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研究木质纤维素水解技术,利用超声波结合稀酸球磨系统的方法降解桦木木屑.在pH=5的柠檬酸中处理36小时后,桦木木屑的还原性糖产率为130mg/g wood,主要的单糖组分为木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扫描仪对于球磨前后木屑的晶体结构和化学键变化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稀酸球磨系统可以在常温常压下较好地水解木屑的木质纤维素.其中木质纤维素的结晶度明显降低,产生更多的不定形态纤维素,并且木质素部分被破坏,说明超声波预处理过程提高了纤维对化学试剂的可及性,促进木屑的糖化水解.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稻草作为碳源,研究不同相对投加量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影响,确定去除硫酸盐的最佳稻草相对投加量.方法利用静态试验,在6组反应器(R1~R6)中接种富含SRB活性污泥,pH在7~7.5,T=35℃,w(SO2-4)=2 000 mg/L的厌氧环境下,分别投加1 g,5 g,10 g,15 g,20 g,25 g稻草,测定体系中SO2-4、COD、VFA、pH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6组反应器硫酸盐去除率分别为7.72%,67.52%,100%,100%,100%,VFA去除率分别为89.45%,70.48%,32.12%,20.67%,19.58%,15.79%.R1、R2中COD去除率均达到100%,R3~R6中COD质量浓度不断增加.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为m(C)∶m(N)∶m(PR1)=7∶6.5∶1,m(C)∶m(N)∶m(PR2)=100∶5∶1,m(C)∶m(N)∶m(PR3~R6)远大于100∶5∶1,碳硫质量浓度比为w(COD)/w(SO2-4)R1=0.028,w(COD)/w(SO2-4)R2=0.417,w(COD)/w(SO2-4)R3~R63.体系中pH均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结论稻草相对投加量为5 g时,硫酸盐的处理效果最佳,此相对投加量下w(COD)/w(SO2-4)值接近SRB完全降解硫酸盐的理论值0.617,SO2-4、COD与VFA去除率较高,1 g稻草去除0.132 g硫酸盐,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与pH均达到SRB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一组高温混合菌对木质素纤维素的降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的生物预处理进行研究.采用高温混合菌对滤纸和玉米秸秆进行降解实验.在50℃,第7天滤纸失重率为76.2%;第30天玉米秆失重率为34.23%,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为56.36%,42.88%,62.77%.混合菌在50℃条件下对玉米秸秆中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均有较高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4.
白腐菌选择性降解秸秆木质纤维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和Van Soest法测定木质纤维索含量,研究了三株不同种属白腐菌BP2,CD1和AX3在50d培养期中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力及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三株白腐菌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均具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选择性,先降解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再同时降解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从降解比例来看,白腐菌对半纤维素和木质索具有很好的降解优势和降解选择性,50d时相对于纤维素的缓慢降解(降解率13.3%~19.1%之间),三株菌对半纤维素(降解率32.1%~44.9%之间)和木质索(降解率33.9%~55.4%之间)降解更快,半纤维索的降解选择性可达0.41~0.49.  相似文献   

5.
对白腐菌降解木质纤维素过程中产生的胞外清除羟自由基物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纤维素基质的白腐菌胞外降解液具有一定的羟自由基清除作用,清除率最高可达46.13%,其中的主效物质成分为胞外多糖,其在整个羟自由基清除效率中所起作用的比例达70%左右;其次为木质纤维素白腐菌降解产物(如酚、醛、酮及芳香酸类等).合成培养基中添加木质纤维素基质后,白腐菌胞外多糖量同天最多可提升0.99g/L,其清除羟自由基的单位能力同天最大提升7%,说明木质纤维素白腐菌降解与清除自由基物质的产生及白腐菌自身防御机制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5株构菌(绒火菇[Flammulina velutipes])在木屑麦麸基物上生长过程中,基物中有机质及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几种胞外多糖分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构菌能够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在栽培条件下构菌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很弱,木质素几乎不被降解利用。故利用锯末—麦麸培养基栽培构菌时,麦麸是构菌的主要营养源(碳源和氮源)。另外不同菌株分解基物中有机质的能力也不同。 构菌的木聚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均较高,该三种酶活性存在于构菌整个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见的三种酸对木屑进行改性,探讨了不同酸浓度对改性木屑吸附容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硫酸、磷酸和硝酸的浓度分别为50%、40%、30%、对铬的去除效果最好。实验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 H和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Cr~(6+)去除率的影响。在吸附时间为70 min,p H为2时,木屑投加量为1 g、温度为30℃,对铬的去除率,三种酸改性的木屑吸附剂均在此条件下去除率达到最佳,分别为99%、98%、99%。酸改性的木屑对Cr~(6+)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木质纤维素中不同组分的降解规律,以自制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对秸秆、蒸汽爆破预处理秸秆和微晶纤维素(MCC)进行降解处理研究。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秸秆降解反应的影响,比较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以离子液体[Amim]Cl 为溶剂时,当催化剂与木质纤维素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140~160℃、反应时间为20~40 min 时,总还原糖收率最高可达92%且半纤维素较纤维素易于降解,在140℃反应30 min,木糖收率最高为47.3%,在160℃反应40 min,葡萄糖收率最高可达45.8%。比较木屑、蒸汽爆破预处理的木屑和微晶纤维素催化降解情况,结果表明,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它们均具有有效的催化效果,其中微晶纤维素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拓展厌氧消化原料的来源,以平菇菌渣为研究对象进行沼气发酵试验.在中温(35±1)℃条件下,采用批量式发酵工艺,对其产气特性及有机质含量变化与厌氧消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平菇菌渣是一种较佳的发酵原料,其原料产气率为464 mL/g、TS产气率为619 mL/g、VS产气率为720 mL/g.在沼气发酵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粗脂肪、粗蛋白、总糖、低聚糖、还原糖和淀粉均不同程度的发生降解,其中纤维素和低聚糖的降解率远高于其他有机质,纤维素几乎全部降解,低聚糖降解率达到了90%以上.该试验结果为平菇菌渣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鼠鼠杂交瘤2F7细胞(分泌IgG2,单抗),研究了普生卢内克(Ⅰ)、聚乙二醇(Ⅱ)、甲基纤维素(Ⅲ)、葡聚糖(Ⅳ)、聚醚多元醉(Ⅴ)与杂交留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添加限制浓度以及高速搅拌下添加剂对杂交瘤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0.05%~0.1%的Ⅰ、0.04%~0.02%Ⅱ、0.01%~0.02%的Ⅲ能较好地保护杂效瘤细胞;Ⅳ会抑制细胞生长;Ⅴ会分解细胞。在1.5L生物反应器中培养,添加0.10%Ⅰ于培养基,搅拌转速为70r/min时,细胞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多次熔铸对Ni-Cr烤瓷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铸造后的Ni-cr烤瓷合金处理后再经过4次熔铸,分别得到Ⅱ、Ⅲ、Ⅳ、Ⅴ代铸件(Ⅰ代铸件由新Ni-Cr烤瓷合金直接铸造而成).铸件经万能工具磨床研磨而制成拉伸试件.对所有试件进行拉伸加载直至试件断裂,测试所有试件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经统计学分析,Ⅱ、Ⅲ、Ⅳ及Ⅴ代试件与Ⅰ代试件之间的拉伸强度、0.2%屈服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代试件与Ⅰ代试件之间的延伸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Ⅲ、Ⅳ、Ⅴ代试件的延伸率则显著高于Ⅰ代试件(P<0.05).  相似文献   

12.
蛋重对海兰褐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海兰褐种蛋按蛋重分为Ⅰ组(50.0~53.9 g),Ⅱ组(54.0~57.9 g),Ⅲ组(58.0~61.9g),Ⅳ组(62.0~65.9 g)组进行孵化.结果表明,Ⅱ组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及入孵蛋孵化率最高,其余依次为Ⅲ组、Ⅳ组、Ⅰ组.而早期死胚率以Ⅱ组最低,其余依次为Ⅳ组、Ⅲ组、Ⅰ组.随胚龄的增长,雏鸡胚蛋相对失重增加,至18胚龄时,Ⅱ组相对失重分别比Ⅰ组、Ⅲ组、Ⅳ组显著降低0.84%,0.27%,0.65%.Ⅰ组、Ⅲ组、Ⅳ组差异不显著.雏鸡初生重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平均初生重占蛋重的比例为70.13%.  相似文献   

13.
乌江网箱养殖丁(魚歲)细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微生物学常用的细菌分离、纯化方法从丁(魚歲)中分离出9株菌株,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分别扩增出9株菌株的16S rRNA基因约600 bp的片段,并对其测序,将测序结果输入到NCBI(http://www.ncbi.nlm.nih.gov/)中,用BLAST工具对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利用MEGA4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9株菌株的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分别与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e)的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同源性分别为96%,99%,99%,97%,98%,98%,99%,98%,98%.9株菌株的系统进化树明显分为3支,Ⅰ和Ⅳ聚为一支,Ⅶ独聚一支,Ⅱ、Ⅲ、Ⅴ、Ⅵ、Ⅷ、Ⅸ聚为一支,其中Ⅱ和Ⅷ相聚,Ⅲ和Ⅴ相聚后再与Ⅵ相聚,最后与Ⅸ相聚.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国电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果,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荧光区域积分及物料平衡计算,考察了中试改良A2O工艺中溶解性有机物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改良A2O工艺进水中的荧光物质主要以类蛋白物质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类富里酸物质。经荧光区域积分分析,改良A2O工艺对荧光区域Ⅰ,Ⅱ,Ⅳ标准积分体积的去除率分别为81.5%,54.0%和63.4%,而荧光区域Ⅲ,Ⅴ的标准积分体积去除率相对较小,分别为30.2%和27.8%。物料平衡计算表明,预缺氧区和厌氧区主要对荧光区域Ⅰ,Ⅳ所代表的物质有去除效果;缺氧区对荧光区域Ⅰ所代表的物质有去除效果;而好氧区则对各荧光区域所代表的物质均有去除效果。此外,荧光区域Ⅳ的标准积分体积与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性系数为0.991 1,荧光区域Ⅳ的变化最能有效代表改良A2O系统中SCOD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可渗透反应床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对酸性矿井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原位修复效果,利用厌氧反应器模拟可渗透反应床,考察了硫酸盐还原菌对重金属的耐受性,及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对实验室模拟酸性矿井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驯化后的硫酸盐还原菌混合菌群可有效去除酸性矿井水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其中Cu2+、Pb2+、Zn2+去除率均可达到90.4%以上,Cd2+的去除率也能达到75.67%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用双向电泳研究里氏木霉在4种 碳源条件下分泌组中纤维降解酶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以甘油或葡萄糖为碳源时仅CBHⅡ、AxeI和BXL 3种纤维降解酶有微量表达。在以纤 维二糖为碳源时检测到较高表达水平的CBHⅠ、CBHⅡ、EGⅠ、EGⅢ、BXL、AxeⅠ和AglⅠ。纤维素纸浆可诱导CBHⅠ、CBHⅡ、EGⅠ、EGⅡ、EGⅢ 、EGⅣ、ManⅠ、ManⅡ、AxeⅠ、BXL和AglⅠ等11种纤维降解酶的大量表达,表达量总和占总分泌组的61%。纤维素诱导的纤维降解酶组分情况 和纤维二糖条件相似,但表达量和酶活性都有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7.
选取小孔硬孔菌、硬毛栓孔菌、二年残孔菌、银杏多孔菌和血红密孔菌为菌种,发酵制得了5种多孔菌胞外多糖(EPSⅠ~Ⅴ)并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抑制自由基氧化DNA及捕获自由基反应探究了5种EPS的抗氧化性能和还原能力,对比确定了不同多孔菌EPS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5种多孔菌EPS均能够抑制自由基氧化DNA并捕获自由基,但抗氧化性能强弱存在规则性差异.在6个测试体系中,5种EPS的抗氧化性能排序基本一致,为EPSⅣ EPSⅤ EPSⅡ EPSⅠ EPSⅢ,其中,在抑制HO·、GS·和AAPH氧化DNA反应体系中,银杏多孔菌EPS(EPSⅣ)浓度为40mg/L时,相对空白TBARS吸光度百分数分别可达44.9%、32.2%和64.4%;EPSⅣ对ABTS+·、DPPH·和galvinoxyl·三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高达52.7%、63.2%和83.9%,表现出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多孔菌EPS的抗氧化性能与其构型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废铁屑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偶氮染料废水,研究铁屑投加量、过硫酸盐浓度和初始pH值对活性黑5(RB5)降解过程的影响及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初始pH值为6,PS浓度为0.5 mmol·L-1,废铁屑投加量为1 g·L-1条件为最优的反应条件;反应50 min后,活性黑5去除率可达到90.22%,180 min后去除率可达到96.97%,反应后溶液中总铁的溶出量为97.32 mg·L-1;RB5降解后,产生的副产物苯胺的质量浓度为0.13 mg·L-1,反应后出水的pH值从初始的6变为4.01,废铁屑/PS体系降解RB5的降解动力学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采用废铁屑活化过硫酸盐工艺降解偶氮染料废水具有反应速度快,不需调整初始pH值、运行成本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纳米TiO2悬浮体系在循环式光催化反应器中处理硝基甲苯类废水,考察了TiO2投加量,H2O2投加量和pH值对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6-二硝基甲苯和4-硝基甲苯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0mg/L和60mg/L,TiO2投加量为0.1g/L,H2O2投加量为0.1ml/L,pH值为3时,光催化反应2h,2,6-二硝基甲苯和4-硝基甲苯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8.8%和68.6%.硝基甲苯浓度不高时,光催化降解反应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青海省的藏药草木樨的化学成分.方法:对草木樨8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木樨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豆甾醇(stigmasterol)(Ⅱ)、槲皮素(quercetin)(Ⅲ)、2α-羟基熊果酸(2α-hydroxyursolic acid)(Ⅳ)、齐墩果酸(oeanlic acid)(Ⅴ).结论:化合物Ⅱ、Ⅲ、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