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9 毫秒
1.
高效毛细管电泳(CE)具有进样量少、分离效率高、速度快等优点,已成为适于元素形态分析的一种新型分离技术,特别对于环境和生物样品分析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在铝的形态分析研究中,尤其是在人血清中铝的形态的研究中,多采用以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原子光谱检测联用的技术,以毛细管电泳为分离手段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目的是以合成的人血清溶液为研究对象,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和氟化辅助电热蒸发-等离子质谱检测联用研究各不同铝的形态.优化了分离和检测条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建立一种适用于腌制水产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含量的气质联用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了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二丙基亚硝胺(NDPA)3种化合物,优化了样品前处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固相萃取小柱、不同色谱柱对分离检测的影响条件.结果显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本检测方法前处理快速简捷,易于操作,在线性范围为10~1 000 ng/mL,线性相关系数可达0.999 5以上;重现性良好,其RSD小于5%;回收率可达86%~99%;其灵敏度高,检测限:NDPA为1 ng/mL,NDMA、NDEA为2 ng/mL,能够满足腌制水产品中N-亚硝胺的残留含量的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3.
云南丽江地区产药物岩天麻根中的精油用Finnigan—4510型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了化学成份的分析,共分离检出63个成分,鉴定了23个,占总精油量的(75.13%),主要成分是月桂烯(48.82%)。荠苧烯(16.14%),柠檬烯(3.64%),β-蒎烯(2.69%)  相似文献   

4.
蒌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CGC-MS)联用技术对蒌蒿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离出36个峰,共确认了其中26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油量的93%.其主要成分是三苯基-甲烷、叶绿醇、正十六碳酸、2,4,6-三(1,1-二甲乙基)-苯酚等,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蒌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了生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归一化法确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116种组分,鉴定出66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5.26%.  相似文献   

6.
采用甲醇提取,C18固相革取柱净化,液相色谱分离,串联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离子检测,建立了玉米籽粒中中伏马毒素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毒素的检测限为0.08μg/kg,添加回收率在70%~115%之间.  相似文献   

7.
深山含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深山含笑为我国的珍贵稀有树种.深山含笑鲜叶经过用水蒸汽蒸馏得到一种淡黄色精油,得率为1.00%~1.13%.本文用经典方法测定了该挥发油的理化性质,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6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49个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9.31%.其主要化学成分是α-(艹守)烯(17.03%),3,6.6-三甲基-2-降蒎烯(43.80%),6,6-二甲基-3-亚甲基降蒎烷(17.18%),α-龙脑烯(9.35%),芳樟醇(1.30%),β-石竹烯(2.87%)等.本研究为合理开发这一资源提供了科学评价和依据.  相似文献   

8.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联用技术分析了上犹产八角茴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已分离的55个成分中鉴定出39个化合物。其中反式茴香醚含量为87.89%。其它成分有柠檬烯,对丙烯基苯酚异戊烯醚,芳樟醇,△~3-蒈烯,胡椒酚甲基醚等。本文确认的成分共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2%。  相似文献   

9.
利用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sweeping)富集技术建立分离检测猪脏器(肝脏和肾脏)中残留的痕量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的方法.采用未涂层的熔硅弹性石英毛细管(48.5 cm×75 μm,有效柱长40 cm),以硼砂(20 m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80 mmoL/L)(SDS)(pH=9.6)为缓冲溶液,紫外检测波长278 nm,分离电压18 kV,进样压力1.5 kPa,样品经过三氯乙酸去蛋白处理直接在线sweeping富集,在200 s内可实现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分离检测,其中环丙沙星富集倍数可达600倍.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检测限分别为0.007,0.016,0.020 mg/L.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富集技术可用于动物食品中残留的痕量药物检测.  相似文献   

10.
介绍用于药物分析的几种色谱或波谱分析新方法与技术,包括手性HPLC拆分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法、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光谱分析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旨在对有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个快速、 准确、 灵敏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测定鼠血浆中莪术醇的分析方法. 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 以甲醇-乙腈-10 mmol/L乙酸铵溶液(体积比: 42.5 ∶42.5 ∶15)为流动相, 采用反相色谱柱Nucleosil C18分离, 通过电喷雾离子化源的四极杆串联质谱仪, 以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 线性范围为2.5~500.0 μg/L, 日间和日内精密度< 4.79%,平均提取回收率为100.7%.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测定琥乙红霉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琥乙红霉素对联吡啶钌(Ru(bpy)32+)电化学发光的增强作用,结合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联用检测琥乙红霉素的新方法。分别对分离和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琥乙红霉素的线性范围为0.7~10.0 μmol/L,检测限为0.23 μmol/L,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1%。采用堆积放大进样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检测灵敏度。本方法用于生物体液中琥乙红霉素的测定,回收率为81.3%~93.0%。  相似文献   

13.
以制备的"敌百虫"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建立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与毛细管电泳联用检测葡萄酒中痕量敌百虫的新方法.样品中"敌百虫"分子被选择性富集到吸附功能材料上,然后用2 mL甲醇/冰乙酸(90∶10,v/v)洗脱,氮吹后0.5 mL双蒸水复溶,毛细管电泳仪分析.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为75μg/L,连续重复5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50%;对两种进口葡萄酒空白样品进行3个浓度的添加回收实验,回收率为80.3%~96.2%.  相似文献   

14.
 含40 mg/L壬基酚的水样加入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10 mg/L),反应4天后用氯仿提取壬基酚氯化反应产物,分别用GC/MS和LC/MS进行检测。GC/MS 和LC/MS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壬基酚和次氯酸钠反应主要生成一氯壬基酚和二氯壬基酚等两类取代产物。GC/MS方法可分离壬基酚及其氯取代产物的多种同分异构体,其总离子流图上除了原料壬基酚(m/z 220)以外,还显示反应生成的产物峰,根据每个产物峰所对应的质谱图尤其是同位素峰的丰度比,再结合谱库的检索信息,可以推断出反应产物为壬基酚的一氯(m/z254)或二氯取代物(m/z 288)。LC/MS中每类化合物分别对应一个色谱峰,每个色谱峰对应的质谱图信息简单明确,由于采用(-)ESI模式,显示该化合物的[M-H]相对分子质量,因此可作为判断该类化合物的依据。同时,(-)ESI MS直接进样的方式可以实现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RPLC—ESI/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普唑仑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物;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1mm×30mm,3.5μm),流动相为10mmol/L乙酰胺-乙腈(2:8),流速为0.2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检测方式为正离子电离、多离子反应监测(MRM)。结果阿普唑仑、a-羟基阿普唑仑和4-羟基阿普唑仑在0.5~50ng/ml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r=0.9997,r=0.9994;n=7);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低于5%;最低检测限为0.5ng/ml。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上阿普唑仑及a-羟基阿普唑仑和4-羟基阿普唑仑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Q-TOF-MS/MS)分析了3种荷花(大红袍、洪湖红莲、红牡丹)的花色苷成分。首先以φHCl= 0.1%的甲醇超声提取荷花中的花色苷,然后用XAD-7大孔树脂纯化,选用Amethyst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水(φC2HF3O2=0.05%)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后流出液采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 TOF MS/MS)进行检测,共分离鉴定出6种花色苷,并且运用pH示差法分别测定了3种荷花中总花色苷的含量,为开发利用这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泽泻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建立了泽泻中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的高效液相-质谱联用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条件为Halo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体积分数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柱温30℃;质谱条件为ESI离子源,正离子检测方式,MRM模式,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流速9 L·min-1,雾化器压力241.3 k Pa,毛细管电压4 000 V。测得药材中23-乙酰泽泻醇B和24-乙酰泽泻醇A含量分别为11.459 5μg·g~(-1),321.823 9μg·g~(-1)。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泽泻中两种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上海青中9种抗生素(氯霉素类、喹诺酮类),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的检测方法。将采集的样品经乙腈浸没超声提取,加入无水Na2SO4,NaCl盐析除去水分,使用C18及PSA吸附剂净化杂质,质量分数为0.1%的甲酸 乙腈溶液定容;然后在正负离子模式下,流动相分别为质量分数0.1%甲酸水-乙腈(ESI+)和超纯水-乙腈(ESI-),按设定梯度洗脱,并多反应监测测定9种抗生素。结果表明,氯霉素类抗生素在 0.5~10 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喹诺酮类抗生素在 5~100 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2~2.49 μg/kg,定量限为0.06~9.95 μg/kg。9种抗生素在10,50和100 μg/kg 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6.6%~123.7%,相对标准偏差(n=7)为0.3%~11.0%。可见,该方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适用于多种抗生素在上海青中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大鼠血浆中3种蟾皮提取物的HPLC-MS/MS测定方法,并用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静脉给药和动脉取血的方式,甲醇直接沉淀蛋白的方法快速制备样品;分析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18(150 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体积比65:35),流速为1.0 mL/min;质谱条件为ESI(+)电离方式,扫描方式为定量的多反应监测(MRM).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均为5~50 000 ng/mL(r>0.999),样品的检出限均为5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4.02%,方法的回收率均在78%以上;经此方法测得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表明,3种提取物在大鼠体内有相似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本方法样品预处理快速简便,检测专一灵敏,适合于3种蟾皮提取物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毛细管电泳-联吡啶钌电化学发光测定利多卡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利多卡因对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致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测定利多卡因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讨论了磷酸盐缓冲液pH值、浓度、分离电压、检测电位等实验参数对利多卡因分离检测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利多卡因在1.5~740μmol/L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为0.1μmol/L.应用此法测定了尿液中利多卡因的含量,回收率为90%~9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