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提起胆固醇,许多人就会产生一种厌恶感。确实,血清中胆固醇过高会引发心脑血管等疾病,但从饮食中摄取胆固醇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胆固醇是支撑  相似文献   

2.
胆固醇是一种由肝脏制造的蜡样物质,它对维持细胞膜和构成某些激素起着关键的作用。胆固醇经血流以一种大颗粒的脂蛋白沉积在血管的不同部位。低密度的脂蛋白胆固醇(LDL)又称为“不良的胆固醇”,其中一些沉积在动脉壁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属“好的胆固醇”,它能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相似文献   

3.
胆固醇对心磷脂脂质体多形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崎唔 《科学通报》1988,33(19):1505-1505
胆固醇是生物膜上重要组分,它在生物膜上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如调节生物膜膜脂的流动性,影响膜的通透性等。关于胆固醇对生物膜上心磷脂多形性的影响过去报道极少,并认为胆固醇对心磷脂无明显作用。本文研究了胆固醇对牛心心磷脂脂质体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胆固醇能促进心磷脂脂质体从脂双层转变为六角形Ⅱ结构。  相似文献   

4.
加州的研究人员发现,由人体内血细胞产生的激素能明显地使人体内胆固醇量减少。据负责这个研究小组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医学院的Seephen D.Nimer博士说,用激素降低人体内胆固醇量比病人直接服用降胆固醇药物的效果要好得多。目前,人们尚不清楚激素是如何使人体内胆固醇量减少的。  相似文献   

5.
引起心脏病的主要因子有胆固醇上升、高血压、抽烟过度等.其中重要的是血液中胆固醇增多. 脂肪的摄取量和血液中的胆固醇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当大量摄取不饱和脂肪酸时,则胆固醇量就变多.摄取糖的种类对动脉硬化有很大的影响:果糖、蔗糖比萄葡糖、乳糖容易引起动脉硬化.若多吃纤维素或果胶类食物,则体内胆固醇难于累积,而且果胶有促进体内酸性类固醇的排泄作用.  相似文献   

6.
198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M.布朗与J.戈尔德司坦,他们对于胆固醇代谢及有关疾病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血液中胆固醇的主要载体是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机能是将血液中的胆固醇移入成纤维细胞及肝细胞内。血液中的胆固醇异常增高,引起黄色瘤与动脉粥样硬化,这往往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7.
彭图治 《科学通报》1990,35(19):1504-1504
胆固醇是一种重要的生化物质,对心血营病的发生有很大影响,有关研究颇受人们关注。在胆固醇分子中,除去一般烷烃结构外,仅有一个独立的双键和羟基,经典极谱学认为,这一类官能团不能在电极上还原或氧化,即不具有电活性。作者发现胆固醇在悬汞电极上有明显的吸附现象,吸附后的胆固醇能够发生电极反应。本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胆固醇吸附的条件和性质,并对电极上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美国医学会杂志》(Journalof the AmericanMedical ASSN.)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发现:在饮食中添加几种降胆固醇食品,如大豆和坚果,降低有害胆固醇的效果比进行低饱和脂肪饮食要好得多。将近六分之一的美国人总胆固醇水平偏高,跟那些总胆固醇水平属于正常范围的人相比,偏高的人罹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性几乎高出一倍。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致心脏病的疾患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种必要条件。在血液中以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转运胆固醇。这些颗粒通过肝细胞的内吞作用率决定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该过程主要由LDL受体及其2个配体载脂蛋白(apo)-B100和apo-E介导。然而,充分说明LDL受体基因缺陷所致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脂蛋白代谢,需存在有另—apo-E专一性脂蛋白受体。至今,apo-E受体还  相似文献   

10.
即使在最佳情况下,在作血清胆固醇测量中也会出现某些偶然性的差错.多数流行病学家认为这类偶然性差错将会在最后分析中被清除掉,特别是牵涉到对成千上万人的研究.降低胆固醇的积极倡议者讲降低人口的胆固醇1%将会降低2%心脏病患者,Peto更  相似文献   

11.
申同健 《科学通报》1990,35(4):296-296
大量研究确认,人类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危险性,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有密切关系.高密度脂蛋白能够将外周组织的胆固醇转移至肝脏代谢排出,从而防止了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载脂蛋白AI(简称做apoAI)是高密度脂蛋白中主要蛋白成分,在胆固醇的转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比胆固醇更为有害的物质。这种新发现的物质名为高半胱氨酸,是一种人体自身合成的酸,它能够堵塞血管,其危险性比胆固醇高3倍。但是这种物质比胆固醇容易消除。叶酸、维生素 B_6和维生素 B_(12)的组合,可抵消其有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引起心脏病的主要因子有胆固醇上升、高血压、抽烟过度等。其中重要的是血液中胆固醇增多。  相似文献   

14.
祁颂平 《科学通报》1989,34(7):547-547
胆固醇是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成分,不同细胞膜脂中所含胆固醇量仅限于在很窄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高于健康人。血管内皮细胞胆固醇与磷脂的克分子比值(C/PL)升高,是使屏障功能紊乱,血管壁受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活血化瘀复方中丹参、川芎及赤芍为最常用的单味药。它们所含有的成分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脂质双层膜的物理状态,改变膜蛋白的脂类环境,改善膜的功能和代谢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5.
198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奖者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胆固醇代谢调节机理而荣获198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85年10月14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宣布,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布朗(Michael S.Brown)和戈尔茨坦(Joseph L.Goldstein)两医生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胆固醇代谢的认识,从而使人们对血胆固醇水平过高所致疾病的治疗大为改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美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它与一些环境因素有关,其中包括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饮食.  相似文献   

16.
根据52只纯种家兔胆固醇血清浓度C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P,求出P=0.00011C~(1.8)。提供了胆固醇诱发斑块是自催化反应的线索。  相似文献   

17.
最近6年对美国35万多名中年人的调查,证实冠心病的总死亡率和死亡都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有强相关。血清胆固醇一旦超过6.5毫摩尔/升(约占人口数的15%),死亡率就急剧上升。在英国,最近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患这种程度高胆固醇血症的人有30%。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项新的研究成果揭示了胆固醇与心脏病具有连续相关关系.这项大规模研究由国立心脏、肺与血液研究所资助,历时6年,对18个州的356 000千人做了详尽的跟踪研究.血液胆固醇含量在182毫克至202毫克间-这在以前属于低风险值范畴-的被跟踪对象比胆固醇含量平均为164毫克的对照组死于冠心病的概率高31%.实际上,在此研究过程中,胆固醇量在167毫克至202毫克的研究对象几乎有20%的死亡与冠心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少心脏病的风险,老年人需要更多的维生素C,同时还应保证足量的维生素D,以增强骨骼. 据美国波士顿图夫茨大学老年营养研究中心最近对680名年过60岁的老年男女调查研究,证实VC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胆固醇).HDT胆固醇能防止动脉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心脏病的发作.不过,研究者们指出,随着岁龄的继续增长,VC的效果开始下降,到80岁以后,就不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存在于细胞膜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通过与血清LDL发生特异性结合,调节细胞的胆固醇代谢,1974年Goldstein和Brown首次提出LDL受体功能异常是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病因,至198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