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的日本经济和战前的情况相比,的确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战后初期,日本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然而战后日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扭转了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从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便出现了高速增长.196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1597亿美元,超过西德、英国和法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文章拟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过程,进而探讨其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
日本学者来校讲学应我校邀请,国际知名经济学家、日本东北大学教授、我校日本研究所客座教授安孙子麟先生近日来我校讲学。安孙子麟先生以现代日本农业发展为题,详细介绍了战后日本农业经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对日本农业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外因素的分析,对我国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五十年代后半期至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对于正在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说,究竟有哪些值得借鉴的重要经验和启示?我们将围绕这个问题分别在几篇文章中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
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会取得较高的发展速度,这与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总结了日本在战后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几个阶段,并以此证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日本机电一体化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机电一体化概况王玮近三十年来,日本作为东亚发展的排头兵,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高速、良好的经济增长势态,逐渐强盛的经济力量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正逐步赶上和超过了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高速地增长,主要得益于日本国内迅速...  相似文献   

6.
论教育在战后日本经济起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芳 《开封大学学报》1998,12(3):60-63,7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使全体国民知识化,重视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日本教育完全为经济发展服务,根据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发展重点;最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保证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7.
在以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基本内涵就是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在战后日本,正是千万个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投资,谋求自我发展,才带来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正是平均投资率(即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30%以上(最高的年份达39%)的以民间企业为主体的设备投资,成为年均增长率高达11%的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日本持续保持在30%以上的投资率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投资热”(注:我国1953~80年的平均投资率为28.8%。我国投资率或积累率是按国民总收入计算的,与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不一样,日本的投资率比实际数字体现得还要高)。投资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极重要的力量,但如控制不好,也可能引起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在北京举办"战后70年的日本"系列研讨会之"战后70年的日本社会:变迁与变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认为,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直至经济长期低迷的历程,日本社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家  相似文献   

9.
吴限  谢明 《世界知识》2022,(10):26-27
<正>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在“和平宪法”制约下,日本历届政府均遵循《原子能基本法》(1955年制订)和“无核三原则”(1971年通过),将核技术用于和平目的,由此走过了一条重经济、轻军备的发展道路,对于成功实现经济复兴和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近年来,伴随国际局势变化和地缘政治博弈加剧,日本已在谋求军事大国化,“拥核”论也随之甚嚣尘上。  相似文献   

10.
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现和解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日本因素在其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特别是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日本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不断地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这必然与中国和美国产生冲突和隔阂,客观上促使中美加快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二次大战后,经济衰蒌,民生凋敝,偏偏人口猛增,造成了食物短缺。失业严重和住房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和人口激增形成的社会压力,日本一方面集中力量振兴、发展经济,另方面则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五十年代,人口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向。六十年代,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劳动力的需求剧增,日本不但不再感到人口压力,反而感到劳动力不足了。至此,日本的人口问题由战后的过剩转而变为人口出生率降低过快了。比如,1954年比1947年  相似文献   

12.
日本     
现在来看看G7成员国之一、亚洲的传统科技领袖——日本的表现.二战后,日本的重建进展迅猛,人口激增,在整个国家工业化环境塑造下的婴儿潮一代成长为推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日本以生产高质量创意工业产品为基础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并在80年代达到经济巅峰,然而随后便进入了被称之为“丢失的10年”的发展停滞期...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开始建立;60年代逐步确立;80年代经过改革和调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战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尽管借鉴了欧美经验,但是仍然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百多年以来,日本的近现代化事业迅速发展,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又高速增长,这一切,都与独特的日本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日本文化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对当代中国的现代化事业不无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指出:“通过弄清日本为什么能成功地引进技术,可以解开日本经济增长的秘密。”此文正是为了探索这个秘密。技术革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美国经济学家索罗分析1909年到1919年美困经济增长原因表明,实质上国民生产总仇增加的87.5%要归功于技术进步。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也是在充分利用战前、战时、战  相似文献   

16.
战后日本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发展,短时间内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通过分析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和总结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战后几十年间,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从一片废墟到如日中天再到低迷不振的发展历程,大起大落中蕴涵着许多必然和偶然,过去的成功经验恰恰是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障碍。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主要可归纳为六个方面:重视教育更要重视体制创新,正确发挥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与时俱进,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不断改革是经济发展的永恒动力,保持政治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现代化应建立在自我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洪兴文  徐莉 《科技信息》2010,(1):85-85,318
日本从在战后短短几十年里,从一片废墟上实现了迅速的复苏和发展。在这个过程里,集团意识,作为整个民族发展的心理驱动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使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使得我国集体主义教育在经济条件下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我们要大胆借鉴日本人集团意识积极的一面,其对我国集体主义教育有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却仍然拨出巨款大力发展教育,由此为战后日本的发展培养了全方位的各类人才,也使日本很快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当前我国也正处于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日本成功崛起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宋威 《科技信息》2011,(22):137-137
日本的集团主义精神和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一样闻名世界。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其集团主义精神的存在。本文旨在分析日本的集团主义精神特征及形成的原因以及现今的表现。希望能够为日语学习者了解日本文化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