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对青年学生社会公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德认识;开展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公德习惯;注重实践,进行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训练;全社会重视社会公德,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公德氛围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青年学生社会公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青年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公德认识;开展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公德习惯;注重实践,进行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训练;全社会重视社会公德,创造一个好的社会公德氛围等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3.
严毓佩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5,13(1):16-19
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着公德意识缺失的问题,其原因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提高社会公德水平对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可以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完善现代化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公德规范与法制相结合,从教育入手,从小培养、从小事做起,发挥媒体作用,调动舆论力量等方面的途径来提高我国的社会公德水平. 相似文献
4.
儒家伦理是建立在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基础上,其人伦关系表现为爱有差等的特殊主义;基于人性善,儒家把圣贤君子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可以说,重私德轻公德的儒家文化只适合于农业文明时代,而不利于只有普遍意义的、适合工业文明时代需要的社会公德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面对“高学历低社会公德意识”这一新问题,文章从部分大学生公德失范现状着手,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四方面原因,并探讨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四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社会公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本文在调查实证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深入进行首都新农村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发展经济为公共道德建设提供基础、加强公共道德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公共道德规范、加强公共道德规范的教育、引导村民积极参与道德模范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公德状况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风尚好坏、统治阶级兴衰,乃至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在当前情况下,虽然我国社会公德状况比以前有了改善,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应对其现状进行反思,以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社会公德的含义、内容和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根本路径,对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什么是社会公德入手,阐述社会公德的概念;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社会公德产生的历史渊源;然后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公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桂欣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5):18-20
作者通过对大学生公德修养水平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公德状况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公德水平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操作性强的途径,即加强公德意识教育,加强实践锻炼,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优化育人环境,加强道德立法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李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3(1):48-51,56
回族传统道德的形成是与族源和宗教信仰紧密相连的,在回族群众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仍在调整和规范着回族人民的社会行为,对当代回族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影响。提高回族的文化素质关键是民族教育,对传统的回族道德结合现代素质教育实行扬弃,是当前回族青年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建华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4):11-16
道道情感尽管是一种心理形式.但其本质存在是社会性的。道德情感不仅有生理和心理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客观利益关系,体现了人性的向善倾向性,深含于人际共生共存的需要之中。并且,道德情感尽管在心理形式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内容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6.
甘刚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1997,(Z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多种因素造成当代人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日趋淡漠。为此,本文旨在在集体主义原则下,充分发挥自律的作用,加强他律及自律与他律并举等方面.探讨加强大学生公德建设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律的内在联系以及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和法理性,要求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必须借助法律的力量。但在长期的道德建设中,由于缺乏法律的基础和忽视法律手段的辅助作用,以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建设出现软弱的局面。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强化道德建设的法律基础,从而提高道德的他律意识、增强道德规范的他律作用和优化道德实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8.
大学图书馆培养读者社会公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立栋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9):85-86
大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如何,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大学图书馆要坚持不懈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就不能忽视对读者社会公德的教育,对读者道德体系的培育需要从社会公德教育做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