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普通螺栓组(R和T作用)联接预紧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受横向载荷和转矩的普通螺栓组接预紧力的计算提出了新方法。它是根据被联接件间的摩擦力矩和工作力矩的平衡条件计算预紧力的。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预紧力较常规法小得多,因此不仅使联接安全可靠,而且可节省材料,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2.
被联接件形式和螺栓预紧力对螺栓联接结构的模态和传递函数有较大的影响,但在实际的工程装配和有限元模拟时,由于处理复杂而经常被忽略。首先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不同被联接件形式下的螺栓联接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传递特性分析,然后对阶梯型螺栓联接结构施加三组不同预紧力,最后将有限元计算值和实验值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在模态计算时忽略了阻尼的影响,使得计算值和实验值有误差,误差在工程允许的范围内;被联接件形式为阶梯型时结构的固有频率较高;被联接件形式和螺栓预紧力对结构传递特性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
针对工程实际中出现的螺栓联接松动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主动式传感的结构频率跟踪的螺栓联接监测方法。根据赫兹接触理论并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出了螺栓联接接触界面法向接触刚度与螺栓预紧力之间的单调函数关系,而螺栓联接结构的频率与法向接触刚度相关,进而建立了基于频率跟踪法的螺栓联接状态监测方法。建立实验装置,在螺栓联接件的非接触面的两侧分别粘贴压电材料,作为驱动器和传感器,分别激发脉冲超声波信号和接收通过螺栓联接界面的超声波响应信号,分析了响应信号的功率谱得到螺栓联接结构的频谱。实验结果表明:螺栓联接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与预紧力近似成对数函数关系,螺栓联接结构的某阶频率与螺栓预紧力近似成对数函数关系,从而可以通过分析螺栓联接结构的某阶频率变化得到螺栓预紧力状态。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为螺栓联接松动问题提供了一种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螺栓联接强度计算方法中所求预紧力偏小,不能与GB3098.1-82规定值相适应问题,提出用螺栓保证应力作为预紧力大小的判据,引入载荷系数以提高预紧力值,增强联接刚度、紧密性和提高防松能力.着重讨论了受轴向工作载荷时紧螺栓连接强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柴油机、压力机及化工压力容器等重要螺栓联接中,由于联接中各零件是相互约束的弹性体。当外载荷作用时,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变形就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联接间不产生缝隙,并具有足够的紧密性及联接刚性,在装配时应将螺栓事先预紧,其预紧力 F′及残余预紧力 F″大小的确定十分重要,它不仅涉及螺栓联接的可靠性,而且还影响到螺栓联接的结构尺寸。然而,现行的计算方法比较繁琐,应用不便。本文试图从力——变形——刚度三者相互关系中,引入预紧系数 K_f,寻求简便的计算公式,或者图表,便于设计计算使用。  相似文献   

6.
袁飞  杨晋  刘吟龙 《甘肃科技》2011,27(21):50-51,55
利用有限元接触分析方法对液压机拉杆螺栓精度和剩余预紧力的关系进行了计算。通过分析计算可知,紧固螺栓的精度不同会导致立柱剩余预紧力的变化。通过有限元计算,导出了螺栓精度和剩余预紧力的近似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锚杆预紧力不足是制约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效果和顶板安全的重要问题.基于滚动摩擦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锚杆预紧装置,介绍了其结构和相应的使用方法.建立了锚杆螺母与垫板相互作用的力学模型,得到了锚杆螺母在拧紧过程中的摩擦力矩计算表达式,得到了采用"减摩器"条件下螺母与垫板之间摩擦力矩计算表达式.应用锚杆拧紧扭矩与锚杆预紧力的关系分析了该锚杆预紧装置对提高锚杆预紧力的效果.制作了锚杆预紧装置,并在锚杆实验平台上进行了预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提高锚杆预紧力,且随着锚杆预紧扭矩的增加预紧力提升幅度相应增加.在现场进行了试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紧螺栓联接的传统强度计算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校正的公式,达到减小计算误差,提高精确度,更趋于合理的目的。本文还对受横向载荷和旋转力矩的普通螺栓联接予紧力的计算提出了新方法。这一方法予紧力的决定是在传统的假设基础上,依被联接件间的摩擦力矩和工作力矩相平衡条件而得到的。用这方法计算的予紧力比传统方法小得多,达到既联接可靠,又使螺栓尺寸紧凑、节省材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汽车主锥总成装配中配对圆锥滚子轴承预紧的问题,包括轴承预紧力与轴向位移、压紧轴承的锁紧螺母拧紧力矩之间的关系,以及轴向位移量与启动摩擦力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计算了轴承预紧力矩和轴承启动摩擦力矩,研制出具有预紧力矩和启动摩擦力矩自动测量功能的主锥自动装配设备。设备使用后,工作正常稳定,成功地解决了主锥总成装配上的一个技术难点,大大提高了主锥总成的装配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螺纹联接轴向预紧力的控制方法及其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螺纹联接的可靠性取决于轴向预紧力的大小和批量生产中预紧力达到的精度或稳定性.轴向预紧力的控制除了采用传统的扭矩法外,还可采用扭矩一转角法、屈服极限法、伸长量法和拉伸法.每种控制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目前国内一般不论要求的预紧力精度高低,均采用扭矩控制法.此法获得的预紧力精度低,制约产品质量的提高.本文在螺纹联接理论基础上,介绍并分析了几种轴向预紧力的控制方法及其特点,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以满足愈来愈高的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使用力矩法控制螺栓预紧力时螺母系数的变化及与主要影响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李丁成 《太原科技》2008,169(2):80-81
论述了在大断面综掘巷道锚杆支护施工中,加大锚杆顸紧力对加固围岩起到的重要作用,试验得出螺母扭矩与锚杆拉力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提出锚杆预紧力不应小于杆体强度的1/2.  相似文献   

13.
马楠 《河南科学》2012,30(7):839-844
力矩分配法,是工程界常用的手算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以力矩表达结构结点角位移的量,称为角变力矩.以角变力矩为未知量,以计算图为对象利用力矩分配法概念求解超静定结构的方法,称为图算角变力矩法,即边看图边计算角变力矩的方法.图算角变力矩法,克服了力矩分配法直接待求量个数多、计算的渐近性和有截断误差的近似性等缺点,发扬了力矩分配法计算程式规范,省脑力、思路清晰等优点,成为一种直接精确的力学分析方法,为建立超静定结构普遍统一的力学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MoS2干膜润滑和航空润滑油润滑的凹口螺栓进行了施加扭力时的预紧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施加相同扭力时MoS2干膜润滑凹口螺栓较航空润滑油润滑凹口螺栓的预紧力大,亦拧紧螺栓时施加较小的力矩可获得较大的预紧力,这是很有工程价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对全调节轴流泵装置三维非定常湍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运行工况下水流对叶片的作用力.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情况进行计算,并对全调节叶片进行调节时所需克服的水力矩、离心力矩和摩擦力矩等阻力矩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Zernike矩的图像不变性识别方法,用于图像的平移、缩放和旋转不变性识别。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Zernike矩做为一种经典的正交矩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抗噪能力、图像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伪Zernike矩不变量分析的视觉测力方法.该方法利用伪Zernike矩不变量所构成的特征向量来描述微装配过程中微夹爪变形之后的形状,并由此建立了矩不变量特征向量与受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训练集,输入为矩不变量特征向量,输出为已知受力;通过支持向量机比较测试集与训练集中的特征向量,对测试集的输入进行多类分类,从而估计未知受力.对4种不同规格的微悬臂梁进行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得到了计算刚体定点运动力矩功的一般公式,作为特例,同时得到了定轴转动力矩功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门式刚架钢结构中常用的隅撑,根据隅撑刚度分析和弯扭稳定分析,考虑梁的初始侧移,研究了使梁的临界弯矩达到屈服弯矩时隅撑中的内力,这个内力即是对隅撑的强度要求,据此编制隅撑内力分析的有限元程序,通过算例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