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百年来西方科学工作者以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和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接种猕猴类(macaques)做了大量的试验,仅Cadigan等(1966)以恶性疟原虫接种三种猕猴使它们出现极轻度的虫血症。1974年两广疟疾猴模研究协作组,在广西百色地区以间日疟原虫接种经切脾的熊猴,发现原虫不但能在熊猴体内生存六天,而且繁殖良好。在接种后的第三天静注健康人的鲜血7毫升,次日(第四日),原虫密度突然升高,超过了接种后一小时内的原虫密度。这一实验结果,说明前人(Ganha 1966)等关于“间日疟原虫既不能在猕猴体内生  相似文献   

2.
由于实验寄生虫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疟疾免疫的研究已进入了虫苗的研制阶段,疟疾动物模型的研究已日形重要。疟疾动物模型的研究,主要是从事寄生于人的两种最重要的疟原虫,即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和恶性疟原虫(P. falciparum)实验寄主的研究,至今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的灵长类被证实对这两种疟原虫有不同程度的感受性。在这方面近年来曾有文献综述。我们在1973和1974两年间,在广西百色地区以恶性疟患者的鲜血,直接静注接种于猕猴(Macaca mutatta)22只,熊猴(M. assamensis)9只,黑叶猴(Presbytis francicoisi)7只,在11只猕猴、5只熊猴和4只黑叶猴的外周血液中皆看到原虫无性发育的各个时期和配子母体的形成。但除在黑叶猴体内所见的配子母体较接近于成  相似文献   

3.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的大劣按蚊是新近从美国引进的食蟹猴疟原虫巴氏亚种的适宜媒介;该虫对大劣按蚊的最佳感染时机是在原虫血症高峰后的一段时间;实验结果说明按蚊的感染性与保存这种原虫的方法无关。提出以原虫血症高峰后的天数作为按蚊最佳感染时机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用大量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2.1×10~6)和猪尾猴疟虫子孢子(9.53×10~6)各经股静脉接种一猕猴。前者在接种子孢子后第7天,后者在第8天分别出现首次原虫血症。两猴皆用氯喹(10mg/kg)连续5天作胃管灌服,以清除血中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经氯喹治疗后出现3次复发,时间分别为子孢子接种后30,56和155天。每次复发均用上述剂量的氯喹作同样的治疗。在猪尾猴疟原虫则在第1次氯喹治疗后一直无复发出现。用间接荧光抗体染色(IFAT)和吉氏染色法在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后第7天和62天的猴肝切片中均找到典型的休眠体,而在感染猪尾猴疟原虫第8天的肝切片中,只查到发育成熟的裂殖体而无休眠体。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疟疾“复发”是“休眠体”经过一段时间蛰伏后发育成裂殖子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受疟原虫感染的实验猴肌注氯胺酮后供蚊吸血 ,氯胺酮是否会影响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方法 给已感染疟原虫的供血猴肌注氯胺酮之前及之后 ,各供大劣按蚊吸血一批 ,于吸血后第 9天 ,解剖蚊胃 ,第 12天解剖唾腺 ,观察卵囊和子孢子发育情况 ,共作了 5个不同剂量的重复实验。结果 各对照组和用药组之间 ,卵囊和子孢子感染阳性率无差别 ,均为 10 0 % ,卵囊感染密度和卵囊平均大小及子孢子平均感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1)。结论 给受疟原虫感染猴肌注氯胺酮后供蚊吸血 ,不影响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 ,还能提高蚊媒吸血效果 ,缩短实验时间  相似文献   

6.
1975年5月,广州动物公园赠给我们一只熊猴(Macaca assamensis)的婴猴,该猴据说购自广西。同年8月,我们将这只婴猴带到广西百色地区作血传恶性疟原虫的试验。切脾之后半个月,曾静注接种一恶性疟原虫患者的鲜血,次日在它的血中查出一种与三日疟原虫颇相似的疟原虫。追查接种前的血片标本,发现在切脾后和接种前该虫已出现,可见它本来就寄生于熊猴。我们用静注接种的方法,使该虫在猕猴中反复传代,发现在切了脾的猕猴中可大量繁殖,红细胞的受寄生率最高可达90%以上。有4只猕猴在原虫寄生率达到高峰时死去;存活的则变为慢性感染,而原虫在猴体可持续出现一年以上。为了定种,我们首先致力于该虫红内期繁殖周期的研究。在同年11月至12月期间,我们对两只受染的猕猴,在8天期间进行不间断的2小时一次的血检。每次制血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种抗疟药物治疗恒河猴肝囊原虫血症 ,初步筛选出对肝囊原虫血症有疗效的药物。实验结果表明 ,蒿甲醚和奎宁对猴外周血液中的肝囊原虫配子体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能暂时缓解或消除猴的原虫血症。通过对猴在服药前后的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的测试表明 ,实验所用药物对猴没有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广西地区红面猴(Macaca arctoides)寄生虫的检查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广西地区红面猴进行寄生虫检查 ,查出体内寄生虫 12种 ,其中肠道蠕虫 :人蛔虫、结节线虫、毛首线虫、粪圆线虫、食道口线虫、蛲虫 ;肠道寄生原虫 :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肠滴虫。肝囊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5% ,中心猴组 3% ,平南猴组 4 .5% ;查出体外寄生虫 1种 :猴虱 ,感染率分别为野生猴组 7.8% ,中心猴组 0 ,平南猴组 7.6 %。同时感染 2种虫的猴 ,野生猴组 4 8.6 % ,中心猴组 2 2 .4 % ,平南猴组 4 1.4 %。同时感染 3种虫以上 ,野生猴组 36 % ,中心猴组 4 .5% ,平南猴组 35.2 %。没有感染寄生虫的猴 ,野生猴组仅占 3.9% ,中心猴组 34% ,平南猴组 6 .5% ,前者与后者差异不大 (P >0 .0 1) ,但两者与中心猴的差异极显著 (P <0 .0 1)。对寄生虫阳性猴进行全面治疗 ,结果表明 :2 0 %乳剂速灭杀丁对体外寄生虫有较好疗效。复方甲苯咪唑、肠虫清是治疗肠道蠕虫的理想药物。治疗原虫的药物以灭滴灵和喹碘为理想。而对食道口线虫及毛首线虫则用噻苯咪唑最有效。  相似文献   

9.
探讨新型荧光光源吖啶橙(AO)梯度染色法检测伯氏疟原虫的效率和实用性.对经血液腹腔接种传代感染5d的伯氏疟昆明小鼠(60只)以红细胞的疟原虫寄生率计算法计算原虫密度,并用正常小鼠新鲜血10倍倍比稀释其尾血或眼球血,同时推制薄血片.用新型荧光光源AO法和瑞氏法染色后高倍镜检,记录每片发现三次原虫的平均时间,5min观察300个视野未发现疟原虫者为阴性.本AO染色法、瑞氏染色法能检出的伯氏疟原虫的最低原虫密度分别为11虫/μL、19虫/μL.当原虫密度在一定范围内时,两法检测发现疟原虫的时间有差别,前者比后者快.原虫密度适中的稀释倍数组原虫密度与各法检出的时间为负相关.不同稀释倍数组两法检出时间均为正相关.新型荧光光源AO梯度染色法是检测人体疟原虫的一种简便、快速、敏感、实用的方法,可推广作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及后期监测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剂量的伯氏疟原虫接种小白鼠,目的在于建立实验动物模型。以较小剂量如1×10~3个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接种,出现原虫血症的小鼠仍可达100%。当以较小剂量接种时,原虫血症出现较迟,小白鼠存活的时间可以延长。原虫血症出现后,所有小白鼠最后均死亡,而不能自行痊愈。由于使用的小白鼠数目太少,仅作初步简报。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1%NP-40提取五种疟的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伯氏疟原虫、约氏疟原虫)红内期可溶性蛋白组分。各种蛋白提取物经SDS-聚丙烯安电泳后氨银染色,所得蛋白图谱经光密度扫描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疟原虫蛋白区带数目及位置各不相同,但两条分子量分别为72KD和64KD蛋白为五种疟原虫共有区带。在五种疟原虫中,以伯多疟原虫与约氏疟原虫蛋白谱最类似,表明二者种间进化关系较接近。  相似文献   

12.
威廉·特拉格(William Trager)是国际著名的寄生虫学家和原虫学家。他在1941年发表的“特拉格鹇疟原虫培养技术”(Trager's Technic for P. lophurae)被认为是现代疟原虫培养法的开端。 1976年特拉格与詹森(J.B.Jensen)合作研究恶性疟原虫(P.folciparum)体外连续培养成功。这一成就很快就被西方学者认为是疟原虫研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正如作者本人所说的:“它第一次使我们从事对人疟原虫的许多方面的研究摆脱了对人体的感染或夜猴的依赖。联合国卫生组织为此于1977年在特拉格教授所在的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召开现场会议,推广他的先进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xax)接种猴类和其他动物有很长的研究历史。至今被证实对间日疟原虫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力的,在非洲有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在美洲有夜猴(Aotus trivirgatus)、松鼠猴(Saimiri sciureus)、巴拿马狨(Saguinrs geoffroyi),白面猴(Cebus capucinus)、黑蜘蛛猴(Ateles fusciceps)和红蜘蛛猴(A.geoffroyi),其中尤以夜猴最为重要;在亚洲只发现东南亚的白掌长臂猿(Hyloates lar)对间日疟原虫有部分的感受性。上述方面,Arbele(1945)、Taliaferro(1934)、Young等(1976)和江静波(1976)都做过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存在着大量晚期疟原虫重复感染的现象,有两例分别占被晚期原虫感染血球总数的9.5%和13.0%。它说明了重复感染的早期原虫是可以同时在同一血球中发育的。这种现象也可能是本虫临床症状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首次提出了青蒿素分子以疟原虫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辅酶A分子作为靶标的抗疟机制的新模型,并从生化原理和实验上对青蒿素类药通过辅酶A对疟原虫的致死作用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获得了预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疟疾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疟原虫致病机理是理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可以逃避宿主天然免疫系统.文章利用生物数学建模的思想,对上述现象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应用稳定性理论研究该模型的平衡点稳定性与阈值!0.研究结果显示,当!01时,疟疾感染不能在宿主体内建立,从而疟原虫将会消亡;当!01时,疟原虫将在体内持续存在.最后对该模型做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载了人体寄生疟原虫大量出现在中性多形核白血球的现象。受染的各形核白血球竟达29%。在白血球中的原虫,形态完好,无任何绉缩的现象,显然是在白血球中生活者。此外,有一部分的裂殖体中完全没有色素,它们最可能是在白血球中发育而成者。本疟原虫的形态,虽然有些地方与三日疟原虫相似,但有它自己明显的特点.看来它和已知的人体寄生的疟原虫都不尽同。  相似文献   

18.
将抗疟原虫基因移入媒介按蚊种群,可能会成为公共卫生工作者防治疟疾的工具。目前由于缺乏基础知识,尚难将这一设想转变为现实。科学家着重对确定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过程中的潜在弱点进行了研究。 通常认为在选择的作用下,疟原虫可以克服任何一种遗传建立的屏障进入按蚊体内。然而疟原虫适应的多面性是有限的。哺乳动物的疟原虫由按蚊传播,而鸟类疟原虫则由  相似文献   

19.
近十几年来,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质谱技术,比较蛋白质组方法,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技术等的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蛋白质组研究的进程。原虫作为单细胞的真核动物,虽体积微小但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全部生理机能,其中近万种原虫为寄生性原虫,它们常寄生在动物体内或体表使其致病,从而对人类及牲畜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原虫蛋白质组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迅速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73种原虫的基因组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测序工作,并且大部分已经进入了蛋白质组研究的工作。本文综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原虫蛋白质组的研究情况,如:溶组织性阿米巴,布氏锥虫,间日疟原虫等,同时阐述了它们的致病机理、诊断及疫苗等方面的蛋白质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将恒河猴牙髓剪碎,用酶消化后培养获得恒河猴牙髓干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的方法鉴定干细胞表面标记基因的表达,对分离的细胞进行成脂成骨的诱导,同时将细胞与支架混合后移植裸鼠皮下.结果发现,分离的细胞能持续传代,能被条件性地诱导成脂和成骨,能表达CD146,OCT4,SSEA4,STRO1等干细胞的标记基因,细胞与支架移植体内能分泌形成牙本质.结果表明酶消化法能够成功分离恒河猴的牙髓干细胞,该细胞在体内能分化形成牙本质.实验结果为该细胞进一步作为种子细胞用于牙齿再生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