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7月~2011年12月对河南省万宝山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24种,隶属16目、39科,其中雀形目鸟类57种,占鸟种总数的46.0%;留鸟37种,占总种数的29.8%;夏候鸟29种,占总种数的23.4%;冬候鸟25种,占20.2%;旅鸟33种,占26.6%.在本地区繁殖的66种鸟类中,古北界鸟类21种,占总数的31.8%;东洋界鸟类13种,占总数的19.7%;广布种32种,占总数的48.5%.国家I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II级保护鸟类19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鸟类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间,对安庆天柱山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鸟类种类、种群数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02种,隶属于12个目29个科,其中留鸟38种,占总数37.25%;夏候鸟28种,占总数27.45%;冬候鸟25种,占总数24.51%;旅鸟11种,占总数14.39%.在地理类型上,机场地区鸟类呈现古北界与东洋界过渡地带的特点,其中广布种37种,占总数36.27%;东洋界种类有34种,占总数33.33%;古北界种类31种,占总数30.39%.在机场及周边地区,春季观察到鸟类物种数要明显多于秋季及冬季,春季鸟类多样性也要高于秋季与冬季.在机场地区,每年5~6月份与10~11月份鸟类活动比较频繁.机场鸟击防范工作,应该根据鸟类活动特点,通过对重点区域栖息地的改造,降低生物多样性,从而减少鸟类在机场地区的活动,避免鸟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0~2005年间,对呼和浩特市所辖七区进行了鸟类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72种,隶属于17目43科,其中留鸟39种,占总数的23%;夏候鸟56种,占33%;冬候鸟14种,占8%;旅鸟68种,占37%.其中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1种,二级的20种,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的有7种.繁殖鸟(包括留鸟和夏候鸟)95种,占总数的56%,是本地区鸟类的主体.在繁殖鸟中北方型鸟类77种,占繁殖鸟总数的81%,表现出明显的古北界鸟类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4.
呼和浩特市区冬季鸟类区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0~2005年,对呼和浩特市区冬季鸟类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记录到鸟类49种,隶属于6目19科,其中留鸟33种,占总数的67.3%,冬候鸟10种,占20.4%,夏候鸟2种,占4.1%,旅鸟4种,占8.2%;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9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收录1种.35种繁殖鸟中,北方型鸟类有31种,占总数的88.6%,从鸟类分布型组成分析,调查区鸟类具有明显的华北区鸟类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自2018年9月至2022年4月,通过样线、样点调查法,鸟鸣声识别法等方法围绕河南大学金明和明伦两个校区开展鸟类调查,并查询初报以来的校园观测记录,共记录鸟类16目39科82种.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有22科56种,占总数的68.30%.本次记录的鸟类中,属于陆禽的鸟类有5种、游禽2种、涉禽6种、猛禽4种、攀禽9种、鸣禽56种,分别占总数的6.10%、2.44%、7.32%、4.88%、10.98%和68.29%;古北界的种类有38种、东洋界的种类18种、广布种26种,分别占总数的46.34%、21.95%和31.71%;留鸟33种、夏候鸟26种、冬候鸟11种、旅鸟12种,分别占总数的40.24%、31.71%、13.41%和14.63%;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分别为27种和7种,河南省重点保护鸟类1种,三有保护动物66种,中国特有种2种;有濒危等级近危鸟类1种,无危鸟类81种.与初报结果相比,此次调查共增加鸟类39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友好型校园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对河南师范大学校园鸟类进行了调查,并与国内其他高校校园鸟类进行了比较.共调查到鸟类118种,隶属于15目41科.其中,雀形目鸟类最多,有25科74种,占总种数的63.3%;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57种,占总数的48%,东洋界的种类27种,占总数的23%,广布种34种,占总数的29%;留鸟41...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东居延海重新蓄水后鸟类组成及分布状况,2014~2016年鸟类迁徙季节和繁殖期,采用固定半径样点法,对居延海8个调查地点鸟类资源进行调查,3月~10月共记录鸟类61种,隶属于12目21科,红嘴鸥(Larus brunnicephalus)和赤嘴潜鸭(Netta rufina)是优势种类;其中,留鸟12种,夏候鸟37种,旅鸟11种,居留型不确定鸟类1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0种,大红鹳(Phoenicopterus ruber)是内蒙古新记录物种.繁殖鸟类是居延海地区鸟类主体,记录到50种;古北界鸟27种(占繁殖鸟类总数54.00%),东洋界鸟1种(占繁殖鸟类总数2.00%),广布种鸟22种(占繁殖鸟类总数44.00%).  相似文献   

8.
2016年1月-2019年3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集群鸟类统计法对湍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有鸟类16目52科204种.其中,居留型:留鸟64种,占31.37%;夏候鸟50种,占24.51%;冬候鸟45种,占22.06%;旅鸟37种,占18.14%;迷鸟1种,占0.49%;居留型发生变化的7种,占3.43%.分布型:广布种138种,占67.65%;古北种25种,占12.25%;东洋种41种,占20.10%.研究结果表明,湍河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区系组成以广布种为主,伴以东洋种、古北种;冬候鸟种群规模大、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较多.该研究结果为湿地公园管理、保护及后续的监测和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地区鸟类区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对海拉尔地区的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全年共记录到鸟类100种,隶属于15目34科,其中留鸟24种,夏候鸟50种,冬候鸟2种,旅鸟24种;繁殖鸟(留鸟和夏候鸟)中北方型种类有67种,占繁殖鸟总数的90.54%.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3种.鸟类区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同时反映出东北区与蒙新区成分相互渗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巫山县五里坡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2006年调查资料表明,重庆市巫山县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为止记录有鸟类294种,隶属于17目51科,其中列入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的鸟类有35种,共计占鸟类物种总数的12.59%.仅分布于中国的鸟类有11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鸟类物种有2种,特有种分布占鸟类物种总数的4.42%.从属区系为:古北界110种;东洋界113种;广布种71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37.41%,东洋界38.44%,广布种24.15%.如果仅考虑繁殖鸟类226种的从属区系为:古北界58种,东洋界110种,广布种58种;不同从属区系物种分别占库区繁殖鸟类物种总数的比例为:古北界25.66%,东洋界48.67%,广布种25.66%.在划分的7个鸟类生境中,与灌草丛和森林这2种生境相关的鸟类物种数和适应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湖北地区湿地鸟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约翰·马敬能等编著)分类系统及分布等,综合文献及历年调查,对湖北湿地鸟类进行统计分析。湖北湿地鸟类计有13目62科198属373种;其中留鸟99种,占26.5%;候鸟60种,占16.1%;冬候鸟105种,占28.2%;繁殖鸟57种,占15.3%;旅鸟及迷鸟52种,占13.9%。湿地鸟类生态类型中,游禽69种,占18.5%,涉禽92种,占24.7%;猛禽51种,占13.7%;傍水禽161种,占43.1%。湿地鸟类373种中,东洋界种类86种,占23.1%;古北界种类23种,占6.2%,广布两界种类264种,占70.7%;迁徙型鸟类(留鸟、繁殖鸟及旅鸟、迷鸟)多为广布两界种类,占该类鸟的比例高达88.5%;常居型鸟类(留鸟和繁殖鸟)东洋界种类占50.6%,古北界种类仅占3.2%。  相似文献   

12.
沈阳地区鸟市鸟类物种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008年1月对沈阳市鸟类市场进行的调查中,共记录鸟类50种,隶属于5目21科,其中人工繁殖饲养的鸟类种类有9种,其他41种均为我国有分布的野生种类,比例达82%.野生鸟类以广布种类为主,有19种,占所见种类的46.34%;古北界种类17种,占41.46%;东洋界种类5种,占12.20%.在猎捕自中国东北地区33种野生鸟类中,居留型则以夏候鸟为主,共17种,占所见种类的51.51%;留鸟14种,占42.42%;冬候鸟1种,占3.03%;旅鸟1种,占3.03%.鸟市上遇见率最高的为雀形目鸟类17科42种,占总种数的84%.鸟市上交易的鸟类偶见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针对鸟市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样线调查结合红外相机照相数据收集方法,对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在不同季节和繁殖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显示,保护区内野生鸟类共43种,隶属于10目、19科、35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2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3种、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2种、我国特有鸟类3种.按照居留类型分,有留鸟30种、夏候鸟5种,约占该保护区鸟类物种总数的81.3%;冬候鸟3种、旅鸟2种,约占该保护区鸟类物种总数的11.5%;依据动物区系划分,古北界鸟类较多,占65.1%.样线调查分析表明,密度较大的鸟类是大山雀、煤山雀、环颈稚和褐马鸡,优势种是稚科、啄木鸟科、鸦科、鸫科和鹟科,常见种属于鸠鸽科和山雀科,发现稀有种白冠燕尾;红外相机法调查结果表明,丰富度较大的鸟类为褐马鸡、环颈稚和红嘴蓝鹊,SPSS 24.0分析显示红嘴蓝鹊的平均海拔与时间显著相关.此外,利用两种调查方法首次在该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杓鹬、戈氏岩鹀和白冠燕尾.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山西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变化的监测,而且也可为构建完整的鸟类保护与监测体系提供参考资料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查干诺尔湿地的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5~6月和9月,2002年6月和9-10月,对内蒙古查干诺尔湿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录得鸟类116种,隶属于14目31科.其中留鸟11种,夏候鸟86种,旅鸟19种.繁殖鸟共97种,占该地区鸟类总数的83.6%.灰瓣蹼鹬(P ha laropus fu licarius)为内蒙古鸟类新记录.该地区的鸟类区系组成以北方型种类为主,共有88种,占繁殖鸟总数的90.72%.除古北型和全北型种类外,该地区的鸟类区系以中亚型和地中海-中亚型种类为主,反映出蒙新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对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调查显示,该区鸟类306种,隶属于17目56科159属,其中东洋界种类占总数的50.98%,古北界占40.52%;动物区系复杂,表现出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征,该区珍稀重点保护物种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属国家I、Ⅱ类保护的物种41种,占四川省该类动物的46.07%;属“三有”动物保护的物种176种,占该区总种数的57.52%;属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有20种;孓遗、特有鸟类33种,占四川省总鸟类特有种的54.10%,最后对导致鸟类数量减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距离抽样法在成都市区中心地带对西南民族大学校园(老校区)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共记录到鸟类13种,隶属于12属,8科,3目,共2087只.其中优势种6种,个体数占总数的83.04%;普通种2种,个体数占总数的11.64%;稀有种5种,个体数占总数的5.32%;包括留鸟、夏侯鸟、繁殖鸟.研究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为城市环境建设和环境质量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沱湖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指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4月~2009年5月,采用样线法对沱湖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有鸟类13目33科69种,其中国家Ⅰ类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类保护鸟类6种、安徽省地方重点保护鸟类31种.69种鸟类中古北界鸟类42种(62.0%),东洋界鸟类6种(8.5%).69种鸟类中留鸟有12种,占鸟类总数的16.9%;侯...  相似文献   

18.
河西三地区蜱类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5,1975—1984年.在甘肃省河西三地区十八个县市共采到蜱类20种,约占甘肃省蝉类总数的二分之一.其中属于古北界的蜱类有16种,占河西三地区所采蜱类总数的80%;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界兼有的种类有1种,占5%;广布种有3种,占15%.从动物地理来说,河西三地区属于古北界,根据哺乳动物和鸟类及其体外寄生蜱类的分布,河西三地区由蒙新区和青藏区二区构成.本文将河西三地区划为两个动物地理省: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地.在前者采到蜱类17种,后者采到蜱类14种.  相似文献   

19.
哈素海、岱海、黄旗海湿地鸟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素海、岱海、黄旗海共观察记录到113种鸟类,隶属于16目35科71属.其中候鸟97种,占该3区鸟类总数的85.8%,留鸟16种,占该3区鸟类总数的14.2%.候鸟中夏候鸟56种,旅鸟41种.水鸟共有65种,占鸟类总数的57.5%.72种繁殖鸟中古北种57种,东洋种7种,广布种8种,分别占繁殖鸟类总数的79.2%、9.7%、11.1%.鸟类组成明显以古北种为主.3个湿地环境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15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2013年2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集群鸟类统计法对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有鸟类15目41科173种.居留型:留鸟55种,占31.8%;夏候鸟39种,占22.5%;冬候鸟50种,占28.9%;旅鸟25种,占14.5%,部分种类的居留型发生变化.分布型:广布种126种,占72.8%;古北种32种,占18.5%;东洋种15种,占8.7%.研究表明,郑州黄河湿地鸟类区系组成以广布种、古北种为主,伴以东洋种;冬候鸟种类多、种群规模大、保护等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