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甲醛阳极氧化过程中出现的电流或电位振荡现象在文献中已有报道。然而,由于所述振荡现象相当复杂,迄今未能从机理上加以圆满的解析。Wojtowicz已对某些有关的机理假设提出质疑。本工作从分析甲醛恒电流电位振荡主序列的特征入手,追寻振荡现象同电极过程机理的联系。1 实验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锌镍合金薄层的动电位和恒电流阳极溶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电位法和恒电流法研究了从含有络合剂和有机添加剂的碱性镀液中沉积出的锌镍合金薄层的阳极溶出行为。结果表明,控电位或控电流沉积的Zn-Ni合金薄层的动电位阳极溶出峰电位和恒电流阳极溶出曲线的平阶电位可用于表征合金镀层的化学组成和相结构。讨论了碱性镀液体系和酸性体系获得的合金沉积层溶出行为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钛表面制备多孔氧化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硫酸和磷酸为电解液,工业纯钛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恒电流阳极氧化的方式在钛表面直接获得TiO2多孔氧化膜,经过500℃热处理,促进氧化膜由非晶体向晶体的转变.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阳极氧化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电流密度、电解液种类以及浓度对TiO2多孔氧化膜形态和晶型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以磷酸为电解液时钛表面仅生成锐钛矿相的TiO2,而以硫酸为电解液时钛表面生成锐钛矿和金红石两种晶相的TiO2. 相似文献
4.
在硫酸电解液、改性的硫酸电解液及有机酸性电解液体系中进行了铝阳极氧化。采用扫描电镜对氧化膜的形貌及自组织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草酸和易挥发的醇类物质后,能显著降低对氧化膜的化学溶解,在其中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阳极氧化并能得到较厚的氧化膜。延长氧化时间能显著提高氧化膜构型的规整度;且该规整度沿着膜孔的纵向方向变化,越靠近孔底部位构型越规整。氧化膜的稳定生长电压与单元尺寸或孔间距之间符合线性关系,比例系数约为2.4nm/V。 相似文献
5.
周雍茂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4)
本文根据电极过程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金属阳极恒电位溶解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有效电流的概念,导出了金属阳极恒电位溶解的动力学模型。此模型也适用于受固相扩散传质控制的合金或类合金(如某些金属硫化物)阳极的恒电位溶解过程。在液相扩散传质控制条件下,金属阳极恒电位溶解的动力学模型为:i(t)=i_x+[i(0)-i_x]e~(-pt)Q(t)=i_xt+[(i(0)-i_x)/p](1-e~(-pt))利用此模型对锡阳极在氟硅酸-硫酸溶液中恒电位溶解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6.
过实验探讨了铅(Pb)在阳极极化过程中形成的阳极PbO_2膜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硫酸溶液中的恒电位极化得到铅的阳极Pb0_2膜,比未形成阳极膜的铅电极(Pb)对于Mn ̄(2+)氧化成的反应具有电催化性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7.
采用阳极氧化技术,研究了电压对多孔氧化铝膜生长过程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SEM)对在草酸-水-乙醇体系中形成的多孔氧化铝膜形貌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第二步氧化过程中,在40 V氧化电压下,多孔氧化铝膜的有序度和孔径随反应时间延长而降低;在80 V下,经过长时间反应,AAO膜表面腐蚀严重,难以获得平整的多孔结构。预氧化过程所形成的薄氧化层有效保护了多孔氧化铝表面,同时对多孔结构具有短距离诱导作用。改变氧化电压、电解质浓度和反应时间,有序孔排列的结构参数也有所改变。高电场下,孔道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其生长分化,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8.
对用阳极氧化技术制备铝磁性膜进行了实验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谱法、卢瑟福背散射谱法等表面分析手段对Al磁性膜的形貌、大小、厚度以及磁性膜中的元素分布作了分析。实验表明,Al以Al2O3形态存在,Co离子主要沉积于铝膜微孔底部。并测量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磁性膜的矩形比 相似文献
9.
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双向脉冲封闭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采用双向脉冲电源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在硫酸铝溶液中进行封闭的绿色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工艺条件,测试了阳极氧化膜在不同pH值的1mol/L 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并与沸水封闭、重铬酸钾封闭、氟化镍封闭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经双向脉冲封闭过的阳极氧化膜可以通过500h的中性盐雾试验,其耐蚀性与传统封闭方法效果相当,有望替代重铬酸盐封闭,并且该封闭工艺适用于处理实验所用含不同元素的铝合金。 相似文献
10.
对阳极氧化技术制备铝磁性膜进行了实验研究。用SEM,ESCA,RBS等表面分析手段对Al磁性膜的形貌、大小、厚度以及磁性膜中的元素分布作了分析,并测量了不同工艺条件下磁性膜的矩形比。 相似文献
11.
通过微弧氧化技术,以0.2 mol/L磷酸二氢钠和0.4 mol/L醋酸钙为电解液体系,设定不同的正向电流密度,研究正向电流对在纯钛表面制备氧化物陶瓷膜形态的影响.在纯钛表面制备了含有TiO2和羟基磷灰石成份的陶瓷膜,结果表明,当正向电流密度为15 A/dm2和20 A/dm2时,陶瓷膜的形态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从纳米级阳极氧化铝(AAO)膜对应用的重要性入手,主要简述AAO膜的制备、形成机理、自结构特点及结构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孙胜敏 《科技导报(北京)》2012,30(13):36-38
多孔TiO2是迄今最有效的光催化剂,具有安全、稳定、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但多孔TiO2使用的最大问题是悬浮体系难以回收。将多孔TiO2固定于载体上,制成负载型光催化反应器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以100μm钛珠为原材料,在真空条件下烧结制备多孔钛,采用微弧氧化(MAO)的方法,以磷酸钠溶液为电解液,在多孔钛基体上制备了TiO2涂层;并用XRD、SEM和Raman手段对TiO2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TiO2涂层的晶型为锐钛矿,形貌呈现典型的微弧氧化多孔结构,孔径尺寸为1—2μm。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测量了TiO2涂层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能力,发现在紫外线照射90min后,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4.
多孔阳极氧化铝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纯铝在3种不同电解液中的阳极氧化过程,通过分析阳极氧化曲线上不同阶段氧化膜的SEM照片,探讨了铝阳极氧化阻挡层的形成、阻挡层向多孔膜的转化、多孔膜的生长的过程。结果表明:多孔氧化膜不但产生于酸性溶解的电解液中,而且在非溶解性的电解液中也可以产生。提出了在阻挡层的生长过程中,氧气的析出是造成多孔产生的新观点,并从不同电解液角度进行了论证。不同的电解液体系中,氧气的析出电压不同,多孔氧化膜的孔径与电解液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直流磁控溅射沉积钛膜,以硫酸为电解液进行不同时间的阳极氧化,获得多孔阳极氧化钛(PATO)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分别表征PATO薄膜的结构和形貌特征,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反射光谱.结果表明,制得的氧化钛薄膜是多晶的Ti10O18;样品的表面有明显的孔洞结构,且粗糙度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氧化时间从10min增加到40,60,90,120min,样品的颜色相应地由蓝色逐渐过渡到黄色、橙色、紫红色和淡紫色.氧化时间为120min的PATO薄膜的在可见光区的折射率低于2.0,孔隙率约为0.32;粗糙的表面及薄膜内部的孔洞增强了光的散射,导致其消光系数大于0.1. 相似文献
16.
选取水中常见的酚类物质(如邻硝基酚、邻氨基酚和邻苯二酚)作为研究对象,在以TiO2(锐钛矿型)为催化剂、高压汞灯照射下研究其在水溶液中的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酚类物质较易发生光催化降解。邻硝基酚、邻氨基酚和邻苯二酚的降解可近似看作一级反应,其半衰期分别为32.4,22.4,13.9min,并从反应机理上给予了解释。水中邻硝基酚的紫外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测定结果说明该物质在水中矿化较完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氢氟酸+冰醋酸+聚乙二醇水溶液恒压处理钛箔,制备结构规整有序的高密度TiO2纳米管阵列.利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和X线衍射仪(XRD)对纳米管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考察氧化时间对纳米管阵列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绘制并分析电流-时间曲线.选用有机磷药氯胺磷为光催化降解对象,利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量并计算降解率,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和阳极氧化时间对光催化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纳米薄膜进行光催化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8.
高度有序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一步和二步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膜,制备出了高度有序、六方柱形结构的多孔氧化铝膜。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电化学抛光条件下抛光铝样品表面的微观结构,探索出了电化学抛光预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温度为10℃、乙醇和高氯酸体积比为4:1的混合液中,于恒电压55V的条件下,对铝片进行电化学抛光30s.为进一步组装各种纳米结构材料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将AZ31B镁合金放入氯化钠溶液中进行简单的阳极氧化后形成一层高活性的氧化膜,再通过化学电泳涂装形成复合涂层.利用氯化钠溶液的浸泡、电化学极化、交流阻抗、SEM等测试方法对涂层外观及耐蚀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简单阳极氧化膜在350℃的温度下脱水活化40min后,可以形成高活性的氧化涂层,表面粗糙度、亲水性和碱度大有改进,与电泳漆的反应活性大.阴极聚氨酯电泳漆进行化学电泳涂装获得的复合涂层漆膜厚、疏水性好、耐蚀性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