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全球气候变化与塔里木盆地古城绿洲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大.特别是青藏高原的突起给塔里木盆地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导致盆地气温降水的突变.从而使塔里木盆地水流分布状态发生改变,导致盆地中原有的古绿洲的蜕变,进而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历史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气候服从于全球气候变化,并且与某些人文事件,特别是古城绿洲兴盛与消亡有着十分一致的耦合关系.所以,全球环境变化对古城绿洲发展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2.
内陆干旱半干旱盆地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内陆干旱半干旱盆地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内陆干旱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人工绿洲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天然绿洲植被衰败.不同区域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不完全相同,人工绿洲主要是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位临界埋深等指标,天然绿洲则主要是土壤含水量、土壤含盐量、潜水矿化度和地下水生态水位等指标.上述指标中最重要的地下水生态环境指标是地下水位埋深,其它指标如土壤含盐量、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可通过调节地下水位埋深来进行控制.人工绿洲临界埋深随气候和下垫面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年内不同时段指标阈值不同,天然绿洲的生态水位是适宜大多数植被生长的共同潜水埋深,为2.0~4.5m.表2,参9.  相似文献   

3.
运用生态地质学系统方法,通过对敦煌盆地内生态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存在月牙泉湖水位下降、天然绿洲和湿地萎缩,以及土地盐渍化、沙漠化等缓变型地质灾害.结合干旱区生态特征分析认为农业生产与水系统循环密切关联,水土平衡矛盾是主要控制因素.恢复敦煌河道自然水循环系统,建立合理水土的开发利用方式,是缓解盆地内上述地质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分析的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西部欠发达的地区之一,柴达木盆地如何在循环经济中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其所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柴达木盆地东部的绿洲地区是盆地社会经济活动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本文利用环境系统工程的层次分析法,对其东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全区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盆地东部地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祁连山以北地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致使祁连山以北的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特别是额济纳旗地区由原来的生态屏障沦为沙尘暴的重要发源地。本项研究采用定量遥感技术,应用最新的全球植被指数(GIMMS)作为数据源,对祁连山以北地区1982-2002年间的植被指数变化幅度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中游的酒泉盆地和张掖盆地,石羊河流域的武威盆地和金昌盆地,多年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而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多年植被指数呈负相关,绿洲呈现萎缩趋势,并对绿洲退化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据潜水自由流动的特性和水流模拟的基本原理,在GIS环境中利用反距离加权法建立了数字地下水位模型.基于DWTM利用地表水流模拟方法,研究民勤绿洲地下潜水流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表径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民勤绿洲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武威盆地流入的地下水,但也有来自周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在绿洲南端的环河灌区,地下水系的走向基本与地表潜在水系的一致,但在红崖山灌区内,空间分布格局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近50年博斯腾湖与孔雀河水盐演变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地收集分析焉耆盆地近50年的水文、气象、水土开发、社会经济等地面数据,从盆地、绿洲区、湖泊湿地等各层次分析博斯腾湖的自然与人为作用的水盐过程。建立绿洲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湖泊湿地演变的量化关系。认为博斯腾湖20世纪50年代就是一个微咸水湖,绿洲区近50年水土开发加剧了博斯腾湖的盐化程度;1982年博斯腾湖西泵站运行,使博斯腾湖由长期处于积盐状态转变为脱盐过程;孔雀河水质从0.45g/L增加到0.89g/L。  相似文献   

8.
西北黑河下游盆地河水与地下水转化的新发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地球物探、盆地地质演化、环境同位素示踪与水化学分析、河床渗透试验和地下水流场分析等研究方法,综合研究了我国西北干旱区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下游盆地河水与地下水的转化途径、方式及转化量,发现在哨马营至古日乃存在地堑式断层,断层带为黑河古河道.通过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河床渗透试验,估算出黑河鼎新段河水渗漏量约为1.764×108m3/a. 黑河鼎新段为古日乃盆地地下水的补给区,地下水大多通过古河道进入古日乃盆地,保证古日乃绿洲的生存.为黑河流域综合整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永昌县绿洲时空变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永昌县1986-2015年的7期LandsatTM/OLI影像数据解译得到7个样本年的绿洲分布情况,分别用绿洲动态度模型、格网化绿洲变化率和叠置分析3种方法分析绿洲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永昌县绿洲面积增加了166.37 km~2,增幅为17%.绿洲以扩张为主,且绿洲与非绿洲间转化剧烈,呈现出平衡-非平衡-平衡的波动状态.永昌县绿洲的变化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清河绿洲以扩张为主,西大河绿洲退缩较剧烈,金川河绿洲和东大河绿洲变化相对稳定.稳定型绿洲是永昌县绿洲的主体,呈片状分布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各乡镇驻地周围.变化型绿洲分布在稳定型绿洲的内部或外围,主要由耕地的开垦、弃耕、复垦的多次反复所导致.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水与绿洲的生死存亡息息相关,是绿洲存在的关键因子.研究绿洲城镇化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揭示其对本来就脆弱的绿洲水环境的影响强度、机制和规律,为克服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及其对绿洲环境的危害,为绿洲城镇化的健康、稳定和合理发展以及加强绿洲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绿洲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最终实现绿洲现代化,有着现实的、长远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就绿洲水资源的特点及其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在论述绿洲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水资源对绿洲城镇化的影响和绿洲城镇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适度的城镇化有利于绿洲水资源问题的好转.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绿洲的概念认识为切入点,认识到绿洲是干旱荒漠地区的一种地理景观类型,它的形成与干旱气候有关,同时,绿洲化与荒漠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绿洲稳定性的本质含义就是绿洲系统或绿洲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绿洲稳定性因素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更多的是二者的叠加作用的结果.作为干旱区人类生存和生产核心场所的绿洲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保护绿洲,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绿洲化方向发展,是实现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研究绿洲稳定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确定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土地分等的指标体系,对每一因子进行了分级。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绿洲土地分等的数学模型,并举例说明了评价的具体程序和方法。研究表明,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绿洲土地分等的工作是科学、准确、快速和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甘肃科技纵横》2001,30(6):17-19
两千多年前,茫茫万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沿孔雀河往东罗布泊的绿洲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堡--楼兰.  相似文献   

14.
绿洲与沙漠相互作用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简化的绿洲与沙漠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式和绿洲系统与沙漠环境的熵平衡方程,从动力学和非平衡态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绿洲与沙漠的相互作用特征,揭示了绿洲蒸发率对绿洲湿度和绿洲尺度的依赖性.结果表明:绿洲尺度和绿洲湿度是"冷岛效应”的两个重要控制因子;绿洲的维持与发展存在一个最小临界尺度.  相似文献   

15.
李斌 《科技潮》1999,(12):58-59
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新疆,占据了全国沙漠的2/3。大大小小的上千块绿洲,被连绵不绝的沙丘和荒漠戈壁所分割包围。1900~1901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对塔里木盆地南缘进行了历史考察。后来他这样写道:"盆地南端,沿昆仑山麓,自叶城以至罗布泊附近,仅和田绿洲颇为重要。余多则被‘真沙漠’所隔开。"据藏文资料记载:传说在远古时代,和田这个地方的"海子"很多,水面广阔,树木繁茂,环境优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比现在小得多,塔里木盆地四周的绿洲则比现在大得多。和田绿洲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地区中生代沉积盆地的调查,系统采集盆地周缘出露好、较为新鲜的侵入岩、火山岩样品,对其进行锆石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出此盆地奠基于早三叠世-晚侏罗世侵入岩之上,其盆地基底为义县组火山岩,根据孢粉样品测试及沉积特征分析可知,盆地依次充填下白垩统九佛堂组、阜新组、上白垩统孙家湾组地层.结合钻孔资料对比研究,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盆地北缘控盆断裂为同沉积构造,是形态呈簸箕状展布的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高台县绿洲变化的人文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0-2009年的9期KATE-200,Landsat-5TM影像数据,提取绿洲空间数据,分析了绿洲面积变化趋势,利用统计分析法确定绿洲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结合统计资料、实地访谈调查结果分析绿洲变化驱动力.结果表明:近30年高台县绿洲总体处于扩张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移民导致的人口增加、科技进步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同时政策因素也对绿洲变化有指引性作用,但是在不同时期绿洲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不同.  相似文献   

18.
“引雅入塔”工程,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入塔里木盆地之引水工程,这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其基本内涵是将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素称“悬河”的雅鲁藏布江的水量,通过西藏高原开挖一条运河,将高原之水引入盆地,以便改变大西北干旱荒漠区的水文气象面貌.本文着重分析了雅鲁藏布江之水源现状和昆仑山北麓山前平原绿洲的情况.同时,对引水工程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和3S手段,基于遥感影像解译确定绿洲最大分布范围,结合土壤、海拔、坡度自然条件,合理推断了垦殖绿洲的总体范围.以历史文献、古遗迹、历史地图为基本资料,在开展多次深入细致地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获得对汉代垦殖绿洲进行重建的证据.以这些论据为基础,复原出了垦殖绿洲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量算出了数量,从而获得了详尽的垦殖绿洲分布情况.重建结果表明:汉代垦殖绿洲在全流域都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在黑河干流和几条支流的下游;汉代上游和中游绿洲面积小而分散,下游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古居延地区,黑河流域汉代垦殖绿洲面积达到1 755 km~2.黑河流域汉代垦殖绿洲能够得到大规模和全区域的开发是由国家政策、农业技术、丝绸之路、自然环境因素共同促成的.  相似文献   

20.
当前绿洲研究中突出的难点之一就是绿洲界限难以界定,导致学术界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争议.本文分析了以往各种观点的主要分歧点:绿洲所处的环境条件、绿洲的显著性景观,并阐明了绿洲界限难以界定的原因,同时给绿洲赋予了新的含义.另外,作者也就绿洲系统研究中所存在的其它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