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建立与真实情况更加相符的驾驶员模型,针对汽车驾驶员对整车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性,在分析汽车驾驶员预瞄、决策和自适应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方向预瞄的内模驾驶员模型。该模型由驾驶员方向预瞄模型、驾驶员决策模型和驾驶员内模模型组成。汽车双移线工况仿真结果表明,内模驾驶员模型能够有效地用于汽车转向控制,并能够充分体现汽车驾驶员所具有的对不确定参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知识图谱技术对汽车高效的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汽车故障知识图谱构建存在着实体识别模型效果不佳、无法解决嵌套实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采用全词掩码的预训练语义模型、加入对抗训练和改进嵌套实体识别模型的方式提高实体识别模型效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嵌套实体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F1指标、P指标、R指标上相比基线模型分别提高了3.56%、4.08%、3.05%,相比其他模型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验证了所提模型对汽车维修领域实体识别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基于构建的汽车故障知识图谱,实现了汽车故障知识智能问答原型系统,展示了知识图谱技术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发动机协同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设计知识需求量大且存在差异性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汽车发动机设计的可拓知识推送模型。首先,建立了汽车发动机设计知识的可拓推送体系结构,给出了汽车发动机设计可拓知识推送模型的设计流程框架;然后,建立了汽车发动机设计知识的可拓基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汽车发动机设计可拓知识库的构建流程;最后,基于可拓知识库构建了汽车发动机知识推送可拓关联函数模型,进而建立了面向汽车发动机设计的可拓知识推送模型。某车企汽车发动机协同设计实例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面向汽车发动机设计的可拓知识推送模型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在简化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非线性轮胎力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能量法建立了汽车四轮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俯仰、侧倾、侧向、横摆及垂直五个自由度。探索了利用能量法建立动力学模型的思路,该模型能够反映汽车实际结构参数对汽车的影响,对于发出合理的四轮转向控制系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简化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基于非线性轮胎力模型,利用拉格朗日能量法建立了汽车四轮转向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俯仰、侧倾、侧向、横摆及垂直五个自由度。探索了利用能量法建立动力学模型的思路,该模型能够反映汽车实际结构参数对汽车的影响,对于发出合理的四轮转向控制系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闭环供应链下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产量和保有量迅速增大,报废汽车数量随之不断增长,造成资源短缺、报废汽车遗留垃圾污染环境等问题.有效进行报废汽车回收,尽可能提高其再利用率,已成为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了闭环供应链下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问题.探讨了中国实施汽车逆向物流的对策、汽车逆向物流网络的构建.建立了汽车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模型,以确定网络中设施的数量、位置及规模,并在由此构成的各条物流路径上合理分配物流量.利用Lingo软件对汽车逆向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用户需求驱动模型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文章建立了汽车整车品质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某型汽车作为实例,利用建立的汽车整车品质满意度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汽车整车品质满意度进行了实际评价,评价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汽车的整车品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研究汽车产品RRR(Reuse,Recycle,Recovery,简称RRR)计算方法和实施流程的基础上,从结构元、拆解元和材料元对汽车产品零部件信息进行了描述,构建了面向RRR计算的汽车产品回收信息模型,分析了信息模型的元素组成及元素间的映射关系,采用分层多叉树结构对产品信息模型进行了描述,给出了模型信息不确定情况下的数据校核算法;以某汽车企业量产的某款汽车为例,对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信息模型可有效地用于计算整车的RRR性能,从而为汽车产品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朱军  耿艳  廖斌 《科技资讯》2014,(30):67-69
从三维不可压缩流体的Navier-Stokes方程出发,建立数值模拟汽车外流场的控制方程组,分别采用三种湍流模型,即:BaldwinLomax模型、标准k-ε模型和低雷诺数k-ε模型来闭合控制方程组。使用有限元法对汽车外流场的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采用结构非均匀网格方法划分计算区域,计算得到了各种湍流模型下的汽车外部速度场,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标准k-ε模型比其他两种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更好地模拟汽车外部流场。  相似文献   

10.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减振对汽车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汽车传动系统振动问题的形成机理、表现形式以及典型振动问题展开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汽车传动系统减振技术的一般研究过程;分析了汽车传动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介绍了建模过程中常用的动力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并着重讨论了汽车传动系统建模中常用的集中质量模型和分布质量模型;针对减振器在降低汽车传动系统扭转振动方面的作用,对离合器从动盘式扭转减振器、双质量飞轮及带离心摆式吸振器的离合器从动盘作了重点介绍,并对3种减振器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的电烤箱温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测试电烤箱的阶跃响应,用作图法得到电烤箱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阶梯式动态矩阵控制应用于电烤箱温度控制系统中,该算法能有效处理系统的时延,对模型的依赖性较低;而且由于阶梯式控制策略的引入使得计算简单,控制量变化平缓,很适合于实际应用.在电烤箱上的实时控制效果显示出该算法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12.
八自由度车辆模型所包含的控制量较多, 对其直接分析控制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 提出一种模型分解方法。将原有整车模型分解成3 部分, 使每部分模型包含的控制量较整车模型明显减少, 便于对每部分单独设计控制器。同时对分解后模型的车辆侧倾角及其速度部分, 使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 设计状态最优控制器实现车辆稳定性控制。计算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既降低了分解后模型的分析难度又保证了车体控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一类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控制策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际工业现场,被控对象动力学特性内部的不确定性和外部环境扰动的不确定性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结构上,更多的是表现在信息关系的复杂程度上,对这类被控对象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技术实现上是有较大难度的。作者针对不确定性复杂系统控制中存在的控制策略选取问题,在对各种控制策略作分析及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了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控制论模型,并以成功的实际工程应用实例说明,智能控制策略最适合于实现对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有效控制,其中仿人智能控制策略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将预测控制与模糊控制结合起来,形成一种预测模糊控制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工业电阻炉的实时温度控制,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算法中,预测控制负责提高控制精度,模糊控制负责为实时控制提供预测模型未收敛时的控制量及模型收敛后的修正前控制量。  相似文献   

15.
对SISO反馈线性化系统的自适应自校正神经控制进行改造,提出了一种基于BP网络的内模控制新方法,克服了原系统设计方案的理想化,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使该方法具有实用性。同时有只要建立被控过程的内部模型即可得到内模控制器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和控制理论方法相结合,对经济系统进行分析和宏观调控·具有状态积分不等式约束的确定性线性经济系统最优控制模型,是基于动态投入产出理论建立的·利用无约束条件的极大值原理,分析了最优技术与经济控制策略的存在性和惟一性,使得产品的实际产出尽量接近理想产出,同时使能源、资金等消耗最小,并给出了最优反馈控制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仿人智能控制策略在不确定性复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杂系统往往表现出不确定性,其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导致常规的PID控制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作者基于控制策略的对比研究,选择仿人智能控制策略实现对不确定性复杂系统的控制.文中给出了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并详细地分析了仿人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最后对某复杂工业控制对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系统动、静态品质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Laguerre函数模型的预测控制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简述基于Laguere函数近似模型的自适应预测控制原理、算法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将现有的多步预测、单步优化的控制算法扩展为多步预测、多步优化的控制算法,并与传统的广义预测控制(GPC)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aguere函数模型的预测控制方法对变时延、变阶次被控对象的控制鲁棒性明显优于广义预测控制  相似文献   

19.
25t转炉自适应静态模型动态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小转炉不宜增设副枪检测,无法进行动态控制的实际状况,提出了自适应静态模型动态化控制的思想;首先建立自适应终点静态控制模型;然后根据枪位-加料模型进行吹炼并自动动态化控制知识库,修正枪位-加料模型及控制量,最后启动预报模型进行终点预报指导出钢。根据实际吹炼数据验证,终点控制模型具有良好的跟踪性,终点预报模型的终点C,T命中率分别达到68%和63%。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多变量电液伺服系统解耦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非线性多变量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广义最小方差预测校正参考模型自适应解耦控制,将参考模型控制,预测控制的校正思想和广义最小方差自适应控制相结合。该方法不需研究非线性环节的模型,算法简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