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选取1949—2010年兰州市清真寺的空间矢量化数据,通过应用标准差椭圆法(Standard deviational ellipse,SDE)和重心迁移模型,分析了兰州市清真寺自1949年以来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清真寺空间分布经历了明显的"集聚—相对分散—分散"的变化趋势,并向西北方向延伸.(2)清真寺重心表现出由靖远路街道—临夏路街道—西园街道的移动轨迹,相比七里河区,城关区清真寺空间变化较为稳定.(3)清真寺空间格局演化经历三个时期,依次是1949—1978年集中式扩散,1979—1990年跳跃式扩散,1991—2000年、2001—2010年核心—边缘式扩散,并呈倒"T型"模式.(4)其空间演化主要受宗教政策与制度,人口增长与流动、经济发展与转型以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干旱区生态城市兰州市的不同功能模块为研究对象,在各模块污染指数和适宜度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位理论和方法,分析了2002-2006年兰州市不同功能模块生态位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气、水和声环境的污染生态位呈下降趋势,城市绿化适宜度生态位呈上升趋势,自然生态环境系统明显改善;第三产业模块生态位上升趋势明显,第二产业模块生态位处于较高水平,而第一产业模块生态位变化不大,经济系统的产业格局逐步趋于合理;社会基础设施、社会资源配置和社会生产与保障模块均呈上升趋势,只有人口模块呈下降趋势,社会系统在较低水平上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环境建设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农业与城市关系紧密,在城市的环境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都市农业所处位置,分别探讨了市区、近郊和远郊的都市农业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并对都市农业规划与实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广州市统计年鉴中的能源消费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2000~2010年间3次产业及其主要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结构,再对碳排放量与强度进行了估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广州市已经迈入过渡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和强度、碳排放量和强度都高于其它2个产业,尤其是轻工业行业的造纸及纸制品业,重工业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碳排放强度也有待改善.因此提出了广州市应迫切对第二产业的内部行业进行全面深入的革新和优化,特别是轻重工业中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较大的行业,同时应加快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并提出促进广州向低碳城市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潜能模型的城市同城化透视——以厦门漳州两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城化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概念,是深化城市发展的城市相互作用模式。文章选取厦门、漳州两市2003及2009年的3次产业产值为基本数据,采用改进潜能模型从3次产业场强占比以及3次产业紧密-竞争腹地的角度分析厦漳同城化,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场强占比表现为漳州市强于厦门市,第二、第三产业场强占比则为厦门市强于漳州市,表明了厦漳产业互补,并在空间上展示了较好的耦合比例,为厦漳同城化产业耦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漳州市第一产业紧密腹地在厦漳城市中占据较大的优势,厦门市第二、第三产业紧密腹地则是厦漳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核心;厦漳城市产业互补,为厦漳同城化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诠释了厦漳同城化的可能性及必然性,并为厦漳同城化后的产业布局、功能分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同城化是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新概念, 是深化城市发展的城市相互作用模式。文章选取厦门、 漳州两市2003及2009年的3次产业产值为基本数据, 采用改进潜能模型从3次产业场强占比以及3次产业紧密 - 竞争腹地的角度分析厦漳同城化, 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场强占比表现为漳州市强于厦门市, 第二、第三产业场强占比则为厦门市强于漳州市, 表明了厦漳产业互补, 并在空间上展示了较好的耦合比例, 为厦漳同城化产业耦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漳州市第一产业紧密腹地在厦漳城市中占据较大的优势, 厦门市第二、 第三产业紧密腹地则是厦漳城市第二、 第三产业的核心; 厦漳城市产业互补, 为厦漳同城化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 诠释了厦漳同城化的可能性及必然性, 并为厦漳同城化后的产业布局、 功能分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县域凭借资源优势和市场机遇,使得以煤炭资源为主要生产对象的第二产业迅速成为主导产业.本文运用变异系数、人均产值系数和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对2005年~2015年山西省17个资源型县域总体经济和第二产业发展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资源型县域经济呈现发展差异在波动中逐步扩大的趋势;(2)第二产业在山西省和全国产业发展水平中具有较高地位,相对优势明显;(3)空间上,第二产业专业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呈"火"字布局;(4)第二产业发展机制类型主要分为结构优化且竞争力增强型、结构优化但竞争力减弱型.  相似文献   

8.
黄群玲  刘晓平  梁琪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6):100-102,122
2008年中山市经济在广东省排名第五,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仍然偏低(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差为23.6%),休闲产业等第三产业应成为中山市未来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张王牌,并列入中山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中山市休闲产业可以分为文化产业、休闲旅游产业、休闲体育产业、休闲娱乐产业四大类别,每个产业的发展既要因地制宜,又可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布特点及不同城市化阶段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随着上海城市化的深入,热环境空间结构趋于复杂,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热环境格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演变特征.结合景观格局指数与转移矩阵对热环境的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主城区及近郊区内的低温斑块等级上升明显,热环境格局的聚合度显著下降,景观多样性指数明显上升.优化发展阶段,主城区内强热场面积下降,近郊或远郊地区强热场明显增加,总体热环境格局的聚合度及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减弱.本次研究结果展现了城市化不同阶段中城市热环境格局的分布与演变特征,为科学制定应对城市热岛问题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杭州与长江三角洲五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芝青 《杭州科技》2001,22(1):36-38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1999年,杭州与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无锡等5个主要城市人均GDP都已超过2000美元,工业化已达到一定阶段。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表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发展就会超过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推动力。将杭州与上述5城市三产指标进行比较研究,欲反映10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也是对杭州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第三产业所处地位的一个表述。1 第三产业总量、速度及功能比较表1 1990、1999年各城市三产构成情况表城市19901…  相似文献   

11.
在GIS技术支持下,选取1997,2003,2009,2015年4期陆地卫星Landsat TM遥感影像,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提取研究区各时期城市建成区基础数据.利用各模型参数,对研究区1997-2015年城市扩展数量变化、形态变化、空间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数量变化上,城市扩展整体显现出"增长规模大,扩展速度快、强度高"等特征,但扩展速度仍略低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2)形态演变上,受地形因素、交通、产业外溢等影响,扩展区域布局松散、边缘形态稳定性较差,紧凑度随年份增长逐渐降低,分维数波动剧烈程度从大到小逐渐向"降、升、降"趋势演变.(3)空间变化上,为寻求更多用地资源,城市扩展重心轨迹朝"西北、东北、西北"方向偏移,扩展方向主要集中在NE-NEE方向上的渝北、江北等区域,中心城区扩展模式逐步向"紧凑圈层模式、外部扩展模式、跳跃组团模式"转变.未来该区域城市发展应加强空间一体化管理,保留城市特色多维形态及人文传统,打造出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魅力城市.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优特蔬菜栽培制度问题,根据佛山地方气候特点,并结合蔬菜生物学特性,研究了不同类型蔬菜之间的搭配和布局问题,提出了大宗品种与精细品种搭配、近郊发展以短期叶菜为主、城市中远郊以粗细长短相结合、间套混作的立体栽培四种模式,为新优特蔬菜周年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戚路辉 《科技信息》2013,(23):21-22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各个大城市都相继提出土地上的"腾笼换鸟"与产业上升级改造,城市总体规划也做出相应城市结构拓展的调整,但这对作为第三产业的重心——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载体的商务办公空间布局是否会产生结构拓展是本文的研究中心。本文通过分析广州市总体规划对商务办公空间的开发与布局结构影响,发现商务办公空间有着强烈的聚集特征,城市总体规划对商务办公空间的布局影响的作用有限,其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  相似文献   

14.
能源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该文通过数据调研及碳排放估算,对辽宁省2005~2010年能源消费及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05年以来辽宁省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煤炭和石油消费量在总消费量中的比例超过95%,是辽宁省的主导能源.2005-2010年,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逐年降低.辽宁省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主导地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高到底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5.
在描述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界定城市竞争力概念,构建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了北京全球城市竞争力及基于新产业类型划分的产业结构演变,提出选择合理模式来提升北京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最后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数据显示,1995年~2003年期间,北京在全球的城市竞争力是不断提升的,但是,与同等级的其它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全球化时代,环境政策的合理性不能以其严格程度来评价,而在于这种环境政策是否符合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城市政策制定者应该在城市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之间找到合理的结合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推动城市以最少的资源投人和最小的环境代价,快速、稳定、均衡并可持续地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贵阳市人口老龄化的乡镇空间格局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区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变化特征,可为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人口、经济和社会差异化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基于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2000年、2010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变异系数法和空间冷热点分析对贵阳市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年贵阳人口老龄化在空间上呈现中心高、近郊次之和远郊低的特点,2010年则呈现中心高、远郊次之和近郊低状态;2000—2010年人口老龄化空间变动呈由内到外的城市圈层递增态势。2) 2000—2010年贵阳市乡镇老龄化在全局空间上集聚效应放缓,而局部空间自相关以正向空间彼此连接。3) 2000—2010年贵阳市各乡镇人口老龄化变异系数大体呈现由近郊区龚家寨街道向外先递减再增加规律。4)2000—2010年贵阳市老龄化冷热点空间呈现显著的转移与扩散态势。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5—2009年统计资料,在分析日照市三产业结构发展演变基础上,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把山东省作为参照系,全面分析日照市三产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日照市三产业发展比较顺利,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三产业结构中夕阳产业的比重过大,三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相对较强.其中第一产业的竞争能力在逐渐减弱,第二产业的竞争能力最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优化日照市产业结构的如下建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发展新兴服务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巩固发展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文章以山东省各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挖掘软件中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各市从综合经济实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环境五个指标方面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聚类分析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以及该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异同点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而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山东各地区的经济类型,可为提高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交通拥堵是当今大城市疾病之一.为了探究疏解人口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影响,文中以我国35个主要城市为例,采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城市人口密度与城市交通拥堵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若仅仅通过降低城市人口密度不一定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与城市路网密度呈显著负向关系,汽车保有量、城市第三产业与城市交通拥堵呈显著正向关系.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不仅需要疏解人口,更应合理布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采取紧凑式人口布局与分散式服务业布局模式,缩短居民通勤距离.此外,应提高城市路网密度,灵活采取机动车限行政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次产业信息熵的变化特征可以对区域和城市的产业发展进行阶段划分。首先是以第一产业占优势的低熵阶段,然后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相对低熵阶段,最后是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低熵阶段。在这几个低熵阶段中,交替出现一、二产业均衡和一、三产业均衡的相对高熵阶段以及三次产业比较均衡的最高熵阶段。借助山东省和淄博市建国以来的数据开展了案例分析。有关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研究中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