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国家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过渡的进程中 ,都面临数量与质量的两难问题。目前 ,这一难题也正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单一的学术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健康推进。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有着精英教育传统 ,造成部分大众型大学盲目去与精英型大学攀比 ,套用精英型大学质量观 ,致使其定位不明 ,办成了“压缩型”精英高等教育。这既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相悖 ,也对大众化进程的健康推进形成阻碍。因此 ,“怎样建构大众型大学的质量标准”这一问题提到了人们面前。本文拟就大众型大学质量观的建构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2.
专项计划生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既是一个跨越不同地域边界的过程,也是一个跨越不同文化边界的过程。运用深度访谈法,聚焦一位专项计划大学生的学业融入经历,探寻其成功融入精英大学场域的独特文化机制。研究发现:专项计划生个体融入精英大学场域经历了憧憬期、冲击期、失调期、调适期、掌控期和胜任期6个阶段,且整个融入过程伴随着学业心态、认知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与国外部分工人阶层家庭背景大学生学业融入策略不同的是,专项计划生在融入精英大学学业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与原有家庭或社区疏离的倾向,反而从家庭场域中寻求积极的情感支持力量,凭借主体行动与反思性学习能力,不断更新认知观念与学习惯习,成功地把原有文化惯习与精英大学场域的文化惯习整合起来,重塑自我身份认同,进而取得学业上的进步与收获。促进专项计划生顺利地实现高中到大学的学业过渡与融入,需要相关重点高校强化专项计划生的大学学业准备意识,营造支持性的校园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自我提升动力与反思性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寒门学子大学适应是关注高等教育从入学机会公平到过程公平的重要转向。寒门学子在自我认知、校园活动参与和学业成就等维度中表现出备尝艰苦和通时合变两种状态,对这两种状态的研究有共通之处:持续关注教育公平,在与西方理论对话的同时,关注本土化理论建构。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理论主要包括文化再生产理论及其衍生理论、学生保留理论、抗逆力理论和大学生发展理论,其中文化再生产理论及其衍生理论是现阶段的主流研究理论。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增长点,后续的理论进路可归纳为:以历时性的视野关注“家庭—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完整链条;以共时性的视野将寒门学子大学适应研究嵌入生态系统理论框架,在微观上考察主体在高等教育场域内部的行动,在中观上聚焦不同场域的彼此联结,在宏观上聚焦教育公平和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兆风 《科技资讯》2007,(30):116-117
对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个体来说,大学是其为能够充分的适应社会积累所需资本的重要阶段,资本积累的如何直接影响到个体是否能够顺利地走向社会.大学需要积累的资本很多,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其中专业知识的获得也就是学习是个体必须积累的最基础的资本.因此,科学地规划大学生涯对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部分高校实行学分制教育模式,如何指导大一的学生做好学分制教育条件下的学业规划成为了高等学校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集结号》的成功上演,对处于困境之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对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思考,对入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在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国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及国际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民族本土文化价值的契合,使冯小刚的电影展现了一个全新视景,也是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尝试,预示了中国电影新的文化诉求,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以有代表性的B大学N学院2015—2018级学生为样本,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种实证研究方法,对东、中、西部生源学生的入学记录与大学学业表现进行多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高考成绩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部学生高考成绩优于中、西部学生,中、西部水平较为接近;西部生源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业表现整体不如东、中部学生,且西部各地区学生的学业表现也存在自东向西逐步衰减的趋势;西部地区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业准备等学习行为上与东、中部学生有所差异,普遍存在学习心理压力较大、自我效能感较低、学业目标不明晰、学习过程有困难等问题;西部生源学生学业基础较弱,对后续高等教育环节的学业表现产生相应影响,但并不起决定作用。因此,基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且短期内难以消除的客观事实,面对西部生源学生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除国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外,高校应从西部学生学习实际出发,摸清西部学生实际学习行为与学习状态,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通过有效措施促进基础教育学业水平地域差距的消减,并为其后续学业水平提升提供长足动力。同时,西部生源学生自身应从学习行为的角度反思如何提升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方着力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7.
社会资本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人们产生影响同时能被人们所利用的一种资本形式,它表现为关系网络、文化和规范、社会制度。社会资本对于农村贫困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对缓解和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产生和再生产了农村贫困。本文通过总结和概括中国贫困农民社会资本的状况,探讨了社会资本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产生、恶化、积累、代际遗传的影响,最后从社会资本的不同层面提出了缓解和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必然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大众化,大学毕业生从此成为拥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普通劳动者而不是“精英”,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必须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在就业观念完成从“精英”向普通劳动者、从等待依赖向自主择业创业、从希望去国有机构就业向非公企业就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曹友君 《科技信息》2009,(14):250-25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工作的不断重视和加强,以及希望工程、西部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经费保障新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有了根本的保证,因此由于家庭贫困而辍学的现象彻底消除,在农村初中学校,“进得来”和“读得起”的问题也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但“留得住”的问题依然不容乐观,农村初中学生辍学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毋庸讳言和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期完成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学业对一部分学生来讲,已经有相当大的困难,可靠数据表明,农村学生辍学率很难控制在2%以内,有些地方甚至超过5%。因此,“留得住”,即“控辍”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初中实现普及教育工作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自身的学科归属,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瓶颈使大学英语教师逐渐被边缘化,陷入身份认同危机等困境。这种状况在边疆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身上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种困境,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势在必行。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家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机会的扩大,高等教育必然从精英型(大学生占适龄人口比例在15%以下)发展到大众型(大学生占适龄人口15%至50%),再过渡到普及型(大学生占适龄人口50%以上),并确信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都应遵循这一理论。目前人  相似文献   

12.
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社会流动使个体在情感体验上“受益”,但也有学者提出流动带来的是“离解”效应。通过对知乎网站“农村大学生”话题的数据以及深度访谈的分析,发现处于社会流动过程的农村大学生虽有积极情感体验,但也有被忽视和压抑的消极情感体验,进而支持整合“离解”与“受益”效应的解释。这种体验以“心路历程回溯”与“阶层旅行比较”两种逻辑联结起身份认同、教育流动、阶层忠诚及阶层位置等主题。对长距离流动者而言,积极体验是一种“突围的成就感”,因为获取了目标阶层文化资本;消极体验是“离开的煎熬”,主要是对原始阶层的忠诚带来的压力。对短距离流动者而言,积极体验是一种“投入的充实感”,在于流动者广泛的实践性参与;消极体验是一种“位置的焦虑”,是因为生存境遇所致。研究结论为当前农村大学生的校园与职场适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构成了当代中国精英文学创作与阐释的无边视域。从“启蒙现代性”的中心幻像到“审美现代性”的突围与“后现代性”的反抗 ,再到“后现代语境”中的现代性反思 ,当代中国在“现代性”价值述求过程中的分裂与蜕变构成了当代精英文学在总体价值定位上流徙变迁的深层动因。对语言和人的尊重是精英文学的价值“底线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进藏职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的处境与就学状况,研究选取843名进藏10年以上的进藏职工为样本,对其未成年子女的就学轨迹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进藏职工子女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学段变化”为节点在高原与平原之间“钟摆式”就学。高原气候适应状况、家庭资源配置变化、西藏教育质量是关键影响因素。无论从平原流向高原,还是从高原返回平原,非此即彼的就学选择背后隐藏着一系列进藏职工调动家庭资源与现实博弈的过程,更是“两难相权取其轻”的无奈之举。无论是基于对处境不利儿童少年教育权的保护,还是基于对进藏职工贡献的弥补,建议均应对其进行教育补偿,政府可通过建立就学诉求与回应制度、完善内地就学政策并增强其执行力度、增加“内地西藏班”学位供给等举措解决进藏职工子女就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留学,一般指去国外读书学习。云南历史上称“留学”,却包括“国外留学”和“国内留学”,因为在清朝末年至民国早期,云南没有大学,云南青年要接受高等教育,只有出国或出省去报考有关大学。我国最早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是公元1872年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被视为一条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优途径,但是在教育体系现状的背后,布迪厄教育场域相关的理论论述却为我们揭开了教育的另外一层面纱。如何才能在当前我国社会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即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打破经济贫困和教育文化资本之间的恶性循环,防止文化资本视角下的社会结构再生产,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成就动机对学业倦怠、学业投入的影响机制, 选取3个时间点, 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MS)、未来取向应对量表(PCI)、学业倦怠量表(MBI-SS)以及学业投入量表(UWES-S)对163名高中生施测, 并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 追求成功的动机通过未来取向应对二阶段序列机制减缓个体的学业倦怠, 促进学业投入; 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只通过未来取向应对的预先应对阶段减缓个体的学业倦怠, 促进学业投入。在实践中, 需要根据个体成就动机的具体类型, 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来改善其学业状态。  相似文献   

18.
“孝”在儒家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观念,不同时期的儒家文本对于“孝”的阐发有所不同。《孝经》中的“孝”观念,尤其对子女“不毁发肤”(重身)和“扬名显亲”(立身)的要求,呈现了先秦儒家重视人的社会属性的一种“礼义身体观”。在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社会中,“重身”和“立身”的孝观念不仅对个体道德的生成具有奠基性作用,也有助于个体对生命有限性与不定性之困境的摆脱,以及对叔本华笔下“生存意志”的对抗,从而实现儒家式的超越。观照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中国社会,“重身”与“立身”的孝观念,也有利于个体重返精神家园,有利于中华民族寻找到自身的文化之“根”,进一步而言,若在不拒绝外来文明的前提下并与之共融,再能顾及到人的个体属性,传统儒家的孝文化有望缔结出新的人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9.
民族村落旅游产生于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条件比较薄弱的民族地区,其发展往往得益于社区精英的资金和人力资本投入。北川青片乡羌族村落旅游发展表明,精英脱离有着内在的机制,它导致了民族村落旅游人力资本和资金资本的流失以及旅游发展控制权的丧失。精英脱离的原因主要包括民族村落旅游发展所形成的个体贫富差距、社会信任度下降、民族文化的独立商业化和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为此,应从实施民族村落旅游小规模的发展、建立民族村落旅游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强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生产的融合、完善民族村落旅游发展中的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措施四个方面来走出精英脱离困境。  相似文献   

20.
学业倦怠包含了情感衰竭、讥诮和个人成就感低落,对个体的学业发展、能力提高和人格完善有影响,也与文化适应态度的倾向性有关。从整体上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偏高,而四种文化适应模式也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大学教育在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倦怠状况时,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积极倡导合理的文化适应模式,并进行融合意识的培养和双文化认同态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