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的基础上,采用3种神经网络(BP、RBF、LVQ)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研究.实验中引入多数投票法(MVS),构建了多分类器组合决策体系,对分类结果进行决策融合.最后,将使用此决策体系的人脸识别结果与使用单一分类器的人脸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采用MVS规则的人脸识别系统,能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和稳定性,且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2.
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的基础上,采用3种神经网络(BP、RBF、LVQ)分类器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研究.实验中引入多数投票法(MVS),构建了多分类器组合决策体系,对分类结果进行决策融合.最后,将使用此决策体系的人脸识别结果与使用单一分类器的人脸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采用MVS规则的人脸识别系统,能有效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准确率和稳定性,且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更高的人脸识别正确率,满足人脸识别的实时性,提出一种基于最佳鉴别特征和相关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采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提取人脸的多方向、多尺度Gabor特征;然后采用核主成分分析对人脸的Gabor特征进行筛选,找到对人脸识别结果影响较大的最佳鉴别特征,有效降低特征数量,去除特征间的冗余信息;最后采用相关向量机对最佳鉴别特征向量进行学习,建立人脸识别的多分类器.选择标准人脸库与经典人脸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人脸平均识别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人脸平均识别时间远少于经典人脸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人脸识别算法的误识率高、 鲁棒性差等不足, 设计一种基于判别分析与低秩投影的人脸识别算法, 以获得更优的人脸识别结果. 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 提取每个子块的局部特征, 并判别分析提取人脸的全局特征; 然后通过低秩投影选择对人脸识别结果贡献较大的特征组成特征向量; 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根据“一对多”的原则建立光照人脸识别的多分类器, 并对多个人脸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找到最优人脸识别特征子集, 降低光照人脸的误识率, 人脸识别速度得到明显提升, 且人脸识别效果优于其他人脸识别算法.  相似文献   

5.
将人脸识别技术与MOST车载环状网络结合,提出车载MOST人脸识别模块.在MOST环状网络中添加摄像头和人脸识别接口,采用MOST异步通信方式,通过I2C总线传输数据,并修改MOST帧边界、增加带宽.车载MOST摄像头接口与人脸识别接口共同实现了人脸图像采集、MOST异步通信、身份认证的功能.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人脸识别效果,提出一种基于迭代收缩算法的稀疏人脸识别方法.首先在研究现有的迭代软阈值算法的基础上,将迭代广义迭代收缩算法用于解决lp-数非凸稀疏模型求解问题,然后将该算法用于人脸识别,最后采用仿真实验测试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精确度明显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PCA和SVM多生物特征融合的视频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视频人脸跟踪识别过程中高效特征提取、长时间人脸遮挡、光照变化及多目标跟踪识别等问题,讨论了基于PCA和SVM人脸识别优点及不足,提出了基于PCA和SVM多生物特征层融合的人脸识别模型,设计了多生物特征人脸识别算法,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描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识别率高于任一单一算法、更适合实时视频监控取证系统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移动互联网中快速识别人脸图像,提出了利用云计算服务端的MapReduce模型训练支持向量机(SVM)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人脸识别率的前提下,明显提升了支持向量机的训练速度.该算法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人脸识别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自适应性,采用BP神经网络对抽取出的人脸特征进行识别.对人工神经网络、BP网络应用于人脸识别的过程做了简要介绍.并通过仿真实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0.
由于目前Android平台计算能力有限,很难满足大计算量的人脸识别系统的需要,因此探索一种适合于Android平台的人脸识别算法尤为重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算法)进行人脸检测与识别,结合预先存储样本值大量减少计算量.实验表明该Android平台人脸识别系统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消除光照条件变化以及噪声等因素对人脸识别结果的影响,提出了对人脸图像进行一系列预处理工作,以去除影响人脸识别结果的相关不利因素,再结合主分量分析与线性鉴别分析的进行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识别率,而且减少了训练与分类时间.  相似文献   

12.
人脸识别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具有无接触、安全和方便的特点.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交易认证及安防等领域,一直是生物识别技术研究的热点.人脸检测、特征定位、人脸归一化和特征提取是人脸识别研究的重点,决定着人脸识别系统的最终性能.设计了基于人脸轮廓的人脸归一化方法,根据归一化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人眼位置与人脸轮廓结合的人脸归一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Yale人脸图像库上人眼位置与人脸轮廓结合的人脸归一化方法具有更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在人脸识别中应用极为广泛,然而依然存在收敛速度慢的问题,需要进行批归一化,防止梯度弥散.而自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比普通卷积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更快,且无需进行批归一化.因此,提出采用自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来进行人脸识别.首先算法由2个卷积层,1个池化层,2个全连接层和1个Softmax回归层组成的自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对人脸特征进行提取并分类;然后通过对不同批次大小和不同网络层数的实验对比找出最佳的实验条件;最后与传统CNN算法和其他算法对比.提出的方法在ORL数据库中的实验识别率可达到98.3%.实验结果表明,自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比普通的卷积神经网络在人脸识别中具有更高的识别率、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利用Gabor特征进行人脸识别的识别率和鲁棒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流人脸识别方法.首先根据人脸不同位置特征点的识别能力不同,选取对识别贡献比较大的眉毛和眼睛部位进行特征提取;然后根据不同特征点Gabor特征的分类能力,采用加权相似值和相似性投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视频流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方法具...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三维人脸识别因不易受光照、装扮变化的影响成为人脸识别和身份验证的新趋势,但是对于表情、姿态变化其识别率还是有待于改善,时间开销较长.本文提出基于稀疏表示原理,对人脸重要的特征鼻尖点进行提取,采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对表情变化等具有较高的鲁棒性和识别效果,且时间开销极小,优于传统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针对人脸识别中存在的小样本问题及光照变化、 表情变化等导致的识别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二元模式和重采样双向2DLDA的人脸识别算法
LBP-RB2DLDA. AR人脸库的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姿态鲁棒的分块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对姿态变化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姿态鲁棒的分块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通过对人脸进行分块表示并利用仿射变换模型对姿态变化建模,提高稀疏表示人脸识别算法对姿态变化的鲁棒性.同时,通过最小化图像分块重构误差来估计仿射变换参数初值,有效提高仿射变换参数估计精度,进而提升人脸识别算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姿态变化造成的对齐误差,比现有相关算法具有更好的姿态鲁棒性和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缩小图像的尺寸和离散余弦变换(DCT)来实现图像的预处理,应用基于类内平均脸的主成分分析(PCA)提取人脸图像的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实现人脸图像识别.还重点对影响人脸识别系统速度和识别准确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为研究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用传统方法进行人脸识别的识别率不够高的问题,本文在人脸识别中采用正则化正交匹配追踪算法(ROMP),并把其与基于NN,匹配追踪(MP),正交匹配追踪(OMP)的人脸识别算法进行了对比.该算法能一次从冗余字典中选取多个原子,并能够通过正则化准则对选取的原子进行再次筛选,获得最优的原子.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特征提取方法和训练样本数改变的情况下,基于ROMP的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稀疏表达在人脸识别过程中的精度,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低秩矩阵分解,得到低秩矩阵和稀疏矩阵.通过去除稀疏矩阵,得要一个高度相关性的低秩矩阵样本,对样本稀疏表达后进行人脸识别.与传统的基于稀疏表达的人脸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识别精度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在Yale和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验证中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