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结合试验,就2甲4氯等除草剂对油用亚麻田模拟杂草(谷子、油菜)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氟乐灵2 250 mL/hm~2、2甲4氯1.125kg/hm~2、乙草胺900 mL/hm~2、速收0.180 kg/hm~2用量下,可在保证油用亚麻安全的情况下,达到相对良好的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0年在五九七农场进行玉米大田试验,研究除草灵杂草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90%除草灵2.0L/hm2除草效果最好;对喷施前出生的藜防效较好,对蓼也有一定的防效;施药后15天对新出稗草防效最佳;杀草谱与90%乙草胺2.5L/hm2+75%宝收22.5g/hm2处理相一致,防效上略低于90%乙草胺2.5L/hm2+75%宝收22.5g/hm2.  相似文献   

3.
10.8%高效吡氟氯草灵乳油是油菜田除草剂,为明确该药剂对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使用剂量及安全性。我们于2002年在浙江省临安市进行了防除油菜田禾本科杂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试验材料和方法供试药剂10.8%高效吡氟氯草灵乳油(江苏省新沂农药有限公司);10.8%高效盖草能乳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5%精禾草克乳油(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试验处理及方法试验设在浙江省临安市玲珑镇石山村进行。试验田前作为水稻,土壤情况良好。油菜田杂草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主要种类有看麦娘、菵草、棒头草等。油菜品种浙为浙双72,1…  相似文献   

4.
随着省工轻型栽培技术的推广,油菜直播面积迅速扩大,已逐步取代以往的育苗移栽栽培。但由于直播油菜田杂草生长与油菜苗生长基本同步,草、苗争光、争肥,如不及时防除,容易引起草荒而减产。采用化学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直播油菜田的杂草,既是省工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又是搭好丰产苗架,夺取油菜丰收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们先后引进乙草胺、禾耐斯及乐吉农哈哈等药剂,在生产上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但由于田间杂草类型及使用方法、时期不同,各单位之间以及田块之间防除效果差异较大,为此特设本试验,进行对比筛选,现将试验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5.
紫花苜蓿草地杂草土壤处理剂配方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选用5种土壤处理剂,对8种优势杂草进行盆栽防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除酸模顺蓼的特效药剂是阔草清和广灭灵(防效为84.2%);辣子草的特效药剂是阔草清、乙草胺,防效均达100%;藜的特效药剂是广灭灵和普乐宝,防效均为100%和84.2%;苋菜的特效药是乙草胺、普乐宝和广灭灵,防效均达100%;野荞麦的特效药是阔草清和普乐宝,防效均为100%,苍耳、龙葵的特效药是阿宝、普乐宝,防效达100%.可在生产中根据田间杂草群落选择适合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大豆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新品种在商品化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价,而转基因作物对农田生物多样性影响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必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以非转基因大豆HC-3为对照,比较喷施清水及除草剂的转g10-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UTS-33对大豆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主要病害发生、根瘤菌数量及主要杂草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大豆HC-3相比,转基因大豆ZUTS-33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每百株虫口数及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动态)无显著差异,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大豆根瘤菌数无显著差异,大豆田杂草物种数、杂草密度无显著差异;与非转基因大豆HC-3及喷施清水的转基因大豆ZUTS-33相比,喷施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ZUTS-33,主要病害发生及根瘤菌数无显著差异,节肢动物多样性有短暂影响,杂草物种数及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麦田杂草一直是制约建德市小麦单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几年菵草的迅速漫延对小麦危害性更大。为探索异丙隆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进行了异丙隆等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的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田设在市农科所内,前作单季稻,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小麦品种为九高棉,免耕板播。1.2供试药剂:25%异丙隆WP(江苏吴县农科所实验农药厂)、6.9%骠马SC(德国艾格福公司)、75%巨星(美国杜邦公司)、10%甲磺隆WP(江苏常州农药厂)。1.3试验处理:每设666.7m2用25%异丙隆200g、25…  相似文献   

8.
为认识作物生长与土壤多环芳烃污染的关系,进行土壤加入苯并[a]蒽(BaA)种植大豆和小麦的盆栽试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分析土壤BaA的含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相比,本试验的土壤BaA处理剂量对大豆生长影响不显著,而土壤加入BaA 50 mg kg-1时,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的产量和总生物量,降低率达36.6%和23.2%.作物收获后,土壤BaA的残留浓度与加入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并呈裸土种小麦土种大豆土,种小麦和大豆后土壤BaA的含量分别比裸土低14%~21%和32%~37%.从去除率来看,低浓度下的去除率大于高浓度,种植物土壤的去除率大于裸土,种大豆土壤的去除率大于种小麦土壤.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不同秸秆利用方式对作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秸秆直接添加和秸秆生物炭添加对大豆生长状况、根际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生物炭添加(MB和WB)能有效提高大豆盛花期地下生物量.秸秆直接添加(M和W)能显著增加大豆花期根际土壤有机碳的含量,玉米秸秆直接添加处理(M)下的有机碳含量最高,为21.15 mg/g.大豆成熟期,秸秆生物炭添加处理(MB和WB)下土壤有机碳含量较空白处理(CK)显著增加,玉米秸秆添加处理(M)下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小麦秸秆添加处理(W).不同秸秆利用方式下大豆根际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时间延长而增加,MB和WB处理较M和W处理能显著提高成熟期大豆根际土壤AWCD值.因此,可利用秸秆生物炭添加改善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碳贮量.  相似文献   

10.
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脯氨酸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土壤砷污染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设置土壤加砷0、5、10、30、50和100mg kg-1共6个水平的盆栽大豆试验,测定大豆生长期间叶片的叶绿素、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土壤砷污染影响大豆的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氢酶等生理指标.土壤加砷对大豆叶绿素的影响随生长期而不同,在结荚期,土壤加砷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是高砷水平降低了叶绿素a与b的比值;在鼓粒期,高砷水平增加了大豆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量的最大增加率分别达119.8%、111.0%、105.6%和117.2%.在大豆结荚期,土壤加砷30~100mg kg-1使大豆脯氨酸的含量降低了23.4%~31.4%,而所有加砷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加砷使大豆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了10.7%~46.6%.总之,土壤砷污染会通过影响叶绿素的构成和含量改变大豆光合作用、降低大豆抗逆性和破坏大豆抗氧化系统来妨碍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紫花苜蓿草地综合防除杂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紫花苜蓿生长早期杂草危害较大的现象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 ,提出了根据苜蓿的生长规律以及杂草危害特点进行综合防除的基本措施。结果表明 ,播前精细整地、早秋适时播种、窄行条播、间播多年生禾本科牧草以及和刈割期及时清除杂草 ,能有效地防除紫花苜蓿田间杂草。  相似文献   

12.
杂草生物治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以昆虫、病原微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代谢物治理杂草的研究概况,指出杂草生物治理具有对环境安全、持效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实施杂草治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环保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青海农牧交错地区青稞田在施用2,4—D丁酯除草剂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作物的种植密度、追施化学肥料等生态调控措施来提高对阔叶杂草的防效。结果表明:高密度作物对田间阔叶杂草的株数和鲜重有明鲜的抑制作用,追肥与阔叶杂草防效无关。  相似文献   

14.
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甘肃省天祝县金强河地区多年生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种群动态研究表明:该区多年生人工草地的主要杂草为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香薷(Elsholtzia patrini)、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和野胡萝卜(Osmorhiza aristata),草地建植当年,高大杂草微孔草和野胡萝卜的生长速度动态呈7,8月中旬较高的双峰型,低矮杂草香薷和灰绿藜的生长速度动态呈7月下旬较高的单峰型,所有杂草群落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呈7月中下旬较高的单峰型;草地建植第2年,杂草的生长速度动态与第1年完全相同,微孔草和灰绿藜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呈6月下旬、8月上旬较高的双峰型,香薷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呈7月中下旬相对较高的单峰型,野胡萝卜的生物量生长率动态几乎呈截距为。的水平线.杂草与栽培禾草的生长速度、生物量生长率大小比较及人工草地群落的组分动态分析表明: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多年生人工草地而言,灰绿藜、香薷和微孔草等杂草是重点防除对象(杂草),生长季初期是杂草防除的关键时期,建植第1年是杂草防除的关键年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石市区草坪杂草的的调查,结果发现黄石市区的草坪杂草共有64种,隶属24科,其中菊科、禾本科杂草居多。对黄石市区不同地点草坪杂草种类及其重要值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黄石市区草坪杂草的一些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沈阳地区常见草坪杂草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 2年时间对沈阳地区的草坪杂草进行的调查统计鉴定 ,确定了沈阳地区草坪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 .结果表明 ,常见杂草有 2 4个科 ,4 8种 ,其中蒙古蒲公英 (Taraxacummon golicum)、苦菜 (Ixerisdenticulata)、蓄 (Polygonumaviculare)、刺儿菜 (Cephalonoplossegetum)、车前 (Plantagoasiatlca)、荠菜 (Capsellabursa pastoris)、小蓬草 (Erigoroncanadensis)、附地菜(Trigontispeduncularis)、风花菜 (Rorippaislandica)最为常见 .春季 (4~ 5月份 )是草坪杂草高发季节 ,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都有 ,杂草种类多 ,数量大 ,危害严重 .立秋以后以二年生或多年生杂草为主 .并对草坪杂草的综合防除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7.
稻田在不同时间施用稻思达结果表明,移栽前1 d,3 d施药,对水稻有明显药害;移栽前5 d施药,则无明显药害。移栽后5 d,稻思达混砂或混肥撒施均对水稻不会产生药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各处理在药后20 d,40 d对各种禾本科、莎草及阔叶杂草均有很高的防效。  相似文献   

18.
野生大豆分布广泛,针对校区及周边野生大豆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点进行调查,显示野生大豆的病害主要是大豆绣病;虫害主要是大豆蚜虫和蝽.通过对野生大豆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的调查研究,掌握影响野生大豆生长成熟过程中的各种因子,积极采取措施综合防治,控制病虫害数量,为野生大豆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蛭石培养大豆,并施以不同浓度的硒处理,对大豆的表观性状、生物学性状、生理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蛭石中补以适宜浓度的硒,能够促进大豆植株生长,硒浓度过高,大豆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一定浓度的硒能够增强大豆的抗逆性能;蛭石中硒浓度高于5μg.mL-1时,脯氨酸含量上升,提高了大豆的抗逆性,而硒浓度在0.1~5μg.mL-1范围内时,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补硒浓度达到10μg.mL-1时,MDA的含量高于对照和低浓度硒处理,所以低浓度的硒(补硒浓度小于10μg.mL-1)有利于降低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对大豆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当硒浓度低于10μg.mL-1时,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适量的硒有利于促进光合作用,从而利于大豆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在小球藻的基础上分别添加鱼黏液、鸡蛋黄和鲜豆浆,以常规小球藻培育为对照组,采用3种不同强化剂培育轮虫20 d,研究不同饲料组轮虫的密度和怀卵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的饵料组,轮虫密度各组间差异显著,鲜豆浆组轮虫的密度最高,达到600个/m L,其次是鸡蛋黄组,最高达到480个/m L,鱼黏液组最高为250个/m L,小球藻对照组最高为200个/m L。对照组与鱼黏液组、鲜豆浆组、鸡蛋黄组差异显著(P 0. 05)。不同组轮虫怀卵量差异显著,鲜豆浆组出现两次高峰,分别为第10 d达到910个/m L,第18 d达到最高920个/m L,其次为鸡蛋黄组,也出现两次高峰,分别为第13 d达到630个/m L,第20 d达到660个/m L,鱼黏液组和小球藻对照组最高分别为400个/m L和310个/m L。研究表明,投喂鸡蛋黄和鲜豆浆对轮虫的繁殖和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能够提高轮虫质量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