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化的采煤方式是现在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煤炭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应用。现阶段中厚煤层的开采方法主要有分层开采、放顶煤开采以及大采高开采。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机械化采煤工艺的现状以及产生的问题.结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的相关情况,对中厚层机械化采煤工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铁生沟煤矿矿区范围内村庄压煤量大面广,严重的影响着矿井的采掘接替.根据铁生沟煤矿具体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南营村的现状,在理论计算、地表移动和变形预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南营村下压煤条带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条带开采方案及其参数.研究表明南营村下压煤采用条带法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可以实现南营村不搬迁的情况下安全采煤.为我矿今后建筑物压煤开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薄煤层煤炭智能开采作业已成煤炭资源开采的重要课题。目前根据采煤设备的不同薄与极薄煤层采煤方法主要为三种:刨煤机采煤法、滚筒采煤机采煤法和钻式采煤机采煤法。钻式采煤机做为极薄煤层煤炭开采、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的采煤设备,由工人在采煤工作面外操作,完成设备在工作面内的破煤、装煤、运煤等,设备检修也都在工作面外巷道中进行,真正实现了无人工作面采煤,且占用人员少,劳动生产率高,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螺旋钻采煤机无人工作面采煤对地质构造适应性强,如果采用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采煤,长壁工作面遇到较大断层时,需重新开切割眼,工作面搬家,费工费时。而螺旋钻采煤机采煤遇到断层时,只需移动钻机到新地点重新定位钻采即可,工艺、操作都比较简单。该采煤法可广泛地应用于开采围岩较稳定的、煤层倾角在-15°~+15°的极薄煤层,并且还可以用来开采边角煤、三下压煤、顶板松软破碎煤层和回收各种煤柱。使用螺旋钻采煤机不仅减少了巷道投入、减少开采对地面的影响,而且可最大限度的回收极薄煤层煤量,有利于提高薄极薄煤层的配采比例,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课题实施,在研究钻式采煤机截割机理基础上,重点研究钻式采煤机小型化及模块化技术、钻具定向钻进技术、自动快速换钻杆技术,多钻头截割技术,开发具有快速、高效、定向钻进的五钻头小型化、模块化钻式采煤机。有效解决螺旋钻式采煤机研制、开发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足;采煤过程中受不同地质条件、钻头和钻杆重力及不平衡力矩影响,使钻头和钻杆在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偏斜,限制钻采深度;钻杆装卸占用时间长,严重影响采煤效率;采煤时钻孔之间要根据顶板情况,留有不小于0.2 m宽的小煤柱,且只有三个钻头开采,采宽小,开采效率和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研制新型钻式采煤机,实现比刨煤机和滚筒采煤机更强的地质适应性。同时,为更快地建立我国更完备的薄与极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满足我国煤矿井下极薄煤层无人工作面智能开采作业的需要。该课题依托单位和协作单位是从事矿山设备的研究、产品开发与制造的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矿业大学,既有专门从事煤矿采掘设备理论研究的教授、研究生,也有长期从事煤矿采掘设备的设计及制造的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产-学-研"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共同进行课题攻关。  相似文献   

4.
生态脆弱区保水采煤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系统归纳保水采技术的研究成果,促进煤理论的发展,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目前保水采煤(保水开采)技术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由此,提出了以控制生态水位为核心的科学采煤技术研究方法,保水位是保水采煤的核心,为今后保水采煤技术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形式下,煤矿开采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在发展现代采煤工艺的同时,继续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采煤工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采煤工艺理论。我国采煤方法已趋成熟,放顶煤采煤的应用在不断扩展,应用水平和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提高。本文就对煤矿开采技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开采厚煤层的主要方法包括:放顶煤机械化综合采煤法、分层机械化的综合采煤法和一次采全高厚煤层机械化综合采煤法。目前在我国的厚煤层开采中,采用较多的是一次采全高机械化综合采煤法。本文对厚煤层开采中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该技术的研究,找出有别于常规的"两软一硬"煤矸互层复合巷支护的理论依据。同时,解决了煤4-2层"两软一硬"煤矸互层复合难采煤综放开采和失修的难题,改善了巷道掘进安全状况,提高了支护效率,为安(口)-新(窑)煤田煤4-2层安全开采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对本矿地质力学规律的研究,“三下”采煤及征迁赔偿等工作受到很大制约。因此掌握本矿区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和变形规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通过对王庄煤矿4326工作面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数据的地质力学分析,得出王庄煤矿放顶煤条件下的地表移动规律,取得了放顶煤开采的地表移动计算参数,为本区域“三下”采煤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井下采煤技术与采煤工艺的选择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我国的采煤技术以及其发展的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对我国的综合化的机械采煤的工艺、连续的采煤工艺、爆破落煤的采煤工艺以及普通机械化的采煤工艺进行了简单的概述,提出了合理的对井下采煤技术的选择及其原则,从而保障我国井下煤矿进行开采的安全性,促进我国煤矿的开采事业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是采煤方法的一次革命,是未来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是采煤方法的一次革命,是未来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煤矿建设及生产过程中,防范和治理瓦斯、煤与CO2突出是矿井实现安全生产的重大难题。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目前惟一开采具有煤与CO2突出危险性的矿区,海石湾煤矿是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力接续矿井,主采煤层CO2含量高,压力大,煤与CO2突出灾害严重。为了应对矿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挑战和煤与CO2突出灾害带来的严重威胁,实现矿井安全、高效开采,实现矿区的和谐发展,通过对海石湾煤矿煤一层(保护层)沿空留巷、Y型通风、连续开采的超远距离上保护层开采及煤二层卸压瓦斯抽采技术研究,探索出开采煤与CO2突出危险矿井的模式,形成适合海石湾煤矿的上保护层开采及卸压瓦斯抽采技术体系,实现矿井的安全、高效、集约化开采。  相似文献   

13.
杨震 《山西科技》2013,28(5):123-125
放顶煤开采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采煤方法之一。介绍了3种放顶煤开采方法的优缺点,从减少端头损失、初采损失和工艺损失3个方面,探讨了提高顶煤回收率的技术措施和煤质管理时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放顶煤的开采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向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或煤壁打孔、高压注阻化剂等技术措施,来消除安全隐患,促进放顶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煤与瓦斯是共生资源,但长期以来,瓦斯是制约煤炭开采的瓶颈.淮南矿业集团在加强矿区瓦斯治理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瓦斯开采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了煤与瓦斯共采的理念,从加强瓦斯综合治理技术攻关、强化瓦斯开采入手,全面开展采煤方法及工艺革新,逐步走出了一条煤与瓦斯共采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6.
张学社 《科技资讯》2013,(31):80-80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指采煤工作面的破煤、装煤、运煤、支护、顶板管理等基本工序都实现机械化作业,实现矿井高产高效集中化生产是煤炭井下开采的发展方向。本文详细对我国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采煤技术在煤炭作业中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龙泉矿井的地质条件及煤层情况,介绍了两种开采方法: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和长壁综采放顶煤采煤方法,通过方案比选,提出了最优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大量现场实测数据和钻探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52采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基于相关规程、相似模拟试验与相邻煤层覆岩破坏实测成果,得出主采煤层52煤具备缩小煤岩柱开采的可行性,为其开采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榆神矿区煤水地质条件及保水开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北侏罗纪煤田煤层埋藏浅,地表生态环境脆弱,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备受关注。目前重点开发的神北矿区和榆神矿区东部,煤层埋深普遍小于150m,开采导致水位下降,诱发一系列表生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矛盾。表生生态环境严格受控于地下水位,采煤过程中,控制地下水位不发生明显下降是陕北生态脆弱矿区保水开采的核心。榆神矿区含煤地层整体向北西倾斜,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向北西方向增大,基岩之上普遍分布有红土隔水层,深入研究煤炭开采过程中不对含水层造成破坏的煤水共生地质条件,确定既可采煤、又可实现水位不明显下降的区域,是陕北生态脆弱矿区保水开采的重要途径。论述了榆神矿区西部区保水开采地质条件,提出了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是采煤方法的一次革命,是未来厚煤层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八条规定:采用综采放顶煤技术开采时,必须符合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按此规定,淮南矿区中厚煤层可以采用放顶煤采煤法.但在回采前需采取区域性防突措施并经评价确保消除突出危险性。另外.由于矿区的煤层松软、透气性低,顺层钻孔成孔长度较短,因此,提高顺层钻孔的成孔长度是提高低透气性煤层抽放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