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出纳米零价铁,将它负载于沸石表面制成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Z-n ZVI).采用扫描电镜法(SEM)和BET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的温度、反应时间、U(VI)初始浓度、样品投加量对该材料对U(VI)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沸石的表面上,其粒径在40~80 nm左右;在p H为4.5,温度为30℃,接触时间为60 min,样品投加量为0.5 g/L条件下,U(VI)的去除率和吸附容量达到96.7%和48.5 mg/g.该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的U(VI)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有望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含铀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废弃物大红枣枣核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浓硝酸氧化改性制备枣核活性炭吸附剂.研究了该吸附剂对铀的吸附性能,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FT-IR)、比表面积测定(BET)、扫描电镜(SEM)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氧化枣核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活性炭,比表面积为277.261 m2/g,孔体积为0.428 cm3/g,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碱处理对吸附铀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碱处理的纤维,吸附铀的能力比未经过碱处理的吸附铀能力大得多。但它们对铀的表观吸附能,在碱处理和未经过碱处理的纤维之间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采用枝状聚合物对氧化多壁碳纳米管(WMCNT)进行修饰,研究枝状聚合物PAMAM/WMCNT复合物对溶液中铀的吸附性能。研究了不同pH、吸附剂用量、铀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离子强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等温吸附理论模型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模型。在室温下pH值为5、吸附时间80min、铀初始浓度1mg/mL时,吸附率达到97.25%。吸附等温模型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碱处理对吸附铀纤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碱处理的纤维,吸附铀的能力比未经过碱处理的吸附铀能力大得多.但它们对铀的表现吸附能,在碱处理和未经过碱处理的纤维之间没有什么多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改性稻壳对废水中铀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稻壳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中的铀,考察稻壳质量浓度、pH值、铀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铀去除效果的影响,从热力学角度分析吸附过程。结果表明:改性稻壳对铀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温度为30℃、pH=5.0、吸附100 min时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为98%;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表明稻壳对铀的吸附是以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7.
用水热法成功制备了蜂窝状的锌镍铁三元水滑石(ZnNiFe-LDH),并将其用于吸附含铀废水中的铀.考察了溶液pH、吸附剂投加量、铀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ZnNiFe-LDH吸附U(Ⅵ)的影响,结合吸附前后材料的微观表征,探究了ZnNiFe-LDH对U(Ⅵ)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pH为5、固液比为0.10...  相似文献   

8.
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与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OOH-MWNTs)经过聚合反应,形成β-环糊精-碳纳米管(β-CD-MWNTs)交聚复合材料,探究了在不同pH值、反应时间、铀的初始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条件下对铀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pH值为5,铀浓度为10mg/L,β-CD-MWNTs吸附60min后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吸附容量高达18.36mg/g。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9)和Langmuir等温模型(R2>0.996)均可拟合其对铀的吸附过程,饱和吸附容量为83.33mg/g。采用TEM、SEM、EDS和FTIR分析表明,HP-β-CD 已被接枝到MWNTs上,而在对铀的吸附过程中,-C=O、-C-O和-OH等基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海水提铀螯合树脂的研究和制备中,会产生大量高浓度丙烯腈废水,其CODCr高达110 770 mg·L-1。以该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Fe-C微电解法、Fenton-UV氧化法和KMnO4氧化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处理,发现单一方法的CODCr去除率较低,将上述方法进行串联,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串联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废水的CODCr去除率。采用Fe-C微电解法、Fenton-UV氧化法和KMnO4氧化法3种方法串联的方式处理高浓度丙烯腈废水时,CODCr的去除率高达99.1%,CODCr降至957 mg·L-1,BOD5为406 mg·L-1,BOD5/CODCr为0.42,显著提高了水样的可生化性,达到了化纤工业废水的三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研究结果为海水提铀螯合树脂制备中高浓度丙烯腈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进行了pH值、接触时间和铀初始浓度对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吸附铀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液的pH对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吸附铀的效果影响较大,并且在pH为4时吸附铀的效果达到最佳;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吸附铀的速度快,3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该材料去除铀的效率高,当溶液中铀初始浓度低于10 mg/L时,该材料对铀的去除率大于98%;随着初始铀浓度增加,吸附容量增加,铀的去除率降低;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表面形貌吸附铀前后变化不大;能谱分析结果表明,1 g吸附剂所吸附铀的质量分数为4.32%,与二氧化硅胶体聚合体从溶液中吸附铀43.0 mg相吻合.  相似文献   

11.
利用规格为Φ40 mm×1200 mm的吸附装置模拟实际铀水冶过程工业生产过程,测得了在固定床离子交换吸附的穿透曲线,并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测得了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平衡吸附量.应用Freundlich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两者都适合描述离子交换树脂对铀的吸附,说明铀的吸附过程受到液膜扩散和孔内扩散共同控制,同时得到了动态吸附容量是静态吸附容量的1.87倍左右.应用Bohart-Adams模型、Wolborska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模型得到的树脂吸附容量与液计吸附容量误差较小.对静态吸附与动态吸附的区别,本文提出了观点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改性甘蔗渣对铀的吸附性能,试验确定了改性甘蔗渣吸附铀废水的最优条件:当铀浓度20 mg/L、pH=4.0、温度25℃、吸附剂用量为20 g/L,吸附时间为90 min,吸附效果最佳.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吸附剂改性前后及吸附铀后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13.
14.
以内蒙古阿拉善粘土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接触时间、U(Ⅵ)初始浓度、固液比、pH值、离子类型以及离子浓度等因素对U(Ⅵ)吸附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速率较快,24h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最佳吸附固液比为1∶200,最佳吸附初始浓度为160μg·mL-1;随着pH值的增大,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能力不断增强,pH为8时,吸附能力达到最大;溶液中Ca~(2+)、CO_3~(2-)和HCO_3~-对U(Ⅵ)吸附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U(Ⅵ)的吸附,K~+、Na~+、Cl~-、NO_3~-、SO_4~(2-)对U(Ⅵ)的吸附影响较弱,U(Ⅵ)在粘土岩表面吸附主要以内层络合作用为主.因此,开展粘土岩对U(Ⅵ)的吸附研究,对我国高放废物的处置工作开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吸附回收地浸采铀浸出液中的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某地浸采铀矿山铀矿石浸出液的成分特点,采用离子交换吸附工艺对浸出液中的铀进行回收试验研究.通过对多种条件试验,对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吸附、淋洗工艺参数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和TSF-2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淋洗效果比较理想,确认采用固定床离子交换吸附工艺比较合适.六种淋洗剂的淋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H_4NO_3+HNO_3适合作为本工艺的淋洗剂.  相似文献   

16.
大肠杆菌JM109对废水中铀(Ⅵ)的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肠杆菌JM109去除含铀废水,研究了在pH值、温度、吸附时间、铀离子的初始浓度、菌体浓度等,耐辐射奇球菌对铀的吸附效果.吸附试验结果表明耐辐射奇球菌有较高的吸附铀的能力,其中对低浓度的含铀废水处理潜力较大.当pH值为4.5时吸附效果最好,投加菌体浓度最佳为0.1 g/L,大约50 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最高达到693.8 mg/g.吸附热力学研究其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人工合成的针铁矿(α-FeOOH)作为吸附剂,对针铁矿吸附铀废水中U(VI)的影响因素、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进行了研究。探讨在不同pH值、吸附剂投加量和初始铀的质量浓度条件下针铁矿对U(VI)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 ℃、U(VI)浓度为10 mg/L、pH值为6、投加量为0.6 g/L时,针铁矿对U(VI)的吸附率最高可达98.44%;针铁矿对U(VI)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针铁矿对U(VI)的吸附主要是化学吸附;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拟合针铁矿对U(VI)的吸附过程,说明针铁矿对U(VI)的吸附属于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18.
两种酵母菌吸附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丹宝利和安琪酒精酵母菌对溶液中铀的吸附行为和各种影响因素,研究了用酸、碱和有机物对酵母菌预处理后对铀吸附的影响.两种酵母菌是溶液中铀的良好生物吸附剂,可吸附溶液中99%以上的铀,对铀的最大吸附量大于162.5mg/g.pH值是影响两种酵母菌吸附铀的重要因素,但对两者的影响不同.两种酵母菌的吸附等温线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用0.1mol/LNaHCO3可解吸出92%以上的吸附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偕胺肟纤维在不同温度、不同铀浓度下,进行了吸收试验。求得吸附反应级数为1.5,其表观活化能 E=20.87kJ/mol,吸附反应的控制机理随吸附温度、铀浓度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偕胺肟纤维在不同温度、不同铀浓度下,进行了吸收试验。求得吸附反应级数为1.5,其表观活化能 E=20.87kJ/mol,吸附反应的控制机理随吸附温度、铀浓度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