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葡萄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代谢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材料,在观察其花芽分化的全过程的同时测定生长期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在浙江省宁波地区保温裁培条件下无核白鸡心葡萄花芽分化始于5月上旬,生长健壮的中庸枝当年可完成三级轴分化;次年树体活动后至萌芽前,完成四级轴、五级轴分化;萌芽后至开花前完成花器官分化。试验中发现中庸枝、旺枝、弱枝叶片内可溶性糖、蔗糖、果糖以及淀粉含量差异较大;这些物质的含量与花芽分化的进度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花芽分化进度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2.
在河北省邯郸地区,巨峰萄葡花芽分化开始于4月中旬,4月下旬为花序开始分化盛期。花序开始分化后不久出现二级轴,冬季休眠前分化到三级轴,翌春4月7日花萼开始分化,4月14日花冠开始分化。4月17日雄蕊开始分化,4月19日雌蕊开始分化,4月21日柱头形成,胚珠开始分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香桂花芽分化的形态变化,将分化阶段划分为5个时期:营养生长期,生殖生长锥形成期,花被原基形成期,雄蕊原基形成期,雌蕊原基形成期,历时约4个月.香桂的花芽分化在腋芽上进行.在重庆南山气候条件下,其花芽分化在2月上旬开始,4月底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蓝花丹的花芽分化进程,了解其花期调控关键过程。【方法】试验以6年生盆栽蓝花丹为材料,采用田间观测和石蜡切片相结合的方法,观测花芽的外部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花芽的解剖结构,并划分分化阶段。【结果】蓝花丹的花芽只在当年生枝条的顶端着生,在花芽9个分化进程中,蓝花丹春季萌发枝条的花芽分化时间与各阶段对应进程关系为:①营养生长阶段,在3月中旬至4月5日进行,生长锥窄且细胞排列紧密,此时花芽的外部特征肉眼还观测不到; ② 花芽分化前期,在4月5—10日进行,生长锥开始变厚加宽,此时芽体基部开始膨大; ③ 小花原基分化期,在4月10—15日进行,生长锥形成多个小凸起即为小花原基的原始体,外部的芽体已经有明显的变化,基部膨大,剥开包裹芽体的封顶叶能看见1 mm黄白色的点; ④ 萼片原基分化期,在4月15—20日进行,生长锥凹陷成半月状的小突起,萼片原基形成,此时,幼叶开始展开,花芽明显伸长,芽顶端露出叶片的包裹,芽体呈黄绿色; ⑤ 花瓣原基分化期,在4月20—25日进行,萼片原基内侧开始出现突起,形成花瓣原基,此时花芽开始加宽生长,花芽变得肥胖,芽体呈现鲜绿色; ⑥ 雄蕊原基分化期,4月25—30日进行,花瓣原基内侧形成多个突起,此时花芽伸长生长,芽体明显变长,芽轴伸长,小花芽分离,整个芽体呈现浓绿色; ⑦ 雌蕊原基分化期,在4月30日—5月5日进行,在多个雄蕊中央形成一个突起,雌蕊原基形成,此时整个芽体伸长,萼片形成,芽体暗绿色; ⑧ 花粉形成期,在5月5—10日进行,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雄蕊开始伸长形成雏形,众多的花粉粒在雄蕊上形成,此时小花芽形成,按穗状排列在花序轴上; ⑨子房膨大期,在5月10—15日进行,雌蕊开始发育成熟,子房膨大,柱头开始伸长,此时芽体明显增大,小芽外部的花萼筒成熟,形成一层红色的腺体。【结论】蓝花丹花芽分化需60 d左右,并且根据芽体大小、形状、叶片开展程度、芽与第一苞片的相对大小、芽体颜色等指标观察,建立了蓝花丹花芽(花序)分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变化与解剖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南京椴花芽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南京椴花芽分化过程.结果表明:南京椴越冬休眠芽为混合芽,萌发后叶腋处形成花芽.花芽分化时期为当年3月底至5月初,历时35~40 d,具有分化时间短、速度快的特点.花芽分化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两个过程,可划分为花芽分化始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等7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以南方观赏桃花的花芽为材料,通过植物冰冻切片的方法系统地对花芽分化进行切片观察,以得到"茶中红"花芽在分化时期的形态变化图像。结果显示:桃花花芽分化时期主要集中于9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历时大约2个多月。茶中红桃花花芽形态分化主要分为未分化时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六个时期。分化初期共37 d,花萼分化期共21 d,花瓣的形成期共20 d,雄蕊分化期7 d,雌蕊在12月1号之后全部形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顶芽形态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草莓花芽分化的进程,可分为六个阶段,其分化是在12小时以下的短日照条件下进行的,最适温度为12~20℃,平均温度为15.3℃,临界温度(上下限)为5—26℃,5℃以下停止分化,26℃以上花芽不能形成。草莓花芽分化时期与草莓苗类型有关,其新茎苗较葡萄茎苗分化快,形成小花数与成花数都较匐匍茎苗高,以5—6叶苗分化最为理想,这将为草莓园定植的合理密度以及栽培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4至5月份将无核白鸡心葡萄的一年生硬枝单芽高接于藤稔葡萄当年抽生的新梢上,成活后无核白鸡心葡萄芽当年萌发抽梢并当年进行压条。不同时期压条试验表明:在新梢半木质化至7月15日前压条,压条植根系生长良好;当年可抽生5--6条新梢,长度达2-3cm。直径0.6-0.8cm以上;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花芽分化良好;第二年平均单株产量14.0h,且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文冠果花芽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与内部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并探究内源激素含量与花芽分化的关系,为文冠果花性别相关研究的适时采样与提高雌/雄花比例的调控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外部形态观测,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分析文冠果花芽分化内外部形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花芽分化过程中雌、雄能花的4种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探究其与内源激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 文冠果雌能花和雄能花在性别分化之前均为两性,雌能花的单核花粉粒在有丝分裂期呈液泡化衰败,雄能花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细胞停止分裂,性器官发育异常导致单性花的形成。此外,文冠果花芽分化内部结构与外部形态之间具有时序性对应关系。② 玉米素(zeatin,ZT)含量在花芽未分化期至雌蕊原基分化期逐渐上升,雌雄配子体形成时期,雌能花的ZT含量始终高于雄能花。雌能花雄蕊发育出现异常时的生长素(auxin,IAA)、胞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显著高于雄能花,赤霉素(gibberellin,GA)含量显著低于雄能花。说明高水平ZT促进花芽分化,利于雌能花的发育; 高水平的IAA和ABA具有促雌作用; 高水平的GA具有促雄效应。③ m(ABA)/m(IAA)、m(ABA)/m(GA)、m(ZT)/m(GA)在花芽未分化期至雌蕊原基分化期均处于较高水平,雄能花雌蕊发育异常时,其m(ABA)/m(IAA)和m(ZT)/m(IAA)显著高于雌能花。说明高水平的m(ABA)/m(IAA)、m(ABA)/m(GA)、m(ZT)/m(GA)有利于花芽分化; 高水平m(ABA)/m(IAA)、m(ZT)/m(IAA)对雄蕊发育有利。【结论】文冠果雌能花和雄能花各自对应另一性器官的败育导致了性别分化。花芽分化过程中,可以根据花芽外部形态判断内部分化时期。高水平的ZT含量、m(ABA)/m(IAA)、m(ABA)/m(GA)、m(ZT)/m(GA)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m(ZT)、m(IAA)和m(ABA)利于雌能花发育,高水平的GA含量、m(ABA)/m(IAA)、m(ZT)/m(IAA)利于雄能花发育。  相似文献   

10.
薄壳山核桃雌雄花芽分化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薄壳山核桃品种‘Pawnee'(雄先型)的雌雄花花芽分化,了解控花控果的花期调控关键过程。【方法】以该品种为试材,通过物候学定期观察,结合石蜡切片技术、番红固绿对染,对其花芽外部形态变化和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薄壳山核桃‘Pawnee'雄花芽4月上旬次第进入雄花序分化期、雄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花药分化期、花粉囊和花粉粒形成期; 与之对应的形态变化表现为雄花芽嫩绿柔软褐变雄花芽膨大雄花芽鳞片开裂雄花序伸长小花膨大苞片开裂花药变黄色。雌花芽顶生混合芽的分化从4月中旬进入形态分化临界期后,历经雌花花序分化期、花柄原基和雌花原基分化期、花被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胚珠分化期。与之对应的形态变化表现为:雌花芽鳞片黄绿色变至褐色雌花芽褐色变成灰绿色鳞片逐渐张开鳞片脱落幼叶展开小花原始体出现和膨大露出柱头花柱伸长。【结论】雌雄花芽外部形态直观反映内部结构变化,可方便快捷地判断薄壳山核桃雌雄花芽分化时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年生木本植物花芽分化进程和特点,揭示树木成花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分别以南京地区成年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雌株和雄株为材料,详细记录其花芽发育的完整过程,并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雌、雄花芽发育各阶段进行解剖观察。【结果】在南京地区,每年5月底至6月初成年美洲黑杨的当年花枝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花芽。随后的花芽分化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苞片分化期(6月中旬之前)、小花原基起始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雌蕊/雄蕊分化期(7月中旬至11月)、休眠期(12月至翌年1月)和雌/雄配子体形成期(翌年2—3月),最终在早春形成单性花。【结论】美洲黑杨雌、雄花均为Ⅱ型单性花,即某一性别花中不存在相反性别花器官的残留。在整个花芽发育过程中,雄花芽较雌花芽大而饱满,雌、雄花芽鳞片外观嫩绿、质地坚硬,花芽长度生长趋势呈“S”形曲线。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杨树花器官发育及性别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杏雌、雄株花芽分化后期及开花期间内含物和激素代谢的动态变化,为银杏雌、雄株的定向培育、授粉、性别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采集银杏雌、雄株花芽分化后期(11月25日—次年3月16日)、开花期(3月17日—4月7日)、开花后(4月8日—4月28日)3个阶段短枝果芽及开花后的叶片,测定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黄酮和内酯等内含物及激素含量。【结果】在花芽分化后期,银杏雄株普遍比雌株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也更高;而在开花期,银杏雌株比雄株含有更多的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其PAL活性也更高,但此期间雄株的赤霉素(GA)和玉米素(ZT)含量远高于雌株。雌、雄植株芽期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远高于开花期和花后期,而开花期间雌、雄株叶片都具有较高的ZT、GA、总黄酮和萜内酯水平。【结论】银杏雌、雄株在开花时间各节点的生理代谢水平出现不同步性,雄株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黄酮和萜内酯的高点比雌株早2周左右。较高水平的GA和ZT、总黄酮和萜内酯可能是银杏雄株开花及雌株胚珠发育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13.
茶树花芽分化解剖与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地方茶树紫阳群体种中的代表性种质‘紫阳槠叶种’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对花芽形成和分化过程进行解剖观察。结果表明:‘紫阳槠叶种’花芽分化始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结束,10月中旬达到盛花期;花芽分化过程可分为: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形成期、花瓣原基形成期、雄蕊原基形成期和雌蕊原基形成期等五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黃麻早播出現早花现象,主要是由于日照长度較短所引起。黄麻品种新长一号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很敏感,它的光照阶段开始得既早,而且通过得又快,在出苗后9天給予6—12天的10小时短日照便可引起早花。在短日照中的成长植株,經过4—5天生长錐便开始分化,14—17天現蕾。花芽分化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五級:第一級是花芽原基突起,第二級是蕓片形成期,第  相似文献   

15.
''''晚籽银桂''''、''''多芽金桂''''花芽的形态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晚籽银桂'、'多芽金桂'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结果表明:'晚籽银桂'花芽分化从6月下旬苞片原基分化至9月初雌蕊原基形成历时近3个月,其过程可分为苞片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顶花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和雌蕊分化期7个时期.其中雄蕊分化期历时长,分化较慢,其他6个时期历时较短.聚伞花序的中间顶花先分化,侧花后分化,各小花几乎同时完成花芽分化进程.'多芽金桂'的花芽分化除雌蕊发育与'晚籽银桂'不同外,其余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光周期处理下大花金鸡菊花芽分化形态和营养生长的相关性。【方法】将大花金鸡菊出苗后分别培养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通过制作石蜡切片观测各自花芽分化的进程,并记录各时期的出苗周数、株高、株幅、真叶数和分枝数。【结果】①大花金鸡菊品种‘晨光’花芽分化时期分为8个阶段。在长日照(LD)和短日照(SD)两种光周期下,其花芽分化在出苗第17周分别处于花序原基分化期和营养生长前期,即从这周起植株对长日照光周期诱导开始反应; ②‘晨光’的各生长指标(株高、分枝数、株幅)与其花芽分化时期均极显著相关,其中对光周期越敏感的指标,与花芽分化时期的相关性也越大; ③花序原基分化期至苞片原基分化期是LD对‘晨光’的主要开花诱导时期。【结论】以花芽分化量化指标tDP(花序原基分化期)=3为标准,株高为20.60 cm、株幅为26.01 cm、分枝数为13时进行长日照诱导,则开花较快且开花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多次重度摘心、嫁接等措施应用,探索西部荒漠地区日光温室葡萄产期调控技术,以延迟葡萄成熟期。结果表明:红地球一般不易形成二次花,重度摘心和嫩枝嫁接促花效果明显,可在当年实现营养枝向结果枝转化,并可大幅延迟红地球葡萄成熟期58~61d。实施结果枝人工转化,在主梢第5冬芽以上重度摘心增产明显;各处理二茬果除穗重和粒重比一茬果略小外,内在品质与一茬果差别不大。综合分析认为,人工促二次花延迟红地球葡萄成熟上市,最经济的方法为主梢第5冬芽以上重度摘心,二茬果产量是对照的5.7倍,提高设施延后红地球葡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Cu 2+ / 对离体培养下黄瓜子叶花芽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瓜子叶离体培养为实验系统,研究了Cu^2+对离体子叶外植体花芽分化的影响,育苗期的培养基中缺乏Cu^2+显著地降低离子叶外植体花芽,营养芽间接花的分化率;离体子叶外植体培养在含有不同浓度的CuSO4培养基中,外植体花芽和营养芽的分化率随Cu^2+浓度升高,其中以0.4μmol/L为最佳;离体子叶外植体在培养的不同时期给予Cu^2+脉冲处理24h,发现第5天给予0.4μmol/L脉冲处理显著地促  相似文献   

19.
在水果王国的美国加州,有葡萄一年收获二、三次的栽培方法。葡萄是一个很容易形成花芽的树种,据调查“巨峰”在早春枝梢长到10节时,基部第四芽即已开始花芽分化,根据葡萄这一特点,采用对新梢进行二次摘心,三次修剪的方法,使之形成花芽重复结果,达到一年多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黄瓜种子经室内沙培,其子叶出土后第二天在第一真叶叶腋处即出现花原基,依次分化出花等原基、花瓣原基、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整个发育期约20d本实验为研究花芽分化机理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系统.同时证明,光照不是诱导花原基形成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