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两种分别含有过渡元素FeⅡ和FeⅢ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FeⅡ2Cl8V10O18(H2O)]Cl2·xH2O和[FeⅢ2Cl8V10O18(H2O)]Cl4·yH2O,用元素分析、IR、TG和ES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标题化合物中的V元素有VⅣ和VⅤ两种价态,第二过渡元素Fe仍保持反应原料中Fe的价态,为含有过渡元素Fe的混合价态十钒酸盐.  相似文献   

2.
合成5种Eu(Ⅲ)—β—二酮—二苯胍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其组成分别为Eu(AA)4DPG(Ⅰ)、Eu(BA)4·DPG(Ⅱ)、Eu(DBM)4·DPG(Ⅲ)、Eu(PMBP)4·DPG(Ⅳ)和Eu(TTA)4·DPG(Ⅴ),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Ⅰ-Ⅴ在室温(298K)和液氮温度(77K)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应用群论方法和Judd-ofelt理论对低温精细光谱作了归属。发现Eu(Ⅲ)的配合物的吸收光谱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P与发射光谱的荧光相对参数η之间存在相关性,由此得出Eu(Ⅲ)与配体键的共价程度是影响f-f跃迁强度的主要因素,而与Eu(Ⅲ)点对称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3.
曾有文报道在氮气氛下,Ti(Ⅲ)离子同乙酰丙酮生成稳定的有色配合物,而 Ti(Ⅳ)离子无此反应.因此在还原剂存在下,于敞开系统中研究 Ti(Ⅲ),Ti(Ⅳ)离子同β二酮的反应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本文是在水-乙醇体系中利用 Pmap(1-苯基-3甲基-4乙酰吡唑酮-5)配位反应研究同时测定 Ti(Ⅲ),Ti(Ⅳ)离子含量的可能性.配制约3×10~(-4)mol/L 的 Ti(Ⅲ)离子溶液.称取所需量的金属钛,溶于浓盐酸中,并加热直至全部溶解.倾入3:2的乙醇-水溶液中.Ti(Ⅲ)离子的精确含量用氧化法测定.Ti(Ⅳ)离子溶液用过硫酸铵氧化  相似文献   

4.
在 Na_4P_4O_(12)碱性水溶液中,Pr(Ⅲ)可被臭氧氧化,生成棕黄色的 Pr(Ⅳ)—Na_4P_4O_(12)配合物而存在于水溶液中,化学分析和吸收光谱的研究都证明溶液中有镨(Ⅳ)生成,该合物在262nm波长处有一宽带特征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ε=1.2×10~3l·mol~(-1)·cm~(-1),Pr(Ⅲ)的氧化受溶液 pH值、温度等条件的影响,实验证明在铈的存在下,用“带同氧化法”可提高 Pr(Ⅲ)的氧化.动力学研究表明 Pr(Ⅳ)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反应服从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还原速率与 pH 值有关  相似文献   

5.
HG-AFS测定土壤水溶态、可交换态Se(Ⅳ)和Se(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的形态分析(含价态)在环境、生命科学以及食品、医药卫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土壤水溶态和可交换态中硒具体价态以及相关价态含量,通过实验优化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条件,直接测定Se(Ⅳ)和定量还原后测总无机硒,差减法测得Se(Ⅵ)量.对两种供试土壤的水溶态和可交换态硒存在的价态及含量进行了报道,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制备值化剂Os(Ⅳ)的新方法。利用在HAC-NaAc缓冲溶液中,锇(Ⅳ)对反应ClO_3~-—As(Ⅲ)—MR的强烈催化作用,以甲基红为指示剂,单扫描示波极谱为检测技术,研究了甲基红(MR)的示波极谱特性和反应体系ClO_3~-—As(Ⅲ)—Os(Ⅳ)—MR的动力学,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并用固定时间法拟定了一个锇的催化反应—示波极谱新方法,该法的线性范围为24×10~(-10)~72×10~(-9)mol/L,已用于合成试样中锇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Se(Ⅳ)的加入是否能够缓解蚯蚓体内Sb(Ⅲ)毒性,且阐述蚯蚓体内Se(Ⅳ)与Sb(Ⅲ)的相互作用.实验将蚯蚓置于不同含量Se(Ⅳ)与Sb(Ⅲ)供试土壤中,分别在不同暴露时间后取出蚯蚓,用ICP-MS测量蚯蚓体内Se(Ⅳ)与Sb(Ⅲ)含量.通过研究表明,高含量Se(Ⅳ)对Sb(Ⅲ)首先表现为协同作用,随着暴露时间推移,Se(Ⅳ)对Sb(Ⅲ)起到了解毒作用.适量Se(Ⅳ)(2~10mg/kg)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金属Sb(Ⅲ)对蚯蚓的毒害,且随着Se(Ⅳ)含量增加,蚯蚓体内起到解毒作用的时间也由4d缩短到2d.  相似文献   

8.
牛血红蛋白与镝(Ⅲ)、钛(Ⅳ)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红外光谱(FTIR)、紫外光谱(UV/VIS)和荧光光谱对镝(Ⅲ)、钛(Ⅳ)与牛血红蛋白(Hb)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金属离子在蛋白质上的结合部位主要在氨基酸残基和肽键的N和O原子上,并且Dy(Ⅲ)和Ti(Ⅳ)在蛋白质上的结合部位不同,从蛋白质的结构变化来看,Ti(Ⅳ)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强于Dy(Ⅲ)。因此,在双核配合物的合成中血红蛋白优先结合Ti(Ⅳ)。  相似文献   

9.
在NaCl存在下,丙醇水溶液能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TI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TI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NaCl、丙醇和罗丹明B的浓度分别为170 g/L、30%(v/v)和0.28 g/L时,TI(Ⅲ)的萃取率达到97.9%以上,V(Ⅴ)、Ti(Ⅳ)、Rh(Ⅲ)和Ir(Ⅳ)基本不萃取,实现了TI(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NaCl存在下,丙醇水溶液能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TI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TI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NaCl、丙醇和罗丹明B的浓度分别为170 g/L、30%(v/v)和0.28 g/L时,TI(Ⅲ)的萃取率达到97.9%以上,V(Ⅴ)、Ti(Ⅳ)、Rh(Ⅲ)和Ir(Ⅳ)基本不萃取,实现了TI(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对合成水样中铊的分离和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丙醇水溶液在氯化钠的作用下可分成醇-水两相,在分相过程中,GaCl4-与罗丹明B(RhB)生成的[GaCl4-][RhB+]能被丙醇相完全萃取.当溶液中丙醇和罗丹明B的浓度分别为30%(v/v),0.3 g/L时,Ga(Ⅲ)的萃取率达到97.8%以上,而Zn(Ⅱ)、Al(Ⅲ)、Ir(Ⅳ)、Rh(Ⅲ)、V(Ⅴ)和Ti(Ⅳ)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Ga(Ⅲ)与上述金属离子的分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在0.3N硫酸介质中,伯胺喹啉与铈(Ⅳ)的作用形成紫色氧化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5纳米.铈(Ⅳ)浓度介于0~40及40~1000微克/25毫升之间遵守比尔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48×10~3和5.26×10~3升·摩尔~(-1)·厘米~(-1),桑德尔灵敏度分别为0.031和0.027微克/厘米~2.曾作了77种其它离子对铈(Ⅳ)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62种离子(包括稀土元素)对铈(Ⅳ)的测定均无影响.因此,本法的选择性相当高,精密度和准确度亦良好,试剂易得、价廉、稳定,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3.
在乙醇/水体系中分别合成了Gd(Ⅲ)、Tb(Ⅲ)与D-核糖的中性配合物固体。对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和FT-IR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组成为:LnCl_3·C_5H_(10)O_5·5H_2O(其中In=Gd或Tb),并推测了其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分光光度法测定Fe(Ⅲ)-二甲酚橙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5× 10 -2 mol·L-1HCl溶液中 ,二甲酚橙与Fe(Ⅲ )生成紫红色络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 6 0nm处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 =2 .0× 10 4L·mol-1·cm-1.Fe(Ⅲ )含量在 0~ 2 .4m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 .用于水样中微量铁 (Ⅲ )的测定 ,结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稀土金属离子YⅢ 与一系列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并讨论了这些配合物的配位规律及形成原因 .发现具有 0 .10 4nm离子半径和d0 电子结构的稀土金属YⅢ离子一般情况下与氨基多羧酸类配体形成九配位结构的配合物 ,如K3 [YⅢ(nta) 2 (H2 O) ]·6H2 O(nta =氨三乙酸 ) ,Na[YⅢ(edta) (H2 O) 3 ]·5H2 O(edta =乙二胺四乙酸 ) ,K2 [YⅢ(dtpa) (H2 O) ]·7H2 O(dtpa =二乙三胺五乙酸 ) ,K4[YⅢ2 (Httha) 2 ]·14H2 O(ttha =三乙四胺六乙酸 )和 (NH4) 2 [YⅢ(NH4ttha) ]·5H2 O等 ,但与具有一定刚性的环己烷环的cydta(=反式 1,2 环己二胺四乙酸 )配体却形成了八配位NH4[YⅢ(cydta)(H2 O) 2 ]·4 .5H2 O配合物 .另外 (NH4) 2 [YⅢ(NH4ttha) ]·5H2 O配合物中具有可用于修饰的未配位的自由羧酸基 ( CH2 COO-) .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混合脂肪酸(C_7—C_9)从氯化物溶液中萃取Eu(Ⅱ)的过程中 水相PH,水相En(Ⅱ)浓度以及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对分配比的影响。以煤油为稀释剂,确定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组成为EuA_2·4HA。萃取过程发生阳离予交换反应: Eu~(2+)+3(HA)_(2(O))=EuA_2·4HA_((O))=2H_((a))~+在(18±2)℃时的萃取平衡常数K_Eu(Ⅱ)等于6.64×10~(-10)本文还测定了Sm(Ⅲ)/Eu(Ⅱ)、Gd(Ⅲ)/Eu(Ⅱ)的分离因数,发现它们均与平衡水相氢离予浓度的一次方成反比。分离因数及单级萃取的结果表明,用混合脂肪酸做为萃取剂通过还原萃取从Sm—Eu—Gd富集物中分离锗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Ce(Ⅲ)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PMBP)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萃取络合物的组成随萃取剂的浓度而改变,当[PMBP]<0.2M及≥0.2M时萃取分别按下式进行:萃取络合物在有机相中以单分子形式存在。测定了CeA_3·HA的萃取平衡常数。lgK=-4.30±0.05。发现Ce(Ⅲ)在萃取过程中可被空气氧化成Ce(Ⅳ)。在不同条件下由萃取相中制得了Ce(Ⅲ)和Ce(Ⅳ)与PMBP的固态络合物,其组成分别为CeA_3·HA及CeA_4并对其结晶形状、熔点、热稳定性、红外光谱及在某些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英文版)》1998,43(5):399-399
The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es n 2 for the ethanol solutions of 1,10-phenanthroline (2.0×10 -3 mol·L -1), [bis(1,10-phenanthroline) lanthanum (Ⅲ)] nitrate (1.0×10 -3 mol·L -1), and [nitrato-fluoracil-bis (1,10-phenanthroline) lanthanum (Ⅲ)] nitrate (1.0×10 -3 mol·L -1) are first measured, the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susceptibilities χ (3) and <γ> are calculated, and the mechanisms of the third-order optical nonlinearities enhanced by lanthanum (Ⅲ) are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相似文献   

19.
钠化钒渣中钒的价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钠化钒渣是含Fe(Ⅱ、Ⅲ)、V(Ⅲ、Ⅳ、Ⅴ)、Ti(Ⅲ、Ⅳ)等多种元素多种价态的试样。本文拟定了这种复杂试样中钒的价态分离与测定的程序和方法,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钍(Ⅳ)与CPA-pN的显色反应,表明钍与配体的络合比为1:3,络合物在0—50μg/25ml呈线性关系,此蓝色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在6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7.55×10~4cm~(-1)·mol~(-1)·1。在有CTMAB或CTMAB及乙醇存在下,其ε_(680)分别为1.35×10~5和1.75×10~5cm~(-1)·mol~(-1)·1,0—17.5μg/25ml和0—15μg/25ml服从比尔定律。在有过量CTMAB存在下,Th(Ⅳ)与CPA-pN的络合比为1:6。试验了外来离子对钍测定的影响。提出的方法曾用于微量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