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璀  段光中  刘松平 《科技资讯》2012,(30):146-147
为了顺应当前软件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化的发展需求,改善软件工程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软件工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构建了课程知识体系,大胆将理论知识糅合到实践教学中。该教学改革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掌握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先进方法和最新技术,且为后续深入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解华 《科技信息》2011,(18):252-252,254
软件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程性课程,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环节上存在很大不足,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例并不多,这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软件工程课程的特点,并指出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边做边学的软件工程教学新方法,给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方案。通过近几年的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相关研究,以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概念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与传统软件工程之间的差别,给出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概念模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贾岩 《科技资讯》2011,(6):57-5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软件工程的相关学习和研究心得,以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与传统软件工程之间的差别,给出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工程概念模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鑫  傅彦 《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Z1):247-249,268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工程型专业,该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造就符合产业需求的软件工程师人才。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与体系是十分关键的要素。文章在分析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要求基础上,探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给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方案。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以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评价手段。以期待这些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对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零距离对接。  相似文献   

6.
贾艳波 《科技资讯》2011,(11):171-171,173
由于单一的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方法不适应民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本文以项目教学法为基础,借鉴实际软件开发模型的思维方式,提出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特色的专业实训的实践教学具体实施方法,为同类民族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结合大连交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顺应"工程教育"和"新工科"的潮流,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通过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课程设计,综合实践及软件实践环节进行了研究和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实践内容和流程。在教学方法上,充分发挥软件工程双专业特点,挖掘软件工程与实际专业的密切关系。采用案例化教学方式,将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原理、技术、方法应用到案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实现紧缺软件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抽象、内容广泛、理论和实践并重。文章根据《软件工程》的特点和目前教学现状,围绕课程的师资队伍,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实验实践等方面,主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以案例教学、项目实践、实战为教学核心价值体系,重点在“教、学、练、战”四个方面深入探索软件工程实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9.
《软件工程》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本文结合《软件工程》的课程特点,阐述了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以案例教学方法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加强实验和实践两个重要环节的教学思想,为如何教好和学好《软件工程》这门课程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软件工程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强化基础、注重实践。给出了一种软件工程专业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课程设置,将程序设计类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既保证了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程序设计基础,又深化了软件设计开发方向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在课程的内容上,也有别于传统的课程设置,强调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高勇  吴霞  党睿  范晓勇  陈碧  王战辉 《科技资讯》2014,12(22):157-157
《工程力学》课程是过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通过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和动手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课程敏捷方法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软件瀑布开发模型开展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与当前中、小(微)企业普遍采用的轻量级软件项目敏捷方法相脱节。针对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个敏捷方法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框架。该框架强调轻量级软件项目的快速迭代与多元化的实践过程考核体系,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把软件工程敏捷方法的实践教学框架充分应用于该课程的SPOC线下学习环节,与线上自主学习形成无缝衔接,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一门重要学科,主要研究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普遍原理和技术。通过详细地分析软件工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的效果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软件工程经历了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的转变,实践证明了这种转变的成功。相对软件工程更为一般化的系统工程,也遇到了系统日益复杂的问题。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是对建模(活动)的形式化应用,以便支持系统要求、设计、分析、验证和确认等活动,这些活动从概念设计阶段开始,持续贯穿到设计开发及其后来的所有寿命周期阶段。MBSE采用从统一建模语言(UML)发展而来的系统建模语言(SysML)构建系统模型,其本质是面向对象的系统工程(OOSE),也将获得类似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OOSWE)的优势,而且MBSE的工作流程,应以面向对象为指导原则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 culture is integrated to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China, which will absolutely add more vitality into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Engineering culture is an integration of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engineering culture. However, engineering culture development enjoys its own particularity as a project is constructed once only within a limited period of time. This paper gives affirmative opinion that engineering culture development in large-scale projects backs project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engineering culture development in Sutong Bridge Project and after deepened analysis, proposes new thinking pattern of engineering culture development in large-scale projects in a systematic manner, including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engineering culture, principle and contents of engineering cultur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efficient method in respect of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culture, and therefore provides a standard reference and systematic thinking pattern for engineering culture development in future large-scal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6.
由于社会与企业对软件工程人才需求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使得如何设置并优化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型软件工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软件工程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了软件工程专业多层次课程体系,建立了多层次实践环节体系,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建立了软件工程专业教育平台,从特色专业教育、实训平台、精品课程、远程辅导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实训、就业等多方位资源,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就业率稳步提高,社会认可度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软件设计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卫  赵静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71-72,80
《软件工程》与《通信软件设计》是网络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在"理论+实践"的传统教育方式中,前课程突出理论性,后课程突出实践性。学生以任务向导形式学习,缺乏参与性,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将两门课程结合起来,学生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好地掌握了《软件工程》实践性的一面及《通信软件设计》理论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8.
基于Trackrecord的软件缺陷分析统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软件工程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Trackrecord的软件缺陷分析统计系统。长期以来。软件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软件缺陷跟踪技术也因此成为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文中主要提出软件缺陷度量应用模型的解决方案.结合理论和实践选取了对软件缺陷数据分析统计的方法。并研究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实验、实践、实训一体化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体系,通过组建软件实践教学的管理平台,强调软件工程过程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并设置了相应的实践成绩考核方法,以期为当今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成果和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