天名精、三脉紫菀3种藏药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50μg/m L,而对正常肝细胞LO-2未显示出明显的毒性.该研究为进一步从藏药中发现新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利用Mn(Ⅱ)/Co(Ⅱ)/PhP(O)HOR/O2新催化体系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脱碳木脂素类化合物(2a~2g),并采用MTT比色实验法,研究了所合成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抑制活性.分别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肺癌(A549)和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化合物2a~2g对4种癌细胞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抑制效果明显,其中化合物2b显示出比相同条件下紫杉醇更好地抗癌抑制活性(IC50:18.9μg/mL),说明所合成的芳基烯二聚化合物2b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呋塞米对碳酸酐酶的抑制效应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呋塞米是一种高效利尿剂,本实验主要探究其对碳酸酐酶的抑制效应.相比较乙酰唑胺而言,呋塞米在其浓度接近碳酸酐酶浓度时能使该酶基本失活.研究发现,呋塞米对碳酸酐酶的抑制效应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其IC50为0.759μM,KI为0.61μM,乙酰唑胺的IC50为0.199μM,KI为0.099μM,表现为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7.
低聚壳聚糖金属卟啉络合物的制备及抗肿瘤细胞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低聚壳聚糖金属(铜、钴)卟啉络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SRB细胞染色法研究了低聚壳聚糖金属(铜、钴)卟啉络合物对人体肝癌细胞Bel-7721的毒活性.结果表明,系列化合物均对肝癌细胞Bel-7402有较强的抑制生长活性,IC50值均小于100μg/mL,在10~30μg/mL范围内,是一类具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前体.  相似文献   

8.
基于纤细薯蓣皂苷母体结构,通过水解和酯化反应制备了11个纤细薯蓣皂苷衍生物,通过波谱学方法(NMR、MS)确证了其化学结构,其中化合物Ⅰ、Ⅱ、Ⅴ、Ⅵ、Ⅸ、Ⅺ均为新化合物.采用改良MTT法对衍生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结果显示,纤细薯蓣皂苷衍生物对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K562、人肝癌细胞HepG-2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一些化合物表现出优于纤细薯蓣皂苷元的抗肿瘤活性,其中的化合物Ⅸ、Ⅺ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趋势,尤其化合物Ⅸ,对2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3.66 μg/mL和21.47 μg/mL;而且发现糖基部分糖的数量影响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压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国传统民族药佛甲草(Sedum lineare Thunb)的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首次对化合物山奈酚7-O-6″-O-丙二酸单酰-D-吡喃葡萄糖苷(1)的波谱数据进行了归属,用MTT法测试6个单体成分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6个化合物均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并且IC50值在22.6~91.5 μg/mL之间,在浓度大于100 μg/mL时也没有表现出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抑制作用.相比于黄酮类化合物1、2,苯丙酸类化合物3~6(IC50=22.6~44.3 μg/mL)对HepG2和Hep3B细胞表现出更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顺式苯丙酸类化合物5对HepG2和Hep3B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其IC50值范围在22.6~28.2 μg/mL,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以N-溴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为原料,分别与3种咪唑及其衍生物反应,再与溴代烷烃反应合成了18个新型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咪唑盐杂合物,并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进行了镇痛活性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1和17均表现出较好的镇痛活性,化合物20表现出较好的抗肿瘤细胞毒活性,对5种肿瘤细胞的活性均高于阳性对照DDP,其中对HL-60细胞株的IC50值为1.86μmol/L,对SMMC-7721、A-549和MCF-7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分别为DDP的2.5倍、1.9倍和1.8倍.  相似文献   

11.
玉竹中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及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抑制剂筛选模型对从玉竹中分离出的4个高异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探讨化合物结构与其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高异黄酮类化合物1~4对肿瘤细胞K562,A549和HCT-15具有细胞毒性,IC50为7~35μg/mL;化合物1~4对人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3.1,70.4,13.8,55.2μg/mL;化合物2,4对二氢乳清酸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0.0,11.1μg/mL.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取代基的类型及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从毛莨科唐松草属植物尖叶唐松草根部提取的新型醚键双生物碱-唐松草阿原碱对几种人体肿瘤细胞株的毒性作用。唐松草阿原碱以质量浓度从2.5μg/mL到100μg/mL作用于6种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及2种正常细胞株,对其中4个肿瘤细胞株种表现了强烈的杀伤作用。IC50分别为:宫颈癌Hela37 μg/mL,肝癌LCC60μg/ml,胃癌MGC65μg/mL,非小细胞肺癌PLA-80182μg/mL,对2个正常细胞株的毒性分别为:肝细胞L-0265μg/mL,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78μg/mL,而对另一株肝癌HepG2及乳腺癌细胞MCF-7无明显作用(IC50>100μg/mL)。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菌落挑选与划线培养技术,从硒矿区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真菌。通过摇床发酵培养,提取制备发酵样品。采用MTT法,用MDA-MB-231细胞、Hela细胞、SMMC-7721细胞测试发酵样品的抗肿瘤活性。从采自湖北恩施全球唯一独立硒矿床区的6个不同土样中分离真菌73株。其中,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IC_(50)小于90μg/m L的菌株32株,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IC_(50)小于90μg/m L的菌株13株,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IC_(50)小于90μg/m L的菌株9株。这些活性菌株为筛选抗肿瘤天然产物提供了良好的药源菌株。  相似文献   

14.
从药用植物宜昌蛇菰(Balanophora henryi Hesml.)中分离得到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 SHG-7,通过固体发酵,乙酸乙酯萃取得浸膏,其浸膏经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半制备型HPLC等分离手段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灰黄霉素(1),麦角甾醇(2),麦角甾-7, 22-二烯-3, 6-二酮(3),麦角甾-7, 22-二烯-3, 5, 6-三醇(4),软脂酸-1-甘油酯(5),肉豆蔻酸(6).化合物1对MCF-7、A549及Hela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IC50分别为18.36 ± 2.32 μM、26.58 ± 1.62 μM 和74.29 ± 1.34 μM,化合物2~化合物6对以上肿瘤细胞无明显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人肺腺癌细胞SLC-89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大蒜素与SLC-89细胞共培养72 h,运用MTT法测定大蒜素的IC50。将IC50、IC50/2、IC50/4剂量的大蒜素与SLC-89细胞共培养72 h后,运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PCNA的表达率。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共培养作为对照组。结果:大蒜素能抑制SLC-89细胞的增殖,其IC50为79.8μg/mL,IC50和IC50/2剂量的大蒜素能显著抑制SLC-89细胞端粒酶的活性,IC50、IC50/2、IC50/4剂量的大蒜素都能显著抑制SLC-89细胞PCNA的表达。结论:大蒜素能抑制SLC-89细胞的增殖,其PCNA的表达比端粒酶活性更容易受到下调。  相似文献   

16.
研究青龙衣的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开放ODS柱色谱等分离技术从青龙衣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全部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选取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乳腺癌细胞株(MCF7),结肠癌细胞株(Lo Vo)对化合物体外抗肿瘤作用进行筛选.从青龙衣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九烷醇(nonacosanol)(1),[1-(4'-甲氧基苯基)-7-(3'-甲氧基,2'-羟基苯基)-3',4'-环氧-3-庚酮[3',4'-epoxy-1-(4'-methoxylphenyl)-7-(3'-methoxyl-2'-hydroxyphenyl)-heptane-3-one](2),正三十一烷醇(hentriacontanal)(3),1-(4'-羟基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庚烷-3-醇[1-(4'-hydorxyphenyl)-7-(3'-methoxy-4'-hydorxyphenyl)-hepta-3-ol](4),4,6-二羟基-3,4-二氢-1-萘酮(4,6-dihydroxy-3,4-dihydro-naphthalenone)(5),胡桃醌(5-hydroxy-1,4-naphthoquinone)(6),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7),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8),香草酸(vanillic acid)(9),槲皮素(quercetin)(10),香草醛(vanillin)(11).化合物5、10对肿瘤细胞均有很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35μmol/L.化合物8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58μmol/L.化合物2、3、6和7对个别肿瘤细胞有作用,其他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没有生长抑制作用.11个化合物均为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3,10,11为属内首分,化合物5、8和10均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7.
酪氨酸酶(EC 1.14.18.1)是生物体合成色素的主要酶.以地道阳春砂仁(Amomum)果实为材料,经过超声提取、萃取、树脂AB-8分离纯化,得到对蘑菇酪氨酸酶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的砂仁30%(体积分数)乙醇提取物.研究该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效应,结果表明,砂仁果实乙醇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单酚酶活力和二酚酶活力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单酚酶的作用,当质量浓度达到10.5 μg/mL时,可使单酚酶的稳定态活性酶活力下降40%,迟滞时间延长了3.12倍;对二酚酶活力的抑制作用也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其半抑制率浓度(IC50)为64 μg/mL,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效应,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41.85和98.51 μg/mL.这些数据为新型的酪氨酸酶的开发和寻找新型的食品保鲜剂和杀虫剂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制备收集100种常用藏药的环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并运用MTT法对两个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进行各提取物的抗肝癌活性测试,同时选用L-02细胞来评价其体外毒性.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100种常用藏药中17种藏药材有良好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150 μg/mL,其中马兜铃、蓝翠雀花、甘青青兰、掌叶橐吾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显示出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其IC50值均小于50 μg/mL,但马兜铃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正常肝细胞L-02显示出一定的毒性.在进一步的抗HepG2肝癌活性验证中,结果显示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癌活性,两者在抗HepG2肝癌细胞株活性中皆显示出显著的时效和量效关系.运用倒置显微镜以及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对经过蓝翠雀花乙酸乙酯提取物或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作用的HepG2细胞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提示蓝翠雀花和甘青青兰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通过诱导HepG2细胞凋亡而显示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9.
Corilagin was seperated from extract of Phyllanthus urinaria L. and used as the precursor of inhibitors of hepatitis C virus (HCV) NS3 serine protease. Six derivativ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orilagin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the spectra analysis. Bioassay of these compounds showed that two of them had improved inhibitory efficiency than the precursor, with IC50 values of 2.28 μmol/L and 1.52 μmol/L, respectively. The binding mode of two active compounds with substrate binding site of HCV NS3 protease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