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玄幻小说在网络与出版界的勃兴已是不争的事实。几乎是理所当然地,当代网络玄幻小说被评论界和研究者从性质上归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种新类型。我们说一种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必然因其具有用以立身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就目前的网络玄幻小说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它自身的文学性的建构仍然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其审美价值几何亦很值得质疑。以此为出发点,从作者系统、作品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接受者系统作为切入点,并以这四个系统的互相交涉与联系作为思考基础,大量玄幻小说目前发展的现实依据证明,在总体意义上当代玄幻小说自身具有文学性与审美价值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网络玄幻小说趣味的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尽管现阶段网络玄幻小说总体质量不高,但是从消遣功能出发,采取恰当的批评方式,才能认识其存在的意义主要集中在趣味性上.玄幻小说的趣味除了与其他通俗文学相似的内容外,出乎寻常的臆想和强大的兼容性是它区别于其他通俗文学形式的突出特点.这也形成了玄幻小说在创造自身趣味上的优点:可调遣的场景极其多样;可容纳的创意千变万化.  相似文献   

3.
玄幻小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中国文坛,但对玄幻小说的研究却止步不前。本文尝试从当代雅俗文学之间较量探讨玄幻小说备受学界冷落的动因。  相似文献   

4.
在这个不复推崇高雅庄严的悲剧艺术的时代,玄幻文学投其所好为大众制造了一种感官欢愉的文化幻象。在玄幻文学愈来愈愚乐化的同时,关于玄幻文化审美的思考也愈来愈匮乏,其审美正义的缺失也有目可睹。玄幻小说用乐观主义的现实狂欢代替了真正的人文精神,功利主义的商业文化扭曲了传统的审美价值,驱逐了有思想的真正阅读。玄幻小说审美正义的缺失现状要求我们作理论上的应答与修正,更需要学界的关注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方伟  傅学敏 《晋中学院学报》2007,24(1):45-47,60
在当前的文化销售市场中,以《诛仙》为代表的玄幻文学作品在文化市场的流行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玄幻小说流行的深层原因,不仅应从时代的经济、思想、政治等外部因素来寻找,而且还需从小说自身所蕴含的人生思想和艺术审美价值角度来探求。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玄幻小说的诸多作品着力表现了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成长主题的生成使玄幻小说与犬儒主义划清了界限;小说在成长历程中突出的个人素养和个人教育的两个要素,更进一步地体现出当代青年的人生态度;小说也在内容和形式方面表露出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7.
解读玄幻小说开辟的别样审美时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玄幻小说的勃兴为近年来网络小说的叙述带来了极大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在虚拟世界的建构中生成了一种别样的审美艺术。在褒贬不一的激烈争论中,从打破日常化格局的架空世界模式、理想主义世界的最终实现、拯救与逍遥之道等几方面对玄幻小说进行解读,无疑是对玄幻小说开辟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别样的时空模式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一大肯定。  相似文献   

8.
平江不肖生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数个领域都具有开宗立派的地位,他是遣责小说大师,留学生小说鼻祖和现代武侠小说开山宗师。其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武侠小说。所作《江湖奇侠传》被视为现代武侠小说的先驱。他奠定了现代武侠小说的基础,所打造的江湖开启了和旧的侠客传奇迥异的新面目,现代武侠小说中的一些重要概念、思想,或是从他这开始,或是经他发扬光大。他在现代武侠小说领域的宗师地位始终是不可撼动的。  相似文献   

9.
“修真”是网络玄幻小说的基本主题之一。它的普及反映着民众对权力的抗拒和欣羡。“修真”尤其昭示着民众对当代中国社会的知识——教育联盟的威权的理解和想象,它是一个新型的“知识神话”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青春写作”的玄幻小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玄幻小说的写作是一种“青春写作”。“青春写作”,是青年人成长过程中的某种想象;“青春写作”的负载与超越着传统和历史;对“青春写作”宜采取客观公正的批评。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小说中,阿Q是个被统治阶级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赤贫户,他具有复杂的特殊性格,本质上是专制主义制度下的心理交态和人性异化,表现为退回内心和泯灭意志的双重人格。这种双重性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从而使阿Q这一个典型形象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因果报应思想与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常见结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果报应思想进入小说,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构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总体结构模式:情节巧合、预叙特征与大团圆结局。这一模式赋予了中国古代小说足够的传奇性与叙事结构上首尾相接、因果完整的特点,受到当时群众的广泛接受与欢迎;但与此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说家在情节叙述上的思维创造力。相似的情节发展曲线,雷同的结构模式,构成古代小说的一大特点。中国古代小说的公式化、模式化传统也因此而形成。  相似文献   

13.
历史观念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小说本质的认识,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始终笼罩在史学观念的阴影之下.批评家长期以来也将小说、历史并提,小说的虚构与历史的实录纠缠在一起.金圣叹在其评点中继承和发扬了司马迁的修史思想,他认为小说与史书一样具有劝勉惩戒即对社会有着认识和批判作用.他指出,在艺术上,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著作对古代小说影响深远,同时指出,"因文生事"的<水浒传>在艺术上也有着其超越<史记>之处.  相似文献   

14.
虽然英国女作家乔治·爱略特一直以来被列为经典作家,但她的经典小说也具有通俗特色:一,她的小说取材于中下层人们的生活,反映了通俗小说的大众化品格;二,其主题主要围绕当时女性感兴趣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等问题展开,反映了通俗小说的世俗化审美观的特点;三,她所运用的文化模式和情节模式也体现了通俗小说的模式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数量众多,历代史志小说家面貌庞杂而混乱。从目录学角度来看,《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列有小说家,只能说明小说家是诸子之一,具有与诸子一样的性质,是一种学说派别。《汉志》小说观强调的是作品之“用”,而并不关注作品的题材类型、写作手法等文体因素。《汉志》小说观给后世小说目录以深远影响,历代史志小说家的芜杂面貌和作品收录上的混乱可以在《汉志》小说观中找到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6.
先锋小说将小说的艺术追求从重视塑造人物形象转向偏重营造意象。余华的先锋小说通过对阴谋、暴力、血腥、死亡等具体事象的描写,创造了整体的死亡意象,并从精神上的象征性死亡、历史暴力和命运不可捉摸的宿命性死亡以及对死亡本质的哲理化探寻三个方面赋予死亡意象以丰富的寓意。从先锋小说整体来看,追求意象的营造对当代小说也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兼具作家与评论家风范的刘忠诚被誉为文学奇士。他在戏剧、小说创作和文艺评论度理论研究等诸多领域都有突出成果,并产生过轰动效应。他的作品深埋思想的炸弹,他的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他的突出建树、艺术特质和“创风格、创流派、创体系”的创新意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米兰&#183;昆德拉的小说艺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德拉放弃诗歌转而致力于小说创作是要在风云激荡的时代背景下探询人的存在的可能性;其小说具有一种知性小说的特性;他对小说形式的不懈探索使他堪称小说艺术的魔术师。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惧内”题材,兴起一股奇特的“惧内”风潮。“惧内”在小说中表现出奇特的艺术面貌,其人物形象更为个性分明,小说情节更为曲折生动,小说的趣味性、可读性得到了较大的增强。“惧内”题材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是社会文化思潮的反映,也是小说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