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新疆八所高校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了解目前我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课程学习现状及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发现影响学生汉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因素,并试图在口语教学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测试是检验学习结果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任何一种测试都会对参与其过程中的所有事物产生效应,或正面或负面,或显性或隐性。新疆高校自2010年起对少数民族学生逐步开展MHK(民族汉语水平考试),取消之前的HSK考试,目前MHK已成为检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唯一考试形式。文章从测试者的备考情况和对测试的评价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分析问卷收据,力求找出MHK测试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行为产生怎样的反拨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新疆八所高校针对汉语言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将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探讨了目前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汉语言专业学生汉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对于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汉语更像是一门外语.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缺乏对汉语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在不广泛使用普通话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汉语教学是十分困难的,它首先需要老师打破以往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将学生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核心,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感情投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最终实现在少数民族中实现汉语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艳 《长沙大学学报》2010,24(4):102-104
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认知机制和意象图式可用以解释英语空间介词on的语义延伸。而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空间介词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扩展延伸,隐喻认知机制则使空间介词具有很大的语义生成力。  相似文献   

6.
英语中的介词数量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多义词,但这些意义都是相互联系的。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介词意义的扩展是从最初表示的方位意义到表示抽象概念的一个过程,介词所表示的方位意义是介词意义扩展一隐喻化的重要过程的基础。文章主要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通过简单的英汉对比来浅析方位介词意义的扩展及其对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带来的影响,希望能够在日常的介词教学中帮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介词的隐喻意义,促进介词的习得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宋昕  苏畅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21,23(6):547-550,573
以英语的空间介词in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目的是在长时记忆中通过隐喻建立映射,重点探讨结合认知负荷理论优化控制的英语介词认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研究显示通过对介词内部结构的划分,图表方式的呈现,以及寻找与现存认知结构实体相结合的知识点,可以优化控制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英语介词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8.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语言学习方面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群体。除了自己的母语和第二语言汉语之外,英语成为第三种语言。在语言学习的五项技能中,英汉翻译对他们来说尤为复杂,因为这不仅涉及到英语的理解,还涉及到汉语的表达。本研究运用实证的方法,调查了新疆三所本科院校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学生的英汉翻译情况,探讨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以及他们的汉语水平与翻译学习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作为介词的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文章利用隐喻、“非终结性动词”以及认知图景等理论,从历时的角度,对“非终结性动词”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提出“相对非终结性”的说法,解释了部分“通过”从动词向介词衍化以及语义发展的过程。同时分析了动词义和介词义之间在语义上的延续。最后阐述这种探索方法给予汉语介词研究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介词是英语中最活跃的词类之一,其用法的复杂性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传统的介词教学往往是给出介词的意义,然后用例句加以解释,可结果学生对介词的区分往往仍含糊不清。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最活跃的部分,不仅是人们思维表达的一种系统方式,也是介词语义发展的重要机制。因此,隐喻可以为掌握介词语义及用法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视角。本文即是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尝试运用空间隐喻理论分析介词over并提出其对英语介词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任务式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尤其是高校理科生的汉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文章在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理科生汉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任务式教学法的几点启示及教学建议,希望能为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家常称“英语是介词的语言”,可见介词是英语中很重要的词类,它使用频繁,含义广泛,搭配较多,其表达方式与汉语有一定区别.除了一些介词短语或习惯用法有特定的含义和解释外,大量的介词在翻译时可依其基本含义对号入坐,很多情况下,可以而且有时必须采用与原文形式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进行翻译,使其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本文试图从介词这个词类总体出发,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探讨介词的汉译法.  相似文献   

13.
汉语介词与英语介词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汉语介词与英语介词在性质、分类和语法特点上的异同,并对英、汉介词结构功能、语义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汉语情态动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数目有限,但意义复杂,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偏误最多的"要"为例,通过收集到的大量语料,说明情态动词的根情态义学生较易掌握,偏误主要集中于认识情态义上,同时认为汉语情态动词语义—形式的多重对应也是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朗读在汉语教学和学习的作用不可忽视。针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汉语教学的现状,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具体特点,阐明在汉语教学和学习中进行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从而在汉语教学和学习中引起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交际,是要将语法教学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相结合。任务型教学法正是把语法教学放入实际的语言交际环境来进行的教学法。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适用于少数民族的汉语口语教学。在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实践申引入任务型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语言学习动机,从而使其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及课堂反应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少数民族汉语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其特殊的背景,变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加强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现实、意义重大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隐喻是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城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城的过程。隐喻可以使人们在不同事体之间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介词在其空间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产生了大量不同的义项,发展了丰富多彩的隐喻含义,并最终形成了介词的多义性网络。介词under的原型义及在数字、条件和抽象概念等方面的意义延伸,值得进行系统性地研究分析。从认知学的角度运用空间隐喻对介词惯用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对英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基础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学生除了要学习民族语言和汉语外,还要学习外语(一般为英语)。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教育的根本特点是基于双语基础上的英语教育,双语教育是英语教育的基础,平衡的双语能力与少数民族的第三语言学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与作为母语学习时的差异,提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借鉴当代功能认知语言学理论成果。用原型范畴学理论解释了留学生汉语学习中一些常见错误,并以次序相似动因为例。介绍了利用相似性理论解释不同类型的偏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