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金属间化合物α-(AlMnSi)的空间结构,并运用余瑞璜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论中的键距差分析法计算了α-(AlMnSi)的理论键距及其各种原子所选取的杂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α-(AlMnSi)中Mn原子键络的共价键键能。  相似文献   

2.
对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工艺制备的Al-Si-Fe-Mn合金与Al-17Si-0.5Mn和Al-7Si-1.3Fe-0.5Mg铸态合金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并对几种合金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快凝Al-Si-Fe-Mn合金比其它铸态合金的耐磨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高锰铝青铜ZQAl2-8-3-2中夹杂物的种类和形态。其宏观夹杂物有: 三氧化二铝(α-Al2O3);莫来石(3Al2O3·2 SiO2);铝尖晶石.微观夹杂物有: Al2O3;MnS·FeS:FeO;MnO.并用不同的过滤介质:刚玉球、高铝砖、焦宝石、烧 石等,对高锰铝青铜进行了过滤试验.结果表明:过滤对除去高锰铝青铜中的夹杂物 有明显效果,材料的疲劳性能可提高41.3%,延伸率最好的可提高9.7%,抗拉强 度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La0.8Sr0.2MnO3+λ负载于α,γ-Al2O3上作为燃烧催化剂的研究高丽蓉,孙燕华,沈岳年(内蒙古大学化学系,010021,呼和浩特)StudiesonLa0.8Sr0.2MnO3+λLoadingonα,γ-Al2O3asaCombust...  相似文献   

5.
掺杂元素物态对PTC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Y-Sb,Li-Mn,Si-Al等元素以固相或液相掺杂对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i-Mn液相掺杂可以提高材料PTC效应及耐压值;Si-Al液相掺杂可降低材料室温电阻率,提高材料耐压值,Y-Sb液相掺杂可以降低材料室温电阻率,但PTC效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量子化学的SCC-DV-Xα计算方法,分别研究了C3A分子结构中2种AlO4四面体和3种CaOx(x=6,6,9)多面体的价键特性与活性。原子净电荷、键强、电子态密度、ELUMO以及ΔE(LUMO-HOMO)等的计算结果表明:与水反应时,多面体活性大小顺序为Ca(4)O9>Ca(1)O6(或Ca(3)O6)>Al(1)O4>Al(2)O4。C3A具有高水化活性主要与弱的Ca-O键和空洞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LMTO-ASA能带计算方法,研究三元合金InlGa4-lAs4和InlAl4-lAs4(l=0,1,2,3,4等五个有序态)的能带结构和平均键能Em;在此基础上,将原子集团展开与平均键能方法结合起来计算了InxGa1-xAs/InxAl1-xAs异质结的价带偏移ΔEv(x)值.研究表明:该异质结的ΔEv(x)值随合金组分x的变化接近于线性;ΔEv(x)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当符合.  相似文献   

8.
根据相图和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推导了CaO-Al2O3-SiO2渣系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的NCaO和NSiO2与相应的实测αCaO和αSiO2基本符合,从而证明所得模型可以反映本渣系的结构本持。与此同时,还发现生成正硅酸盐(2CaO.SiO2)的碱度因Al2O3的增加而变大的事实和本渣系有Σn较小的活跃部分。  相似文献   

9.
在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REE总量低,Ce负异常,HREE相对富集;δ30Si变化范围为-0.1‰~0.4‰,δ18O变化范围为+13.6‰~+20.1‰,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比值、δCe值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10.
在3 ̄5.5GPa的压力范围内,经过873K,30minh等温热处理由非(Fe0.99Mo0.01)78Si9B13(FMSB)条带和纯金属Al片交替叠成的样品,制备出多层Al/Fe-Mo-Si-B纳米合金复合材料。研究了静高压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影响非晶FMSB合金晶化相,Fe-Mo-Si-B纳米合金晶粒度和Al/Fe-Mo-Si-B复合材料界面相的规律及机制。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Fe-Mn-Si合金层错几率Psf的X射线测量,计算了Psf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得到Fe-Mn-Si三元系的1/Psf表达式.结合层错形核的热力学模型,经回归得Fe-Mn-Si合金f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临界相变驱动力和Psf的关系式,进而得到临界相变驱动力与合金成分的关系.借助Psf建立了成分与相变驱动力之间的关系,结合有关热力学分析计算得到的Fe-Mn-Si合金γ和ε两相Gibbs自由能曲线,预报了Fe-Mn-Si三元系合金的fcc(γ)→hcp(ε)马氏体相变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图和炉渣结构的共存理论,推导了CaO-Al2O3-SiO2渣系作用浓度的计算模型,计算的NCaO和NSiO2与相应的实测αCaO和αSiO2基本符合,从而证明所得模型可以反映本渣系的结构本质。与此同时,还发现生成正硅酸盐(2CaO·SiO2)的碱度因Al2O3的增加而变大的事实和本渣系有∑n较小的活跃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硬软酸碱(HSAB)原则,反馈π键(M→L)、空间效应等方面讨论了SCN^-与M^n+配位时,氮原子配位,还是硫原子配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玻璃非等温析晶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玻璃析晶转变的机制出发,考虑了玻璃形核机制对玻璃析晶转变的影响,导出了玻璃非等温析晶动力学公式:-ln(1-x)=Cαmexp[-1.052nE/(RT)]。由此求出玻璃的析晶活化能E和晶体生长指数n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用导出的公式研究了K/Mg/Al/Si/Ti/O/F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析晶参数m反映了玻璃的形核机制。玻璃中析出云母晶体KMg3AlSi3O10F2以二维方式生长,析晶活化能为(231±12)kJ/mol。  相似文献   

15.
应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快凝(RS)Al-Fe-V-Si-Nd合金中的复杂相Al8Fe4Nd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并研究了相变温度与键络断开温度的关系,计算显示在Al8Fe4Nd合金相中存在12种共价键,Fe-Fe,Al(1)_Al(1),Fe-Al(2),Al(1)-Al(2)键属于强键集团,Fe-Al(1),Al(2)-Al(2),Al(1)-Al(1),Nd-Al(1),Nd-A  相似文献   

16.
通过示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快速凝固Al-Fe-V-Si合金薄带微观结构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室温时已存在立方结构的α-Al(13)(Fe,V)3Si相,呈近球形弥散分布;加热时α粒子长大,但直到510℃/100h粒子粗化仍不明显.升温到650℃发生相转变.出现多边形θ-Al2(Fe,V,Si)六方结构相;而经650℃/25h处理后观察到长条形析出相,其成分近似为(Al,Si)(13)Fe4,并与原来立方相、六方相粒子共存.  相似文献   

17.
Fe-M(M=Al,Nb,Si)的机械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显微硬度测试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纯元素混合粉末Fe50Al50、Fe50Nb50及Fe75Si25的机械合金化过程.结果表明:球磨30h后,Fe50Nb50转变为非晶结构,Fe75Si25粉末形成具有bcc结构的α-Fe(Si)固溶体,Fe50Al50的球磨产物为α-Fe(Al)+Fe3Al+Al13Fe4三组混合结构.延-延组合的Fe50Al50及Fe50Nbb250形成具有层片复合结构的粉末.其显微硬度在球磨初期迅速增高,延长球磨时间,增高速度减慢最后趋于稳定.而延-脆组合的Fe75Si25粉末在球磨初期则形成具有弥散复合结构的粉末,其粒度变化在球磨初期与Fe50Al50及Fe50Nb50不同,无明显增大趋势.对Fe-M机械合金化的产物进行了热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8.
可交换厄米特矩阵乘积的特征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A,B为n阶不定厄米特矩阵,且AB=BA;μi,γi及λi分别为A,B及AB依升序排列的特征值.给出的上界λk≤(μl-k+1-μ1)γl+μ1γ1(k=1,…,l)及下界λ≥(μk-l-μ1)γl+1+μ1γn(k=l+1,…,n)(其中l是B的负惯性指标)以及一系列结果改进了一般估计:min{μ1γn,μnγ1}≤λk≤max{μ1γ1,μnγn}.  相似文献   

19.
用直流平面磁控反应溅射制备了含氢非晶态碳膜(α-C:H),在0.35-2.5μm波长范围内确定了它的光学常数n,k与禁带宽度,包括刚沉积(AD)与经真空烘烤450℃40min(HT)的α-C:H膜。红外透射谱、拉曼光谱与电子衍射等分析表明:α-C:H为无定形碳与金刚石共存物。热处理后,C-H与C=O键减少,而C=C键增加。α-C:H作为减反射膜的α-C:H/渐变SS-C/Al选择性吸收表面,具有太阳吸收率α≈0.93(HT).发射率ε≈0.06(8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Al-Si合金铸铁的组织结构Al含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中Al中Ak范围内,Al-Si合金铸铁的石墨数量、α相、M3C和ε(AlFe3C)相均l含量而有规律地变化。当Al质量分数小于4%时,石墨数量l含量增加而增加,M3C随之减少,α相增加;当Al含量大于4%时,石墨数量随Al质量分数增加而减少,ε相随之增加,α相减少。上述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可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解释,通过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