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科学之友》2001,(1)
上海星云用眼控制的摄影显像机日本佳能公司发明并研制出一种用眼睛来控制机器功能的手携式摄像机。只要向取景器里看过去,使用者就能用眼光控制摄录机的功能选择、开关和程序。眼睛动作的信号完全进入装在摄影显像机内的一个很小的电脑中。这项技术的核心是一个电脑晶片和佳能公司开发出的新式传感器.传感器把眼睛看到的东西转变成电子信号,并且计算眼睛的旋转角度,以确定使用摄影显像机的人看着取景器屏幕上的什么部位。这一机制系统随着使用者眼睛的转动而转动。这种摄影显像机等于延长了人的眼睛。主要的优点是,使用者不必使取景器离开他们的眼晴,就可直接对准目标,按下电钮。利用眼控技术,能更有效地追踪移动的目标,如野外的动物。眼控技术最后将用于电视机及电脑等产品之中。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然而,爱迪生并不是第一个研究电光源的人.早在19世纪初期,就有人研究用电来照明.其中,法拉第的老师戴维就曾发明了弧光灯.戴维在化学实验中发现,当两根带电的炭棒接近到一定距离的时候,会发出极亮的弧光.19世纪下半叶发电机出现后,弧光灯就广泛用于广场、剧院等处的照明. 相似文献
8.
9.
10.
12.
13.
14.
缝纫机的发明可追溯到18世纪,英国人托马斯·塞因特为提高制鞋的生产效率,苦苦思索设计了缝制靴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的机器。1790年,他在伦敦造出了第一台用木料做机体、部分零件是用金属制成的手摇缝纫机。这台机器虽然粗陋而且不太实用,但它开启了缝纫机发明的大门。1825年,法国裁缝蒂莫尼埃开始研制缝纫机,改进发明了一种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于是,1829年在巴黎建立工厂专门生产缝纫机,它与最初的机器一样,也是由木料做成机体,非常笨重,但工作运行平稳、耐用,其主要结构设计已经和今天的缝纫机几乎完全相同,缝制速度要比手工缝制快10倍以… 相似文献
15.
17.
18.
19.
20.
《科学之友》2000,(2)
1906年,美国一家金属研究所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合金材料。一个小伙子不小心将一把钳子掉进热水盘里。这是事故,小伙子赶紧趁没人注意时,偷偷地去捞那把钳子,他捞起来一看,吓呆了,这哪里是钳子,简直是两根直通通的铁棍!这时,实验室的主任发现了他,笑眯眯地问:掉下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惊慌?小伙子低声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实验室主任认为有些蹊跷,顺手将另一把钳子扔进了热水盘。取出来一看,果然变成了直铁棍。主任马上把相同质料的钳子送到化验室化验,才知道这几把钳子全是镍钛合金制造的。它为什么在掉进热水之后,恢复加工前的模样呢?它是不是有了记忆能力?这不成了长脑袋的金属了吗?经过多次研究,科学家们终于弄清了能在加温后恢复原来形状的记忆金属。这种金属后被广泛应用于科研、生产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