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三种新的双核铜(Ⅱ)配合物「Cu2(PMTA)(en)2」(1),「Cu2(PMTA)(pn)2」(2)和「Cu2(PMTA)(ap)2」(3);其中PMTA代表均苯四甲酸根阴离子;en,ap和pn分别表示惭二内二胺和1,3-丙二妥,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和磁性的测定以及红外光谱等地这些配合进行了表征,测定和解析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研究辽些配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双核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两个新型的双核钴(Ⅱ)配合物:[Co2(IPHTA)(bpy)4](ClO4)2(1)和Co2(IPHTA)(tmd)4](ClO4)2(2)(IPHT代表间苯二甲酸根阴离子;bpy和tmd分别为2,2'-联吡啶和1,3-丙二胺的缩写。)基于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每个钴(Ⅱ)离子处于畸变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  相似文献   

3.
在给定条件下用凝胶色谱分离改进u-fac-[Co(ida)_2] ̄-、cis-[Co(NO_2)_2(en)_2] ̄+和[Co(mal)_2(en)] ̄-的合成与拆分,中间物和产物的组成与结构用电子光谱、CD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1)用Cl ̄-型QAE-Sephadex色谱柱可分离除去s-fac-[Co(ida)_2] ̄-,提高u-fac-[Co(ida)_2] ̄-的纯度;2)用N ̄+型SP-Sephadex色谱柱将u-fac-K[Co(ida)_2] ̄-转化为氢型,使它与△-(-)_(D-)[Co(ox)(en)_2]Ac生成的非对映异构难溶盐不会夹带溶解度较小的消旋u-fac-K[Co(ida)_2];3)用不同类型的Sephadex色谱柱从非对映异构难溶盐或易溶盐中分离出光学活性产物,纯拆分试剂的回收率是70%~80%。2)和3)均可提高拆分得率和产物的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4.
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的双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型的双核锰(Ⅱ)配合物:[Mn_2(IPHTA)(bpy)_4](ClO_4)_2(1),[Mn_2(IPHTA)(phen)](ClO_4)_2(2),(IPHTA代表间苯二甲酸根阴离子,phen和bpy分别为1,10-邻菲咯啉和2,2'-联吡啶的缩写).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磁性测量等手段推定配合物具有间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Mn(Ⅱ)离子处于六配位的八面体环境,测定了配合物(2)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_1·S_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为-10.54cm ̄(-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超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二齿胺配体内消旋-1.2-二苯基乙二胺(Stein)内消旋-1.2-二对氯苯基乙二胺(4-Cl-st)和钯配合物[Pd(stein)(NO_3)_2,[Pd(4-Cl-st)(NO_3)_2],[Pd(tmcpda)(NO_3)_2],[Pd(O-phen)(NO_3)_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用MTT染色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抗癌活性,结果表明[Pd(4-Cl-st)(NO_3)_2]对人体宫颈癌和鼻咽癌细胞的杀伤力优于顺铂,配合物[Pd(tmcpda)(NO_3)_2]水溶性好,对荷瘤S—180(A)小鼠进行实验,其延命率175%(P<0.001)表明有肯定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6.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异双核配合物:[Cu(oxen)Ni(tmen)2](C1O4)2(1)和[Cu(oxen)Ni(tmd)2](C1O4)2·H2O(2);oxen表示N,N’-二(2-氨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tmen为N,N,N’,N’-四甲基乙二胺;tmd表示1,3-丙二胺.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已推定配合物具有草酰胺桥联结构,CU(Ⅱ)和Ni(Ⅱ)的配位环境分别为平面四方及八面体构型.测定了配合物(1)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和从囱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121.6cm-1.文中还用Kahn理论解释了这种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含草酰胺桥的新型异双核配合物[Cu(oxap)Fe(tmen)2]SO4(a)和[Cu(oxap)Fe(Ph2_phen)2]SO4(b).其中,tmen和Ph2_phen分别代表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oxap代表N,N′-双(2-氨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测定了配合物(a)的变温磁化率(4~300K)并用最小二乘法和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DSz1∧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58.62cm-1,表明Cu(Ⅱ)_Fe(Ⅱ)双核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有中等强度的反铁磁超交换作用.研究了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发现两个双核配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配合物[ML]3[Cr(CN)6]2·xH2O(M二Ni,L=三(2-胺基乙基)胺(tren),x= O; M= Cu, L=二丙烯三胺( dpt), x= 8)和[ M( tn)2]2[Cr( CN)6 ]CIO4· XH2 O( tn= 1, 3-丙二胺,M= Ni,x= O;M= Cu,x= 2).用元素分析、ICP分析、IR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它们的磁性质.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Cu(dpt)]3[Cr(CN)6]2·8H2O中存在弱的铁磁(T> 16.63K)和反铁磁(T< 16.63K)相互作用;[Cu(tn)2]2[Cr(CN)6]CIO4·2H2O中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T<5.86K).研究发现,这些配合物有两种结构类型:氰基桥联结构和双配合盐结构.  相似文献   

9.
CS_2在Cu─S键中插入产物(Ph_3P)_2Cu(S_2CSR)(R=Bu ̄t或与丙酮-Py混合溶剂反应,获得了双核铜化合物[CuI(PPh_3)(Py)]_2和[CH_2(C_5H_5N)_2]_2[Cu_2I_6]两个化合物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得它们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N2O2型Sc hiff碱配体和锰(Ⅲ)配合物的合成与光谱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8 个水杨醛及邻香草醛与二胺缩合生成的Schiff碱与锰(Ⅲ)的配合物:[Mn(salpn)Cl],[Mn(salipn)Cl],[Mn(vanipn)Cl],[Mn(salen)(H2O)]ClO4,[Mn(vanen)(H2O)2]2(ClO4)2(H2O)2,[Mn(vanipn)(H2O)2]2(ClO4)2(H2O)2,[Mn(salen)(NCS)],[{Mn(osalphen)(NCS)}{Mn(salphen)(NCS)(DMF)}](其中sal为水杨醛,van 为邻香草醛,en 为乙二胺,pn 为1,3丙二胺,ipn 为1,2丙二胺,ophen 为邻苯二胺).对所有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对配合物中的ν(C= N),δ1(CH3,CH2),δ2(CH3,CH2),ν(C- N),ν(C= C),ν(Mn- O)以及DMF和ClO-4 、NCS- 的振动吸收进行了归属.紫外光谱测试表明,配合物中存在着芳环的π→π,金属到配体的CT电荷转移跃迁,C= N的π→π以及d→π跃迁.磁距测定表明,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为d4 锰(Ⅲ)高自旋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1.
合成和表征了2个新的双金属配合物-[Cu(SIH)]2.1/2H2O和[ Co(SIH)2.1/2H2O,[SIH]^2-代表水杨醛异烟酰腙的脱氢阴离子],其变温磁化率测定指出,两配合物双核单元中金属离子间存在着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室温,氮气氛下,铜(Ⅱ)盐和双二苯基膦戊烷(dppp5)在溶液中通过还原取代反应合成了8种铜(Ⅰ)配合物(1.[Cu(dppp5)]2(BF4)2,2.[Cu2(dppp5)2(C8H3O2SF3)2],3.[Cu2(dppp5)3](CCl3COO)2,4.[CuBr(dppp5)]2,5.[Cu2(dppp5)Cl2],6.[Cu2(dppp5)3](CH3COO)2,7.[Cu(dppp5)(NO3)],8.[Cu2(dppp5)3](ClO4)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摩尔电导测定对其进行表征,表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有机膦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羧酸桥联双核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以金属铜粉为起始原料,利用氧化加成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羧酸桥联双核铜配合物:[Cu(C6H5COO)2L]2[L=2—氨基吡啶(1),2—甲基吡啶(2),2,4,6—三甲基吡啶(3),三苯基氧化膦(4),喹啉(6)]和配合物(5)[Cu2(C6H5COO)4(dppe)](dppe=Ph2PCH2CH2PPh2),通过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分子量测定、电导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经四圆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4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二个内、外消旋的双(苯基亚砜)乙烷(α、β-Bphse)Cu(Ⅱ)配合物:[Cu2(α-Bphse)2(NO3)2](NO3)2(1)和[Cu2(β-Bphse)2(NO3)2](NO3)2(2).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的测定,结果表明配体Bphse均以二个氧原子与Cu(Ⅱ)配位.在ESR谱图中,这二个配合物呈现△Ms=2的半场跃迁,且它们在室温下的μeff均较明显地小于Cu(Ⅱ)仅自旋的μeff,指明它们均为反铁磁性的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5.
报导了4个Schif碱配体的Cu(Ⅱ)配合物[(Cu(Ⅱ)(L1)]ClO4(1),[Cu(Ⅱ)(L2)(H2O)]BF4(2),Cu(Ⅱ)2(L3)2(Cl)2(3)和[Cu(Ⅱ)2(L4)(OH)(H2O)2](BF4)2(4)的合成和晶体结构以及它们的电子光谱特性.4个配体由醛与胺缩合而得,产物未经分离,直接用于合成配合物,以配合物产率计,缩合反应的产率不低于60%.通过比较它们的晶体结构参数发现双核配合物的Cu(Ⅱ)-Ophen键较单核配合物相应的键长,可见区电子吸收光谱显示配合物(1)的d-d跃迁吸收波长(557nm)比配合物(2),(3),(4)相应的吸收波长(605~608nm)短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一个苯并咪唑桥连的双核铜(Ⅱ)配合物,Na3[Cu2(NTA)2bZim]·10H2O(NTA为三乙酸三价负离子,Bzim为苯并咪唑负离子),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UV/VIS,IR,ESR谱,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它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0426(7)nm,b=1.2074(5)nm,c=1.4680(2)nm,a=73.62(3  相似文献   

17.
合成和表征了2个新的双金属配合物-[Cu(SIH)]2·1/2%H2O和[Co(SIH)]2·1/2H2O,[SIH](2-)代表水杨醛异烟酰腙的脱氢阴离子],其变温磁化率测定指出,两配合物双核单元中金属离子间存在着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合成了含有Cl-桥联配体的两个新的双核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ampy=α-氨基吡啶)和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bzac=苯甲酰丙酮).通过元素分析、IR、ESR和室温磁化率表征,测定了这两个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4~300K),其数值用最小二乘法与从自旋Hamiltonian算符导出的磁化率理论曲线拟合很好;求得了交换积分,对于配合物Cu2(ampy)2Cl4·1/2C2H5OH,J=-4.76Cm-2;对于Cu2[N,N’bis(ampy)-bzac(H2O)]Cl4·C2H5OH,J=-4.72cm-2,表明两个配合物中Cu(Ⅱ)-Cu(Ⅱ)核间有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μ=0.10mol·1 ̄(-1)(LiClO_4)、pH=8.0对不同温度下[Fe(CN)_5H_2O]和[(NH_3)_5Co(OOCC_5H_4N)] ̄(2+)的内配位界电子转移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在25℃,双核配合物[(NH_3]_5Co(OOCC_5H_4N)Fe(CN)_5] ̄-的分子内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3.9×10 ̄(-1),分子内电子转移过程的活化焓和活化熵分别为89.5kJ·mol ̄(-1)和6.0J·mol ̄(-1)·K ̄(-1)最后对该反应的机理、速率常数和绝热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王冬梅  罗保生 《河南科学》1994,12(4):297-300
利用铜粉和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加成反应,在四氢呋喃存在下生成[Cu_2(C_6H_5COO)_4(C_4H_8O)_2]配合物。结果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9.990(2),b=10.540(2),c=17.189(7),α=γ=90°β=100.44(3)°,V=1779.9,Z=2,D_c=1.410g·cm ̄(-3),Mr=755.76,R=0.05079,R_w=0.058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