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务院关于封山育林.保护天然林工程的贯彻实施,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日益增强,加之耳段资源的日益枯竭,挂袋(料)栽培木耳具有周期短、成本、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青睐。但是木耳与其生长有害的病虫等生物所需生态条件基本相似,加之规模经营,场所重复使用,病虫害不断增多,防治难度加大,尤其到了经营后期,常造万减产甚至绝产。通过笔者的栽培试验,宜采用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其病虫危害。1、严把菌种关。选用优良菌种,适当加大播种量。由于优良菌种发菌快,生长旺盛,可抑制杂菌的生庆…  相似文献   

2.
蘑菇室外稻田栽培,方法是在水稻收割后,利用冬春季节闲置的稻田进行蘑菇堆料和栽培,这是蘑菇种植的一种新模式.操作为就地收集栽培原料(稻草)、就地进行原料堆制发酵、就地进行做畦栽培.蘑菇的这一新的栽培模式具有投资少,操作方法简便,适宜贫困山区推广应用,对贫困地区农民的脱贫致富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本省首次引进"新登96"高温蘑菇菌株,并在推广到8000平方尺的情况下达到平均每平方尺0.795kg的好成绩,栽培高温蘑菇投资少,经济效益高.该研究在保证试管不结菇、菌丝不老化及分次复土、重水管理等方面有很好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国内至今未见报导,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利用秸秆代料栽培食用菌的技术,探讨了食用菌菌渣的循环利用,论述了如何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推动山西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杀青水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以废弃的食用菌菌糠为原料进行栽培,对栽培料的一些成分进行改良,以提高子实体的产量.通过调整微量元素及添加杀青水以增加其营养成分,调整后得出的最佳添加比例为:每100 g干栽培料中,添加100 mL的杀青水,然后再加入10 mL微量元素.将上述结果用于大田袋装栽培试验,以菌糠、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石膏为栽培料,结果与未加杀青水及微量元素的对照进行比较,生物学效率提高了7%.  相似文献   

7.
以草料和食用菌废料进行杏鲍菇的栽培试验,能循环利用生物资源。本试验以草料和废料作为栽培原料进行杏鲍菇栽培的试探性研究。结果表明草料搭配适量的食用菌栽培废料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生长所需的营养需求。草料含量在45%~55%之间时在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特性和生产特性与对照接近或优于对照,其中草料含量为55%时在子实体特性和生产指标都超过对照组,所以草料含量为55%是所有设计配方中的最佳配方。说明草料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料栽培杏鲍菇是可行的,其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栽培中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杜绝来源 平菇虫害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一般不使用农药,即使使用,也不能将药剂直接喷到菇体上,以防危害人体,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菇房应远离鸡场、猪圈等,污染源少,且排灌良好。 2.在菇房的门窗上应装纱门、纱窗,防止成虫飞入。门口走道隔些时间撒些生石灰粉,进入菇房前先换拖鞋,以防鞋底带虫入内,带入菇房的器具亦需清洗、曝晒,开控制非工作人员出入。 3.湿度大的土壤中,多存在线虫、跳虫、瞒虫等虫卵,拌料前应先将所用的场地、用具用敌杀死等药液喷杀后再用,所  相似文献   

9.
凤尾菇是平菇的一个近缘种,归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凤尾菇是近年来崛起的食用菌中的新秀,是一种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群众喜爱的高档蔬菜。凤尾菇比 蘑菇、草菇、本耳等食用菌适应性更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长周期短,栽培场地要求不严,取材广泛,成本低、产量高、收效快、经济效益高。在野外林阴下,可利用自然温度,于每年3~6月、8~11月份进行栽培。一般每1kg干料可产鲜菇1kg左右,每平方米可得纯收入10~13元,利用林阴下栽培凤尾菇,是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食用菌栽培的温度要求,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粤北食用菌栽培中原材料利用率低、栽培品种较少,栽培方式较单一、规模小与效益低等现状,试图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栽培原材料、栽培多种菇类、扩大规模与加工增值、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食用菌栽培学传统实验课教学存在的弊端,着重对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及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核心及进一步深化实验课教学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陈传喜  蔺钊  黄冠群 《科技信息》2010,(30):274-274,276
本文在分析了食用菌工厂化栽培环境下研发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食用菌研发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将食用菌研发过程中的试验方案、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一般研发过程和HACCP控制体系整合应用,实现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信息管理的目标。该设计目前已得到实现,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将四孢蘑菇(Agairicus campestris)用食用菌生物激活处理器制得的“双磁水”浇、喷后产量增加了40%以上,菇体硬实、菌盖厚、菌柄短粗且椎迟开伞时间,鲜菇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酒糟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当酒糟单独堆制发酵或与稻草一起发酵后都不能得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培养料,证明酒糟不适合用来栽培双孢蘑菇.然而用酒糟作为主要饲料的马粪(简称2型马粪)则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栽培原料.栽培实验结果表明:由2型马粪和稻草组成的培养料中的粪草比例(干重比)与双孢蘑菇产量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r=-0.9714),而由1型马粪(即以秸秆作为主要饲料的马粪)和稻草组成的培养料中的的粪草比例与双孢蘑菇产量之间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9438),通过测定培养料中的菌丝胞外漆酶活性,证明马粪质量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靠影响菌丝生长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栽培由于其经济效益显著,在西部大开发和扶贫帮困中将显示其特殊角色。一是生产周期较短,种一茬菇为时仅2~3个月左右: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各种农作物副产品如稻草、麦秆、棉籽壳、林木杂材、玉米芯、甘蔗渣及工厂的下脚料等作培养料,变废为宝;三是投资少、成本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一般为1:  相似文献   

17.
玉米的主要功能叶位于中部奉三叶,所以玉米边行优势比其它作物都大.因为玉米边行得到更充分的光照和空气,种性不同的玉米间混种可增加天然串花的机率,从而提高玉米杂交当代优势率.表现在结实率高,抗性增强等.由于立体栽培比传统的平面栽培更有力于玉米生长和发育,更能发挥玉米高产的潜力.试验结果证明,立体栽培比平面栽培每亩地可增收玉米50-100公斤.  相似文献   

18.
提高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质量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中,针对食用菌栽培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第一,分析了食用菌栽培学教学过程中常见问题;第二,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实验室设施和扩建实验实习基地等方面着手,增加实验实习课并完善与食用菌生产厂家建立的合作关系等方面来展开对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教改探索的结果是增强了学生学习食用菌栽培学课程的兴趣,实际动手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栽培学》教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及当地人才的需求出发,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在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改进了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在教学内容、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阐明了CAI课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食用菌制种与栽培》课件制作实例来论述课件制作的要求,总体方案设计,课件开发的一般过程,课件实现技术,以及所作的评价.在课件总体方案设计方面分课程结构、课件制作方面进行论述;在课件实现技术方面,也进行了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