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石臼港近岸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变化情况,探明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本研究根据2016年11月(春季)在石臼港区近岸海域进行的游泳动物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的游泳动物资源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2016年5月调查数据分析该海域游泳动物的季节变化。本次调查在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64种,尾数资源密度为118.22×103 ind./km2,质量资源密度为447.56kg/km2。优势种为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短蛸(Octopus minor)、口虾蛄(Enedrias fangi)。该海域秋季游泳动物种类数量明显高于春季,但资源尾数密度和资源质量密度远低于春季。  相似文献   

2.
根据2011年秋季南日岛西部海域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和资源密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游泳动物80种,隶属于18目51科63属.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500的优势种类有鹿斑鲾(Leiognathus ruconius)、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叫姑鱼(Johnius grypotu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等7种;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36,种类丰富度指数平均值为4.15,均匀度指数平均值为0.70.所有游泳动物质量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116.23 kg/km2,尾数相对资源平均密度为108 215 ind/km2.该海域游泳动物资源密度处于中等水平,但资源的利用价值并不高,多数为小型种类.  相似文献   

3.
春夏季南麂列岛海域甲壳类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11年4月、8月南麂列岛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该海域春夏季甲壳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该海域春夏两季共捕获甲壳类43种,分属3目18科,其中虾类19种、蟹类22种、虾蛄类2种.其中,春季捕获19种,夏季共捕获32种.春季主要优势种为长角赤虾、鲜明鼓虾、口虾蛄、葛氏长臂虾等,夏季主要优势种有口虾蛄、中华管鞭虾、三疣梭子蟹、哈氏仿对虾等.南麂列岛海域不同季节甲壳类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幅度不大,相对而言,夏季属于多样性较高的季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平均值夏季较高,春季较低.Pielou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也是夏季高于春季.春夏两季甲壳动物平均重量密度分别为13.36 kg/km2和40.87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7.03x103 ind/km2和6.97×103 ind/km2.从站位分布来看,重量密度和尾数密度分布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4.
厦门海域渔业资源现存量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2007年夏季(2006年8月)、冬季(2007年1月)、春季(2007年4月)和秋季(2007年10月)在厦门海域利用底拖网渔船开展渔业资源调查.根据调查资料,对厦门海域(约2 713 km2)的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评析.研究结果表明,4个季节渔业资源平均密度为981.97 kg/km2,其中秋季居首位,约为1 261.39 kg/km2;冬季和夏季次之,分别为951.31 kg/km2和936.93 kg/km2;而春季资源密度最低,约为778.24 kg/km2.各个季节的资源密度,鱼类均居首位,甲壳类次之,头足类最低.各季节鱼类优势种分别为:春季鱼类优势种有6种,以二长棘鲷(Parargyrops edita)幼鱼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夏季有7种,以中华海鲶(Arius sinensis)和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分别为第一和第二优势种;秋季也有7种,以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叫姑鱼和中华海鲶为主要优势种;冬季有4种,以叫姑鱼为最主要优势种.4个季节的平均渔业资源现存量约为1 694.71 t;渔业潜在可捕量约10 523 t.渔业资源分布与水温、水深及盐度关系较密切.该海域渔业资源已经明显衰退,急需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于2012年4月(春)和8月(夏)对九龙江口南临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群落结构研究,同时研究了不同底栖群落的群落特征、稳定性以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8门75种,总生物量和总栖息密度的均值分别为4.81g/m2和51.61ind/m2.其大致分为4个群落,其中距离河口最近的群落Ⅰ为主体群落.相同群落的栖息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总体呈现出夏季高于春季的特点,相同季节4个群落的栖息密度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群落则特征呈现出远岸海域高于沿岸海域的特点.ABC曲线分析显示,调查海域中群落Ⅰ春季明显处于干扰状态中,稳定性较差;而群落Ⅱ、Ⅲ、Ⅳ种类组成较为复杂,稳定性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溶解氧、水深、总磷和Cu离子浓度等5个环境因子与群落Ⅰ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日照市近岸海域冬夏季游泳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种、资源密度和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趋势,于2016年2月(冬季)和8月(夏季)对该海域进行2个航次的调查。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71种,其中鱼类44种,甲壳类22种,头足类5种。冬季优势种为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和疣背深额虾(Latreutes planirostris),夏季为日本枪乌贼(Loliolusia pouica)、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冬夏两季调查游泳动物平均尾数资源密度分别为106.86×103,59.41×103 ind./km2;平均质量资源密度分别为191.22,251.35 kg/km2;平均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535,1.896;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540,0.693;平均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2.505,2.495。研究表明该海域游泳动物以小型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为主。与2006年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调查结果相比,甲壳类物种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浙江沿岸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生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3年7~9月在浙江沿岸休闲生态型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开展的本底调查所获的大型底栖生物等资料,对各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调查共鉴定176种大型底栖生物,主要为沿岸广温广布种,其中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占总种数的90%以上,构成了浙江沿岸人工鱼礁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各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布不均匀,最高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别为57.23 g/m2和872.5个/m2,最低仅0.23 g/m2和35个/m2.大部分拟投海域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都较高,表明其群落结构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8.
厦门海域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1月、4月、7月和10月4个航次在厦门海域22个取样站定量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根据22个取样站的大型底栖动物栖息丰度和生物量,运用Brey(1990)的经验公式计算年次级生产力(P)和年次级生产力与年生物量的比值(P/B).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年次级生产力为9.68 [g(AFDM)/(m2·a)],其中位于鼓浪屿附近海域的次级生产力最高,为25.42 [g(AFDM)/(m2·a)],这是因为该海域出现了大量的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而位于九龙江口海域的底质为砂且受疏浚的扰动,不利于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其年次级生产力最低,为0.31 [g(AFDM)/(m2·a)].厦门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年平均P/B值为1.43,其中P/B值最高的出现在九龙江口海域,为2.50;最低出现在西海域,为1.26.在季节分布上,年平均次级生产力最高出现在夏季,达17.17 [g(AFDM)/(m2·a)],最低出现在冬季,为3.45 [g(AFDM)/(m2·a)];P/B值最高的是春季,为1.89,最低的是夏季,为1.22.通过估算得出,厦门海域每年大型底栖动物的次级生产力大约为3.8×103 t去灰干质量,或是2.1×104 t鲜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杭州湾灰鳖洋海域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鱼类资源资料,对该海域鱼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ABC曲线、生物多样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鱼类33种,隶属于9目15科25属;(2)2015年与2017年秋季鱼类重量密度分别为10.85 kg·km~(-2)和47.12 kg·km~(-2),尾数密度分别为4.92×10~3 ind·km~(-2)和10.06×10~3 ind·km~(-2),2017年鱼类重量、尾数密度均高于2015年;(3)2个年份鱼类资源密度的平面分布特征呈相似的规律,密度较高的站位集中在调查海域东南部海区附近,并呈现东南部海域明显高于西北部海域的趋势;(4)2个年份优势种均为龙头鱼,属于小型低值鱼类;(5)2个年份秋季鱼类总种类数变化较为小,均以沿岸浅海附近种类较多,且北部海域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减少的趋势;(6)ABC曲线显示,杭州湾灰鳖洋海域的鱼类群落处于严重干扰的状态;(7)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丰富度指数(D)2017秋季均高于2015秋季。  相似文献   

10.
中街山海域渔业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011年中街山海域4个航次调查数据,利用相似性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该海域的渔业动物群落结构的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秋季甲壳类占优势外,各个季节鱼类均为优势类群;从资源密度值变化情况来看,中街山海域夏季CPUE最高,为51.5kg,h;从各个季节生物优势种类组成来看,优势种种类数达17种,其中绝大部分为鱼类,龙头鱼和棘头梅童鱼为3个季节均出现的优势种,优势度最高的季节为秋季,单物种最高生物量比重为26.5%;冬夏两季生物量优势度略低于秋季,单物种最高生物量比例为26.2%和20.2%;春季生物量优势度最低,最高单种生物量比重仅为16.5%。  相似文献   

11.
苏轼富于理性与哲思的山水诗,透过山水景物了悟自然奥秘与人生真谛,获得一种审美超越,映现出他通达的人格和人生的智慧,给人以启迪.他"天地与人一理”的山水自然观决定其诗独具奇趣妙理,拓展出新的表现技巧与艺术境界,在山水诗坛占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2.
青绿山水是我国山水画艺术的古典形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民族风格,其色彩缤纷的审美品质对今日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天津热矿水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那里的沉积盆地含有丰富的地下热水。主要的热储层为古生界和上、中元古界的炭酸盐岩层,所含热水的温度略高于90℃;盖岩层为新生界沉积层,在13个砂岩含水层中含有25~70℃的热水。热水的温度随盆地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所有含水层中的热水都是医疗矿水,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人类文化学角度探讨了人水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人水关系变化的动因机制;确定了水科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主要是从修辞学的三个层面来探讨余秋雨的化散的魅力所在,这三个层面分别是(一)修辞技巧层面:话语权再分配;(二)修辞诗学层面:审美信息和化意蕴的整合;(三)修辞哲学层面:思辨的哲学观。  相似文献   

16.
波浪传播到近岸水域会发生浅水变形。为研究波浪在实际地形中的传播变形规律,本文根据特马港物理模型试验实测资料,采用MIKE 21之BW模型计算结果与之验证,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波浪在近岸水域传播过程中总波高和内部锁相长波波高的沿程变化规律,以及波长、水位、有效波高、摩阻等对近岸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不同波长的波浪在浅水中均发生明显浅水变形,波长、水位、摩阻均对浅水变形有显著影响;浅水中波浪之间非线性作用显著,内部锁相长波波高明显增加,且波长、波高、水位均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严云  李向婷 《科技信息》2012,(29):37-38
本文以2009至2011年邛海青龙寺、二水厂、公园、海河口四个监测点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邛海水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得出:由于总磷(TP)、总氮(TN)的升高及透明度(SD)的下降,邛海水质在海河口出现了轻度的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18.
富营养化可引发赤潮和养殖动物病害,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中国的多数海水养殖区富营养化相当严重。研究了石莼对富营养化海水中营养盐的吸收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总氮、氨氮和总磷初始浓度分别为14、3.8、1.9μmol/L,石莼种植藻体密度2.5 g/L,吸收时间10 d,总氮、氨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达80%、81.6%和79%。因此,利用石莼处理养殖废水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可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或养殖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张斌  郑中义  冯宝明  马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7):11774-11782
船舶大型化、日益增大的船舶交通流和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通航水域的复杂性,对海上船舶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对于需要巨大投资的通航水域“硬件”条件的改善,科学合理的船舶交通组织管理是保证船舶安全、缓解拥塞、提高航道通航效率的一种性价比高且实用的途径。因此,研究复杂水域的船舶交通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梳理了复杂水域船舶交通组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文献研究的特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从五个方面为下一步复杂水域船舶交通组织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了解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营养盐与富营养化程度,于2021年8月和2022年1月在珍珠湾、钦州湾、廉州湾、铁山港和涠洲岛海域共27个站位采集表层水,分析营养盐浓度,并运用营养盐限制因素评价方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分析营养盐结构特征和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夏季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DIN)、磷酸盐(PO43--P)和硅酸盐(SiO32--Si)均值分别为0.177 mg/L、0.019 mg/L和0.578 mg/L,冬季三者分别为0.162 mg/L、0.021 mg/L和0.324 mg/L,营养盐浓度均为SiO32--Si>DIN>PO43--P;其中DIN和SiO32--Si平均值在夏季高于冬季,而PO43--P为夏季略低于冬季。各海湾营养盐浓度大小依次为铁山港和钦州湾>廉州湾>珍珠湾>涠洲岛,且在4个海湾均呈湾内向湾外递减的空间变化趋势。夏季氮磷摩尔比(N/P)、硅氮摩尔比(Si/N)和硅磷摩尔比(Si/P)分别为4.3-35.2,0.5-6.5和12.0-139.9,对应均值分别为19.6,2.0和35.5,以潜在磷(P)限制为主,占所有站位的29.6%;氮(N)限制占14.8%,其余站位无营养盐限制的情况。冬季N/P、Si/N和Si/P分别为4.3-36.2,0.8-2.0和8.4-37.1,对应均值分别为20.4,1.1和21.5,以潜在P限制为主,占所有站位的36.4%;N限制占9.1%。夏季富营养化指数E为0.04-3.92,平均值为1.13;冬季富营养化指数E为0.03-3.68,平均值为1.08,夏季富营养化程度略高于冬季。总的来说,北部湾近岸铁山港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其次为钦州湾,两者绝大部分海域均已达到中度富营养,廉州湾30.0%海域达到轻度富营养,而珍珠湾和涠洲岛均属于贫营养。本研究结果可为北部湾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水养殖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