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全面提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给银行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银行监管的法规环境、监管体制、监管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安全监管等问题,提出了制定银行业信息化监管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银行业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正确处理监管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的关系、重视金融信息安全性监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在全面提升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给银行监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针对信息化条件下的银行监管的法规环境、监管体制、监管信息系统、信息共享、安全监管等问题,提出了制定银行业信息化监管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银行业信息化监管体系、加快银行业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正确处理监管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的关系、重视金融信息安全性监管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简论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小芳 《科技信息》2010,(3):375-375,378
金融危机背景下,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对银行业进行有效监管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尽管我国银行业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着监管方式不先进、风险防范制度存有缺漏、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监管手段方法较为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健全银行监管法制体系、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方式、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才能推动我国银行业监管与国际接轨。从而使我国的金融繁荣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官方监管、市场监督和内部审计是银行监管的三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喆 《科技资讯》2011,(11):163-163,165
分析银行监管的存在主要问题;给出银行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改进银行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提高监管有效性,阐述官方监管、市场监管与内部审计三大支柱是促进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最佳银行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5.
差异化监管是银行业差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以中国大、中小商业银行差异化资本监管为研究对象,从稳定性、盈利性、公平性、发展性四个层次依次实证分析中国当前差异化资本监管政策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在中国2009年至今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标准之后,差异化监管的关键已不在于数量上的施压,资本监管的数量调整已不能带来银行业多项指标的显著变化,而应加强对大、中小银行资本监管在结构上的差异化调整,提高中国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是保障我国银行业稳定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但银监会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体制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应从监管理念、监管法律体系、监管机构相互协调的机制等几方面入手,对我国银监会体制进行深层次改革,从而为完善金融法制做良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7.
中国从近代开始就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银行监管及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金融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的建设起步于清末。这个时期的银行监管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大的缺陷。清末银行监管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总结与反思。  相似文献   

8.
银行监管作为国家对市场进行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重要的政府监管职能。明确银行监管的对象,探讨银行监管相对人具有的权利义务,对实现银行业的依法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金融系统的稳定与繁荣是国家经济兴旺发达的前提和基础,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监管是保障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建立了银行监管问题的非合作模型.通过对该模型混合策略分析,从理论上建立了预防银行违规的思路.并阐述了提高监管政策的科学性,改进监管技术手段,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银行体制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业各项经营活动及其后果往往难以通过现行法律制度得以完美解决。同时若银行监管机构职能行使出现障碍,则须透过寻求监管制度创新等方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银行业的监管与控制。此时,银行业监管创新工作重点应是确立有效银行监管法治理念、调整银行监管协调合作机制、推动银行监管制度创新统一、建立与巴塞尔协议相适应的有效银行监管规则、全面加强国际层面银行监管法制合作等,从而构建有效银行监管法律平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内金融市场正式进入对外开放的又一新阶段,本文简要概述了外资银行顺利进入我国后的发展进程和经营状况,并且对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银行业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作出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对策,如促进国内银行改革,完善公司治理;转变经营机制,提高银行盈利能力;建立健全银行业市场竞争体系;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力度等等,旨在推动我国银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银行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和来自外资银行的挑战以及影响中国金融安全的内部因素等方面揭希了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面对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以及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从改善制度安排、加强银行业监管、进行银行再造以及加强与外资银行合作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利率市场化环境下我国银行业有效监管的原则与路径选择的研究,为金融监管部门通过有效监管促进银行业改革发展和转型,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温春福 《科技资讯》2011,(3):244-245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银行监管的权威监管主体;我国银行监管体系已经形成;银行监管以保护存款人利益、增进市场信心、提高公众金融意识、减少金融犯罪等四个为目标,而以保护存款人利益为最高目标;阐明银行监管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金融监管是伴随着银行危机的局部和整体爆发而产生的一种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及确保存款人利益的制度安排。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伴随着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而逐步演变的。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从监管成本来看,我国对金融业总的监管成本很高。成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就能够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公共事业逐步走上了政府监管.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改革发展道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按照公用事业的属性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来衡量,这种改革仅是刚刚开始,政府监管面临着不少矛盾和问题。据此,本文创新性地对监管重新界定,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监管组织的重新建构上,并基于此提出完善监管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欧阳宏 《科技资讯》2006,(32):183-183
银行监管足金融主管机构对银行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管理,包括市场准入监管、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与年度考核、合规性枪查,日常现场监管等。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尚存在金融法规不健全,非现场监管指标欠科学,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需尽快更新手段和系统,制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与监管指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化优势,加强相关部门信息的沟通和结论的互认,以使银行监管走上更健康、更全面的运行轨道,从而促进我国金融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我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在借鉴国际社会银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监管有效性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银行监管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银行监管收益指标中的稳定性指标比较理想,但存款人保护等指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银行监管成本高,即银行监管应在提高各项收益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削减监管成本.  相似文献   

19.
孔祥婷 《科技信息》2010,(34):I0054-I0054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明确国有资产监管主体,落实国有资产监管职责,确定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责,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国有资产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国有资产的监管体制的改革也逐步深入。尽管近两年《物权法》和《国有资产法》相继颁布并实施,但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依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