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常常这样问自己,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别人,但是,我们却说不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认识,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谁…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感到有心理压力。我们对心理压力的反应表现在心理上、生理上及行为上,如我们感到喘不过气来、手忙脚乱、出冷汗、紧张得哑口无言、忧郁、人生乏味、坐立不安、闷闷不乐或无法集中精神、六神无主等等。当然,并非所有的压力都是令人不悦的。压力也能使人振奋,给人力量。压力犹如调味作料,适量可使一道菜美味大增,太少则食之无味,太多则难以下咽。压力也像提琴的弦,它需要适当的张力。如果弦的张力太紧了,则断弦;太松了,则琴弦无力。尽管压力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但是适度的压力却是进步和创造的原动力,可以使自己…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通常都相信自己有自由意志。除非被人胁迫,人们大部分时候可以自主做出选择,并且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全凭自己。有了自由意志,关于道德和法律责任的理解才有了落脚点。如果我们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不自由的,就没有理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没有理由受到奖赏或惩罚。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相信,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4.
别害怕     
难免焦虑 焦虑是人类的正常情感。当我们面对威胁或困难时,都能体会到因感触而激发的情绪。如果焦虑是一个较长时间存在的折磨,比如长期缺钱用,我们就把它称作烦恼;如果焦虑是偶尔出现的威胁,比如走到悬崖边上,或遇到一只狂吠的狗,我们则称它为害怕;突然出现的焦虑则归类为恐慌;比如一座城市面临大地震的威胁。不管是害怕的焦虑、烦恼的焦虑,还是恐慌的焦虑,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它们能促使我们避开危险的环境,趋向有利的环境,保证我们的正常生存。而恐惧也是一种焦虑,但它是一种很特殊的焦虑。与其他焦虑不同,它只是在对一种特殊环境和事物有强烈的情感反应时才产生的焦虑,是焦虑的综合反应──害怕、烦恼、恐慌。其实,产生恐惧的环境和事物大多并不构成真正的危险,多数人认为对这种环境和事物惊慌失措太不值得,比如人的恐高症、恐老鼠症、恐黑暗症都是属于此类焦虑。 焦虑在精神上可以引起长期的压力和紧张,使人精力不集中、易怒、失眠,而在生理上可以引起不规则心跳(心悸)、多汗、肌肉僵硬、疼痛、呼吸短促、头晕目眩、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经常被误认为是严重生理病变的征兆,而对这些症状的担忧又加剧焦虑对人的影响。 烦恼、害怕、恐慌和恐惧都是人类情感焦虑的...  相似文献   

5.
<正>具体治疗方案还要多久才能跟上理论的进步?如果你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焦虑的时代,神经科学家约瑟夫·勒杜(Joseph Le Doux)会建议你想想中世纪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那个时期很可能非常不适合生活,"勒杜,这位在2015年出版了《焦虑》(Anxious)一书、研究恐惧背后的神经科学机制的权威专家告诉我们,"疾病、贫穷以及生活的压力都会让你产生焦虑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如今,我们的工作效率、生活方式、时间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大小小的机遇以前所未有的密集程度迎面扑来,鱼和熊掌自己都想抓住,内心动机的冲突折磨着我们的心灵。这些都容易造成个人的紧迫、焦虑和压力感。如何疏导心灵的河流,防止外部因素在心海激起漫天巨浪,就需要我们通晓每一种心理防卫机制,炼成自己对付挫折心境的防卫拳法。心理防卫术是一种适应性的心理应激反应。是以一种本能的、习惯性的、潜意识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狐狸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就是一个有趣的心理防卫过程,由于"吃不着"产生一种挫折情绪,为了减轻内在态度(想吃)和客观现实(吃不着)之间的冲突,于是就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的",潜台词是:"我才不要吃呢。"结果情绪缓和了,心理上也就不那么难过了。心理防卫机制并不全是好的,有效的,它往往还带有"自我欺骗"的性质,有时还会使实际问题复杂化,加剧心理冲突。所以防卫术要保持在一定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的人都渴望学习、工作、生活轻松愉快,没有压力。但面对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社会,压力已经成为现代流行病。大量的研究数据告诉我们:压力疏远人际关系,降低学习效率,损害身心健康,阻碍发展成长,影响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婚姻的功能呢有关专家归纳为:1经济共同体;2性生活对象的固定配置;3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的配对儿;4日常生活的互助小组;5群居动物为避免孤独与心理牵挂(又称爱情),将另一个体约束在自己身边的合作体。21世纪的婚姻有哪些变化1.结婚年龄普遍推迟,“不婚族”人数增多如果我们30岁还不结婚,包括父母在内没有人会觉得我们已经“太老”;如果我们一生都不结婚,也没有人会对我们指手划脚、说三道四。30岁之前结婚反会被认为“太早”。不婚单身的人数迅速增多,但绝大多数人视之为一种无奈选择。2.同居、试婚等事实上的婚姻形式更为常见由于人们…  相似文献   

9.
与压力共舞     
<正>生活中,没有远虑也有近忧,或大或小的压力一直会伴随着我们。大多时候,我们不愿意面对压力,甚至抗拒、排斥它。可是,压力真的那么不讨人喜欢吗?其实,它也有我们看不到的一面。你是否经常念叨:烦!烦!烦!在平凡枯燥的生活中,面对繁重的学业,心情如此烦闷无味!又或者:忙!忙!忙!纵然写不完的作业已经高高堆起,却仍然盲目地随大流参加各种辅导班……即使这样,也无法阻挡我们内心对将来的疑惑,感  相似文献   

10.
吕斌 《科学之友》2006,(10):69-70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直挺挺地摔倒在地上的恐惧感会让你不敢再参加什么芭蕾舞课。而作为成人,担心失败的恐惧则会使你没有勇气去接受新的挑战。30岁的执行文秘朱小姐的经历是,当单位里的女孩们要组织一次溜冰活动的时候,她会选择退出,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不会溜冰,朱小姐更担心的是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洋相。这种心理状况的根源在于我们都希望自己受人欢迎,而且相信当我们在别人面前丢人现眼的时候,自己肯定是不会被人接受的了。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担心出丑,我们就永远不敢尝试新鲜事物了。我们中又有谁天生就会溜冰或是滑雪呢?如果我们不摔上几…  相似文献   

11.
情绪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积极良好的情绪会让我们愉快地去工作、学习,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与活力。而不良的情绪对我们的身体与心理具有破坏性的影响。我们常看到一些学生在考试前焦虑,出现生理问题,诸如吃不下、睡不着,有些学生会出现神经性腹泻,一听考试就闹肚子,有些学生发烧,就像患感冒一样。不良情绪还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如紧张焦虑会导致注意力恍惚、记忆力下降、思维僵滞。一些平时学习很好的学生,常常因为情绪紧张,在考场上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有些学生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就闹情绪,郁郁寡欢,有些学生…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买车     
汽车在美国,有如自己的脚一样,如果没有汽车,将会寸步难行。买汽车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事情。我考到驾照没有多久,就在朋友的介绍下买了一辆性能不错的二手车代步,从此成为"有车阶级"。在美国买车再方便不过了。到处可以看到卖汽车的车行,各种款式的车都有。无论新车、二手车都可以买到。我们想买一辆小型车学车用。爸爸的朋友杨伯伯夫妇便带我们到处看车。他们来美国已经15年了,一切都很熟悉了。我们家附近有一家很大的车行,我们决定就近先看看,说不定就有我们想要的车了。  相似文献   

13.
假如让你变成一种动物,你愿意自己变成一种怎样的动物呢?在我们收到的来信中,小冕读者给了一个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设想:他愿意变成长命百岁的单细胞。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相继发生,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生活的艰辛、人情的冷漠,还有其他许多的事情……虽然许多人都感觉生活是美好的、丰富多彩的,但是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现状是满意的呢?我们每个人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每每遇到困难,总是想这想那,不像单细胞生物,只要让自己生活下去,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足够了,不会有太多的奢望,多好呀!小冕读者的想象的确很大胆,颇具创造性。相信你…  相似文献   

14.
对所有面临高考“门槛”的莘莘学子来说.顺利地度过高考期是一种挑战。面对高考.每个学生不仅要应对各门学科的沉重负担.更要应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不合理的刺激和精神负荷。毫无疑问,所有这些给广大高考学生带来的是巨大的压力。由于压力过大。不少考生出现了对考试的错误认知、对自我的不恰当评价,而且情绪波动加大.考前焦虑明显。这种考前心理失调所导致的适应性不良、人际关系失调,使学生自己不能进行轻松高效地复习,不能保证正常发挥。可以说,高考是人一生中一次较大的战役,如果由于考生自身心理因素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正>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我们都有过面对压力时产生的这类身体反应。但是,压力并非全然是坏事,新的研究揭示,压力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我们都知道压力太大对身体不好,耳濡目染的一些忠告让我们知道,压力不利于健康,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应尽力避免和消除生活中引发压力的因素。但新的研究让心理学家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一些新的证据表明,如果我们能以一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压力,压力其实并非一无是处,无论我们信还是不信,压力甚至对我们还有一定的好处。可以确定的一点是:长期持续且得不到释放的压力是有害的。当我们感到有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今天生活的地理环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有自然的因素,但更多是人为的因素———要发展就必须了解过去。一个人如果忘记了过去,就等于没有了记忆。没有记忆的人是不完整的,他的发展方向更无从谈起。——侯仁之语录  相似文献   

17.
<正>一提起发明创造,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爱迪生、瓦特等大发明家,似乎发明是那些天才们的事,跟自己无缘。其实,大发明大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小发明小创造更不神秘。大家可以对那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用起来感到不称心、不顺手、不方便的器物进行改造,也可以创造性地设计和制作出目前还没有的器物,从而使我们的生活、工作更加便利。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创新方法,完全可以着手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发明,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方便。  相似文献   

18.
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没有电话,可是经常听见自己手机在响;手机明明已关机,竟还会"听到"自己手机的铃声;手机来电时异常紧张,甚至心跳加速。专家指出,这些就是"手机幻听症"的具体表现,是心理超压的一个信号,可以说手机幻听已给职场忙人上紧了"精神发条"。  相似文献   

19.
居室色彩     
人的视觉对色彩的感受非常敏锐。通常人们在进入房间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给人的心理和视觉造成较深印象的,是房间的色调、气氛和色彩的综合效果,其次才是室内的造型、结构、家具样式以及其他摆设等。可以说,如何将各种色彩合理地运用到家居环境中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问题。如果居室的色彩运用不当,就会影响你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扰乱你正常的生活。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如何将这些美丽的色彩正确地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吧。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久以来中国的百姓一直都生活比较困难,近一二十年来的中国经济腾飞,让许多中国的百姓有天天过年的感觉。但是我们的父辈、祖父辈经常还是以忆苦思甜的口吻,提及他们曾经遭受的生活困难。如果没有当年图像的记载,就连亲身经历过许多事情的我们,也早已把那些陈芝麻烂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