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安徽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科技分工合作的资源优势 安徽省现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学校89所,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1057个,两院院士20名,科技活动人员11.2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4万人,国家实验室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3个,拥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等5个国家大科学工程.国家和省级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335个.  相似文献   

2.
刘旭  余益 《安徽科技》1998,(8):9-10
一、科技投入概况 科技投放入指为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综合实力,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用于科学技术活动的全部资源。按生产要素划分,包括资金投入、人力投入、仪器设备投入。表1-表3是我省近年来资金及人力投入概况。  相似文献   

3.
关于安徽省"十一五"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科技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 《安徽科技》2005,(4):10-12
一、当前面临的四个主要问题 1.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2006年以来,安徽省积极参加长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联合攻关.主动融入长三角步伐逐步加快。科技发展互动不断增强。5月17日.在上海召开的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暨联席会议2009年工作会议上,安徽省应邀参会,副省长谢广祥、省长助理花建慧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是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科技合作以来。第一次以正式身份、同等规格参会。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资源是区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全局和局部自相关等方法,重点分析了2000—2018年长三角区域研发经费、研发人员、企业等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及动态演变特征,并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总体较为丰富,大致呈现出合肥-南京-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构成的Z形空间格局,空间差异在2000—2018年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科技创新资源对区域创新能力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的越来越均衡,区域创新能力也相应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提出了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泛长三角区域技术转移合作模式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长三角一体化”被正式提升到国家战略。同时,国家提出了包括安徽在内的泛长三角概念,赋予了长三角区域新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决定科技进步的因素很多,本文结合有关专家的评价方法,选择区域经济总规模指数、区域经济增长指数、区域工业化程度指数、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区域技术指数、区域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区域城市化指数、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指数等8个因素对泛长三角区域科技进步进行分析。泛长三角区域技术进步的差异反映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推进区域分工与合作,将更好地促进区域间科技进步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周宏 《安徽科技》2003,(12):12-14
科技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其首要特征是它的稀缺性.科技资源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世界各国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如何使有限的科技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人们更加关注科技资源的配置现状及实现最佳配置的有效途径,是当前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探讨我国科技力量布局新特点出发,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资源的整合是我国科技力量重新布局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的给出了区域创新资源整合的四种模型,望能为推动我国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医药产业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产业,对调整优化安徽省工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在保障人民健康、优化工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科技人力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人力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因素,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虽然安徽省具有居中靠东的区位优势,但在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同时,也面临着长三角发达地区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激烈争夺和挤压。因此,对安徽省目前科技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为有关部门制定科技人力资源政策提供一些参考,对加速安徽省科技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左瑞  李更 《安徽科技》2022,(10):14-17
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发现、培育、使用和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深入探究安徽省科技创新人才评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评价的全流程管理,并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我省科技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对我省科技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科技协同创新对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构建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测算后发现: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内各大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等主体间的协同创新水平有所下降。针对长三角主体间科技创新合作方式单一、要素流通不畅、保障机制缺乏等问题,三省一市应通过加强协同创新顶层设计、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一体化发展路径等举措,更高水平提升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安徽科技》2009,(6):4-6
近年来,在科技部的指导帮助下,泛长三角沪、江、浙、皖三省一市按照“除破壁垒、降低门槛、资源共享、开放共建”的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联合开展了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组织实施联合科技攻关,推动了长三角科技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李峰 《科技信息》2012,(34):46+48-46,48
唐山市是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要达到其建设目标,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区域科技支持体系。本文分析了唐山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差距,提出了构建一个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服务体系、人才引进和培育体系、政策环境体系、科研投入体系组成的区域创新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内涵和总体目标,分析了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驻马店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力求构建基于服务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信息、市场、人才、知识、政策、管理一体化的现代科技创新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特点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安徽省开展已两年多了,据初步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省已建立各种类型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573个,其中省级14个,市级57个,县及县以下502个。其中,综合类园区108个,设施类106个,养殖类74个,大田种植类254个,具他类型31个,建园面积约3.8万公顷。 一、园区建设的主要特点 1.基础建设得到加强,规模效益初步显现。根据安徽省农业科技革命领导小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特殊性与合作基础、紧迫性与现存问题,基于区域创新理论,提出了建立京津冀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想和京津冀区域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创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安徽民营企业创新意识增强,研发投入加大,创新成效显著。2017年,安徽规上工业中,60%以上的研发人员和新产品开发、70%以上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研发机构都集中在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安徽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文章归纳总结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