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质粒DNA水溶液的喇曼光谱研究表明,854和1-083-cm-1特征峰反映了DNA主链骨架三级结构的振动状态;表征脱氧核糖中C-C伸缩振动的969-cm-1峰,其相对强度值介于线性DNA在水溶液和在纤维状态下所得数值之间(0.46<0.83<1.10);DNA中胸腺嘧啶的堆积反应活性增加,A-T间氢键能减弱.这些参数是辨认环状DNA分子三级结构的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小牛胸腺DNA纤维样品溶解3h内的空间构象变化过程进行了喇曼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了表征脱氧鸟苷糖环折迭不同类型的672cm^-1与683cm^-1峰的同时存在,与DNA分子主链不同特征峰的同时出现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利用胸腺嘧啶(T)能与三聚氰胺(Mel)特异性结合成T-Mel-T结构的原理,构建了基于富T碱基寡聚核苷酸(TRO)为识别探针的三聚氰胺电化学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电化学阻抗谱法(EIS)和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对传感器的构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el能有效诱导富T碱基核苷酸序列(TRO)折叠成发夹结构,从而改变电极表面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对固定探针浓度及三聚氰胺作用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传感器的阻抗变化值ΔR_(ct)与三聚氰胺的浓度对数值logC_(Mel)在10.0 pM到1.0μM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3倍信噪比原则,计算得传感器对Mel检测限为1.2 pM.由于T-Mel-T的特异性结构,传感器在氨水、半胱氨酸、尿素、L-苯丙氨酸、牛血清白蛋白、葡萄糖、氯化钠等干扰物质存在时呈现很好的选择性,并可用于实际牛奶样品中Mel的检测,回收率为96.4%~104.4%.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以呋喃糖环的构象作为DNA构象的主要参数,把DNA的构象体分为类——族——型,进而探讨了分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DNA对帕珠沙星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DNA定量测定的新方法,CT-DNA,smDNA和hsDNA响应线性范围分别为0.65~33.3μg/mL、0.78~46.3μg/mL和1.07~48.1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7μg/mL、0.02μg/mL和0.02μg/mL。  相似文献   

6.
7.
铽离子与DNA的荧光反应及DNA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铽离子与DNA的荧光反应体系,并可用于DNA测定。比较了DNA酸变性和热变性的条件与结果。研究表明,热变性对稀土金属离子的敏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8.
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京师学者”特聘教授张丰收领导的课题组,利用室温下分子模拟方法研究了DNA在具有不同分子极性的溶剂环境中发生的构象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发表于2008年2月29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审稿专家认为该研究从分子层次对DNA构象转变机制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DNA检测中荧光光谱法被广泛应用.新型荧光探针化合物的发现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自主发现的荧光分子4H,4'H-2,2'-双色烯-4,4'二酮(简称BCDO)为荧光探针,采用荧光猝灭法,通过体系荧光光谱的测定,对其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通过DNA溶液浓度对荧光分子BCDO的影响实验,F0/F~C曲线的绘制,发现BCDO与DNA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其猝灭常数Kq在106~108数量级之间,大于106数量级,说明两者之间有很强的亲和能力.由Na+对BCDO-DNA体系的影响实验进一步说明了BCDO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为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pH7.4的Tris—HCl介质中,以盐酸小檗碱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利福平与鲑鱼精DN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荧光光谱、吸收光谱、热变性等手段对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主要作用方式为嵌入方式.求得结合常数为1.08×10^4L·mol^-1,结合位点数为4.53.  相似文献   

11.
荧光人     
《奇闻怪事》2011,(2):1
在俄罗斯有一个奇人,他的身体体温能在瞬间上升到50摄氏度,而且在晚上能像萤火虫一样发光,更为奇特的是,他的体温和身体亮度可随心情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许多空间拥挤构象的有机分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事实,愈来愈引起理论化学家的关注.近年来,有人利用从头算方法(ab initio)和微扰分子轨道法(PMO),对它进行了理论研究.Wangbo 等人还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应用基团轨道相互作用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13.
离子与分子碰撞是涉及复杂电子关联效应、多通道耦合效应的多体反应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其过程广泛存在于多个领域,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碰撞参数模型的半经典理论框架内,以几种典型分子(线性分子、平面分子和立体分子)分别作为靶分子,固定入射离子的初始速度方向,根据靶分子结构的对称性相对于入射离子速度方向的空间取向,设计离子与分子碰撞的空间构象,并结合球坐标的角度参数将方法推广至离子与对称性较低的靶分子碰撞的普遍情况.最后,以质子与一氧化碳分子碰撞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结果为例,分析5种碰撞空间构象下的电子俘获概率随碰撞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多糖的构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方法如圆二色谱、旋光、粘度、比色等测定多糖的各项特征。研究了多糖在溶液中的构象情况,以及外来因素如温度、pH、变性剂、金属离子、化学修饰剂等影响下,构象特征的变化,获得一系列有意义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淬灭剂CsCl、KI、丙烯酰胺对黄精凝集素Ⅱ(Polygonatum cyrtonemaHua.LectinⅡ,PCLⅡ)内源荧光淬灭研究表明它们对凝集素分子的淬灭属动态淬灭机制.综合3种淬灭剂对黄精凝集素Ⅱ的淬灭效果,黄精凝集素Ⅱ中Tyr和Trp对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的可接近程度分别达到88.5%和74.07%,而对阴离子淬灭剂KI为55.5%和66.7%,对阳离子淬灭剂CsCl均只有25%.表明黄精凝集素Ⅱ发射荧光的氨基酸残基大部分是位于分子表面疏水袋中,少部分埋藏于分子内部疏水环境中,且所有发荧光氨基酸所处微环境带正电荷的比例比带负电荷的比例大近一倍.  相似文献   

16.
用KI、CsCl和丙烯酰胺对黑豆(Glycine max var.)凝集素Ⅰ(GMLⅠ)进行内源荧光淬灭研究.天然黑豆凝集素Ⅰ在280 nm波长激发下显示λmax为339 nm的内源荧光发射光谱,表明凝集素荧光生色基团位于相对疏水的环境中;3种淬灭剂对GMLⅠ的荧光淬灭属于动态淬灭机制.GMLⅠ分子的生色基团Trp残基对中性淬灭剂丙烯酰胺的可接近程度为100%,而对阴离子淬灭剂KI的可接近程度为81.6%,对阳离子淬灭剂CsCl的可接近程度为52.8%,表明GMLⅠ中大部分Trp残基位于分子表面或近表面,只有小部分包埋于分子内部的疏水性环境中,并且Trp残基周围所处微环境带正电荷的比例比带负电荷的比例高.  相似文献   

17.
以吖啶橙(AO)为探针,在Tris-HCl(pH=7.40)缓冲溶液中,采用荧光光度法及黏度法研究了偶氮胂Ⅲ与DNA相互作用的机理。结果发现,偶氮胂Ⅲ与DNA的作用方式为部分插入模式,摩尔结合比为2 1,25℃时的结合常数为4.10×106L/mol。通过热力学研究认为偶氮胂Ⅲ与DNA的相互作用为熵驱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用一种可视的方式分析四肽构象空间中的聚集情况,从而直观地建立了四肽结构类和二级结构之间的联系.据此给出了四肽构象类的一种划分方案,并将此方案应用于更长肽段构象模式的发现和评估其他方法对肽段构象分类的合理性.实验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更具有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适用于移动平台的交互式参数化DNA三维动态模拟方法.依据不同的DNA模式参数,利用基于自然特征的AR识别技术和曲线,直观形象地展示DNA的多种三维构象,动态模拟碱基互补配对、碱基对边堆叠边螺旋、 DNA复制的边解旋边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等微观过程.研发DNA三维动态模拟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视、听、触、实物等多通道交互,有利于用户随时随地自主使用,增强用户对DNA知识的理解、掌握,引导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对不同民族群体间机体差异本质的研究,一般仅限于体质水平和生化水平的工作.八十年代初期,国际上开始应用人体线粒体DNA为分子工具的技术,开始了分子水平上的分析研究.由于国内外用来提取mtDNA的方法是氯化铯超速离心或柱层析法,不适合于进行大量的群体研究.我校遗传研究所人类和医学遗传研究室的研究人员首创了一种简易的提取方法,应用这一方法对我国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四个民族的mtDNA类型进行分析;鉴定了一批新发现的mtDNA类型;根据群体间的平均限制性位点差,计算了这四个民族间的遗传距离;从DNA水平揭示了四个民族间的相互关系、群体的遗传结构和机体差异的本质,并为“亚洲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的论点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