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分子改良后的木聚糖酶对芦苇浆进行生物预处理,考察了改良木聚糖酶辅助漂白的效果。结果表明,酶预处理可以降低CEH三段漂白中氯化C段的氯气用量60%。改良木聚糖酶预处理辅助漂白芦苇纸浆最佳条件为:pH为7.0,温度60℃,浆浓(质量分数)5%,酶用量12μmol/(min.g),预处理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C段氯用量降至对照的40%时,酶处理漂后样品白度可达到84.0%(ISO),高出对照样的白度3.7%(ISO)。改良木聚糖酶预处理还能够改善纸浆漂后样的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对蔗渣氧脱浆二氧化氯漂白的主要工艺参数(ClO2用量、NaOH用量和漂白时间)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工艺参数与纸浆卡伯值、白度及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产生量之间的二次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实验设计建立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失拟不明显;3个工艺参数对纸浆卡伯值、白度及AOX产生量的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依次为ClO2用量、漂白时间、NaOH用量;在优化模拟得到的较佳工艺条件(ClO2用量0.79%,NaOH用量0.43%,漂白时间53 min)下,纸浆卡伯值为1.83,白度为73.3%ISO,废水中AOX质量浓度为10.8 mg/L,与验证实验得到的纸浆卡伯值(1.76)、白度(75.0%ISO)和废水中AOX质量浓度(11.3mg/L)接近.  相似文献   

3.
采用漆酶处理国产旧瓦楞纸箱(LOCC)原料增加纸浆强度,对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成纸纤维表面的形态差异,并利用纤维形态分析仪(Fiber-Tester)分析了漆酶处理前后浆料中纤维形态学参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漆酶处理国产OCC纸浆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24 U/g(相对于绝干浆),pH 6.0,温度45,℃,浆浓3%,通空气条件下反应2,h.漆酶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1.5%,湿抗张指数提高12.2%,干环压指数提高7.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0.6%;漆酶/白水体系在最优条件下处理国产OCC纸浆时,干抗张指数提高10.0%,湿抗张指数提高27.0%,干环压指数提高10.5%,湿环压指数提高幅度最大为24.9%.经过漆酶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纤维形态学参数无明显变化;而经过漆酶/白水体系处理后的纤维间产生更多的连接膜,纤维的粗度由空白试样的136.7 mg/m提高至140.6 mg/m.  相似文献   

4.
酶处理对麦草碱法脱木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在麦草碱法脱木素前对麦草进行酶处理时酶用量、处理时间及洗涤方式等因素对碱法脱木素效果的影响 ,并对酶处理后麦草浆物理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碱法脱木素前对麦草进行酶预处理 ,可以提高碱法脱木素效率 ,降低碱的消耗 ,同时还可以增加纸浆的白度和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生物酶对未漂硫酸盐针叶木浆酶促打浆后打浆度和纸浆物理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酶促打浆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BIO-RE100半纤维素酶在最佳打浆工艺下对打浆功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酶处理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为40℃、酶用量为1000g/t、pH值为6、时间为6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使用生物酶预处理浆料,打浆功耗可以降低33%,纸浆物理性能有所提高.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表面剥蚀程度较大,细纤维化程度有所提高,纸浆纤维切断较少.  相似文献   

6.
采用"玉米秸秆硫酸预处理—浸出"工艺处理含Mn 9.63%(质量分数)的朝阳锰矿.通过试验考察用硫酸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的时间、秸秆用量、温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在秸秆用量2.5 g、时间10 min、硫酸浓度1.2 mol/L、温度80℃时预处理秸秆,浸出温度为90℃的条件下,锰的浸出率达92%,杂质铁溶出率仅为20%.玉米秸秆处理前后FTIR分析结果表明,对秸秆进行硫酸预处理能够破坏难降解的木质素结构,有利于提高锰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7.
低纤维素酶活木聚糖酶对麦草浆的辅助漂白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低纤维素酶活木聚糖酶对麦草浆进行预处理,研究木聚糖酶在氯、碱、次氯酸盐(CEH)三段漂白中对氯气用量的减少以及对漂白过程中纸浆木质纤维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木聚糖酶预处理,在保证纸浆漂后白度的同时,氯气用量可以减少50%;木聚糖酶预处理对纸浆中的木素有脱除作用,且能促进木素在碱抽提过程中的溶出,但木聚糖酶对戊聚糖和纤维素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解作用;酶处理浆漂后的木素和半纤维素的含量略低于未经处理的对照浆,纤维素含量则略高于对照浆。  相似文献   

8.
采用5种蛋白酶分别对鸡肝进行水解,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原料预处理方法、酶解温度、pH、酶用量(E/S)、底物浓度及酶解时间等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Alcalase、Neutrase、Protamex、Fla-vourzyme以及木瓜蛋白酶水解鸡肝的工艺条件.综合比较酶解产物的水解度、氮回收率、感官质量和胆固醇含量发现,Alcalase水解能力最强,且产物苦味较弱;而Flavourzyme所得水解产物感官质量最好,无苦味,且具有较好的鲜味;酶解产物中均不含胆固醇.优选Alcalase用于单酶水解鸡肝,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60℃,pH值8.0,加酶量1.25%,水解时间2.5h,底物浓度7.5%.在此条件下所得酶解液水解度为52.62%,氮回收率为85.32%.  相似文献   

9.
以水蛭为原料,研究不同酶解因素(酶种类、酶用量、酶解时间、pH值、酶解温度、底物浓度)对水蛭酶解产物抗凝血活性的影响规律,优化水蛭的酶解技术参数,并对酶解产物进行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酶解技术条件为,适宜的水解酶为胰蛋白酶,酶用量7000 U/g,酶解时间7 h,酶解pH 8.3,酶解温度50℃,底物浓度14%(w/w)。在该条件下得到的酶解产物抗凝血酶活性最高,达到640 U/g。  相似文献   

10.
以黄粉虫为原料,用酶水解蛋白质,有机酸去除灰分,提取甲壳素.通过正交试验对酶水解条件和有机酸处理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水解最佳的处理为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按1∶1组合、酶用量为1.0%、水解时间为7 h,水解温度为55℃;有机酸最佳的组合为苹果酸处理组合,其酸浓度为15%,处理时间为10 h,固液比为1∶50(g·m L-1).在此条件下所得到的甲壳素,其蛋白质含量为3.39%,灰分含量为0.35%.  相似文献   

11.
采用响应面设计(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遗传-神经网络模型(Genetic algorithm-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GA-ANN)2种分析方法对枫香树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分别采用响应面法和遗传-神经网络法探寻枫香树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RSM优化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50 W、提取时间47 min、乙醇体积分数69%、液料比27∶1,此条件下枫香树叶总黄酮得率为3.12%.GA-ANN优化得到的最优结果为:超声功率350 W、提取时间45 min、乙醇浓度70%、液料比30∶1,此条件下枫香树叶总黄酮得率为3.28%.相比于RSM,GA-ANN优化所得的提取工艺效果更佳,可作为枫香树叶药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嗜热真菌耐热木聚糖酶助漂针叶木硫酸盐浆的应用前景.着重研究了应用耐热木聚糖酶进行生物助漂的酶用量、酶处理的pH值以及漂白用氯量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不影响纸浆的各项性能的情况下,经酶处理的纸浆白度相比对照增加1.06%~5.11%ISO.同时,酶处理纸浆漂白时可减少漂白用氯量.另外,在偏碱性条件下进行酶处理对纸浆漂白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纸浆纤维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酶未对纤维造成损伤,而是改善了纸浆纤维的可漂性.该耐热木聚糖酶非常适宜应用于酶助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蔗渣的酶解产糖率,利用超声波辅助碱预处理蔗渣。碱处理的单因素实验和超声波辅助碱的正交试验表明,超声波辅助碱预处理蔗渣最佳参数为:碱的最佳浓度为1%、最佳处理时间为60 min、最佳处理温度为80℃。在超声波辅助碱预处理蔗渣最佳条件下,酶解产糖率的单因素实验最佳条件为:酶解最佳时间为30 h,最佳酶用量为6.0 FPU,最佳酶解温度为50℃。超声波辅助Na OH预处理蔗渣是一种能有效降低预处理温度,提高酶解产糖量,提高物料的可及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生产成本的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几种酸对猪粪便糖化预处理和预处理后的猪粪便酶解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酸预处理猪粪便优于中强酸和弱酸,而5%盐酸在110℃预处理猪粪便4 h可以使还原糖含量达到46.41%.盐酸预处理猪粪便后,影响其酶解的主要因素是酶用量和底物浓度,酶解试验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45℃、酶用量300 mg/L、底物浓度15 g/L和pH 4.8.酶解还原糖含量达到11.26%.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微波辅助硫酸、氢氧化钠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解糖得率的影响,并对温度、酸碱添加量、预处理时间、液固比4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的最佳条件为:微波-硫酸预处理时,温度190℃,硫酸质量浓度为10 g/L,预处理时间3 min,液固比20(硫酸体积(mL)与玉米秸秆质量(g)之比)条件下,预处理得糖率及酶解得糖率分别为44.6%和30.3%;微波-氢氧化钠预处理时,温度130℃,氢氧化钠质量浓度15 g/L,预处理时间7 min,液固比30(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与玉米秸秆质量(g)之比)条件下,预处理得糖率及酶解得糖率分别为1.5%和80.0%。  相似文献   

16.
研究稀硫酸法、亚硫酸法、亚硫酸盐法预处理的化学药品添加量对棉秆酶水解的影响,对预处理前后的棉秆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3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在固液比1∶4、温度180,℃、保温20,min的预处理条件下,纤维素酶用量(相对于绝干底物)10 U/g、纤维二糖酶用量(相对于绝干底物)3.6 U/g的酶水解条件下,稀硫酸法预处理在98%浓硫酸添加量为5.52%时,棉秆的酶水解转化率为42.63%;亚硫酸法预处理在亚硫酸添加量7%时,棉秆的酶水解转化率为81.25%;亚硫酸盐法预处理在98%浓硫酸添加量0.92%、亚硫酸氢钠添加量为8%时,棉秆的酶水解转化率为70.06%.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亲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和正丙醇与Na H2PO4二元双水相体系萃取盐酸四环素.讨论了盐浓度、[Bmim]BF4浓度、正丙醇的用量、p H对盐酸四环素分配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在[Bmim]BF4浓度为91.93%,Na H2PO4浓度为35.38%,正丙醇加入量为1.11 m L的优化条件下,盐酸四环素的萃取率为96.80%.  相似文献   

18.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秸秆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经不同方法预处理后用于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以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力和滤纸酶(FPA)酶活力为指标,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后续绿色木酶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联合稀酸预处理秸秆最有利于发酵产纤维素酶,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最佳的预处理条件:基质浓度7%,H2SO4浓度2%,在180W的微波功率下处理稻草5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单位能耗的酶活增加量最高,CMC酶活和FPA酶活分别比未经处理的稻草发酵后所得酶活提高了135.6%和82.7%.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酶法提取荷叶中的荷叶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晒干粉碎的荷叶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预处理,稀盐酸浸提,超声波辅助提取,氯仿萃取方法提取荷叶碱。考察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酸度、液料比、稀盐酸浸提时间、浸提液中盐酸浓度对荷叶碱提取率的影响,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所得荷叶碱浓度,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酶的用量为2.667×10-6mol/(s.g),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2h,酶解酸度pH=5.0,液料比为30:1,浸提时间为16h,盐酸浓度为0.5%,荷叶碱的提取率达到1.105%。  相似文献   

20.
耐热耐碱木聚糖酶对马尾松KP浆的助漂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预处理前后纸浆黏度和卡伯值的变化,研究了耐热耐碱木聚糖酶X对马尾松硫酸盐浆预处理的选择性;通 过分析酶预处理对各漂段白度和终漂黏度的影响,揭示了该酶对D0E1D1E2D2漂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耐热耐碱 木聚糖酶X预处理具有较高的助漂选择性,处理后纸浆的卡伯值和黏度变化不大;耐热耐碱木聚糖酶X的适应性较广 ,在pH 8.0~9.5、温度为75~80 ℃范围内都可以发挥其有效的助漂作用;在相同漂剂用量下,耐热耐碱木聚糖酶X预 处理可提高浆的终漂白度,而黏度略有下降,在达到相同白度(90 % ISO)时可减少D0段ClO2用量26 %~27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