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蔗糖基焦糖色素的非氨法绿色加工工艺。【方法】以纯天然产物蔗糖为原料,研究蔗糖在油脂作为导热载体进行焦糖化反应及其产物在热辐射条件下产生的焦糖色素的性质。【结果】得到一种不含4-甲基咪唑的焦糖色素产品,其pH值为5.53,锤度为79.6°Bx,色率为19 474EBC,黄色指数为8.93,红色指数为5.70,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率为0.6mg/mL。【结论】本实验得到的焦糖色素产品不含4-甲基咪唑,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为焦糖色素的安全生产提供一种绿色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
管式炉中温度对玉米秸秆慢速热解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是玉米秸秆热解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玉米秸秆慢速热解原理,采用热重和管式炉热解取样方法对玉米秸秆的慢速热解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取升温速率(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和终温(300℃,400℃,500℃,600℃,700℃)作为影响因素,以热解产物(残炭、生物质焦油和热解气体)的产率作为评价分析指标,并对不同终温条件下的热解气体成分进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20~60℃/min),残炭产率和气体产率略有变化;而焦油产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可从12%提升至18%。热解终温的升高,使固体残渣中的挥发分进一步析出,残炭产率下降;终温为600℃时,焦油产率达到极大峰值,最高可达18%,峰值温度前,焦油产率随终温的增加而增加,当终温大于峰值温度后,焦油产率迅速减少;气体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热值也随之增加,在700℃时,低位热值为10.22MJ/Nm~3。  相似文献   

3.
4.
对东胜褐煤进行等温热解试验,分析热解温度对褐煤热解气的组成、产量和热值的影响,并利用FTIR对褐煤及其热解产物半焦的主要分子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等温热解温度的升高,褐煤热解产物半焦中脂肪烃类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减少;热解气中CO和H2的含量逐渐增加,CO2的含量明显降低,CH4和CnHm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热解气的产量和热值明显增加;当热解温度为700℃时可得到较高热值的热解气,此时φ(H2)高达39.5%。  相似文献   

5.
不同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农业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热解气化,以玉米芯、花生壳、稻壳和稻秸为研究对象,以高纯氮气为载气,通过热重分析和质谱分析联用技术,考察了其热解过程的失重机制、热流变化规律、小分子可燃气体(CO,H_2和CH_4)的释放规律及综合热解特性.结果表明,生物质的热解失重主要发生在220~410℃,玉米芯在该区间的失重最高,占总失重的80%~90%;挥发分综合释放指数D:玉米芯稻秸稻壳花生壳,活化能:稻壳玉米芯稻秸花生壳,固体剩余物:稻壳花生壳稻秸玉米芯,总体上看,玉米芯和稻秸的热稳定性较差,而稻壳和花生壳的热稳定性较好;通过Coats-Redfern法计算得到了相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计算结果与热重试验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热解终温对酚醛树脂层压板真空热裂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程序升温的热解反应器对酚醛树脂层压板的真空热解规律进行研究,着重考查不同热解终温对热解产物产率和热解油组成的影响,同时利用元素分析、工业分析、热重分析、GC-MS分析对层压板原料及产物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酚醛树脂层压板裂解可获得产率分别为50.25%~54.58%,33.00%~41.00%和8.75%~12.95%的液体、固体和气体,其产物油的成分主要为酚类、磷酸芳基酯类、脂肪酸酯类、腈类等物质;随着热解终温的升高,固体产率逐渐下降,液体产率在650℃有1个峰值,而气体产率则呈上升趋势,并且双酚F、双酚A、长链脂肪酸酯、磷酸三芳基酯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含量逐渐降低,而苯酚、甲酚、二甲酚、对异丙基苯酚等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含量逐渐增大;样品有3个主要的质量损失台阶(在190~320,320~390和390~510℃),热质量损失率分别为9%,20%和31%。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水污泥热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南京市江心洲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热解动力学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干燥污泥的热解在以20℃/min的升温速率从20℃升至800℃的过程中有3个失重速率较高的阶段,以挥发分析出阶段为主.通过Coat s-Redfern指数积分法,求出了这3个阶段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参数——频率因子A和活化能E,得到污泥的热解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重法对不同加热速率、氮气气氛条件下的麦秆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麦秆失重主要由水分析出、有机物热解和无机物分解等3个阶段组成,其中在无机物分解阶段还伴随有轻微的炭化;此外,随着加热速率增加,有机物分解的初始温度、终了温度、峰值失重速率对应温度等相应增加.利用双外推法推断了麦秆中有机物热解的最概然机理函数,发现麦秆热解可以用二级反应机理进行模化,同时,确定了麦秆热解的活化能、指前因子等反应动力学参数.对利用双外推法得到的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符合较好,但仍存在一定偏差.对引起偏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植物类生物质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美国TA公司的Q50热重分析仪对5种植物类木材生物质进行了热解的动力学研究,样品粒径为0.075-0.100mm.分别调查3种不同升温速率下热解温度对热解过程的影响,通过对热重分析(TG)、差分热重分析(DTG)曲线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了不同木材的动力学方程中的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为热解过程的工业化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非等温热重(TG)研究了MnO_2、CuO、Cr_2O_3对CaCO_3热解的影响.TG曲线表明:在CaCO_3中分别掺入上述物质后,CaCO_3热解的起始温度升高,反应温度范围向高温方向扩展,导致CaCO_3热解更完全.本文称之为“CaCO_3热解的扩展温区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固井水泥石传热能力的变化规律,使用平板热流计法测试了不同温度下纯水泥和空心玻璃微珠水泥的导热系数;同时,通过模型拟合,确定了测试温度与导热系数间的数值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采时间的延长,固井水泥石两侧温度同时增加,且变化幅度较大;水泥石导热系数与孔隙度呈线性关系,孔隙度越大,测试温度对导热系数影响越小。测试温度对不同水灰比的纯水泥和空心玻璃微珠水泥影响规律相同,热板和冷板温度的提高均能增大导热系数,但冷板温度变化对导热系数的影响显著强于热板温度;平均温度一定时,冷板温度越高导热系数越大;水泥石导热系数与测试温度的数值关系均可用Parabola2D模型来计算。研究成果可为地热井热损失的精确计算和井口水温的精准预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四种煤进行了差热分析、溶剂抽提和红外光谱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煤在加热碳化中化学变化不同,差热曲线差异显著。煤热解反应的总热效应是放热的。褐煤与烟煤的差热曲线相近,其特点是有两个热解放热峰。  相似文献   

13.
将油菜籽饼在300~450℃范围内进行热解,分别获得22.4~28.4%的热解油;23.4~24.1%的热解水;26.3~36.6%的残留炭以及17.4~21.2%的气体。考察了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率和热解油组成的影响。气相色谱,色-质联用以及差热分析表明,热解油含有大约50%的脂肪酸,其大致组成是12%的软酯酸、4%的硬酯酸、24%的反油酸以及45%的油酸。初步探讨了热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新台糖2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蔗糖用量对甘蔗组培过程中各个培养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ρ=50g·L-1的蔗糖较适合芽的萌发和增殖;试管苗在含有ρ=70g·L-1蔗糖的1 2MS+NAA2.0mg·L-1+0.1%AC培养基上,生根效果较佳,且试管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5.
热红外多角度遥感和反演混合像元组分温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研究了混合像元热辐射方向性规律的基础上,以连续植被冠层为例,提出了利用热红外多角度遥感数据,直接反演混合像元组分温度的方法。与多通道数据相比,多角度信息间的相关性要低得多,它主要取决于植被冠层的叶倾角分布函数(LAD)。因此更容易达到反演精度小于1K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Two aromatic polyimides were prepared by two- step way. Firstly, the poly(amic acid)s were synthesized from 1, 3 - bis(4 - aminophenoxy)benzene and two different aromatic dianhydrides. Secondly, polyimides were prepared via thermal imidization of poly(amic acid) precursors. The polyimides prepared were insoluble in common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tetrahydrofuran, chloroform and N, N- dimethyiformamide. The inherent viscosities of poly(amic acid)s were 1.82 dL/g and 2.67 dL/g. The high inherent viscosities were due to the strong intra- or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interaction. The polyimi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chanical and thermal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samples are of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higher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excellent dynamic 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Two aromatic polyimides were prepared by twostep way.Firstly,the poly (amic acid) s were synthesized from 1,3-bis(4-amiaophenoxy)benzene and two difierent aromatic dianhydrides.Secondly,polyimides were prepared via thermal imidization of poly(amic acid) precursors.The polyimides prepared were insoluble in cammon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tetrahydrofuran,chloroform and N,Ndimethylformamide.The inherent viscosities of poly(amic acid)s were 1.82 dL/g and 2.67 dL/g.The high inherent viscosities were due to the strong intra-or intermoleeular hydrogen interaction.The polyimid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chanical and thermal analysis.It was found that the samples are of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higher glass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excellent dynamic mechanical andtherm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常敷设在变压器绕组外,用以提高变压器运行状态监测的灵敏度。但光纤护套材料老化会直接影响绝缘油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通过选择以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hermoplastic polyester elastomer ethylene,TPEE)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 tetra fluoro ethylene,ETFE)作为护套的两类特种光纤,在130℃变压器油中进行加速热老化缩比试验,对油的体积电阻率、介质损耗因数、油色谱、微水、酸值进行测试。试验发现含TPEE和ETFE光纤油样的热老化特征指标极其相近,无法整体评估含纤绝缘油的热老化程度。为此,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对两类含纤油样热老化的各种特征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提取的绝缘油综合主分量消除了各热老化特征指标的量纲与数量级影响,并有效地解释绝缘油热老化程度的总变异趋势,提高了分析的精确度。最终得出在长期使用中的ETFE光纤对变压器油的影响程度会低于TPEE光纤,与间接采用扫描电镜的观察光纤护套的老化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9.
改进了用单DSC/DTA曲线研究有机物热分解动力学的Borchardt-D an iels方法,将其用于TGA分析,作为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树脂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计算和热性能评价的方法。选用适当的平滑消噪方法对单TGA曲线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用多元线性回归,无须假设分解反应级数,得到热分解反应的一系列动力学常数。由这些参数建立的树脂“使用寿命”的概念,可以半定量地评价树脂的热稳定性,其定性结果和O zaw a-F lynn-W all方法作了对比。由O zaw a-F lynn-W all方法得到PUA的活化能-转化率关系曲线表明,推导该方法的相关假设合理,所选取的计算动力学参数的温度范围可行。算法用M atlab6.5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